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氧化还原反应 同步训练(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3 氧化还原反应 同步训练(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18 22:2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 氧化还原反应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3O2=2O3 B.Cl2+2NaOH=NaCl+NaClO+H2O
C.2Na2O2+2H2O=4NaOH+O2↑ D.CO+CuO CO2+Cu
2.下列发生的变化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铁杵磨成针 B.吹尽狂沙始到金
C.滴水成冰 D.战火曾烧赤壁山
3.反应Cu+2H2SO4(浓) CuSO4+SO2↑+2H2O中,氧化产物是(  )
A.H2SO4 B.CuSO4 C.SO2 D.H2O
4.下列物质长期露置于空气中会变质,但不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Na B.氯水 C.FeSO4 D.NaOH
5.硫化氢的转化是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将H2S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回收S,其物质转化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应过程中,CuCl2、FeCl3可以循环利用
B.反应的总方程式为:2H2S+O2 2S↓+2H2O
C.由图示的转化可得出: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O2>Cu2+>S
D.保持溶液中Fe3+的量不变,反应中消耗标况下22.4L的O2,可以生成64g硫
6.关于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反应中仅体现氧化性
B.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
D.4mol 发生反应,转移3mol电子
7.关于氧化还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②氧化剂具有氧化性③某元素在反应中由化合物转化为单质,该元素一定被氧化④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⑤失电子越多的还原剂,其还原性越强
A.①②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⑤
8.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净水剂,制取Na2FeO4的离子方程式为:Fe3++OH﹣+Cl2→FeO42﹣+Cl﹣+H2O,该反应配平的离子方程式中H2O的系数是(  )
A.4 B.6 C.8 D.10
9.工业上制取金刚砂的化学方程式如下:SiO2+3C=SiC+2CO↑.在这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2 B.2:1 C.5:3 D.3:5
10.已知X和Y是两种单质,X+Y-→X2++Y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X被氧化 ②X是氧化剂 ③Y2-是还原产物 ④X2+具有氧化性 ⑤Y2-具有还原性 ⑥Y单质氧化性比X2+氧化性强
A.①②③ B.①②⑥
C.①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⑤
11.硫代硫酸钠(Na2S2O3)被称为“养鱼宝”,可降低水中的氯对鱼的危害。脱氯反应为S2O32-+4Cl2+5H2O=2SO42-+10H++8Cl-,该反应中(  )
A.H2O被氧化 B.Cl2作还原剂
C.S元素化合价降低 D.Cl2表现氧化性
12.下列变化中,必须由给出的物质与某种氧化剂发生反应才可实现的是(  )
A.NH3→NO B.Fe3+→Fe2+ C.Cl2→NaClO D.NO2→HNO3
13.稀土资源素有“工业维生素”“新材料之母”之称,我国稀土储量世界第一。已知:金属铈(稀土元素)在空气中易氧化变暗,受热时燃烧,遇水很快反应(注:铈常见的化合价为 和 ,氧化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铈溶于氢碘酸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B. 溶液与硫酸铁溶液混合,其离子方程式为:
C.铈元素如果要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其位置应靠近 元素
D.金属 保存时可以用水封来隔绝空气,防止被氧化
14.下列粒子不具有还原性的是
A. B. C. D.
15.化学实验中若使某步中的有害产物作为另一步的反应物,形成一个循环,则可不再向环境排放该种有害物质。在如图所示有编号的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16.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I2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3 Cl2+6 FeI2═2FeCl3+4 FeI3
B.Cl2+FeI2═FeCl2+I2
C.Co2O3+6 HCl═2CoCl2+Cl2↑+3H2O
D.2Fe3++2I﹣═2Fe2++I2
二、综合题
17.以废旧铅酸电池中的含铅废料(Pb、PbO、PbO2、PbSO4及炭黑等)和H2SO4为原料,制备高纯PbO,实现铅的再生利用。其工作流程如下:
(1)过程Ⅰ中,在Fe2+催化下,Pb和PbO2反应生成PbSO4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过程Ⅰ中,Fe2+催化过程可表示为:
ⅰ:2Fe2++PbO2+4H++SO42-=2Fe3++PbSO4+2H2O
ⅱ:……
写出ⅱ的离子方程式:   。
(3)PbO溶解在NaOH溶液中,存在平衡:PbO(s)+NaOH(aq) NaHPbO2(aq),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过程Ⅱ的目的是脱硫。滤液1经处理后可在过程Ⅱ中重复使用,其目的是_________(选填序号)。
A.减少PbO的损失,提高产品的产率
B.重复利用氢氧化钠,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C.增加Na2SO4浓度,提高脱硫效率
(4)PbO2在加热的过程中发生分解生成PbO和O2,其失重曲线如图所示,已知失重曲线上的a点为样品分解40%的残留固体,若a点固体组成表示为PbOx,则x=   。
18.按要求用相应化学用语填空: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可用下图表达.其中①为化合反应,则②为   反应.写出有水生成的符合反应类型③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2)写出有水参加的符合反应类型④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3)写出Fe2(SO4)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4)写出下列离子方程式对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2H++CO32﹣=H2O+CO2↑   
(5)用“双线桥法”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4Zn+10HNO3(浓)═4Zn(NO3)2+N2O↑+5H2O   
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将该反应改写为离子方程式:   .
19.二氧化硒(SeO2)是一种氧化剂,其被还原后的单质硒可能成为环境污染物,通过与浓HNO3或浓H2SO4反应生成SeO2以回收Se.
完成下列填空:
(1)Se和浓HNO3反应的还原产物为NO和NO2,且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写出Se和浓HNO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已知:Se+2H2SO4(浓)═2SO2↑+SeO2+2H2O、2SO2+SeO2+2H2O═Se+2SO +4H+、SeO2、H2SO4(浓)、SO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3)回收得到的SeO2的含量,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测定:
①SeO2+KI+HNO →Se+I2+KNO3+H2O②I2+2Na2S2O3═Na2S4O6+2NaI
配平方程式①,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4)实验中,准确称量SeO2样品0.1500g,消耗0.2000mol L﹣1的Na2S2O3溶液25.00mL,所测定的样品中SeO2的质量分数为   .
20.根据问题填空:
(1)实验室从含碘废液(除H2O 外,含有CCl4、I2、I﹣等)中回收碘,其实验过程中有一步向含碘废液中加入稍过量的Na2SO3 溶液,将废液中的I2 还原为I﹣,其离子方程式为   ;
(2)MnO2可与KOH和KClO3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K2Mn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K2MnO4在酸性溶液中歧化,生成KMnO4和M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3)K2Cr2O7是一种橙红色具有强氧化性的化合物,在硫酸酸性条件下被还原成三价铬时,颜色变为绿色.据此,当交警发现汽车行驶不正常时,就可上前阻拦,并让司机对填充了吸附有K2Cr2O7的硅胶颗粒的装置吹气.若发现硅胶变色达到一定程度,即可证明司机是酒后驾车.这时酒精被氧化为醋酸,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1.有四种物质:①铝②稀硫酸③碳酸氢钠④氢氧化钠
(1)属于盐的物质是   (填序号,下同)。
(2)溶液显碱性的是   。
(3)分析①与②反应,i表示的内容为   。
a.得到e-×6,化合价升高,被还原
b.得到e-×6,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c.失去e-×6,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4)①与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还原剂是   。
(5)写出③与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解答】A.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因此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符合题意;
B.反应中Cl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故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题意;
C.反应前后Na2O2中的O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故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不符合题意;
D.在该反应中C、Cu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故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存在电子的转移(或偏移),在化学方程式中体现为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因此分析选项中反应化学方程式中是否存在元素化合价变化即可。
2.【答案】D
【解析】【解答】A.铁杵磨成针只是形状的变化,是物理变化,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
B.吹尽狂沙始到金,为物理法淘金,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
C.滴水成冰只是状态的变化,是物理变化,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
D.战火曾烧赤壁山,存在燃烧现象,燃烧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选;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3.【答案】B
【解析】【解答】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H2O中Cu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2价,被氧化,CuSO4为氧化产物,S的化合价从+6价降低到+4价,被还原,SO2为还原产物,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物质为还原剂,被氧化,生成氧化产物;化合价降低的物质为氧化剂,被还原,生成还原产物,以此解答该题。
4.【答案】D
【解析】【解答】A.Na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反应中钠元素、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
B.氯水中含有HClO,不稳定,见光分解生成HCl和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题意;
C.FeSO4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而变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不符合题意;
D.在空气中NaOH潮解,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钠在空气中被氧化成氧化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氯水在空气中见光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硫酸亚铁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硫酸铁,铁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强氧化钠在空气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元素化合价不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5.【答案】C
【解析】【解答】A.从分析可知,在整个反应过程中,Cu2+和Fe3+即CuCl2和FeCl3可以循环使用,故A不符合题意;
B.将上述的三个反应处理后相加,即将第一个反应乘以2,第二个反应也乘以2,和第三个反应相加,得到总反应:2H2S+O2 2S↓+2H2O,故B不符合题意;
C.三步反应,第一个反应没有化合价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第二个反应中的氧化剂Fe3+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S的氧化性,第三个反应中的氧化剂O2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Fe3+的氧化性,所以可以得出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O2>Fe3+>S,故C符合题意;
D.根据反应的总方程式为:2H2S+O2 2S↓+2H2O,反应中消耗标况下22.4L的O2,即消耗1molO2时,可以生成2molS,即64g硫,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从图示可以看出,Cu2+和H2S发生反应,生成CuS,离子方程式为:H2S+Cu2+=CuS↓+2H+;生成的CuS和Fe3+反应生成Cu2+、Fe2+和S,离子方程式为:CuS+2Fe3+=S↓+Cu2++2Fe2+;生成的Fe2+和氧气反应生成Fe3+,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4Fe3++2H2O。
6.【答案】D
【解析】【解答】A.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2价,被还原,HNO3作氧化剂,体现了氧化性;生成物有Cu(NO3)2和H2O,还体现了HNO3的酸性,A不符合题意;
B.反应中Cu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2价,S元素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0价,均被氧化,Cu2S只作还原剂,B不符合题意;
C.Cu2S作还原剂,氧化产物为Cu(NO3)2和S,HNO3作氧化剂,还原产物为NO,故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9:4,C不符合题意;
D.根据方程式,每4molHNO3反应时,只有1mol作氧化剂被还原,N元素化合价降低了3价,转移的电子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电子、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7.【答案】B
【解析】【解答】①氧化剂化合价降低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不符合题意;②氧化剂在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得电子,具有氧化性,故符合题意;③某元素在反应中由化合物转化为单质,该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元素可能被氧化,如Cl﹣→Cl2,也可能被还原,如Cu2+→Cu,故不符合题意;④存在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变化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故符合题意;⑤还原性与失电子能力有关,与失电子数多少无关,越易失电子,还原性越强,故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②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为电子的转移,特征为化合价的升降,还原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得氧化产物;氧化剂得电子,被还原,得还原产物;根据元素周期律,失电子能力越强,还原性越强,与失电子多少无关,举例,钠的还原性强于铝; 化合物转化为单质, 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
8.【答案】C
【解析】【解答】解:反应Fe3++OH﹣+Cl2→FeO42﹣+Cl﹣+H2O中,铁元素化合价:+3价→+6,化合价升高了3价;氯元素化合价:0→﹣1,Cl2参加反应,化合价降低了1×2价,化合价变化的最小公倍数为6,所以Fe3+的化学计量数为2、Cl2的化学计量数为3,根据氯原子守恒,Cl﹣的计量数为6,即2Fe3++OH﹣+3Cl2→2FeO42﹣+6Cl﹣+H2O,根据电荷守恒,OH﹣的计量数为16,根据氢原子守恒,水的化学计量数为为: =8,
故选C.
【分析】先分析化合价变化,铁元素化合价:+3价→+6,化合价升高了3价;氯元素化合价:0→﹣1,化合价降低了1价,根据化合价升高降低相等计算出铁离子和氯离子的化学计量数,再根据电荷守恒计算出氢氧根离子的计量数,最后根据氢原子守恒计算出水的化学计量数
9.【答案】A
【解析】【解答】解:反应SiO2+3C=SiC+2CO↑中,3个C中有1个C由0价降为﹣4价,得电子,作氧化剂,2个C由0价升为+2价,失电子,作还原剂,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选A.
【分析】该反应中C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和﹣4价,Si和O元素化合价不变,转移电子数为4,氧化剂和还原剂都是C,据此分析解答.
10.【答案】C
【解析】【解答】由单质X和Y相互反应,X+Y→X2++Y2-,可知,X的化合价升高,Y的化合价降低,①X化合价升高元素被氧化,故①正确;②X化合价升高元素所在的反应物是还原剂,不是氧化剂,故②错误;③Y化合价降低元素被还原,产物是还原产物,故③正确;④X2+是氧化产物具有氧化性,故④错误;⑤Y2-是还原产物具有还原性,故⑤正确;⑥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所以Y单质氧化性比X2+氧化性强,故⑥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变化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性和还原性以及强弱比较即可。
11.【答案】D
【解析】【解答】A、H2O中的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既没被氧化有被还原,A不符合题意;
B、Cl的化合价有0价→-1价,化合价降低,因此Cl2为氧化剂,B不符合题意;
C、S2O32-中S由+2价→+4价,化合价升高,C不符合题意;
D、根据选项B的分析,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被氧化;
B.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为还原剂;
C.根据反应过程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分析;
D.根据反应过程中Cl的化合价变化分析;
12.【答案】A
【解析】【解答】解:A.N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应加入氧化剂,故A正确;
B.Fe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应加入还原剂,故B错误;
C.Cl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O,反应中只有Cl元素变价,不需要氧化剂,故C错误;
D.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只有N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需要氧化剂,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给出的变化中元素的化合价若升高,则一般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转化,以此解答该题.
13.【答案】C
【解析】【解答】A. 氧化性:Ce4+>Fe3+,结合2Fe3++2I-=2Fe2++I2,Ce4+、I-不能共存,Ce与HI的反应为2Ce+6HI=2CeI3+3H2↑,故A不符合题意;
B. 氧化性是Ce4+>Fe3+,所以Fe3+无法氧化Ce3+得到Ce4+,故B不符合题意;
C. 铈(稀土元素)在空气中易氧化变暗,受热时燃烧,遇水很快反应,与钠的活泼性相似,所以Ce元素如果要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其位置应靠近 元素,故C符合题意;
D. 根据题中信息铈在空气中易氧化变暗,受热时燃烧,遇水很快反应,则不能用水封保存Ce,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主要考察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A、根据Ce4+>Fe3+>I-,Fe3+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Ce4+、I-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
B、根据氧化性是Ce4+>Fe3+,氧化剂的氧化性应该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方程式不成立;
C、根据铈在空气中易氧化变暗,受热时燃烧,遇水很快反应 ,性质与Na的性质类似解答;
D、根据铈遇水很快反应 ,不能用水来隔绝空气;
14.【答案】D
【解析】【解答】A.钠单质中钠元素的化合价处于最低价态,只具有还原性,A不符合题意;
B.Fe2+中Fe元素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B不符合题意;
C.I-中碘元素化合价处于最低价态,只具有还原性,C不符合题意;
D.H+中H元素化合价处于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质含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物质含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物质含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15.【答案】A
【解析】【解答】①Na2Cr2O7中Cr为+6价,CrCl3中Cr显+3价,Cr的化合价降低,反应①属于氧化还原反应,②中Cr的化合价都显+3价,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③中Cr的化合价都显+3价,没有化合价的改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④CrCl3中Cr显+3价,Na2CrO4中Cr显+6价,化合价发生改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⑤Cr的价态都是+6价,没有化合价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⑥Cr的化合价由+6价→+3价,化合价降低,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①④⑥,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根据其反应特点,即化合价的升降进行判断,注意氧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常见是-2价来判断变价元素的化合价。
16.【答案】A
【解析】【解答】解:A、根据反应:3Cl2+6FeI2=2FeCl3+4FeI3,得出氧化性是:Cl2>FeCl3,但是氧化性是FeCl3>I2,还原性是碘离子强于亚铁离子,碘离子会先被氯气氧化,和题意不相符合,不可能发生,故A错误;
B、因为氧化性FeCl3>I2,所以氯气先氧化碘离子后氧化铁离子,故B正确;
C、根据反应:Co2O3+6HCl=2CoCl2+Cl2↑+3H2O,得出氧化性是:Co2O3>Cl2,和题意相符合,反应可能发生,故C正确;
D、因为氧化性FeCl3>I2,所以2Fe3++2I﹣=2Fe2++I2能发生,故D正确;
故选A.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只要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得出的结果符合题干已知条件的,说明反应成立.
17.【答案】(1)Pb+PbO2+H2SO4=2PbSO4+H2O
(2)Pb+2Fe3++SO42-=PbSO4+2Fe2+
(3)A;B
(4)1.6
【解析】【解答】(1)根据题给化学工艺流程可知,过程Ⅰ中,在亚铁离子催化下,Pb和PbO2反应生成PbSO4和水,方程式为: Pb+PbO2+H2SO4=2PbSO4+H2O。(2)规划及通过参加反应,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前后保持不变,根据题给信息可知反应中亚铁被二氧化铅氧化为铁离子,则反应ⅱ中铁离子被铅还原为亚铁离子,离子方程式为:Pb+2Fe3++SO42-=PbSO4+2Fe2+。(3)过程Ⅱ中脱硫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PbO2+2NaOH=PbO+Na2SO4+H2O,由于氧化铅能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因此滤液Ⅰ中含有铅元素,滤液Ⅰ重复使用可以减少氧化铅的损失,提高产品的差率,且滤液Ⅰ中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重复使用,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因此选AB。(4)PbO2在加热的过程中发生分解生成PbO和O2,a点分解49%,假设取1mol二氧化铅,40%分解,即0.4mol分解生成0.4mol氧化铅,则产物中含有0.6mol二氧化铅和0.4mol氧化铅,则铅和氧原子个数比为(0.6+0.4):(0.6×2+0.4)=1:1.6,故答案为:1.6。
【分析】(1)铅单质和二氧化铅在硫酸的条件下生成硫酸铅溶液;
(2)铁离子和铅单质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铅和亚铁离子;
(3)对滤液1经处理后在过程Ⅱ中重复使用,可以加大反应的产率;
(4)根据反应图像中铅和氧的物质的量之比可以推出其原子个数比。
18.【答案】(1)分解;NaOH+HCl═NaCl+H2O
(2)C+H2O CO+H2
(3)Fe2(SO4)3═2Fe3++3SO42﹣
(4)2HCl+Na2CO3═2NaCl+H2O+CO2↑
(5);1:2;4Zn+10H++2NO3﹣=4Zn2++N2O↑+5H2O
【解析】【解答】解:(1)由图可知,①为化合反应,则②分解反应,分解反应中有单质生成的为氧化还原反应,否则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类型③为复分解反应,如NaOH+HCl═NaCl+H2O,
故答案为:分解;NaOH+HCl═NaCl+H2O(有水生成的非氧化还原反应即可);(2)反应类型④为氧化还原反应,如C与水的反应,该反应为C+H2O CO+H2(有水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即可),
故答案为:C+H2O CO+H2;(3)Fe2(SO4)3为强电解质,Fe2(SO4)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Fe2(SO4)3═2Fe3++3SO42﹣,故答案为:Fe2(SO4)3═2Fe3++3SO42﹣;(4)2H++CO32﹣=H2O+CO2↑为强酸与可溶性碳酸盐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可溶性盐的反应,如2HCl+Na2CO3═2NaCl+H2O+CO2↑,
故答案为:2HCl+Na2CO3═2NaCl+H2O+CO2↑;(5)在反应4Zn+10HNO3=4Zn(NO3)2+N2O↑+5H2O中,Zn元素化合价升高,由0价升高为+2价,失去电子,N元素化合价降低,由+5价降低为+1价,得到电子,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可表示为 ,氧化剂为HNO3,还原剂为Zn,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2:4=1:2,其离子反应为4Zn+10H++2NO3﹣=4Zn2++N2O↑+5H2O,故答案为: ;1:2;4Zn+10H++2NO3﹣=4Zn2++N2O↑+5H2O.
【分析】(1)由图可知,①为化合反应,则②分解反应,分解反应中有单质生成的为氧化还原反应,否则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类型③为复分解反应,如中和反应;(2)反应类型④为氧化还原反应,如C与水的反应等;(3)Fe2(SO4)3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生成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4)2H++CO32﹣=H2O+CO2↑为强酸与可溶性碳酸盐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可溶性盐的反应;(5)在反应4Zn+10HNO3=4Zn(NO3)2+N2O↑+5H2O中,Zn元素化合价升高,N元素化合价降低,反应中氧化剂为NO3,还原剂为Zn,N2O为还原产物,Zn(NO3)2为氧化产物,根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判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19.【答案】(1)Se+2HNO3(浓)═H2SeO3+NO↑+NO2↑
(2)H2SO4(浓)>SeO2>SO2
(3)
(4)92.5%
【解析】【解答】解:(1.)利用题中信息可知Se与浓HNO3反应,Se被氧化为+4价的H2SeO3,HNO3还原为NO与NO2,生成NO与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即二者计量系数比为1:1,令二者系数为1,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Se的系数为 =1,故反应方程式为:Se+2HNO3(浓)=H2SeO3+NO↑+NO2↑,
故答案为:Se+2HNO3(浓)=H2SeO3+NO↑+NO2↑;
(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所以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SeO2、H2SO4(浓)、SO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2SO4(浓)>SeO2>SO2,故答案为:H2SO4(浓)>SeO2>SO2;
(3.)在反应①中Se元素的化合价从+4价降低到0价,而碘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所以根据电子的得失守恒,配平后的方程式是SeO2+4KI+4HNO3═Se+2I2+4KNO3+2H2O,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4,则用单线桥表示为: ;
故答案为: ;
(4.)已知反应①SeO2+4KI+4HNO3═Se+2I2+4KNO3+2H2O,②I2+2Na2S2O3═Na2S4O6+2NaI,由电子的得失守恒可知,SeO2~2I2~4Na2S2O3,所以参加反应的SeO2的物质的量是0.200 0 mol L﹣1×0.025 L× =0.001 25 mol,因此所测定的样品中SeO2的质量分数为 ×100%=92.5%;
故答案为:92.5%.
【分析】(1)利用题中信息可知Se与浓HNO3反应,Se被氧化为+4价的H2SeO3,HNO3还原为NO与NO2,利用电子守恒和限定条件(生成NO与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即二者计量系数比为1:1)可得方程式;(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而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3)在反应①中Se元素的化合价从+4价降低到0价,而碘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所以根据电子的得失守恒,配平后的方程式是SeO2+4KI+4HNO3═Se+2I2+4KNO3+2H2O,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4;(4)根据反应①②及电子的得失守恒可知,SeO2~2I2~4Na2S2O3,所以参加反应的SeO2的物质的量是Na2S2O3的 ,然后求出质量和质量分数.
20.【答案】(1)SO32﹣+I2+H2O═2I﹣+SO42﹣+2H+
(2)3MnO2+KClO3+6KOH 3K2MnO4+KCl+3H2O;2:1
(3)2K2Cr2O7+3CH3CH2OH+8H2SO4═2K2SO4+2Cr2(SO4)3+3CH3COOH+11H2O
【解析】【解答】解:(1)I2与Na2S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32﹣+I2+H2O═2I﹣+SO42﹣+2H+,故答案为:SO32﹣+I2+H2O═2I﹣+SO42﹣+2H+;(2)二氧化锰与KOH和KClO3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锰酸钾(K2MnO4)和KCl,反应中化合价变化的元素为Mn、Cl,Mn元素由+4价升高为+6,Cl元素化合价由+5降低为﹣1,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则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再根据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为:3MnO2+6KOH+KClO3 3K2MnO4+KCl+3H2O;K2MnO4在酸性溶液中歧化,生成KMnO4和MnO2,反应中Mn元素化合价分别由+6价升高到7价、降低到+4价,由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得失电子数目相等可知,生成KMnO4和M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故答案为:3MnO2+KClO3+6KOH 3K2MnO4+KCl+3H2O; 2:1;(3)酸性条件下K2Cr2O7氧化乙醇生成硫酸钾、硫酸铬、乙酸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2Cr2O7+3CH3CH2OH+8H2SO4═2K2SO4+2Cr2(SO4)3+3CH3COOH+11H2O,
故答案为:2K2Cr2O7+3CH3CH2OH+8H2SO4═2K2SO4+2Cr2(SO4)3+3CH3COOH+11H2O.
【分析】(1)I2与Na2S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反应中化合价变化的元素为Mn、Cl,Mn元素由+4价升高为+6,Cl元素化合价由+5降低为﹣1,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则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再根据原子守恒配平;K2MnO4在酸性溶液中歧化,生成KMnO4和MnO2,反应中Mn元素化合价分别由+6价升高到7价、降低到+4价,由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得失电子数目相等可知;(3)酸性条件下K2Cr2O7氧化乙醇生成硫酸钾、硫酸铬、乙酸和水.
21.【答案】(1)③
(2)③④
(3)b
(4)Al
(5) +OH- =H2O+
【解析】【解答】(1)铝属于单质,稀硫酸属于混合物,碳酸氢钠是盐,氢氧化钠是碱,属于盐的物质是碳酸氢钠;(2)稀硫酸溶液有含有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显酸性;氢氧化钠是碱,氢氧化钠的溶液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显碱性,碳酸氢钠是由强碱和弱酸形成的盐,水解过程大于电离过程,溶液显碱性;(3)反应 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降低到0价,6个氢原子的化合价降低,故得到e-×6,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答案选b;(4)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中,铝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3价,失去电子,作还原剂;(5)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 +OH- =H2O+ 。
【分析】易错点; 2Al+2NaOH+2H2O=2NaAlO2+3H2↑ 中的水是氧化剂不是氢氧化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