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 检测题
一、单选题
1.在托盘天平两端的烧杯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调节天平至平衡。现向左边烧杯中加入6.5g表面锈蚀的铁钉,同时向右边烧杯中加入6.5g锌粒。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指针偏转的情况不可能是
A.始终向左偏转 B.最初向左偏转,最终天平平衡
C.始终向右偏转 D.最初向左偏转,然后向右偏转
2.向Na2CO3溶液里滴加稀盐酸,开始时无气泡产生,后来才有气泡产生;向稀盐酸里滴加Na2CO3溶液时,立即就有气泡产生。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Na2CO3跟稀盐酸不反应
B.产生的气泡是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
C.稀盐酸不足量时,主要发生的反应是Na2CO3+2HCl=2NaCl+H2O+CO2↑
D.Na2CO3过量时,主要发生的反应是Na2CO3+HCl=NaHCO3+NaCl
3.镍是不锈钢的成分,工业上炼镍的原理是C+2NiO2Ni+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生成物CO2是空气污染物
C.此反应只涉及一种单质 D.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4.下列有关中和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
C.中和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 D.服用小苏打片治疗胃酸过多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
5.用NaCl、MgCl2、AlCl3溶液分别与相同浓度的AgNO3溶液反应,生成等质量的AgCl,则它们所需AgNO3溶液的质量比是
A.1:1:1 B.1:2:3 C.6:3:2 D.117:222:267
6.将一定质量的镁、铝合金(不含其他物质)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后,生成0.2g氢气,原混合物的质量不可能是
A.2.3g B.2.1g C.1.9g D.1.7g
7.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的合金材料中含有合金钪(Sc ),相同条件下,取相同状态的金属钪和锌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钪产生气泡的速率明显更快,由此可推断( )
A.Zn 比 Sc 更活泼
B.用 Fe(NO3)2 溶液和 Sc 能验证 Sc 和 Fe 的活动性强弱
C.将 Sc 投入 CuSO4 溶液中不会有红色物质析出
D.单质 Sc 一定不能和水反应
8.下列图象与对应选项关系合理的是
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H2O2)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B.向含有盐酸的氯化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C.等质量的镁、铝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D.将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稀释至10%,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变化
9.下列利用初中化学知识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与核外电子构成的
B.龋齿的形成是由于缺乏碘元素所致,可在生活中增加碘的摄取量加以预防
C.某固体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氨味,证明该化肥一定是铵态氮肥
D.电解水时加入稀硫酸,其作用是增加了生成气体的质量
10.已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甲+乙→丙+丁,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
B.丙为盐、丁为水,则该反应不一定为复分解反应
C.若甲、乙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为复分解反应
D.若甲、丙为单质,则该反应可能为置换反应
1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煤、石油、天然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D.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
12.向一定质量的AgNO3、Cu(NO3)2和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M和滤渣N。向滤渣N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滤液M中一定存在Fe2+、Mg2+ B.滤渣N中一定含有Ag和Cu
C.滤液M的颜色一定不会为无色 D.滤渣N的质量一定大于加入铁粉的质量
13.下列鉴别或除杂方法不可行的是( )
A.用燃着的小木条鉴别O2和N2
B.用水鉴别NaOH固体和NH4NO3固体
C.用pH试纸鉴别稀硫酸和碳酸钠溶液
D.用蒸发结晶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二、填空题
14.金属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1)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内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中国空间站的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建造空间站时使用了钛合金,钛合金具有许多优良性能,如 (写一点)。
(2)春秋时期我国就掌握了冶铁技术,当时能炼出含碳量在2%以上的液态生铁。生铁和钢在性能上有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3)近年来,我国的高铁建设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铁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以有效防止金属与 接触而生锈。
(4)建造港珠澳大桥时需要用到大量钢铁,工业炼铁的原理是用一氧化碳把铁从赤铁矿中还原出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欲探究Zn、Fe、Cu的活动性顺序,下列各组药品中可行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Zn、FeC12溶液、Cu B.ZnSO4溶液、Fe、Cu
C.ZnSO4溶液、Fe、CuSO4溶液 D.ZnSO4溶液、FeC12溶液、Cu
(6)某不纯的锌中含有另一种杂质,取样品6.5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0.22g氢气,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该不纯的锌中可能含有铜
B.该不纯的锌中可能含有铁
C.该不纯的锌中一定不含银
D.反应后的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ZnSO4、MgSO4、H2SO4
E.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溶液的质量一定会减小
15.复分解反应定义:两种化合物互相 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16.钢铁是人类广泛使用的金属材料,每年因锈蚀而损失的钢铁占世界年产量的四分之一。 请完成下列填空:
(1)车轮的钢圈在潮湿的空气中会锈蚀,这是因为铁与空气中的 和 等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
(2)新型食品保鲜剂“纳米α铁粉”被称为“双吸剂”,其实质就是利用了铁生锈的 原理。用化学方法检验使用一段时间的“纳米α铁粉”是否完全失效,可选用 检验, 若出现 的现象,说明该双吸剂仍可使用。
(3)以磁铁矿(主要成分为Fe3O4)为原料进行高炉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1)家庭厨房就是一个化学小世界,“锅碗瓢盆”和“柴米油盐”中包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厨房用品的主要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紫砂锅 B.陶瓷碗 C.不锈钢水瓢 D.塑料盆
(2)现有烧杯、试管、量筒、铁架台、酒精灯、集气瓶、玻璃片、水槽、带导管的橡皮塞等仪器,不能用 来完成下列 (填序号)实验。
①制取氢气 ②粗盐提纯 ③配制100g10%的NaCl溶液
(3)向硝酸亚铁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蓝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有 (填离子符号)
18.“共享单车”是指在公共场所提供共享服务的自行车,由于符合“低碳出行”的理念,颇受年轻人的喜爱。
(1)“低碳出行”中“低碳”指的是较低的 气体排放;
(2)上图所示自行车中的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选填一个序号,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3)采用钛合金车架的“共享单车”质量轻便,承重强度高。钛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其中x= ;
(4)采用实体轮胎的“共享单车”可有效防止爆胎。而普通自行车夏天易爆胎,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夏天易爆胎”的原因 ;
19.酸、碱、盐是我们身边重要的化合物。
(1)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一会儿后,可以观察到小木棍变黑,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 (填“吸水性”或“脱水性”),小木棍变黑发生的是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氢氧化锂(LiOH)被大量应用到动力电池领域,氢氧化锂与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相似,其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 。
(3)在治疗胃酸过多症的药物成分中,含有的物质不可能是______(填字母)。
A.碳酸氢钠 B.氢氧化铝 C.氢氧化钠 D.碳酸钙
(4)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和石灰乳配成的杀菌剂。喷洒波尔多液后,果蔬表面有一些蓝色斑点,蓝色斑点的成分是 ,该物质用水不易清洗,可用厨房中的调味剂 浸泡除去。
三、实验题
20.根据模拟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Fe2O3)炼铁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过程中,酒精灯的作用是 ;
(3)现有 1000g 含氧化铁 80%的赤铁矿粉,理论上可生成纯铁 g;
(4)工业炼铁过程中,利用焦炭在高温条件下与二氧化碳反应制取一氧化碳,在这个变化过程 中体现二氧化碳具有 性。
21.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反应原理的装置如下,其中C装置的作用是将二氧化碳和炭粉在高温下转化为一氧化碳,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出B的作用: ;
(2)C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E装置中反应的方程式为: ;
(3)F装置中反应的方程式为: ;G的作用是: 。
四、计算题
22.烧杯中盛有CuSO4和HCl的混合溶液100.0g,向其中逐滴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滴加的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a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是 。
(2)m的值为 。
(3)b~c段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
(4)求HCl在原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要求计算过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在托盘天平两端的烧杯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调节天平至平衡。现向左边烧杯中加入6.5g表面锈蚀的铁钉,同时向右边烧杯中加入6.5g锌粒,左边烧杯,一开始是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故一开始无气体产生,溶液质量不变;右边烧杯,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有气体生成,溶液质量减小,故最初向左偏;待氧化铁完全反应后,左边烧杯,铁与稀硫酸反应:,右边烧杯: ,如果铁锈蚀较多,铁生成氢气的质量小于锌生成氢气的质量,则始终向左偏转,如果铁、锌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则最终天平平衡,如果铁生成氢气的质量大于锌生成氢气的质量,则最后向右偏,故指针不可能始终向右偏转。
故选C。
2.D
【详解】A、Na2CO3跟盐酸可以反应放出二氧化碳.Na2CO3+2HCl═H2O+2NaCl+CO2↑,所以A 不正确;
B、盐酸挥发是在溶液表面发生的,不会产生气泡,所以B不正确;
C、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盐酸少量,反应方程式为Na2CO3+HCl═NaHCO3+NaCl,没有二氧化碳生成, 所以C不正确;
D、当碳酸钠全部转换为碳酸氢钠时继续加盐酸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CO2↑+H2O,有CO2气体放出,所以D正确。
故选:D。
3.A
【详解】A、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此选项正确;
B、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使温室效应增强,但现阶段不把二氧化碳作为空气的污染气体,没有列入空气质量监测,不是空气污染物,此选项错误;
C、此反应中C、Ni都是单质,共有两种,此选项错误;
D、此反应中反应物C为单质,化合价为0,反应后CO2中的C显+4价,反应前NiO中Ni显+2价,反应后生成的Ni是单质,化合价为0,反应前后碳元素和镍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此选项错误。
故选A。
4.D
【详解】A、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B、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不符合题意;
C、中和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不符合题意;
D、因为小苏打即为碳酸氢钠,不是碱,所以服用小苏打片治疗胃酸过多不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符合题意。故选D。
5.A
【详解】根据反应的方程式Cl-+Ag+=AgCl↓,要想得到等质量的AgCl沉淀,则所消耗的AgNO3溶液中银离子的质量相同,所以所消耗的AgNO3溶液的质量相同,故用NaCl,MgCl2,AlCl3溶液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AgNO3溶液反应,生成等质量氯化银沉淀,则它们所消耗的AgNO3溶液的质量比为1:1:1。
故选:A。
6.D
【详解】镁、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若生成0.2 g的氢气全部由镁反应生成,则需镁2.4 g;若生成0.2 g氢气全部为铝反应生成,需1.8 g铝,原混合物的质量应在1.8 g~2.4 g之间,则原混合物的质量不可能为1.7 g。
故选D。
7.B
【详解】A、相同条件下,取相同状态的金属钪和锌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钪产生气泡的速率明显更快,说明Sc比Zn更活泼,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Sc 比锌活泼,锌比铁活泼。Sc 放入硝酸亚铁溶液中,Sc 表面析出黑色固体,是因为 Sc 和硝酸亚铁反应生成了铁,进一步说明 Sc 比铁活泼,因此可以用 Fe(NO3)2溶液和 Sc 能验证 Sc 和 Fe 的活动性强弱,该选项说法正确;
C、Sc 比铜活泼,将 Sc 投入CuSO4溶液中会有红色物质析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单质Sc 可能能和水反应,也可能不能和水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8.C
【详解】A.催化剂只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没有影响,A错误,不符合题意;
B.碱加入到酸和盐的混合溶液中,酸与碱优先反应,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没有沉淀生成,B错误,不符合题意;
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Mg在Al的前面,所以在相同的时间内Mg生成的气体比Al多,假设镁、铝的质量都为x,生成氢气的质量分别为a和b
解得aD.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即氯化钠的质量不变,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C
【详解】A. 氢原子是由质子、与核外电子构成的,没有中子;B. 龋齿的形成是由于缺乏氟元素所致,缺碘的病症是甲状腺肿大;C. 某固体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氨味,证明该化肥一定是铵态氮肥,原理是NH4++OH-=NH3↑+ H2O,氨气有刺激性气味D. 电解水时加入稀硫酸,其作用是增强水的导电性,因为硫酸溶于水产生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等带电荷的微粒。选C
10.C
【详解】A、甲、乙、丙、丁有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碳酸钠和水,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均含有氧元素,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有盐和水生成,但不是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C、甲、乙为化合物,例如酸性氧化物与碱溶液的反应符合甲+乙→丙+丁的反应关系,因未相互交换离子该类型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符合题意;
D、若甲、丙为单质,乙、丁为化合物,则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的概念,为置换反应,故可能为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B
【详解】A.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硬水泡沫少,软水泡沫多。故A正确。B.煤、石油、天然气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而是不可再生能源。故B错误。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故C正确。D.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故D正确。
12.B
【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镁>铁>铜>银,向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铁不能与硝酸镁反应,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亚铁,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亚铁。充分反应后,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说明滤渣中不含铁。则铁一定与硝酸银反应,可能与硝酸铜反应,且铁一定没有过量,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和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铜。
【详解】A、由前面分析可知,滤液中一定存在Fe2+和Mg2+,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由前面分析可知,滤渣中一定含银,可能含铜,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由于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而硝酸亚铁为浅绿色,则溶液一定不为无色,该选项说法正确;
D、由于、,即铁与硝酸银、硝酸铜反应,固体质量均增大,则滤渣N的质量一定大于加入铁粉的质量,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3.D
【分析】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详解】A、氧气能支持燃烧,氮气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氧气能使燃着的小木条燃烧更旺,氮气不能,可以鉴别,故不符合题意;
B、NaOH固体和NH4NO3固体溶于水分别放热、吸热,可以鉴别,故不符合题意;
C、稀硫酸和碳酸钠溶液分别显酸性、碱性,pH试纸分别小于7、大于7,可以鉴别,故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不能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应用过滤的方法,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解答物质的鉴别题时要熟练掌握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或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14.(1)抗腐蚀性能好(或硬度大)
(2)它们的含碳量不同
(3)氧气和水(或O2和H2O)
(4)
(5)AC
(6)BCD
【详解】(1)合金与纯金属比有许多优良性能,如抗腐蚀性能好或硬度大等。
(2)生铁和钢在性能上有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含碳量不同。
(3)钢铁与水和氧气接触易生锈,所以高铁表面喷漆不可以有效防止金属与氧气和水接触而生锈。
(4)一氧化碳与氧化铁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A、锌会与氯化亚铁反应,铜不会与氯化亚铁反应,可以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故正确;
B、铁、铜都不会与硫酸锌反应,不能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故错误;
C、铁会与硫酸铜反应,不会与硫酸锌反应,可以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故正确;
D、铜不会与硫酸锌、氯化亚铁反应,不能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故错误。
故选AC。
(6)金属锌、铁、镁、铝与稀硫酸反应的质量关系有
A、由上述分析及铜与稀硫酸不反应,生成氢气0.22g,说明该不纯的锌中不可能含有铜,故错误;
B、由上述分析可知,生成氢气0.22g,说明该不纯的锌中可能含有铁,故正确;
C、因为银与稀硫酸不反应,生成氢气0.22g,说明该不纯的锌中一定不含银,故正确;
D、如果是锌、镁的混合物且硫酸过量,反应后的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ZnSO4、MgSO4、H2SO4,故正确;
E、如果不纯的锌中含有铝,与稀硫酸反应后的溶液是ZnSO4、MgSO4的混合溶液,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后溶液的质量不一定会减小。因为由3Mg+Al2(SO4)3=2Al+3MgSO4可知,每72份质量的镁反应可置换出54份质量的铝,溶液质量会增加;由Mg+ZnSO4=Zn+MgSO4可知,每24份质量的镁反应可置换出65份质量的锌,溶液质量会减少;当增大的质量大于或等于减少的质量时,溶液的质量增大或不变,故错误。
故选BCD。
15.交换成分
【详解】复分解反应定义: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16. 氧气 水 稀盐酸 产生气泡 4CO+Fe3O43Fe+4CO2
【分析】(1)根据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分析解答;
(2)根据铁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据此解答;
(3)根据一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以及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来分析。
【详解】(1)铁制品锈蚀,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等发生的化学反应;
(2)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故取样品加入稀盐酸,若是产生气泡,则说明含有铁,能继续使用;
(3)一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4CO+Fe3O43Fe+4CO2。
17. D ②③ Cu2+、Fe2+、Zn2+
【详解】试题分析: (1)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D.塑料盆为有机合成材料;(2)①制取氢气用活泼金属和稀酸反应,故选试管、铁架台、集气瓶、玻璃片、水槽及带导管的橡皮塞;②粗盐提纯需要用到蒸发皿、漏斗、滤纸等,不能完成实验;③配制100g10%的NaCl溶液:需要用到托盘天平等,不能完成实验;故选②③;(3)“滤液呈蓝色”说明铜和硝酸银发生了反应,则锌全部与硝酸银反应,硝酸亚铁没有被置换,而硝酸银可能有剩余,也可能与全部反应,故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有Cu2+、Fe2+、Zn2+。
考点: 有机合成材料;实验仪器的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18. CO2 ②或③ ①或④ 10 受热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使车胎内气体压强变大
【详解】(1)“低碳出行”中“低碳”指的是较低的二氧化碳气体排放;故填:CO2;
(2)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自行车中的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钢丝网篓,钛合金车架;故填:②或③;有机合成材料包含塑料、合成橡胶、合成轮胎,故填①或④
(3)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由图示可知,质子数是22,x=22﹣2﹣8﹣2,x=10;故填:10;
(4)夏天,温度升高,分子的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间隔变大,故夏天易爆胎;故填:受热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使车胎内气体压强变大。
19.(1) 脱水性 化学变化
(2)氢氧根离子/OH-
(3)C
(4) 氢氧化铜/Cu(OH)2 食醋(合理即可)
【详解】(1)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使小木棍变黑;
小木棍变黑,有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氢氧化锂与氢氧化钠都属于碱,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故化学性质相似;
(3)A、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能用于治疗胃酸,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铝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能用于治疗胃酸,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符合题意;
D、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能用于治疗胃酸,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由于硫酸铜能与石灰乳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氢氧化铜是蓝色固体,则果蔬表面的蓝色斑点为氢氧化铜;
由于氢氧化铜难溶于水,但能溶于酸中,而厨房中的醋具有酸性,则可用醋浸泡除去。
20.将一氧化碳燃烧掉,防止污染空气 560 氧化
【分析】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焦炭在高温条件下与二氧化碳反应制取一氧化碳,说明二氧化碳具有氧化性。
【详解】(1)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能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2)一氧化碳有毒,所以酒精灯的作用是:将一氧化碳燃烧掉,防止污染空气;
(3)纯铁的质量为1000g×80%××100%=560g;
(4)焦炭在高温条件下与二氧化碳反应制取一氧化碳,说明二氧化碳具有氧化性。
21.(1)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
(2)
(3) 处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详解】(1)A装置中石灰石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因此B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为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
(2)A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经B装置干燥后进入C装置,与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D中氢氧化钠溶液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可用于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进入E装置,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E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进入F装置,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一氧化碳有毒,排放至空气中会污染空气,因此需要尾气处理,由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装置G将其点燃除去。
22.(1)氯化铜、硫酸铜(或CuCl2、CuSO4)
(2)解:设0-a段消耗氢氧化钡的质量为x。
x=17.1 g
氢氧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设a-b段生成硫酸钡的质量为y,氢氧化铜的质量为z,参与反应的氢氧化钡的质量为
y=11.65 g z=4.9 g
所以m=23.30 g+11.65 g+4.9 g=39.85 g
答:m的值为39.85 。
(3)
(4)解:设反应中消耗氯化氢的质量为w。
根据0-a段发生了两个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所以稀盐酸和硫酸钡可建立如下的关系:
w=7.3 gHCl在原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HCl在原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详解】(1)由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滴加的溶液质量关系分析可知,0-a段发生的反应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钡沉淀,生成的氢氧化铜沉淀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铜和水,所以a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铜、硫酸铜,故答案为:氯化铜、硫酸铜或CuCl2、CuSO4;
(2)见答案;
(3)由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滴加的溶液质量关系分析可知,b~c段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钡与0-a段反应生成的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钡,根据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书写,故答案为:;
(4)见答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