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二十世纪初,北京大学师生问候语:
老师:“老爷们请起立!”
(学生懒懒散散起立)
老师:“老爷们好!”
学生:“大人好!”
老师:“老爷们辛苦了!”
学生:“升官发财!”
情景导入
新文化运动
XIN WEN HUA YUN DONG
五四运动
WU SI YUN DONG
八年级历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四单元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2
13
中 国 共 产 党 的 成 立 ZHONG GUO GONG CHAN DANG DAN SHENG
14
课题 内容标准
新文化运动 知道陈独秀、胡适、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四运动 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国共产党诞生 了解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史实;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课标要求
1915年
1919.5.4
五四运动
时空坐标
新文化运动
中共一大召开
1921.7上海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15—1924)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
1917.11
《新青年》·燃灯者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
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待火炬。
壹
通过图片回到1915年,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如何的呢?
背景
兴起标志
代表人物
主阵地
口号
主要 内容
影响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_______________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
受一次________________的洗礼,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也为_________________的诞生做了思想准备。
新文化运动
北洋政府黑暗统治时期,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
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
民主与科学
思想革命: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
文学革命:推倒旧文学,倡导白话文;
封建道德礼教
民主与科学
思想宣传和铺垫
中国共产党
1
2
历史事件 领导阶级 学习层面 学习规律
小组讨论:近代中国初期出现了哪些学习“浪潮”?
小组探究一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资产阶级激进派
技术
制度
思想文化
从学习西方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的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
贰
新青年·觉醒者
五四运动情景剧《破晓》
卖报小孩(挥动报纸):号外,号外,北洋政府将山东半岛拱手让与日本。
傅斯年(将报纸拍桌上,痛心疾首):同学们,你们看到了吗?我们的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北洋政府无所作为,我们难道不该做些什么吗?
方豪:日本妄图控制山东半岛的阴谋就要得逞了,懦弱的政府无所作为,领土不整,国家必亡,同学们,我们该怎么办
邓中夏:上街游行,咱们上街游行,去冲击北洋政府。
全体学生(将手握拳,高举):游行,讨说法,游行,讨说法。
方豪:北洋政府眼里没有国家,没有民族,他们眼里只有利益,一而再,再而三欺骗我们,他们是一群骗子。
全体学生(愤怒高喊):骗子,骗子!
邓中夏:他们是列强的帮凶,是倭寇的走狗。
全体学生:走狗,走狗!
傅斯年:同学们,谭嗣同说过,各国变法,都会有流血牺牲之人,今日我们就要誓死力争!
全体同学: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取消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背景: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口号
时间 中心城市 主力 斗争方式
前期 1919.5.4
后期 1919.6.3
结果 北京
上海
学生
工人
罢课示威
罢工 罢市 罢课
释放被捕的学生
免去卖国贼职务
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1.根据时间轴,概括五四运动的发展过程及结果
2.根据材料总结五四运动的性质和特点
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
2
3
广泛性
进步性
革命性
根据材料,指出“精英”探索道路的变化。
中国外交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的挫败,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兼具的五四运动,对外而言,是中国建立战后国际新秩序的继续努力和再次尝试,对内来讲,启蒙了几代国人,影响了今后中国百年的思想走向。……大战前后,国人从憧憬兴奋到失望幻灭,使部分精英转而停止了对欧美文明的亦步亦趋,寻求另一种形式的国际化——以俄为师, 这对中国后来的历史发展造成的影响,是不言自明的。
——摘编自徐国琦《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与国际化》
材料研读
变化:由走欧美国家的道路到以俄为师。
史料学史
叁
新青年·领航者
我们觉醒了
天下者我们的天下
国家者我们的国家
社会者我们的社会
我们不说,谁说?
我们不干,谁干?
大事记
1919年6月 上海电车工人、船坞工人、清洁工人、轮船水手也相继罢工,总数前后约有六七万人
1920年5月 陈独秀在上海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8月 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出版;此后,大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经典著作被翻译出版。
8月至次年春 上海、北京、武汉等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先后建立;《劳动界》《劳动者》《劳动音》《工人周刊》等通俗读物纷纷创刊。
11月 在共产党早期组织的领导下,上海机器工会、上海印刷工会相继成立。
1919-1920年的中国部分大事记如下:
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有哪些?
阶级基础: 思想基础: 组织基础:
工人阶级力量壮大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条件 标志: 中共一大的召开 时间
地点
主要 内容 确定党的名称:
党的奋斗目标:
党的中心工作:
选举中央局书记: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1921年7月23日
上海——浙江嘉兴
中国共产党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陈独秀
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
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新领导:
新阶级:
新思想:
中国共产党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
1840年
1949年
1919年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资产阶级思想
(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指导思想
革命前途
资本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社会
革命前途
革命力量
群众发动不充分
广泛发动群众
革命力量
小组探究二
旧
新
相同点:
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
本单元思维导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共产党诞生
《新青年》北京大学
旧道德旧文化
提倡民主与科学
文学革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一场伟大的爱国革命运动
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
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
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
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
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
思想干部上准备
马克思开始传播
思想宣传和铺垫
爱国
伟大
无私奉献
进步
开拓进取
创新
不懈努力
舍己为人
勇气
人民至上
与时俱进
为党为民
坚定
拼搏
坚强
迎难而上
坚毅
执着
1. (2019·江西)“若卖国首领未诛,卖国条约未废,亡国之祸终难幸免”;签字而山东亡而全国随之,亡国大难迫于眉睫。吾同胞忍坐视家国之亡而甘心作奴隶乎?”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一二九运动
2. (2023·广东)1917年成立的“国语统一筹备会”主张儿童教育使用白话文;之后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编写的教科书等均采用白话文。这种做法 ( )A实现了教育体制改革 B遏制了列强的侵略C维护了民主共和政体 D有利于传播新思想
3. (2023·湖南)有学者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反应”“制度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理解,下面属于“组织反应”的是 (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戊戌变法 C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
练习检测
B
D
A
4. (2019·四川)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旧的观念,旧的礼教依然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5.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这种变化可说明( )A.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发生了转变 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C.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 D.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改变
D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