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欧洲的联合
(一)西欧经济的恢复
现在的欧洲是什么?
它是一堆瓦砾,
是一个藏骸所,
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
——丘吉尔
一、欧洲的联合
(一)西欧经济的恢复
1.原因:
(1)凭借原有的工业基础;
(2)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3)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4)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2.表现:
(1)20世纪50年代初,各国的工业生产已经基本恢复到甚至超过了战前水平
(2)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
西欧的GDP增长率(1870-1998)
马歇尔计划下重建德国汽车工业
一、欧洲的联合
(二)欧洲的联合
(1)必要性:①二战后西欧普遍衰落,国际地位下降
②美苏争霸威胁西欧安全
(2)可能性:①西欧经济恢复和发展
②有共同的文化心理认同,经济发展水平相近
(3)前提条件:法、德和解
1.背景:
(二战)“它使欧洲数百年来积累的物力和财力消耗殆尽。战争期间,整个欧洲(除苏联外)的国民生产总值下降了25%,直到1950年,欧洲的国民生产总值也只有美国的一半。”
——摘自高凤琴《战后西欧联合起步的原因初探》
美苏两极格局下的欧洲
一、欧洲的联合
(二)欧洲的联合
2.目的:
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
——法国政治家让·莫奈
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第三种力量......在面临威胁时,整个欧洲可以在天平上投下举足轻重的砝码。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发展经济
维护自身安全
提高国际地位
一、欧洲的联合
(二)欧洲的联合
3.过程:
(1)建立欧洲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成员国示意图
20世纪50年代初
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8年
欧洲经济共同体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合并
1967年
欧洲
共同体
法国
意大利
联邦德国
荷兰
比利时
卢森堡
性质:区域性的经济组织
影响:促进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一、欧洲的联合
(二)欧洲的联合
3.过程:
(2)建立欧洲联盟
形成:
发展:
1993年,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
2002年,使用统一货币——欧元
2013年,欧盟成员国已经达到28个
性质:区域性的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
1991年,欧共体12国首脑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3年11月正式生效,欧洲联盟诞生
欧盟旗帜 布鲁塞尔欧盟总部
统一的欧洲护照 统一的驾照
欧洲央行 统一的欧洲军团
一、欧洲的联合
一、欧洲的联合
(二)欧洲的联合
4.影响:
(1)促进西欧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大大加快了欧
洲一体化的进程
(2)冲击美国霸主地位,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美国、日本、西
欧三足鼎立局面
(3)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推动多极化发展
1965年
美国35%
其他49%
西欧16%
1993年
其他46%
美国27%
西欧27%
美
国
苏联
欧盟
二、美国的发展和日本的崛起
(一)美国的发展
1.原因:
(1)积极拓展世界市场
(2)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
(3)适当的经济政策,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1948-1949年,每个月都会售出 20多万台电视机。而这还只是开始。1950年1月1日,美国总共有300 万电视机用户……之后的五年,经销商平均每年售出500万台电视机,…直到美国 88%的家庭(4000 万户)拥有电视机。
——威廉 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二、美国的发展和日本的崛起
(一)美国的发展
2.阶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持续繁荣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速度放缓
20世纪九十年代后:进一步发展
黄金时期
经济“滞胀”现象
“新经济”
特征:全球化、信息化
二战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美国硅谷
“新经济”是有别于传统经济的“知识经济”,包括网络、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的发展等基本内容。
“新经济”的意思是指这几年已经出现的两种趋势,第一种趋势是经济的全球化,第二种趋势是信息技术革命。 ——斯蒂芬·谢波德
经济全球化
信息化时代
美国“硅谷”是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1996年这里每24小时就产生62个百万富翁,1998年这里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400亿美元,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约3100亿美元,占美国经济总量比例为1.6%,相当于同时期深圳市的经济规模。
二、美国的发展和日本的崛起
(一)美国的发展
二、美国的发展和日本的崛起
(二)日本的崛起
1.原因:
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超过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战后,日本紧紧抓住科技革命的有利时机,大量引进技术……教育经费在政府的预算中所占比重已超过20%,名列各资本主义国家之首。美国又从“特需”订货等方面给予扶植。 ——《世界通史》
朝鲜战争期间丰田为美国生产汽车
(1)外因: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推动日本政府颁
布了“和平宪法”
美国扶持日本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军需订货,大发战争财
(2)外因: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大力发展教育
非军事化,解除日本的武装,要求日本不得拥有陆海空军、秘密警察或民航事业,现有的都必须解散。
民主化改革,颁布《和平宪法》,天皇从掌握军政大权的国家元首,变成日本国和国民整体的象征,确立君主立宪制,从体制上确立了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
二、美国的发展和日本的崛起
(二)日本的崛起
2.表现:
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
(1)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大国;
(2)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国际地位提高,谋求成为政治
大国的欲望日益膨胀。
二、美国的发展和日本的崛起
(二)日本的崛起
3.影响:
(1)积极:促进日本国际地位提高,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美、日、
西欧三足鼎立局面,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2)消极: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
日本政府要员集体参拜靖国神社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一)概念
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又被称为“福利国家”制度,大体上包括社会保险和福利补助两大类覆盖社会多个方面,使广大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二)目的
一个期待养老金的人,是最守本分的,也是最容易统治的。
——俾斯麦
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就不能保全少数富人。
——肯尼迪
缓和社会矛盾,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
福利
社会
保险
社会
福利
医疗
保险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三)过程
1.罗斯福新政期间,颁布《社会保障法》实行养老、失业保险
2.二战后,英、法、联邦德国建成“福利国家”
3.20世纪50年代 ,美国修订《社会保障法》
4.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
进一步发展
西德1958年 农业与农村福利事业邮票
捷克斯洛伐克1962年社会福利邮票
美国1985年《社会保障法》50周年纪念邮票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四)评价
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指就业)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指社会保障)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1.积极: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可以缓和阶级矛盾,创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
2.消极: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滋生懒情,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加重国家财政负担
欧洲的联合
美国的发展
日本的崛起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1.采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
2.加强国家干预;
3.走向联合或合作;
4.经济高速发展
5.重视福利保障制度
思考: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启示
原因:
启示:
美国的援助或扶持
抓住机遇,加强国际经济联系
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
重视科技,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
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思考:近现代美国发展的原因
民族独立是国家发展的前提
国家统一是国家发展的保证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重视教育和培养人才
改革要结合国情,勇于创新
1.美国独立战争实现了国家的独立
2.美国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
3.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4.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
5.战后美国重视科技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欧洲的联合
欧洲联盟
(欧盟)
欧洲
共同体
美国的发展
日本的崛起
美国的发展
日本的崛起
社会保障制度
发展脉络
评价
积极+弊端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