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18 22:33: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不能大量存在的是(  )
A.Mg2+ B.HCO3ˉ C.SO42﹣ D.Fe3+
2.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B.、、、
C.、、、 D.、、、
3.反应2Na+2H2O=2NaOH+H2↑中,氧化剂是(  )
A.Na B.H2O C.NaOH D.H2
4.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①;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中作为还原剂
B.Z元素在反应②中被氧化
C.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D.反应可以进行
5.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
A.Ca(OH)2 B.CH3CH2OH C.SO2 D.Cu(OH)2CO3
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 AlCl3溶液中滴加浓氨水至过量:Al3++4OH﹣═AlO2﹣+2H2O
B.漂白粉溶液中通入过量SO2:ClOˉ+H2O+SO2═HSO3﹣+HClO
C.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Ba2++SO42﹣═BaSO4↓
D.在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小苏打溶液:Ca2++OHˉ+HCO3﹣═CaCO3↓+H2O
7.下列污水处理的方法中,表示其原理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混凝法,用明矾做混凝剂:Al3++3H2O Al(OH)3+3H+
B.中和法,用过量CO2中和碱性废水:CO2+2OH-=CO32-
C.沉淀法,用Na2S处理含Hg2+废水:Hg2++S2-=HgS↓
D.氧化还原法,用FeSO4将酸性废水中Cr2O72—还原为Cr3+: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8.已知下列几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2KI+Cl2═2KCl+I2、②2FeCl2+Cl2═2FeCl3、③2FeCl3+2HI═2FeCl2+I2+2HCl,下列有关物质的氧化性的强弱排列顺序中正确的是(  )
A.Cl2>Fe3+>I2 B.Cl2>I2>Fe3+
C.Fe3+>Cl2>I2 D.Fe3+>I2>Cl2
9.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
A.Na+、K+、OH﹣、Cl﹣ B.Na+、Cu2+、SO42﹣、NO3﹣
C.Mg2+、Na+、SO42﹣、Cl﹣ D.Ba2+、HCO3﹣、NO3﹣、K+
10.下列各组物质中,肯定全都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液氯和氯水 B.漂白粉和乙醇
C.饱和食盐水和硫酸亚铁 D.干冰和混有冰的水
11.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透明溶液:、、、
B.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
C.的溶液:、、、
D.能与铝反应产生的溶液:、、HCO3-、SO42
12.在铜的冶炼过程中有如下反应发生:5FeS2+14CuSO4+12H2O=7Cu2S+5FeSO4+12H2SO4,关于此反应,下列说明正确的是(  )
A.Cu2S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5 mol FeS2发生反应,有10mol电子转移
C.产物中的SO42-有一部分是氧化产物
D.FeS2只作还原剂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aCl固体可导电
B.NaHSO4溶于水电离出H+,则NaHSO4属于酸
C.HCl溶于水能导电,但液态HCl不能导电
D.导电能力强的溶液里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能力弱的溶液里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多
14.某无色溶液中含有①Na+、②Ba2+、③Cl-、④Br-、⑤SO32-⑥SO42-中的若干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步骤序号 操作步骤 现象
⑴ 用pH试纸检验 溶液的pH>7
⑵ 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 下层呈橙色
⑶ 向(2)所得水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和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产生
⑷ 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产生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①
B.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②③
C.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④⑤
D.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⑤
15.25℃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10﹣13mol/L,该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H4+、HCO3﹣、SO42﹣、Cl﹣ B.CO32﹣、Cl﹣、K+、Na+
C.Na+、SO42﹣、CO3﹣、Cl﹣ D.SO42﹣、Fe3+、Na+、K+
1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Cl 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B.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C.过量 CO 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 2NaHCO ↓
D.H2SO 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
二、综合题
17.如图所示,在一烧杯中盛有H2SO4溶液,同时有一表面光滑的塑料小球悬浮于溶液中央,向该烧杯中缓缓注入 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设H2SO4和Ba(OH)2溶液密度相同).试回答:
(1)此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有:
①   ;②   .
(2)写出实验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8.按要求写方程式
(1)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①高氯酸   。
②亚硫酸   。
(2)书写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碳酸钙中加入醋酸   。
②铜与稀硝酸反应   。
③溴化亚铁和足量氯气反应   。
④氢氧化钙和足量碳酸氢钠   。
19.下列物质中:①Cu;②液态氯化氢;③干冰;④固体氯化钠;⑤BaSO4;⑥熔融氢氧化钠;⑦稀硫酸;⑧醋酸;⑨乙醇;.其中:
(1)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
(2)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
(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4)能够导电的是:   .
20.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下列三种情况下,离子方程式与(1)相同的是 (填序号).
A.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溶液显中性
B.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 恰好完全沉淀
C.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
(3)若缓缓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整个过程中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用电流强度I表示)可近似地用图1中的   曲线表示(填序号).
(4)若有一表面光滑的塑料小球悬浮于Ba(OH)2溶液中央,如图2所示,向该烧杯里缓缓注入与Ba(OH)2溶液等密度的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在此实验过程中,小球将   .
21.有下列10种物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盐酸 ②蔗糖 ③④胶体 ⑤⑥⑦空气 ⑧⑨Zn ⑩
(1)以上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标号,下同),属于盐的是   。
(2)的化学名称为   。
(3)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4)①和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①和④的本质区别为   。
(6)⑤和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镁离子、硫酸根离子,铁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均能大量共存,故ACD错误
B、碳酸氢根离子能与氢离子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因此不能大量共存,故B正确
【分析】离子共存:能生成沉淀气体弱电解质络合物的都不能共存,能发生氧化反应的不能共存,能双水解的弱酸根阴离子和弱碱根阳离子不能共存。
2.【答案】C
【解析】【解答】A.与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符合题意;
B.有还原性,不仅能与发生氧化还原, 还能与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
C.、、、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C符合题意;
D.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与不能大量共存;
B、能与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
D、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大量共存。
3.【答案】B
【解析】【解答】反应中,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H2O为氧化剂,
故答案为:B。
【分析】反应中,Na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为+1价,H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0。
4.【答案】D
【解析】【解答】A.反应①转化为B-,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作氧化剂,A不符合题意;
B.反应②中转化为Z-,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B不符合题意;
C.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根据反应①可知,还原性:>,同理根据反应②可知,>,所以还原性比较:>>,C不符合题意;
D.根据C项分析可知,还原性:>>,所以反应可以进行,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口诀:升失氧化还原剂,降得还原氧化剂;
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作为还原剂,得到还原产物;
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法院,作为氧化剂,得到氧化产物;
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5.【答案】A
【解析】【解答】A.Ca(OH)2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因此Ca(OH)2属于碱,A符合题意;
B.CH3CH2OH是有机物,不能发生电离,属于非电解质,B不符合题意;
C.SO2是化合物,由分子构成,在水中和熔融状态下不能因自身发生电离而导电,属于非电解质,C不符合题意;
D.Cu(OH)2CO3电离产生金属阳离子Cu2+,阴离子有OH-和 ,不是全部是OH-,因此不属于碱,而属于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碱是指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6.【答案】D
【解析】【解答】解:A.向 AlCl3溶液中滴加浓氨水至过量,离子方程式:Al3++3NH3 H2O═Al(OH)3↓+3NH4+,故A错误;
B.漂白粉溶液中通入过量SO2的离子反应为Ca2++2ClO﹣+2H2O+2SO2=CaSO4↓+4H++2Cl﹣+SO42﹣,故B错误;
C.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离子方程式:2OH﹣+Cu2++Ba2++SO42﹣═BaSO4↓+2Cu(OH)2↓,故C错误;
D.在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小苏打溶液,离子方程式:Ca2++OHˉ+HCO3﹣═CaCO3↓+H2O,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不符合反应客观事实;
B.次氯酸根离子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氧化亚硫酸根离子;
C.漏掉氢氧根离子与铜离子的反应;
D.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钙、氢氧化钠和水.
7.【答案】B
【解析】【解答】A.混凝法,用明矾做混凝剂,是因为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离子方程式为Al3+ + 3H2O Al(OH)3 + 3H+,故A不符合题意;
B、过量CO2中和碱性废水反应生成碳酸氢根:CO2 + OH-= HCO3-,故B符合题意;
C.用Na2S处理含Hg2+废水生成硫化汞沉淀:Hg2+ + S2-= HgS↓,故C不符合题意;
D.FeSO4将酸性废水中Cr2O72-还原为Cr3+,本身被氧化为铁离子,Cr2O72-+ 6Fe2+ + 14H+ = 2Cr3+ + 6Fe3+ + 7H2O,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氯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
B.过量二氧化碳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氢盐;
C.硫离子与汞离子反应生成硫化汞沉淀;
D.亚铁盐被氧化物铁盐,含铬化合物被还原.
8.【答案】A
【解析】【解答】解:①反应Cl2+2KI═I2+2KCl,氧化剂为Cl2,氧化产物为I2,所以氧化性Cl2>I2;
②2FeCl2+Cl2═2FeCl3,氧化剂为Cl2,氧化产物为FeCl3,所以氧化性Cl2>Fe3+;
③2FeCl3+2HI═I2+2FeCl2+2HCl,氧化剂为FeCl3,氧化产物为I2,所以氧化性Fe3+>I2;
所以氧化性Cl2>Fe3+>I2,
故选A.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含有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为氧化剂,通过氧化反应得到的产物为氧化产物,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来解答.
9.【答案】C
【解析】【解答】解:A.因H+、OH﹣结合生成水,则不能共存,故A错误;
B.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但Cu2+为蓝色,与无色溶液不符,故B错误;
C.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且均为无色离子,故C正确;
D.HCO3﹣、H+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则不能共存,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在强酸性溶液中,含大量的H+,离子之间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等,则不能共存,结合常见离子的颜色来解答.
10.【答案】D
【解析】【解答】解:A、液氯是纯净物,氯水是氯气溶于水得到的混合物,故A错误;
B、漂白粉是由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组成的混合物,乙醇是纯净物,故B错误;
C、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是饱和食盐水,属于混合物.硫酸亚铁是纯净物,故C错误;
D、干冰是CO2,属于纯净物.混有冰的水是纯净物,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据此分析选项.
11.【答案】B
【解析】【解答】A.为蓝色,故A不符合题意;
B.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为酸性溶液,四种离子可共存,故B符合题意;
C.次氯酸钠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把离子和氯离子氧化,故C不符合题意;
D.能与铝反应产生的溶液可能为酸性或碱性溶液,碳酸氢根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均不能存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为蓝色;
B.四种离子在酸性条件下不反应;
C.、和反应;
D.与、均能反应。
12.【答案】C
【解析】【解答】A.反应中Cu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CuSO4中的+2价变为反应后Cu2S中的+1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所以Cu2S是还原产物;S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FeS2中的-1价,变为反应后Cu2S中的-2价,化合价降低,所以Cu2S是还原产物,错误;B.5 mol FeS2发生反应, Cu元素化合价由+2价→+1价,14molCuSO4得到14mol电子,FeS2 →Cu2S,S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2价,生成7molCu2S,得到7mol电子,共有21mol电子转移,错误;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中含有14mol SO4 2-离子,生成物中有17mol SO4 2-离子,则有3molS被氧化产生,正确; D.FeS2中S元素化合价为-1价,反应后分别升高为+6价、降低为-2价,FeS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错误。
【分析】A、根据分析,可以知道铜和硫的化合价都降低了,硫化亚铜属于还原产物;
B、注意FeS2、CuSO4都有变价元素;
C、硫酸根来源两部分,一部分是硫酸铜,一部分是FeS2中硫元素的变化,硫的化合价升高,得到的产物为氧化产物;
D、FeS2中硫元素变为硫酸根,化合价升高,变为硫离子,化合价降低,所以既是氧化剂,又是氧化剂。
13.【答案】C
【解析】【解答】解:A.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或自由移动离子的物质能导电,NaCl固体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离子,不能导电,故A错误;
B.溶于水后电离出H+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如KHSO4是酸式盐,故B错误;
C.能导电的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或电子,氯化氢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所以能导电,液态氯化氢中只含氯化氢分子,没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所以不导电,故C正确;
D.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与离子浓度成正比,导电性强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不一定比导电性弱的溶液里多,如1mol/L的AlCl3溶液的导电性强于2mol/L的NaCl溶液,但是NaCl中离子数目多,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A.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或自由移动离子的物质能导电;
B.NaHSO4属于酸式盐;
C.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是不导电;
D.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与离子浓度成正比.
14.【答案】C
【解析】【解答】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7,说明一定有SO32-(只有SO32-水解溶液才可能显碱性)。因为有SO32-,所以一定没有Ba2+(因为亚硫酸钡是白色沉淀)。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下层呈橙色,说明一定有Br-(氯气将Br-氧化为Br2,再被CCl4萃取)。实验(3)没有价值,因为实验(2)中加入了氯水,所以溶液中一定有亚硫酸根被氧化得到的硫酸根,和钡离子一定得到硫酸钡沉淀。实验(4)没有价值,因为实验(2)中加入了氯水,所以溶液中一定有氯离子,和硝酸银作用一定得到氯化银沉淀。综上所述,溶液中一定有:①Na+(因为至少有一种阳离子)、④Br-、⑤SO32-,一定没有:②Ba2+,无法确定的是:③Cl-、⑥SO42-。所以选项C符合题意。
【分析】溶液中离子推断题注意四原则,肯定性原则(pH>7,为碱性,没有OH-,则有水解呈碱性的离子,明一定有SO32-。)否定性原则(利用离子共存肯定SO32-的同时,则没有钡离子)。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呈橙色,则说明原溶液中有Br-, 向溶液中滴加氯水 , 加入Ba(NO3)2溶液和稀硝酸,已将SO32-氧化成硫酸根,所以不能确定原溶液是否含硫酸根。引入原则(前面加了氯水,所以不能确定原溶液是否含氯离子);中性原则(溶液中有阳离子必有阴离子。)
15.【答案】A
【解析】【解答】解:25℃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10﹣13mol/L,为酸或碱溶液,
A.碱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NH4+、HCO3﹣,酸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HCO3﹣,一定不能大量共存,故A选;
B.碱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B不选;
C.碱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C不选;
D.酸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D不选;
故选A.
【分析】25℃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10﹣13mol/L,为酸或碱溶液,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等,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则离子大量共存,以此来解答.
16.【答案】D
【解析】【解答】A. Cl 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形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 ,故A不符合题意;
B. 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形成偏铝酸钠和水:,故B不符合题意;
C. 过量 CO 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形成碳酸氢钠固体和氯化钠: 2NaHCO ↓,故C不符合题意;
D.亚硫酸通入氯化钙溶液中,不发生反应,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考虑产物均可溶解;
B.考虑形成偏铝酸钠;
C.考虑碳酸氢钠溶解度小于碳酸钠;
D.考虑盐酸酸性强于亚硫酸。
17.【答案】(1)溶液里有白色沉淀产生;小球下沉到烧杯底
(2)Ba2++2OH﹣+2H++SO42﹣=BaSO4↓+2H2O
【解析】【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恰好完全反应发生H2SO4+Ba(OH)2═BaSO4↓+2H2O,则可观察到溶液里有白色沉淀产生,又溶液的密度变小,则在溶液中央悬浮的塑料小球将下降到烧杯底部,故答案为:溶液里有白色沉淀产生;小球下沉到烧杯底;(2)因反应为H2SO4+Ba(OH)2═BaSO4↓+2H2O,H2SO4和Ba(OH)2完全电离,BaSO4和H2O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则离子反应为
Ba2++2OH﹣+2H++SO42﹣=BaSO4↓+2H2O,故答案为:Ba2++2OH﹣+2H++SO42﹣=BaSO4↓+2H2O.
【分析】恰好完全反应发生H2SO4+Ba(OH)2═BaSO4↓+2H2O,有沉淀生成,且溶液的密度减小,并注意离子反应中沉淀、水应保留化学式来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
18.【答案】(1);
(2);;;
【解析】【解答】(1)①HClO4为强酸,在水中完全电离,形成H+和ClO4-,因此其电离方程式为:HClO4=H++ClO4-;
②H2SO3是一种二元弱酸,在水中部分电离,且分步进行,因此其电离方程式为:H2SO3 H++HSO3-、HSO3- H++SO32-。
(2)①难溶于水的CaCO3能与CH3COOH(弱酸)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CH3COO)2Ca、H2O和CO2,因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2CH3COO-+Ca2++H2O+CO2↑;
②铜与稀硝酸(强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Cu(NO3)2、NO和H2O,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
③Cl2足量,则FeBr2完全反应,参与反应的Fe2+和Br-的个数比为1:2,因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4Br-+3Cl2=2Fe3++2Br2+6Cl-;
④NaHCO3足量,则Ca(OH)2完全反应,参与反应的Ca2+和OH-的个数比为1:2,因此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OH-+2HCO3-=CaCO3↓+CO32-+2H2O。
【分析】(1)①HClO4为强酸,在水中完全电离;
②H2SO3为弱酸,在水中部分电离。
(2)①CaCO3与CH3COOH反应生成可溶性(CH3COO)2Ca、H2O和CO2,且CaCO3难溶于水,CH3COOH为弱酸,据此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铜与硝酸反应生成可溶性Cu(NO3)2、NO和H2O,据此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③Cl2足量,则FeBr2完全反应,参与反应的Fe2+和Br-的个数比需满足1:2,据此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④NaHCO3足量,则Ca(OH)2完全反应,参与反应的Ca2+和OH-需满足1:2,据此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9.【答案】(1)②④⑤⑥
(2)⑧
(3)③⑨
(4)①⑥⑦
【解析】【解答】解:①Cu是金属单质,有自由移动的电子,能够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②液态氯化氢只存在氯化氢分子不能导电,其水溶液能完全电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导电,为强电解质;③干冰只存在二氧化碳分子,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能导电;二氧化碳在水溶液中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导电,二氧化碳自身不能电离,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④固体氯化钠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成离子,属于强电解质,但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够导电;⑤BaSO4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 虽然硫酸钡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但硫酸钡只要溶解就完全电离且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完全电离,所以硫酸钡属于强电解质;⑥熔融氢氧化钠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能导电;它是化合物,属于电解质;⑦稀硫酸有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能导电,但稀硫酸为硫酸溶液,是混合物,所以它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⑧醋酸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导电;溶于水时能部分电离出自由离子而导电,属于弱电解质;⑨乙醇是化合物,但其水溶液只存在乙醇分子,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1)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等,所以②④⑤⑥符合,
故答案为:②④⑤⑥;(2)弱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水与少数盐,所以⑧属于弱电解质;
故答案为:⑧;(3)非电解质包括一些非金属氧化物、氨气、大多数有机物(如蔗糖、酒精等),所以③⑨是非电解质;
故答案为:③⑨;(4)①有自由电子,所以能导电;⑥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能导电;⑦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能导电,
故答案为:①⑥⑦.
【分析】(1)根据强电解质的定义分析,强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成离子;包括强酸、强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等;(2)弱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水与少数盐;(3)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包括一些非金属氧化物、氨气、大多数有机物(如蔗糖、酒精等);(4)根据物质导电的原因分析,只要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或自由电子即可导电.
20.【答案】(1)Ba2++2OH﹣+SO42﹣+2H+═BaSO4↓+2H2O
(2)A
(3)C
(4)沉到烧杯底部
【解析】【解答】解:(1)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该离子反应为Ba2++2OH﹣+SO42﹣+2H+═BaSO4↓+2H2O,故答案为:Ba2++2OH﹣+SO42﹣+2H+═BaSO4↓+2H2O;(2)离子方程式(1)反应后溶液为中性,A.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溶液显中性,离子反应为Ba2++2OH﹣+SO42﹣+2H+═BaSO4↓+2H2O,故A选;
B.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42﹣恰好完全沉淀,离子反应为Ba2++OH﹣+SO42﹣+H+═BaSO4↓+H2O,故B不选;C.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离子反应为Ba2++OH﹣+SO42﹣+H+═BaSO4↓+H2O,故C不选;故答案为:A;(3)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恰好反应时导电性为0,过量后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增强,图中只有C符合,故答案为:C; (4)向该烧杯里缓缓注入与Ba(OH)2溶液等密度的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溶液的密度小于Ba(OH)2溶液的密度,塑料小球将沉到烧杯底部,
故答案为:沉到烧杯底部.
【分析】(1)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硫酸钡和水在离子反应中均保留化学式;(2)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为中性;(3)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恰好反应时导电性为0,过量后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增强;(4)向该烧杯里缓缓注入与Ba(OH)2溶液等密度的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溶液的密度小于Ba(OH)2溶液的密度,以此来解答.
21.【答案】(1)③⑥;⑤⑩
(2)氯酸钠
(3)+2
(4)Na2O+2H+=2Na+ +H2O
(5)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
(6)Cu2(OH)2CO3+4HNO3=2Cu(NO3)2+CO2↑+3H2O
【解析】【解答】(1)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故氧化物:③⑥;盐由金属元素或铵根与酸根组合成的化合物,故盐:⑤⑩;
(2)NaClO3的化学名称为氯酸钠;
(3)Cu2(OH)2CO3中氢氧元素化合价分别为+1、-2,根据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Cu元素的化合价为+2;
(4)Na2O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离子反应方程式:Na2O+2H+=2Na+ +H2O;
(5)胶体是分散质粒子大小在 1nm~100nm 的分散系;溶液是分散质粒子大小于1nm的分散系;盐酸与Al(OH)3胶体的本质区别为: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
(6)Cu2(OH)2CO3与HNO3 反应生成硝酸铜、水、二氧化碳,方程式:Cu2(OH)2CO3+4HNO3=2Cu(NO3)2+CO2↑+3H2O。
【分析】(4)书写离子反应注意事项:1.反应原理是否正确(反应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2.物质的拆分是否正确,3.是否漏写参加反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