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华师张江附属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市华师张江附属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18 21:59:57

文档简介

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地理期中质量检测
选择题(40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C D C B D C B A
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D C B B D A D B
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
(一)(14分)
52.南(1分);昼渐短、夜渐长(2分);南(1分)
53.夏至(1分);丁(1分);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2分)
54.晚(1分);登封位于120°E以西,地方时比120°E的地方时晚(2分)。
55.变远(或向北移动)(1分);当黄赤交角变小时,夏至日时太阳直射点移至23°26′N以南,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横梁在“长堤”上正午投影距观星台更远(1分)。
(二)(16分)
(1)滑坡 泥石流 位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板块碰撞挤压,多地震(2分)
(2)北斗卫星导航 遥感
(3)断层 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容易受侵蚀,形成背斜谷(3分)
(4)冲积扇 三角洲
河流挟带较多的泥沙入海时,泥沙在河口大量沉积,形成三角洲(2分)
(5)大气降水 夏秋
(三)(12分)
(1)M1, ①
(2)低 ,秘鲁寒流, 北
(3)秘鲁渔场, 东南信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使得表层海水吹走,底层冷海水上泛,形成涌升流,带来大量营养盐,作为浮游生物的饵料(3分)
(4)西部:气候干旱,台风变少;东部:多暴雨、洪涝,秘鲁渔场减产(4分)
(四)(12分)
(1) 热带雨林带 热带稀树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由低纬到高纬 热量
(2) 地中海 炎热干燥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3)热带雨林带 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受马达加斯加暖流的影响(3分)
(6) 扩大 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板块张裂。(3分)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地理期中质量检测
总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一)10月下旬一天上午,某同学在市内一公园游玩,图1为公园内十字路口附近的导游图,图2为该同学当时拍摄于此路口的照片。
1.据图推测该同学由目前所在位置到洗手间,应选择图2中的最近路线是
A.A 线路   B.B线路    C.C线路    D.D线路
2.图2中趋向西北方向的路线是
A.A 线路   B.B线路    C.C线路    D.D线路
(二)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成因,可能贮藏有不同的矿产资源。
3.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4.花岗岩、砂岩和石英岩分别属于
A.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 B.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C.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 D.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5.正确反映三大类岩石互查转化的模式图是
(三)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岩浆侵入过程中不可能形成的变质岩是
A.大理岩 B.片麻岩 C.板岩 D.石英岩
7.上图中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A.岩浆侵入、N岩层形成、断层形成 B.N岩层形成、岩浆侵入、断层形成
C.断层形成、N岩层形成、岩浆侵入 D.N岩层形成、断层形成、岩浆侵入
(四)用模拟某一天气系统(见图):在塑料合中间插一隔板,两侧分别注入同体积红色暖
水(代表暖空气)与蓝色冷盐水(代表冷空气)。
8.在向上抽出隔板后的数秒内,冷暖水之间
A.出现水平交界面,蓝色水在上 B.出现水平交界面,红色水在上
C.出现倾斜交界面,蓝色水在上 D.出现倾斜交界面,红色水在上
9.该实验模拟在天气系统是
A.气旋 B.锋 C.高气压 D.低气压
10.该模拟实验存在的主要不足是
①没能模拟出主导气流的运动方向 ②没能模拟出成云致雨的天气现象
③没能模拟出冷锋与暖锋 ④没能模拟出冷暖空气的密度差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五)洋流是海洋热量的“输送带”,是沿岸环境的“调节器”。
11.下列海区中,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的是
A.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 B.北半球中高纬海区
C.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 D.冬季北印度洋海区
12.下列关于暖流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南半球大陆东部海区均有分布 B.南北半球中纬度海区均有分布
C.北半球大陆西部海区均有分布 D.南北半球高纬度海区均有分布
(六)地理教学中经常用一些示意图来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
图1 图2 图3
13.图1显示的是沿海山地迎风坡成云致雨的过程,这种降水类型称为:
A. 锋面雨 B. 对流雨 C.台风雨 D.地形雨
14.图2显示的是某一自然地理现象的循环过程,该过程为:
A. 海陆间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夏季风环流 D.冬季风环流
15.图3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值线表示:
A. 南半球 7月等温线 B. 南半球 1月等温线
C. 北半球 7月等温线 D. 北半球 1月等温线
(七)读我国东部雨带(阴影部分)示意图。
16.图中表示夏至日前后雨带位置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7.反映长江中下游流域干热少雨天气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8.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移动的直接因素是
A.夏季风的强弱 B.冬季风的强弱 C.太阳直射点移动 D.厄尔尼诺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5小时30分 9小时09分 11小时25分 13小时56分
(八)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9.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20.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 甲乙丙丁 B 甲乙丁丙 C 丙丁乙甲 D 丁丙乙甲
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
(一)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4分)
登封观星台位于河南省登封县约(113°E,34°N),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天文台建筑。观星台上有两间小屋,小屋之间有一横梁,台下正北方有一“长堤”(见下图),每天正午,横梁的影子会投在“长堤”上,利用它可以了解四季变化。
(1)右图中,当地球由乙处向甲处运动期间,太阳直射________半球,河南登封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是 ,横梁在“长堤”上的正午投影逐日向__________(填写方向)移动。(4分)
(2)横梁在“长堤”上的正午投影距离观星台最近之日,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__日,该日地球位于图中公转轨道上的________处,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什么?(4分)
(3)每日横梁在“长堤”上离观星台最近的投影出现时间比北京时间12:00______(早或晚),为什么?(3分)
(4)黄赤交角变小,则夏至日时横梁在“长堤”上正午投影的位置有何变化?为什么?(3分)
(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3年05月02日23时27分,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北纬25°35',东经99°28')发生5.2级地震(23时38分再次发生4.4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大理、临沧、楚雄、芒市等地震感强烈。
材料二图为“我国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和水循环示意图”。

(1)一种自然灾害可能直接引发多种灾害,地震常会诱发崩塌、 、 (填地质灾害)火灾,海啸等灾害。近年来云南省地震频发,从板块的原理分析原因。(4分)
(2)在隆阳区瓦窑镇地震救灾过程中,利用我国的 系统可快速精准确定受伤人员位置,利用 系统可精确分析地震受灾范围与受灾情况,为制定减灾预案提供依据。(2分)
(3)读图,从地质构造看,乙为 。分析甲处地貌的形成原因。(4分)
(4)读图,丙处为 ,丁处为 (填地貌名称),分析丁处地貌的形成过程。(4分)
(5)读图,该地区的河流补给类型主要是 ,汛期主要集中在 季节。(2分)
(三)读“南美洲周边海区表层海水等温线图”,回答问题。(12分)
(1)等温线M1和M4相比,温度数值较高的是______;甲乙两海区中,表层海水温度较低的是_______。(2分)
(2)南美洲西部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凸向_____(高”或“低”)纬,原因是受沿岸______(洋流名称)影响,流向是向_______(填“北”或“南”)流。(3分)
(3)甲处是世界知名的渔场,说出渔场的名称并分析其原因。(3分)
(4)厄尔尼诺爆发时,对于热带太平洋西部、东部各有什么影响?(4分)
(四)读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8分)

(1)图中自然带的名称是:A ;B ;C ;D 。从A→B→C→D体现了自然带 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以 为基础的。(6分)
(2)F地气候类型为 气候,其1月的气候特征为: ,在此气候条件下发育的植被为 。(4分)
(3)G岛东侧自然带名称是 ,简述该自然带的成因。(4分)
(4)甲海域面积有不断 (选填:扩大、缩小)的趋势,分析原因。(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