蜀道难学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蜀道难学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13 18:15: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蜀道难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文学常识。
2.扫除文字障碍;反复诵读,感知作品的感情基调。
3.理清《蜀道难》的基本内容及行文脉络。
二、学习情境
李白是仙,杜甫是圣;仙是超凡脱俗的,圣是超凡入俗的。仙出世,李白一生都在作浪漫的想象飞行;圣入世,杜甫一生都在现实的荆棘与泥水中行走跋涉。
李白是侠,愤世嫉俗,快意恩仇,醉眠酒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笑傲王侯,飞扬跋扈,挥金如土,一付豪客形相;杜甫是儒,书生意气,匡济情怀,仁民爱物,悲天悯人,身无半文,心忧天下,一片菩萨心肠。
李白近道,故有仙灵气,得天人之妙相;杜甫近佛,故有慈悲心。
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与杜甫一生都在燃烧,李白是天上的陨石,杜甫是人间的火种。
李白诗秀在神,杜甫诗美在骨。
李白诗以气氛拟虚景;杜甫诗以实景画气氛。李白说:“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是虚晃一枪;杜甫说:“关塞萧条行路难”,是大实话。
李白写幻想,杜甫写现实;李白写过往未来,杜 ( http: / / www.21cnjy.com )甫写当今时事;李白写梦中世界,杜甫写梦醒时分;李白多好梦,杜甫多恶梦;李白多开心事,杜甫多失意事;李白写复杂为单纯,杜甫写单纯为复杂;李白是传奇,杜甫是编年史;李白是天之骄子,杜甫是国之人杰;李白是 喜剧演员,杜甫是悲剧演员;李白是如来,杜甫是观音。
“在无尽的豪放飘逸与悲天悯人之中,后人永远记住了两个名字‘诗仙’与‘诗圣’”。
(节选自<<道不尽的诗圣 说不完的诗仙>>)
三、学习任务
(一)、文学常识
1、作者及其作品。
李白(701-762)字 ,号 , 盛唐时期著名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 之称。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九年(742年),李白奉召进京,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如 等。
2、文体介绍。
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450公里,入川经广元、剑阁、梓潼、绵阳、德阳等地。沿线地势险要,山峦叠翠,风光峻丽,关隘众多。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 ( http: / / www.21cnjy.com ) 瑟调曲》旧题。《乐府解题》云:“《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均为蜀山名)之阻。”本篇根据这一诗题传统的内容,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
3、背景介绍。
唐代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们乐不思返,而没有认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叛乱的可能。诗中强调的“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就是指此而言的。
(二)、通读全文,夯实基础。
1、 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
1、听录音,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把握诗中比较生僻的读音和本诗的句读
噫吁嚱(yīxūxī) 鱼凫(fú) 秦塞(sài) 萦绕(yíng) 石栈(zhàn)
猿猱(náo) 扪参(mén shēn) 峥嵘(zhēngróng) 抚膺(yīng) 巉岩(chán)
飞湍(tuān) 咨嗟(zījiē) 喧豗(huī) 砯崖(pīng) 崔嵬(wéi) 吮血(shǔn)
2、解释字词,疏通文意。
  噫吁 :感叹词,蜀地方言。
  开国何茫然:茫然,渺远貌。意谓远古事迹,茫昧难详。
  尔来四万八千岁:尔,那,指开国之初。
  不与秦塞通人烟:塞,山川险要的地方。通人烟,相互往来。
  可以横绝峨眉巅:横绝,横着飞过去。巅,顶峰。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回,迂回、绕道。高标,可以做一方标志的最高峰。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逆折,回旋、倒流。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鹤”通“鹄”。
  扪参历井仰胁息:扪,摸。参、井,皆星宿名。胁息,屏住呼吸。
  以手抚膺坐长叹:膺,胸口。
  使人闻此凋朱颜:凋,使动用法,使……凋谢,这里指憔悴。朱颜,红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去,距、离。盈,满、足。
  砅崖转石万壑雷:砅,水冲击石壁发出的声响。这里作动词,冲击。
  所守或匪亲:或,倘若。匪,同“非”。狼与豺,比喻叛逆的人。
  侧身西望长咨嗟:咨嗟,叹息。
3、通假字:
字 例句 释义
匪 所守或匪亲 通“非”,不是
3、古今异义
词 例句 古义 今义
然后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这样以后 表顺承的连词
危 危乎高哉 高耸的样子 危险
4、一词多义
词 例句 释义
当 西当太白有鸟道 动词,面对,向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动词,把守
及 蚕丛及鱼凫 连词,和,与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动词,到,至
及其所之既倦 介词,等到
但 但见悲鸟号古木 副词,只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副词,只管,尽管
尔 尔来四万八千岁 指示代词,那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人称代词,你
危 危乎高哉 形容词,高耸的样子
正襟危坐 形容词,正、端正
去 连峰去天不盈尺 动词,距离
去日苦多 形容词,过去的
或 所守或匪亲 连词,或者
或五十步而后止 代词,有人
5、词类活用
词 例句 释义
愁 猿猱欲度愁攀援 动词的为动用法,为…发愁
转 砯崖转石万壑雷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滚动
朝、夕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雄、雌 雄飞雌从绕林间 形容词作名词,雄、雌鸟
凋 使人听此凋朱颜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凋谢
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回旋
西 侧身西望长咨嗟 名词作状语,向西
愁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愁
6、特殊句式
句式 例句 说明
状语后置句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即“于上青天难
宾语前置句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宾语“胡”前置,即“嗟尔远道之人为胡乎来哉”
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但见悲鸟号古木 省略介词“于”;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即“但见悲鸟(于)古木号”
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雄飞雌从绕林间 省略介词“于”;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即“雄飞雌从(于)林间绕”
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又闻子规啼夜月 省略介词“于”;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即“又闻子规(于)夜月啼”
(三)、自读并理解全诗基本内容,编写结构提纲。
1、这是一首乐府诗,以七言为主,却有不少杂言句,节奏多变化,与散文句法相似。试给下面的诗句划分节奏,朗读几遍,说说它们对本诗的风格起什么作用。
  1).噫吁,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3).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4).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鉴于这首诗较长,且内容有一定难度,在教学之始不宜要求学生背诵,所以先设计此题,而将背诵练习置于最后,体例与本单元其余诸课异。目的是使学生初步适应这首诗节奏的变化,读出一点韵味来,不要把某些句子读成散文,这对领会诗人炽烈奔放的感情和飘逸的风格极为必要。
    参考答案:
  1).噫吁,/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噫吁”是复合叹词,须一气读出,中间不得停顿。“危乎高哉”亦当一气读,“乎”有延长音。“之”“于”皆当轻读。)
  2).上有/六龙 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 逆折/之回川。(“ ”表示极短停顿。“有”有余音。“之”轻读。)
  3).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也”后声断气不断。“∥”表较长停顿。)
  4).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轻读。)
  这些诗句都仿佛是诗人在炽烈感情的驱动下,不能自已,脱口而出,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奔放豪迈的风格。
2、 提问:全诗三节,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讨论,交流)
明确:第一节,道蜀道来历,状蜀道高峻——感叹蜀道的高峻难行。
第二节,写景物凄清,状山水险恶——感叹蜀道的艰险可畏。
第三节,摩剑阁之险要,想杀人之惨景——叹战祸之烈,有申戒之意。
3、奠定全诗抒情基调的诗句是什么? 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它重复出现三次,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明确:“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极言蜀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之险,由秦入蜀之难,须严防野心家据险而叛。此句重复出现三次,由此而形成一个以主旨句贯穿全诗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有一唱三叹之效。三叹者,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
⑴诗的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定下抒情基调。
⑵“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主旨句的每一次出现,或前或后总有一个提示内容的“副句”伴随着。主旨句出现了三次:
① 副句在前,主旨句在后。副句写诗人仰望蜀道时发出的感叹,突出表现了蜀道的高峻难行,为下文写太白鸟道、天梯石栈、高标回日、扪井历参张本。
②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意在说明蜀道艰险可畏,不可轻易前往。此句有钩连前后两层内容的作用。
③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概括了上文的剑阁形势之险和蜀中战祸之烈,跟开篇相照应。以此结束全诗,兴味无穷。
4、结构图解: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四、巩固练习
1、下列词语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D  )
A.鱼凫(fú) 胡为乎(wèi) 巉岩(chán) 飞湍(tuān)
B.喧豗(huī) 砯崖(pīng) 吮吸(shǔn) 黄鹄(hú)
C.崔嵬(wéi) 峥嵘(zhēng) 参(shēn) 万壑(hè)
D.猿猱(náo) 秦塞(sè) 咨嗟(jiē) 趑趄(zī jū)
2.下列词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地崩山崔 天梯石栈 扪参历井 千沟万壑
B.峥嵘崔嵬 冲波递折 横绝峨眉 壁立千仞
C.飞湍瀑流 猿猱攀援 匪亲弗居 一夫挡关
D.磨牙吮血 抚赝长叹 鹤汀凫渚 协从不问
3.下列词语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
A.开国何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渺茫遥远的样子)
B.扪参历井仰胁息(扪,触摸;参、井均为星宿名,相传为蜀、秦的分野)
C.凋朱颜(使……凋谢,这里指憔悴)
D.以手抚膺坐长叹(抚摸着双腿)
4.对加点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其险也如此        也:副词,表示“同样”“也是”。
B.胡为乎来哉        乎:语助词,无义。
C.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之:主谓之间结构助词
D.所守或匪亲        或:副词,倘若。
5.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两组是( AD )
A.开国何茫然/青泥何盘盘 B.尔来四万八千岁/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C.西当太白有鸟道/一夫当关 D.猿猱欲度愁攀援/悲鸟号古木,愁空山
6.下列诗句朗读时语气节拍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C )
A.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
B.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C.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D.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7.对下列诗句解说有错的一项( D )
A.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从古蜀王开国以来,历经四万八千年,不与秦国互通来往。
B.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手可摸到参星,穿过井星,仰起头屏住呼吸;手抚胸口,坐地长叹。
C.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飞奔而下的急流瀑布交相喧闹,水冲击山崖,碎石滚滚而下,山谷中响起雷鸣般的声音。
D.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所守护的人不是匪徒就是亲戚,但是转眼就可能变作豺狼一样的人。
8.下面是对《蜀道难》一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初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李白第一次到蜀地时写的,他袭用乐府古题,结合自己所见,并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绮丽惊险的山川。
B.诗人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了各处山水特点描写,以展示蜀道之难。
C.诗人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
D.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来写景抒情,从蚕丛开国到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9.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 )
诗人沿用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展示丰富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想象,着力描绘了由________入________道路上惊险绮丽的山川风光,展示了祖国壮丽河山的千姿百态,为大自然奏响了一曲_______的赞美乐章。同时以山川的险要告诫世人,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社会某些现象___。
A.秦 蜀 气势磅礴 忧虑与关切
B.蜀 秦 气势磅礴 忧伤与无奈
C.秦 蜀 气贯长虹 忧虑与关切
D.蜀 秦 气贯长虹 忧伤与无奈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分析诗歌手法,体会其诗作的艺术风格。。拓展训练。
二、学习情境
中国的古代文人的闻达之路,实际上是一条羊肠小道,而且是一条布满荆棘的羊肠小道。在这条小道上,战战兢兢,诚惶诚恐的古代文人,无论是隐忍者,还是洒脱者,其内心深处都隐藏着“只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司马迁《报任安书》)的苦衷。李白戏弄高力士的恶作剧,颇给饱受压抑的文人出了一口恶气。然而这只能是“谪仙人”李白,这也只能是顷刻的宣泄。洒脱俊逸的诗人最终也无法逃脱被外放的命运。宫廷的倾轧,官场的虞诈,造就了历史上一幕幕世途的悲欢离合。即便君臣近在咫尺,但由于奸佞的阻隔,也有天涯之感。不甘屈节的诗人,疾恶如仇,视小人如“猛虎”“长蛇”,更不愿以狼豺为伍。然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官场,永远给随波逐流者开绿灯,刚直之士,只能“止步”。那峥嵘的剑阁,犹如狰狞的恶魔,眈眈独坐于要害之位。无法逾越人格沟壑的诗人,义愤填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边是充满诱惑的“锦城”,一边是张牙舞爪的鬼魅魍魉,个人力量的微弱,化就不平之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看似无奈,实则诗人冲天的怒气。“不如早还家”,看似对朋友的善意规劝,其实不然。这里不是退却,而是解脱。“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与其在无涯宦海中痛苦挣扎,不如放浪形骸,移情于山水之间,陶然自在。“家”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家,这是一个纯粹的诗人的精神归宿。没有“进亦忧,退亦忧”的尴尬,只有进退自如的潇洒。
这,就是李白,一个特立独行的诗人。这,就是《蜀道难》,一首融奔放与沉郁于一体的文人绝唱。
三、学习任务
(一)、分析诗歌手法,体会艺术风格
1、诗人是怎样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
诗句 分析 运用的手法
地崩山摧壮士死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写出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 ①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② 衬托虚实结合
③ 青泥岭曲折高峻 点面结合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手扪晨兴、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④
⑤ 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的空寂苍凉环境气氛,烘托了蜀道之难 借景抒情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夸饰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 ⑥
明确:①神话传说、衬托 ;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②人行走难上加难,困危之状如在眼前;③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④想象、细节描写;⑤但见悲鸟号古木。又闻子规啼夜月;⑥夸张
2、《蜀道难》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讨论,交流)
明确:章法灵活,气象宏伟。
先说章法灵活。诗人创造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又称反复)。主旨句凡三见: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由此形成了以主旨句 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这样的章法可称灵活巧妙,也就是沈德潜说的“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
再说气象宏伟。读这首诗,如从画廊经过一般,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接连不断地出现在你的眼前,它们那阔大的意境,那逼人的气势,使你怵目惊心,叹为观止。
(二)、名句积累
1. ,枯松倒挂倚绝壁。(2011山东高考)
2.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2011福建高考)
3.青泥何盘盘, 。扪参历井仰胁息, 。(2012重庆高考)
4.但见悲鸟号古木, 。 ,愁空山。(2010全国高考Ⅰ)
5.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2012江苏高考)
6.尔来四万八千岁, 。西当太白有鸟道, 。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2012浙江高考)
明确:1. 连峰去天不盈尺2.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3. 百步九折萦岩
以手抚膺坐长叹 4. 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5. 剑阁峥嵘而崔嵬
6. 不与秦塞通人烟 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
(三)、阅读李白的《送友人入蜀》,回答问题。
送友人入蜀 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1、简要分析首联与《蜀道难》首句写法上的不同。
明确:首联只是平静的叙述,宛如好友娓娓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谈,感情真挚恳切,“见说”一词显得委婉;而《蜀道难》首句则饱含强烈激情,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
2、具体描绘蜀道“崎岖不易行”的句子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那几句?试简要分析。
明确:“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蜀道在崇山峻岭上迂回盘绕,人在栈道上走,山崖峭壁如迎面而来,从人的脸侧重叠而起,云气依傍马头升起,似腾云驾雾。“起”“生”用得妙,生动地表现了栈道的狭窄、险峻、高危。
3、颈联中的“笼”字是评家所称道的“诗眼”,写得生动传神,含义丰满,表现了多方面的内容。你能概括出几点内容?
①春林茂盛繁密。②峭崖高耸险峻。③栈道曲折幽深,时隐时现。
四、巩固练习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1、2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①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释:①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
1、品析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明确:“雁引愁心去”更妙。此句运用了拟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后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群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彩,且更新颖。
2、简要分析“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 http: / / www.21cnjy.com )”锁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
明确: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想象奇特,在云间连塌,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二)、(2012天津卷)请补写出空缺处的语句,与前两句构成排比,是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
作一次心灵旅行,就以那一本本零落的古卷 ( http: / / www.21cnjy.com )残页为车票,感受着穿越时空的欣喜。我与李白共攀蜀道,与辛弃疾拍遍栏杆, ,
。无论是漠北黄沙,还是江南水乡,我都一一留下足迹。
明确:与屈子上下求索 与李商隐灵犀一点
附: 品读李白
“酒入豪胸,七分酿成月光,剩下三分啸成剑光,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在浩浩唐风长河里,李白,他对理想的讴歌,对未来的向往,对人生的礼赞,都融入一个酒的境界里,月的世界里,飘荡在中华的诗河中……
读李白月的情怀,一腔情怀寄托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台镜,飞在青云间,”忆旧怀故乡,“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谁怜明月夜,肠断听秋砧”一个纯感粹的诗人,把晶莹的生命交于浩阔的长江,融如入朗朗的明月。人若流水,明月如斯。
读李白月的豪迈,“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 ( http: / / www.21cnjy.com )金樽空对月。”他洒脱飘逸,乘月而思,“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步月而归,“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依稀。”情闲志逸踏月行,“阁道步行月,美人愁烟空。”兴致盎然歌泛月,“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在月色的世界,他追月而去,“耐可乘明月,香花上酒船”,“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引月而来。“时来引山月,纵酒酣清晖。”,“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他用胸中之豪气赋予山水以崇高的美感,创造了新奇的艺术境界。寄托了自己奔放的热情,超凡的意象和傲岸的英雄性格浑然一体。
读李白月的孤独,他邀月起舞,把酒吟风。“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歌月徘徊,我舞月零乱。”,“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他惆怅感伤,高歌泪下,“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连”,孤寂天涯,“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知音难觅,此愁谁人可识,谁人可解?“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只有月是他的知己,所以无月的时候,他去赊月,“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他欲下河捞月,欲上天揽月。对月达到痴情忘我的境地“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日月。”一颗愁心寄明月,把酒吟月慰孤寂。
读李白月的柔情,“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对此空长吟,是君感意何深。”朋友之间,更显李白情感真挚细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重友之情,寄慨遥深“相思如明月,可望不可攀”。深念挚友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杜甫在怀念李白如“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表达对老友李白的前途、生死的关切,念念不忘的深情。在此也进一步表明李白和杜甫深挚纯洁的友情,可谓是字字传情,句句达意。同情宫女的哀怨,“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句中无一“怨”字,却句句都含有“怨”意,表明了痴心的女子心境。描写思妇念夫,如泣如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门情。”寄与征途人,豪迈壮丽,荡气回肠“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怀古之幽情,“旧苑荒古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思念故乡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此情此景杜甫的名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更进一步表达了诗人怀乡思亲情浓浓的情愫和感慨。一代诗人的情怀,千年的挚友情谊,亲情、乡情在字里行间散发着悠久的芬芳。
读李白月的升华,“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天情游,相期邈云汉。”,月之圣洁,月之洒脱,月之圆缺,月之冷傲。成了李白咏之不尽的意境。“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个月亮复活在李白的酒杯中。孤独的月亮,它阅尽人间春色,见证千古风流,一个月亮在酒里,一个诗人在月中,一个飘逸豪爽的诗仙在千年的月下独酌。“但愿长醉不愿醒,与而同销千古愁”正像杜甫在怀念李白的《不见》一诗中写道:“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酒催诗生,诗随酒发,相伴而留香千古。
李白与月同醉,李白与月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