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三头怪兽
20世纪30年代,德国、意大利、日本纷纷建立法西斯政权。那么德意日是怎样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又有哪些暴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罪恶的历史,再现那段人间悲剧。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学习目标
1.知道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以及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等基本史实。
2.通过材料研读、分组讨论、探究等方法,归纳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的主要原因和危害,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树立辩证唯物史观;观察《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示意图》,了解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的过程,掌握读图识史的方法。
3.认识和平的可贵和战争的残酷,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暴力的高尚情操。
古罗马卫士手中的“束棒”
“法西斯”???
法西斯原意“束棒”,为古罗马执政官出巡时的权力标志。现在成了恐怖独裁和侵略扩张的代名词
意大利法西斯主义、德国纳粹主义、日本军国主义是世界法西斯主义的三大形态。
名词解释一
探究一
德意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概况:
国别 背景 建立时间 标志 政党或组织 内外政策 影响
意大利
德国
日本
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扩张
材料一:意大利在一战中支出军费120亿美元,其他损失30亿美元,欠美、英债务44亿美元。巴黎和会分赃最少,称之为“乞丐帝国主义”。
材料二:意大利从1918年至1922年,政府更迭5次,最短的仅存在有7个半月。群众运动不断高涨,近于瘫痪的意大利政府面对这种局面束手无策,无力控制局面。
1.建立背景
①一战后意大利经济衰退
②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中央政府几乎瘫痪
1922年,墨索里尼率法西斯党徒向首都罗马进军
2.建立标志
(最早建立法西斯的国家)
意大利法西斯党党魁、法西斯独裁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元凶之一,法西斯主义的创始人。1922年至1943年期间任意大利王国首相。
贝尼托·墨索里尼
(1883年—1945年)
1922年墨索里尼率领党徒
向罗马进军途中
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扩张
(唯一一个不受经济危机影响而建立的法西斯政权)
3.内外政策
对外:进行领土扩张
1935年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
1936年宣布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亚
①取消资产阶级民主
②解散一切反对党,解散议会
对内:实行独裁统治
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
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扩张
梦想恢复罗马帝国的疆界、地位和威严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建立背景
材料一: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德、意、日的影响简表
项目 国名 工业生产下降 对外贸易缩减 工人失业人数 工人罢工次数
德国 40% 70% 800万 1931—1934年1000多次
日本 32.5% 50% 300万 1931年2415次
意大利 31% 100万
①经济危机打击德国,引发民众对政府的不满(客观条件)
材料二 《凡尔赛条约》对战败国德国实行极为严厉的经济与军事制裁,引发了德国民众复仇主义情绪。
材料三 纳粹党党魁希特勒在上台前,三次周游全德,施展其骗人的讲演术。他大谈民族的苦难和仇恨,向人民许下美好的诺言,骗取中下层人民的信任;他的对外扩张,对内镇压工人运动的党纲,更是获得统治阶层和大垄断资本家的大力支持;他还加紧勾结军队。
②德国民众对《凡尔赛条约》的不满,民族复仇主义思想蔓延
(历史原因)
③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利用混乱,进行欺骗宣传,获得广泛的支持(主观条件)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建立背景
纳粹政权:是德语“民族社会主义”(Nationalsozialismus)的音译缩写。前身为1919年1月5日建立的德国工人党。1920年9月30日,该党改名为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联盟。1921年6月29日,阿道夫·希特勒任党的元首。1946年9月30日被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宣判为犯罪组织。”
纳粹标志
阿道夫·希特勒
种族主义;民族复仇主义;反马克思主义;主张对外侵略扩张、对内独裁。
纳粹党的理论:
名词解释二
1933年
希特勒出任总理
1932年
纳粹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
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
2.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3.德国法西斯政权的暴行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3.德国法西斯政权的暴行
对内:恐怖独裁统治
①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解散工会;
②焚烧进步书籍,加强思想控制;
③残酷迫害和屠杀犹太人;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纳粹分子纵火焚烧国会大厦
纳粹分子焚毁进步书籍
迫害犹太人
犹太人在欧洲被德国法西斯屠杀达600万人
莱茵区
捷克
斯洛伐克
奥地利
苏台德区
3.德国法西斯政权的暴行
对外:侵略扩张
①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实行义务兵役制(10万-35万)
②1936年派兵进驻莱因非军事区
③1938年吞并奥地利
④1939年3月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慕尼黑协定
顶峰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为什么德国法西斯的侵略能够进一步扩大呢?
史料1 在进军莱茵区以后的48小时,是我一生中神经最紧张的时刻。如果,当时法国人也开进莱茵区,我们只好夹着尾巴撤退,因为我们手中可利用的那点军事力量,即使是用来稍作抵抗,也是完全不够的。
——希特勒
史料2 对德国的违约行动(进军莱因非军事区),英、法仅在口头上提出抗议,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
影响: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世界濒临战争的边缘
绥靖政策:牺牲小国利益、妥协退让的政策
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以图说史
近代史上,20世纪30年代前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1894
甲午中日战争
1895
《马关条约》
1900
参与八国联军侵华
1915
《二十一条》
1.建立背景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1927年《田中奏折》
①日本称霸世界的野心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德、意、日的影响简表
项目 国名 工业生产下降 对外贸易缩减 工人失业人数 工人罢工次数
德国 40% 70% 800万 1931—1934年1000多次
日本 32.5% 50% 300万 1931年2415次
意大利 331% 100万
②经济大危机使日本经济受到重创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2.特点
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核心
3.建立
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
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4.日本法西斯的暴行
(1)对内:
残酷镇压进步组织,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独裁统治)
(2)对外:
侵略扩张
九一八事变
“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地位之同时,向南方海洋发展”定为日本根本国策。《国策基准》
七七事变
南京大屠杀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意大利 德国 日本
背景 建立时间
标志
政党或组织
内外政策 影响
一战后经济衰退,政局混乱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打击
1922
1933
1936
法西斯党
纳粹党
军部
向罗马进军
希特勒上台
广田弘毅上台组阁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探究一 德意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概况:
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
探究二 意、德、日三个国家法西斯化的异同点?
德、意是以政党夺权的方式建立法西斯专政的,而日本是以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势力逐步控制政权来实现的。
意大利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沉重打击下转变为法西斯国家的,而德国和日本是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走上法西斯道路的;
①背景不同:
②方式不同:
不同点
对内恐怖独裁
对外侵略扩张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轴心国集团,1937年初步建立,军事侵略集团)
影响:严重威胁世界和平安全
共同点
探究二 意、德、日三个国家法西斯化的异同点?
探究三 我们应当怎样防止历史悲剧的发生?
(1)努力提高自身综合实力,积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各国人民加强友好合作交流
(3)用和平方式解决各国争端和地区冲突
课堂小结
统治政策:对内独裁、对外扩张
背景:一战后国家步入困境,中央政府无力控制局面
法西斯政权建立:1922年法西斯进军罗马
背景:日本的扩张野心、经济大危机造成社会危机加剧
法西斯政权建立:1936年广田弘毅组阁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对外扩张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对外扩张:九一八事变、建立伪满洲国、七七事变
统治政策:对内专制独裁、恐怖统治;对外扩军备战、侵略扩张
背景:经济大危机的影响、民众对《凡尔赛》条约的不满
法西斯政权建立:1933年希特勒出任总理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巩固练习
1.1934年苏联正式加入国联,1935年签订《苏法互助条约》,1939年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且开始了一系列调整西部疆界的行动,建立“东方战线”。苏联采取这一系列措施,主要是因为( )
A.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B.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D.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
2.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纳粹主义强调种族优越论,违背平等相待,开放包容的理念。下列史实中最能体现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及德国法西斯政权反人类罪行的是
( )
A. 残酷迫害和屠杀大量犹太人 B. 纳粹党煽动复仇情绪
C.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 D. 1938年吞并了奥地利
B
A
3.1936年,受军部操控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这表明( )
A.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B.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
C.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D.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4.20世纪30-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 )
A.封建专制主义 B.法西斯主义
C.世界经济危机 D.黑人奴隶贸易
5.下列历史现象的出现,与1929—1933年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无关的是
( )
A.希特勒上台 B.日本军部势力膨胀 C.罗斯福新政 D.墨索里尼上台
A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