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2.6物种的多样性 知识点+练习(教师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2.6物种的多样性 知识点+练习(教师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2-20 10:51:06

文档简介

生物多样性
知识点一、单细胞生物
单细胞生物
生物可以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而且经常会聚集成为细胞集落。单细胞生物包括所有古细菌和真细菌和很多原生生物。
1、单细胞生物主要分有核和无核的单细胞。
大肠杆菌放大10000倍
2、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1)单细胞生物的概念:肉眼很难看见,身体只有1个细胞的生物,称为单细胞生物。
2)结构:
(1)整个生物体由1个细胞构成,具有一般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但也有其本身的特殊结构,如纤毛等,无组织、器官等层次结构。
(2)所具有的一切生命现象,能独立地完成一般器官所能完成的生理功能,如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长、生殖,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等生命活动。
(3)分布:种类很多,广泛分布于淡水、海水和潮湿的土壤中,直接与其生活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不能生活在干燥的环境中。
3、生态环境影响
单细胞生物虽然个体微小,但是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多数单细胞生物是浮游生物的组成部分,是鱼类的天然饵料。草履虫对污水净化有一定的作用,据统计,一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含有30个细菌,因此,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食43000个细菌。但是单细胞生物也有对人类有害的一面,如疟原虫,痢疾类变形虫等人体内寄生虫危害人类健康;海水中的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可能造成赤潮。
简单地说,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可以分为有利和有害两个方面,有利:鱼类饵料、净化污水等,有害:危害健康,造成赤潮等。
4、常见的单细胞生物
单细胞植物:衣藻、眼虫、蓝藻等
单细胞动物:草履虫、变形虫、疟原虫等
单细胞真菌:酵母菌
单细胞细菌:所有细菌
1、衣藻与洋葱表皮细胞的相同和不同处:
相同 不同
有细胞膜、质、核、壁、液泡 是相对独立的生物
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结构,鞭毛、眼点、叶绿体
红色的眼点:能敏感地感知光线的强弱。
两根鞭毛:能自由摆动,使衣藻能再水中游动。
依靠眼点的感光,鞭毛的游动,可以到有光照及其他适应的环境进行光合作用
2、草履虫
形状:像倒转的草鞋; 区别前后端:钝圆的一端是前端。
草履虫的结构及作用:(先学生猜测)
纤毛:进行运动 口沟:进食通道,在身体前端1/3处一侧,有纤毛
食物泡:食物进入口沟后形成,进行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伸缩泡:排除水和含氮的废物,两伸缩泡是交替收缩舒张的
大核:与营养代谢有关 小核:与生殖、遗传有关
草履虫的生活习性:
捕食:纤毛把食物送入口沟
消化:食物 口沟 口沟末端 食物泡内消化 运动:利用纤毛、身体旋转运动
呼吸:表膜 排泄:表膜和胞肛 应激性
总结:单细胞生物一般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进行,生活水中。
3、细菌
菌落
1) 细菌的结构比较特别:
有:细胞壁,鞭毛,细胞膜,细胞质
无:叶绿体,细胞核
细菌既没有叶绿体,也没有象草履虫那样的摄食结构,它依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2)根据细菌形态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类:螺旋菌,球菌,杆菌
各种形态的细菌
4、真菌(霉菌,酵母菌,食用菌)
获取养料的方式:与细菌一样,需要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细胞结构:与植物细胞相似,有细胞核
例题精讲
例1、单细胞植物与单细胞动物最主要的区别是 ( )
A. 能否制造有机物 B. 是否有伸缩泡 C. 是否有细胞核 D. 是否生活在水中
答案:A
例2、显微镜下草履虫的运动方式是 ,草履虫由 消化食物。
答案:旋转运动;食物泡
例3、在观察草履虫时,为了限制草履虫的运动速度,应在载玻片的培养液上( )
滴加肉汁 B.放少量棉花纤维 C.加少量食盐 D.把水吸干
答案:B
例4、将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制成临时装片观察,下列哪一项是确认出草履虫的依据 ( )
A. 含叶绿体,里面有许多小泡 B.身体形状不固定,总在生出突起
C.身体椭圆形,长着一圈鞭毛 D.身体像倒转的草鞋底,纤毛摆动,旋转前进
答案:D
巩固练习
1、真菌与动植物的共同点是 ( )
A. 都具有细胞壁 B. 都具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C. 都是多细胞生物 D. 都具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答案:D
2、如果自然界中的各种细菌和真菌全部消失的话,将会出现 ( )
A. 动、植物大量繁殖 B. 自然界中将不会有传染病
C. 生物不会得病 D. 到处都是生物的尸体
答案:D
3、以下关于草履虫摄食和消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食物由口沟进入细胞 B、食物在食物泡内消化
C、残渣从身体后部胞肛排出 D、伸缩泡也参与食物的消化
答案:D
4.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时, 有时会呈现绿色, 原因是( )
A. 体内含有叶绿体 B.食物中有绿色藻类 C.由于我们观察角度不同 D.光线太暗
答案:B
5、用吸管从草履虫培养液中吸取草履虫的最好部位是 ( )
A. 培养液的下层 B.培养液的表层 C.培养液的中层 D. 培养液的任一部位
答案:B
6、右图是草履虫结构图,据图回答:
(1)草履虫靠[ ]____的摆动在水中前进。
(2)氧气的进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 ]_______。
(3)[ ]_______随细胞质的流动,其中的食物逐渐被______。
(4)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 ]_______排出。
(5)[ ]_____和[ ]______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排出到体外。
(6)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等食物由[ ]_______进入体内。
答案:11、(1)1、纤毛,旋转( 2)2,表膜( 3) 4,食物泡,消化( 4)3、口沟( 5)9,伸缩泡, 10 收集管( 6) 3,口沟
知识点二、多细胞生物
动物界除原生动物门以外的所有多细胞动物门类的总称。
多细胞生物是指由多个、分化的细胞组成的生物体,但其生命开始于一个细胞——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和分化,最后发育成成熟个体;其分化的细胞各有不同的、专门的功能。在许多分化细胞的密切配合下,生物体能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如免疫等。大多数可以使用肉眼看到的生物是多细胞生物,所有植物界和除粘体门外所有动物界的生物是多细胞生物。
例题精讲
例1、小球藻和柳树同属植物界,两者差别很大,共同点很少;玉米和月季同属种子植物门,共同点较多。这一事实说明( )
A. 分类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共同点越多
B. 分类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差别越少
C. 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共同点越多
D. 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差别越多
【答案】C
例2、下表描述生物各类群名称、特征及实例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类群名称 特征 实例
A. 蕨类植物 有根、茎、叶分化,有输导组织,孢子生殖 苏铁、贯众
B. 腔肠动物 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 水螅、海葵
C. 鸟类 流线型、被覆羽毛、有两翼、有气囊 家鸽、蝙蝠
D. 环节动物 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有环带 蚕、水蛭
【答案】A
例3、下列选项中,1、2、3之间能构成右图所示的“包含”关系的是( )
选项 1 2 3
A 蜈蚣 昆虫 节肢动物
B 海带 藻类植物 无种子植物
C 娃娃鱼 鱼类 脊椎动物
D 细胞 器官 组织
【答案】B
例4、我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了部分生物图片(如图),请你按下列分类方法将这些生物分类,然后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A~F中C、F所代表的生物名称:C ;F 。
(2)在这些生物中,无根、具有茎和叶的植物是 。(填字母代号)
(3)在生物分类学上,水稻与水杉同门不同纲,水稻与葫芦藓同界不同门。请说出这两组 生物之间,哪组的共同特征多? 。
【答案】(1)蜈蚣、水杉;(2)D;(3)水稻和水杉
例5、某学校校园中,有柑桔、玉米、水绵、葫芦藓、蕨和雪松等植物。
(1)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这些植物的特点,按右表的标准进行分类。上述六种植物中的③是 、⑤是 、⑥是____________。
(2)一株玉米的结构层次从低到高为:细胞→组织→____ ___→植株。
【答案】(1)雪松、葫芦藓、水绵;(2)器官
例6、选择合适的植物特征,将其序号填入表中相应的空格内。
植物类群 裸子植物 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 藻类植物 被子植物
特 征
A.茎和叶柔软矮小,没有根,不开花,用孢子进行繁殖
B.有根、茎和叶,但没有种子,用孢子进行繁殖
C.根、茎、叶发达;有种子,但种子没有果皮包被
D.单细胞或多细胞,没有根、茎、叶
【答案】
巩固练习
1、使用检索表对水稻、葫芦藓、肾蕨、松树和花生五种植物作如图所示分类,乙中除了水稻外,还有( )
A.葫芦藓 B.肾蕨 C.松树 D.花生
【答案】D
2、猪笼草:一种常绿半灌木,长有奇特的捕虫叶能捕食小虫,把其作为植物的主要依据是:( )
A.动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植物不能
B. 动物会动,植物不会动
C.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动物不能
D.植物都是绿色的,动物不是绿色的
【答案】C
3、下列各项是小明总结出的生物之最,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分布最广的植物——被子植物
B、最简单的动物——原生动物
C、最早出现的陆生动物——爬行类动物
D、种类最多的动物——哺乳动物
【答案】D
4、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池塘水时意外发现了一种能自由游动的单细胞生物,发现这是再生能力较强的喇叭虫。若将它切成①、②、③三部分(如图),能再生成喇叭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
【答案】B
5、温州三垟湿地被称为“城市之肾”,是虾蟹养殖和菱角种植的天然场所,也是“中国柑桔之乡”。目前,湿地内已知动植物有1700多种。
类别 动物名称
甲 燕子 田鼠 草鱼 青蛙
乙 蜜蜂 蚯蚓 虾
(1)三垟湿地的瓯柑属于 植物(选填“裸子”或“被子”);
(2)小明将湿地内某些动物分为甲、乙两类,如右表所示,他是依据 这一特征来分类。
(3)小明在湿地采集了4种植物P、Q、R和S,并设计了以下的二歧式检索表来分辨这些植物:
1a有种子………………………………………P
1b无种子………………………………………2
2a有叶…………………………………………3
2b无叶…………………………………………Q
3a有根…………………………………………R
3b无根…………………………………………S
这些植物中有一株是蕨类植物,它是 。(选填字母)
(4)湿地内有濒临灭绝的黑脸琵鹭、黑嘴鸥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造成这些生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①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 ②建立湿地保护公约
③向河水排放污水 ④成立珍稀鸟类研究所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答案】(1)被子;(2)有无脊椎骨
(3)R;(4)C
知识点三、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性
知识点梳理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保护生物多样性
(1)意义:自然界中的生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种生物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到与它相关的其他生物。
(2)大多数生物灭绝的原因:丧失栖息地,滥砍、滥伐森林,随意开荒,无节制的排放污染物
(3)保护措施:设立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自然资源,特别是为了保护珍稀生物资源和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环境的最有效手段。
(4)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有:广东的鼎湖山、吉林的长白山、四川的卧龙山、贵州的梵净山等。
例题精讲
例1、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同种生物差异性的是( )
A.黄种人和白种人鼻梁有高低 B.黑藻和衣藻形态各异
C.黑马和白马毛色有差异 D.橙子有的甜,有的不甜
【答案】B
例2、导致大多数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生物之间互相争斗,弱势种群失败
B.由于各种原因使生存条件恶化,丧失栖息地
C.全球气温变暖,不适应高温环境
D.生物种类增加,食物来源减少
【答案】B
3、下列现象不能说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 )
A植物的叶片是绿色的,能进行光合作用
B枯叶蝶的体色也体形与一片枯叶非常相似
C仙人掌的叶变成了针刺状
D变色龙的体色能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A
巩固练习
1、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荒漠生态系统不具有多样性
B.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必须发动公众广泛参与
C.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与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湿地、山地、海洋等生活环境破坏有关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主要的措施
【答案】A
2、目前, 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有效的措施是( )
A.禁止捕杀 B.植树造林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以上都是
【答案】C
3、难忘的2008年5月12汶川大地震,给汶川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同时也严重破坏了四川卧龙熊猫基地。为保护大熊猫,最好的营救措施是( )
A. 自然流放到森林中 B. 转移到农家保护
C. 转入其他大熊猫基地 D. 移入动物园
【答案】C
3、藏羚羊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保护动物。自2001年青藏铁路开工以来,铁路设计、施工的相关单位高度重视可可西里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为保护藏羚羊的迁徙专门设置了动物通道,并在施工中采取了严禁惊扰藏羚羊等管理措施。游客们将可以在列车内或铁路沿线设置的观景站台上观赏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等高原珍希物种。
(1)通过分析以上资料,你认为藏羚羊在分类上属于脊椎动物中的______ 类动物;
(2)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为保护藏羚羊的迁徙采取了哪些措施?(至少回答出一点)
__________ ;
(3)这些措施是为了_________ (填序号)
①减少青藏铁路建设资金 ②体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
③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 ④有利于保护环境
答案:哺乳|为保护藏羚羊的迁徙专门设置了动物通道或在施工中采取了严禁惊扰藏羚羊|③④
课堂检测
1、草履虫排出废物的途径是( )
A. 口沟——食物泡——表膜 B.收集管——伸缩泡——表膜
C.细胞质——表膜——胞肛 D.收集管——伸缩泡——胞肛
答案:B
2、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叙述中,哪一项不正确?( )
A.毁林开垦,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原因造成森林面积锐减
B.火山爆发、地震濒发、瘟疫流行等自然灾害是造成我国生物多样性锐减的重要原因
C.人类对动植物资源的滥捕、乱伐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大量物种濒临灭绝
D.人类活动缺乏环保意识,造成生物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造成的
【答案】B
3、如果用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与图示相符的是( )
【答案】C
4、分析图解(狗、猫、虎、豹等动物的分类图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猫与狗的亲缘关系最近 B. 目是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C. 猫与豹的亲缘关系比猫与狗的远 D. 虎与豹的共同点比虎与猫的共同点少
【答案】D
5、如图是草履虫的结构图,请读图并完成下面填空。
(1)草履虫生活在淡水中,靠 进行运动。
(2)不消化的食物残渣从 。
(3)在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中,用来观察的液滴应取自培养液的 ,因为 。
【答案】(1)纤毛;(2)胞肛;(3)表层、表层液体溶解氧高,有利于其呼吸
6、填写下面的表格,如果填写的是具体生物,请从下面提供的几种备选生物中选择;备选生物:苏铁、肾蕨、葫芦藓、海带、苹果
(1) (2)
(3) (4)
(5)
【答案】(1)孢子植物;(2)裸子植物;(3)苔藓植物;(4)苏铁;(5)肾蕨
7、图中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微小生物,据图回答问题。


(1)这几种生物在身体结构层次上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根据细胞结构的特点,将图中生物进行分类。
①属于植物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动物的是____________。
②对A的分类,四位同学有不同看法,你认为谁的分类更恰当?
甲:A有细胞壁和液泡,应属于植物;
乙:A没有叶绿体,应属于动物;
丙:A有细胞壁和液泡,不属于动物;它没有叶绿体,也不属于植物;
丁:除了动物和植物之外,我们还可以分出其他类群,A属于其他类群。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类最恰当。
答案:(1)由一个细胞构成生物体(2)①C、D B、E ②丁
8、五一期间,小科在动物园观察到下列动物(如图),请回答:
(1)鲤鱼用________呼吸、用鳍运动,身体呈流线形,适应水生生活;
(2)在分类上,它们都属于脊椎动物,因为在它们体内都有________.在胚胎发育上,图中动物属于胎生的是________.
【答案】(1)鳃;(2)脊柱;大象
9、检索表是生物分类和鉴定的重要工具。
(1)生物检索表是根据生物一对或几对______________的区别,逐级排列编制而成。
(2)下表是四种植物叶片的信息表,某同学根据这些信息尝试对这四种植物进行分类,并制作了二歧式检索表,表中处“*****”处信息已省略。此检索表中“ ”处的信息是_________。
1a:*****…………………………甲
1b:*****…………………………2
2a:?…………………………丙
2b:*****…………………………3
3a:*****…………………………乙
3b:*****…………………………丁
(3)某同学在野外观察到五种动物P、Q、R、S和T,于是设计了如表所示的二歧分类检索表来分辨这些它们.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S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动物体
T体内有保护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
P可能是鲫鱼, R可能是青蛙
P与Q的亲缘关系比P与R的近
【答案】(1)相对性状(或自身特性)(2)叶缘内无褐色纹(3)D
10、如图是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
(1)图中的结构[ ]______具有运动作用
(2)草履虫的遗传物质在结构[ ]_______
(3)相对于衣藻为单细胞植物,草履虫为单细胞动物主要原因是因为它体内没有 __ 。
(4)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野外采集草履虫时,发现水表层的草履虫数量比深层的多。为什么会这样 请帮助他们完成分析与探究过程。
①分析并作出假设:水体表层氧含量高于深层,草履虫的表膜可以完成呼吸,实现它与水环境的气体交换;结合观察到的现象,可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制定并实施计划:
A取甲、乙两只烧杯,加入等量的水。
B取草履虫放入两只烧杯中,两烧杯中草履虫的大小和数量相等,放置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 C甲烧杯中放置一个细纱网,使草履虫无法靠近水面,乙烧杯 。
③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两烧杯中草履虫的生存情况。结果发现甲烧杯中草履虫生活力降低甚至死亡,而乙烧杯中草履虫正常。据此可得出结论:草履虫适合生活需要氧气
【答案】(1)6 纤毛 (2)4 小核 (3)叶绿体 (4)草履虫适合生活在氧含量高的环境中|不做任何处理
课后巩固
1、以下生物的单个细胞,结构最复杂的是 ( )
A. 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B.黄瓜表层果肉细胞 C.衣藻 D.玉米根尖的分生细胞
答案:C
2、下列生产活动,既有利于开发和利用野生生物资源,又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①围湖造田 ②开垦山地 ③完全禁止采伐林木 ④适时地有计划地采伐林木
⑤适时适量地捕获湖泊中的成鱼 ⑥在繁殖季节捕捞成鱼
A.①② B.②④ C.④⑤ D.③⑥
【答案】C
3、与水生环境相比,陆地环境要复杂得多,一般来讲,陆生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结构特点有( )
①体表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②有辅助呼吸的气囊③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器官④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⑤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 ⑥有防寒皮毛
A. ②③④⑥ B. ①③④⑤
C. ①③④⑥ D. ①②④⑤
【答案】B
4、在生物学上鉴定生物的方法是使用检索表,为了比较海带、蕨、银杏、葫芦藓和荔枝五种生物,小科制作了下表,请你帮他将缺省的内容补全。A: B: C: D: E:
【答案】孢子植物 藻类 被子植物 葫芦藓 银杏
5、根据草履虫的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1叫   ,它的作用是      。
(2)草履虫摄入氧和排出二氧化碳都通过图中标号   所示结构完成,排出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是通过图中标号   所示结构完成。
(3)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时,发现图中3所示结构是绿色的,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            。
(4)你认为草履虫适于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活?
答案:(1)纤毛 协助草履虫在水中运动(2)2 5
(3)草履虫摄入了浮游绿藻或其他绿色物质,导致食物泡呈绿色
(4)含有机质丰富的淡水环境。
6、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
(2)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
(3)我国爬行动物的种类占世界爬行动物种类的比例,与其他脊椎动物类群相比是最小的,应该加大保护的力度。( )
(4)大面积种植人工培育的优良品种、广泛使用除草剂等措施,对保护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都可能产生某些不利的影响。( )
(5)城市和农田生态系统都是人工生态系统,也是相对比较脆弱的生态系统,如果不控制其规模和比例,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很不利的。( )
答案:(1)√(2)√(3)×(4)√(5)√
7、1984年,科学家在四川北部考察大熊猫时,惊奇地发现了一种奇兽——扭角羚。它与六种哺乳动物外形相似,被称为“六不像”。
(1)扭角羚和大熊猫都属于哺乳动物。扭角羚的生殖方式是 __________。
(2)扭角羚是一种大型珍稀动物,要设立__________加以保护。
(3)造成生物灭绝的最根本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胎生|自然保护区|丧失了栖息地
8、温州三垟湿地被称为“城市之肾”,是虾蟹养殖和菱角种植的天然场所,也是“中国柑桔之乡”。目前,湿地内已知动植物有1700多种。
(1)三垟湿地的瓯柑属于
__________ 植物(选填“裸子”或“被子”);
(2)小明将湿地内某些动物分为甲、乙两类,如下表所示,他是依据
__________ 这一特征来分类。
(3)小明在湿地采集了4种植物P、Q、R和S,并设计了以下的二歧式检索表来分辨这些植物:
1a有种子………………………………………P
1b无种子………………………………………2
2a有叶…………………………………………3
2b无叶…………………………………………Q
3a有根…………………………………………R
3b无根…………………………………………S
这些植物中有一株是蕨类植物,它是 __________ 。(选填字母)
(4)湿地内有濒临灭绝的黑脸琵鹭、黑嘴鸥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造成这些生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
①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 ②建立湿地保护公约
③向河水排放污水 ④成立珍稀鸟类研究所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被子|有无脊椎骨|R|C
9、被称为“城市的肾”的三垟湿地位于温州城郊,湿地内河道开阔,是虾蟹养殖和菱角种植的天然场所,还是“中国瓯柑之乡”.目前,湿地内已知动植物有350多科,1700多种,其中包括35种国家珍稀物种,还有濒临灭绝的黑脸琵鹭.黑嘴鸥等国家珍稀保护动植物.
(1)三垟湿地是“中国瓯柑之乡”,瓯柑是______植物(选填“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
(2)一株瓯柑的结构层次从低到高为:细胞→组织→______→植株.
(3)乙图是小郑同学将湿地内生物分为甲.乙两类,你认为他的分类依据是______(填选项字母)
A.是否有脊椎骨 B.体温是否恒定 C.是否胎生哺乳
(4)湿地内有濒临灭绝的黑脸琵鹭.黑嘴鸥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造成这些生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①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 ②建立湿地保护公约 ③向河水排放污水 ④成立珍稀鸟类研究所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答案】(1)被子植物;(2)器官;(3)A;(4)C
10、下列植物分类属于哪一类?选择编号填入表中
(1)橘 (2)小麦 (3)五针松 (4)海带 (5)紫菜 (6)衣藻 (7)郁金香
(8)玉米 (9)葫芦藓 (10)地钱 (11)水稻 (12)小球藻 (13)白菜
(14)苏铁 (15)蕨 (16)胎生狗脊蕨
【答案】1、2、7、8、11、13 3、14 15、16 9、10 4、5、6、12
11、根据昆虫发育模式图,请回答
(1)各个不同发育阶段中的名称为 B__________ D__________ .
(2)从此模式图中,你可判断它是属于什么发育类型。蝗虫的发育过程可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__________ ,属于__________ 发育
【答案】蛹|受精卵|DAC|不完全变态生物多样性
知识点一、单细胞生物
单细胞生物
生物可以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而且经常会聚集成为细胞集落。单细胞生物包括所有古细菌和真细菌和很多原生生物。
1、单细胞生物主要分有核和无核的单细胞。
大肠杆菌放大10000倍
2、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1)单细胞生物的概念:肉眼很难看见,身体只有1个细胞的生物,称为单细胞生物。
2)结构:
(1)整个生物体由1个细胞构成,具有一般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但也有其本身的特殊结构,如纤毛等,无组织、器官等层次结构。
(2)所具有的一切生命现象,能独立地完成一般器官所能完成的生理功能,如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长、生殖,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等生命活动。
(3)分布:种类很多,广泛分布于淡水、海水和潮湿的土壤中,直接与其生活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不能生活在干燥的环境中。
3、生态环境影响
单细胞生物虽然个体微小,但是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多数单细胞生物是浮游生物的组成部分,是鱼类的天然饵料。草履虫对污水净化有一定的作用,据统计,一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含有30个细菌,因此,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食43000个细菌。但是单细胞生物也有对人类有害的一面,如疟原虫,痢疾类变形虫等人体内寄生虫危害人类健康;海水中的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可能造成赤潮。
简单地说,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可以分为有利和有害两个方面,有利:鱼类饵料、净化污水等,有害:危害健康,造成赤潮等。
4、常见的单细胞生物
单细胞植物:衣藻、眼虫、蓝藻等
单细胞动物:草履虫、变形虫、疟原虫等
单细胞真菌:酵母菌
单细胞细菌:所有细菌
1、衣藻与洋葱表皮细胞的相同和不同处:
相同 不同
有细胞膜、质、核、壁、液泡 是相对独立的生物
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结构,鞭毛、眼点、叶绿体
红色的眼点:能敏感地感知光线的强弱。
两根鞭毛:能自由摆动,使衣藻能再水中游动。
依靠眼点的感光,鞭毛的游动,可以到有光照及其他适应的环境进行光合作用
2、草履虫
形状:像倒转的草鞋; 区别前后端:钝圆的一端是前端。
草履虫的结构及作用:(先学生猜测)
纤毛:进行运动 口沟:进食通道,在身体前端1/3处一侧,有纤毛
食物泡:食物进入口沟后形成,进行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伸缩泡:排除水和含氮的废物,两伸缩泡是交替收缩舒张的
大核:与营养代谢有关 小核:与生殖、遗传有关
草履虫的生活习性:
捕食:纤毛把食物送入口沟
消化:食物 口沟 口沟末端 食物泡内消化 运动:利用纤毛、身体旋转运动
呼吸:表膜 排泄:表膜和胞肛 应激性
总结:单细胞生物一般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进行,生活水中。
3、细菌
菌落
1) 细菌的结构比较特别:
有:细胞壁,鞭毛,细胞膜,细胞质
无:叶绿体,细胞核
细菌既没有叶绿体,也没有象草履虫那样的摄食结构,它依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2)根据细菌形态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类:螺旋菌,球菌,杆菌
各种形态的细菌
4、真菌(霉菌,酵母菌,食用菌)
获取养料的方式:与细菌一样,需要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细胞结构:与植物细胞相似,有细胞核
例题精讲
例1、单细胞植物与单细胞动物最主要的区别是 ( )
A. 能否制造有机物 B. 是否有伸缩泡 C. 是否有细胞核 D. 是否生活在水中
例2、显微镜下草履虫的运动方式是 ,草履虫由 消化食物。
例3、在观察草履虫时,为了限制草履虫的运动速度,应在载玻片的培养液上( )
滴加肉汁 B.放少量棉花纤维 C.加少量食盐 D.把水吸干
例4、将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制成临时装片观察,下列哪一项是确认出草履虫的依据 ( )
A. 含叶绿体,里面有许多小泡 B.身体形状不固定,总在生出突起
C.身体椭圆形,长着一圈鞭毛 D.身体像倒转的草鞋底,纤毛摆动,旋转前进
巩固练习
1、真菌与动植物的共同点是 ( )
A. 都具有细胞壁 B. 都具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C. 都是多细胞生物 D. 都具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2、如果自然界中的各种细菌和真菌全部消失的话,将会出现 ( )
A. 动、植物大量繁殖 B. 自然界中将不会有传染病
C. 生物不会得病 D. 到处都是生物的尸体
3、以下关于草履虫摄食和消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食物由口沟进入细胞 B、食物在食物泡内消化
C、残渣从身体后部胞肛排出 D、伸缩泡也参与食物的消化
4.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时, 有时会呈现绿色, 原因是( )
A. 体内含有叶绿体 B.食物中有绿色藻类 C.由于我们观察角度不同 D.光线太暗
5、用吸管从草履虫培养液中吸取草履虫的最好部位是 ( )
A. 培养液的下层 B.培养液的表层 C.培养液的中层 D. 培养液的任一部位
6、右图是草履虫结构图,据图回答:
(1)草履虫靠[ ]____的摆动在水中前进。
(2)氧气的进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 ]_______。
(3)[ ]_______随细胞质的流动,其中的食物逐渐被______。
(4)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 ]_______排出。
(5)[ ]_____和[ ]______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排出到体外。
(6)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等食物由[ ]_______进入体内。
知识点二、多细胞生物
动物界除原生动物门以外的所有多细胞动物门类的总称。
多细胞生物是指由多个、分化的细胞组成的生物体,但其生命开始于一个细胞——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和分化,最后发育成成熟个体;其分化的细胞各有不同的、专门的功能。在许多分化细胞的密切配合下,生物体能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如免疫等。大多数可以使用肉眼看到的生物是多细胞生物,所有植物界和除粘体门外所有动物界的生物是多细胞生物。
例题精讲
例1、小球藻和柳树同属植物界,两者差别很大,共同点很少;玉米和月季同属种子植物门,共同点较多。这一事实说明( )
A. 分类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共同点越多
B. 分类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差别越少
C. 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共同点越多
D. 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差别越多
例2、下表描述生物各类群名称、特征及实例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类群名称 特征 实例
A. 蕨类植物 有根、茎、叶分化,有输导组织,孢子生殖 苏铁、贯众
B. 腔肠动物 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 水螅、海葵
C. 鸟类 流线型、被覆羽毛、有两翼、有气囊 家鸽、蝙蝠
D. 环节动物 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有环带 蚕、水蛭
例3、下列选项中,1、2、3之间能构成右图所示的“包含”关系的是( )
选项 1 2 3
A 蜈蚣 昆虫 节肢动物
B 海带 藻类植物 无种子植物
C 娃娃鱼 鱼类 脊椎动物
D 细胞 器官 组织
例4、我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了部分生物图片(如图),请你按下列分类方法将这些生物分类,然后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A~F中C、F所代表的生物名称:C ;F 。
(2)在这些生物中,无根、具有茎和叶的植物是 。(填字母代号)
(3)在生物分类学上,水稻与水杉同门不同纲,水稻与葫芦藓同界不同门。请说出这两组 生物之间,哪组的共同特征多? 。
例5、某学校校园中,有柑桔、玉米、水绵、葫芦藓、蕨和雪松等植物。
(1)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这些植物的特点,按右表的标准进行分类。上述六种植物中的③是 、⑤是 、⑥是____________。
(2)一株玉米的结构层次从低到高为:细胞→组织→____ ___→植株。
例6、选择合适的植物特征,将其序号填入表中相应的空格内。
植物类群 裸子植物 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 藻类植物 被子植物
特 征
A.茎和叶柔软矮小,没有根,不开花,用孢子进行繁殖
B.有根、茎和叶,但没有种子,用孢子进行繁殖
C.根、茎、叶发达;有种子,但种子没有果皮包被
D.单细胞或多细胞,没有根、茎、叶
巩固练习
1、使用检索表对水稻、葫芦藓、肾蕨、松树和花生五种植物作如图所示分类,乙中除了水稻外,还有( )
A.葫芦藓 B.肾蕨 C.松树 D.花生
2、猪笼草:一种常绿半灌木,长有奇特的捕虫叶能捕食小虫,把其作为植物的主要依据是:( )
A.动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植物不能
B. 动物会动,植物不会动
C.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动物不能
D.植物都是绿色的,动物不是绿色的
3、下列各项是小明总结出的生物之最,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分布最广的植物——被子植物
B、最简单的动物——原生动物
C、最早出现的陆生动物——爬行类动物
D、种类最多的动物——哺乳动物
4、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池塘水时意外发现了一种能自由游动的单细胞生物,发现这是再生能力较强的喇叭虫。若将它切成①、②、③三部分(如图),能再生成喇叭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
5、温州三垟湿地被称为“城市之肾”,是虾蟹养殖和菱角种植的天然场所,也是“中国柑桔之乡”。目前,湿地内已知动植物有1700多种。
类别 动物名称
甲 燕子 田鼠 草鱼 青蛙
乙 蜜蜂 蚯蚓 虾
(1)三垟湿地的瓯柑属于 植物(选填“裸子”或“被子”);
(2)小明将湿地内某些动物分为甲、乙两类,如右表所示,他是依据 这一特征来分类。
(3)小明在湿地采集了4种植物P、Q、R和S,并设计了以下的二歧式检索表来分辨这些植物:
1a有种子………………………………………P
1b无种子………………………………………2
2a有叶…………………………………………3
2b无叶…………………………………………Q
3a有根…………………………………………R
3b无根…………………………………………S
这些植物中有一株是蕨类植物,它是 。(选填字母)
(4)湿地内有濒临灭绝的黑脸琵鹭、黑嘴鸥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造成这些生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①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 ②建立湿地保护公约
③向河水排放污水 ④成立珍稀鸟类研究所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知识点三、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性
知识点梳理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保护生物多样性
(1)意义:自然界中的生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种生物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到与它相关的其他生物。
(2)大多数生物灭绝的原因:丧失栖息地,滥砍、滥伐森林,随意开荒,无节制的排放污染物
(3)保护措施:设立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自然资源,特别是为了保护珍稀生物资源和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环境的最有效手段。
(4)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有:广东的鼎湖山、吉林的长白山、四川的卧龙山、贵州的梵净山等。
例题精讲
例1、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同种生物差异性的是( )
A.黄种人和白种人鼻梁有高低 B.黑藻和衣藻形态各异
C.黑马和白马毛色有差异 D.橙子有的甜,有的不甜
例2、导致大多数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生物之间互相争斗,弱势种群失败
B.由于各种原因使生存条件恶化,丧失栖息地
C.全球气温变暖,不适应高温环境
D.生物种类增加,食物来源减少
3、下列现象不能说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 )
A植物的叶片是绿色的,能进行光合作用
B枯叶蝶的体色也体形与一片枯叶非常相似
C仙人掌的叶变成了针刺状
D变色龙的体色能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巩固练习
1、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荒漠生态系统不具有多样性
B.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必须发动公众广泛参与
C.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与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湿地、山地、海洋等生活环境破坏有关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主要的措施
2、目前, 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有效的措施是( )
A.禁止捕杀 B.植树造林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以上都是
3、难忘的2008年5月12汶川大地震,给汶川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同时也严重破坏了四川卧龙熊猫基地。为保护大熊猫,最好的营救措施是( )
A. 自然流放到森林中 B. 转移到农家保护
C. 转入其他大熊猫基地 D. 移入动物园
3、藏羚羊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保护动物。自2001年青藏铁路开工以来,铁路设计、施工的相关单位高度重视可可西里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为保护藏羚羊的迁徙专门设置了动物通道,并在施工中采取了严禁惊扰藏羚羊等管理措施。游客们将可以在列车内或铁路沿线设置的观景站台上观赏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等高原珍希物种。
(1)通过分析以上资料,你认为藏羚羊在分类上属于脊椎动物中的______ 类动物;
(2)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为保护藏羚羊的迁徙采取了哪些措施?(至少回答出一点)
__________ ;
(3)这些措施是为了_________ (填序号)
①减少青藏铁路建设资金 ②体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
③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 ④有利于保护环境
课堂检测
1、草履虫排出废物的途径是( )
A. 口沟——食物泡——表膜 B.收集管——伸缩泡——表膜
C.细胞质——表膜——胞肛 D.收集管——伸缩泡——胞肛
2、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叙述中,哪一项不正确?( )
A.毁林开垦,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原因造成森林面积锐减
B.火山爆发、地震濒发、瘟疫流行等自然灾害是造成我国生物多样性锐减的重要原因
C.人类对动植物资源的滥捕、乱伐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大量物种濒临灭绝
D.人类活动缺乏环保意识,造成生物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造成的
3、如果用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与图示相符的是( )
4、分析图解(狗、猫、虎、豹等动物的分类图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猫与狗的亲缘关系最近 B. 目是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C. 猫与豹的亲缘关系比猫与狗的远 D. 虎与豹的共同点比虎与猫的共同点少
5、如图是草履虫的结构图,请读图并完成下面填空。
(1)草履虫生活在淡水中,靠 进行运动。
(2)不消化的食物残渣从 。
(3)在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中,用来观察的液滴应取自培养液的 ,因为 。
6、填写下面的表格,如果填写的是具体生物,请从下面提供的几种备选生物中选择;备选生物:苏铁、肾蕨、葫芦藓、海带、苹果
(1) (2)
(3) (4) (5)
7、图中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微小生物,据图回答问题。


(1)这几种生物在身体结构层次上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根据细胞结构的特点,将图中生物进行分类。
①属于植物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动物的是____________。
②对A的分类,四位同学有不同看法,你认为谁的分类更恰当?
甲:A有细胞壁和液泡,应属于植物;
乙:A没有叶绿体,应属于动物;
丙:A有细胞壁和液泡,不属于动物;它没有叶绿体,也不属于植物;
丁:除了动物和植物之外,我们还可以分出其他类群,A属于其他类群。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类最恰当。
8、五一期间,小科在动物园观察到下列动物(如图),请回答:
(1)鲤鱼用________呼吸、用鳍运动,身体呈流线形,适应水生生活;
(2)在分类上,它们都属于脊椎动物,因为在它们体内都有________.在胚胎发育上,图中动物属于胎生的是________.
9、检索表是生物分类和鉴定的重要工具。
(1)生物检索表是根据生物一对或几对______________的区别,逐级排列编制而成。
(2)下表是四种植物叶片的信息表,某同学根据这些信息尝试对这四种植物进行分类,并制作了二歧式检索表,表中处“*****”处信息已省略。此检索表中“ ”处的信息是_________。
1a:*****…………………………甲
1b:*****…………………………2
2a:?…………………………丙
2b:*****…………………………3
3a:*****…………………………乙
3b:*****…………………………丁
(3)某同学在野外观察到五种动物P、Q、R、S和T,于是设计了如表所示的二歧分类检索表来分辨这些它们.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S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动物体
T体内有保护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
P可能是鲫鱼, R可能是青蛙
P与Q的亲缘关系比P与R的近
10、如图是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
(1)图中的结构[ ]______具有运动作用
(2)草履虫的遗传物质在结构[ ]_______
(3)相对于衣藻为单细胞植物,草履虫为单细胞动物主要原因是因为它体内没有 __ 。
(4)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野外采集草履虫时,发现水表层的草履虫数量比深层的多。为什么会这样 请帮助他们完成分析与探究过程。
①分析并作出假设:水体表层氧含量高于深层,草履虫的表膜可以完成呼吸,实现它与水环境的气体交换;结合观察到的现象,可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制定并实施计划:
A取甲、乙两只烧杯,加入等量的水。
B取草履虫放入两只烧杯中,两烧杯中草履虫的大小和数量相等,放置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 C甲烧杯中放置一个细纱网,使草履虫无法靠近水面,乙烧杯 。
③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两烧杯中草履虫的生存情况。结果发现甲烧杯中草履虫生活力降低甚至死亡,而乙烧杯中草履虫正常。据此可得出结论:草履虫适合生活需要氧气
课后巩固
1、以下生物的单个细胞,结构最复杂的是 ( )
A. 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B.黄瓜表层果肉细胞 C.衣藻 D.玉米根尖的分生细胞
2、下列生产活动,既有利于开发和利用野生生物资源,又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①围湖造田 ②开垦山地 ③完全禁止采伐林木 ④适时地有计划地采伐林木
⑤适时适量地捕获湖泊中的成鱼 ⑥在繁殖季节捕捞成鱼
A.①② B.②④ C.④⑤ D.③⑥
3、与水生环境相比,陆地环境要复杂得多,一般来讲,陆生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结构特点有( )
①体表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②有辅助呼吸的气囊③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器官④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⑤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 ⑥有防寒皮毛
A. ②③④⑥ B. ①③④⑤
C. ①③④⑥ D. ①②④⑤
在生物学上鉴定生物的方法是使用检索表,为了比较海带、蕨、银杏、葫芦藓和荔枝五种生物,小科制作了下表,请你帮他将缺省的内容补全。
A: B: C: D: E:
5、根据草履虫的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1叫   ,它的作用是      。
(2)草履虫摄入氧和排出二氧化碳都通过图中标号   所示结构完成,排出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是通过图中标号   所示结构完成。
(3)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时,发现图中3所示结构是绿色的,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            。
(4)你认为草履虫适于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活?
6、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
(2)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
(3)我国爬行动物的种类占世界爬行动物种类的比例,与其他脊椎动物类群相比是最小的,应该加大保护的力度。( )
(4)大面积种植人工培育的优良品种、广泛使用除草剂等措施,对保护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都可能产生某些不利的影响。( )
(5)城市和农田生态系统都是人工生态系统,也是相对比较脆弱的生态系统,如果不控制其规模和比例,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很不利的。( )
7、1984年,科学家在四川北部考察大熊猫时,惊奇地发现了一种奇兽——扭角羚。它与六种哺乳动物外形相似,被称为“六不像”。
(1)扭角羚和大熊猫都属于哺乳动物。扭角羚的生殖方式是 __________。
(2)扭角羚是一种大型珍稀动物,要设立__________加以保护。
(3)造成生物灭绝的最根本原因是_________。
8、温州三垟湿地被称为“城市之肾”,是虾蟹养殖和菱角种植的天然场所,也是“中国柑桔之乡”。目前,湿地内已知动植物有1700多种。
(1)三垟湿地的瓯柑属于__________ 植物(选填“裸子”或“被子”);
(2)小明将湿地内某些动物分为甲、乙两类,如下表所示,他是依据__________ 这一特征来分类。
(3)小明在湿地采集了4种植物P、Q、R和S,并设计了以下的二歧式检索表来分辨这些植物:
1a有种子………………………………………P
1b无种子………………………………………2
2a有叶…………………………………………3
2b无叶…………………………………………Q
3a有根…………………………………………R
3b无根…………………………………………S
这些植物中有一株是蕨类植物,它是 __________ 。(选填字母)
(4)湿地内有濒临灭绝的黑脸琵鹭、黑嘴鸥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造成这些生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
①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 ②建立湿地保护公约
③向河水排放污水 ④成立珍稀鸟类研究所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9、被称为“城市的肾”的三垟湿地位于温州城郊,湿地内河道开阔,是虾蟹养殖和菱角种植的天然场所,还是“中国瓯柑之乡”.目前,湿地内已知动植物有350多科,1700多种,其中包括35种国家珍稀物种,还有濒临灭绝的黑脸琵鹭.黑嘴鸥等国家珍稀保护动植物.
(1)三垟湿地是“中国瓯柑之乡”,瓯柑是______植物(选填“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
(2)一株瓯柑的结构层次从低到高为:细胞→组织→______→植株.
(3)乙图是小郑同学将湿地内生物分为甲.乙两类,你认为他的分类依据是______(填选项字母)
A.是否有脊椎骨 B.体温是否恒定 C.是否胎生哺乳
(4)湿地内有濒临灭绝的黑脸琵鹭.黑嘴鸥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造成这些生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①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 ②建立湿地保护公约 ③向河水排放污水 ④成立珍稀鸟类研究所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10、下列植物分类属于哪一类?选择编号填入表中
(1)橘 (2)小麦 (3)五针松 (4)海带 (5)紫菜 (6)衣藻 (7)郁金香
(8)玉米 (9)葫芦藓 (10)地钱 (11)水稻 (12)小球藻 (13)白菜
(14)苏铁 (15)蕨 (16)胎生狗脊蕨
11、根据昆虫发育模式图,请回答
(1)各个不同发育阶段中的名称为 B__________ D__________ .
(2)从此模式图中,你可判断它是属于什么发育类型。蝗虫的发育过程可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__________ ,属于__________ 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