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新题速递之默写(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新题速递之默写(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9 06:3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新题速递之默写(2023年11月)
一、默写(共25小题)
1.(2023秋 贵阳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   ?   ”两句一样,由“月”生发出深沉寥廓的哲学问题。
(2)《客至》中的“   ,   ”两句,综合运用了对仗、对比、互文等手法,表达了杜甫在寂寞中有客来访欣喜异常的心情。
(3)新学期伊始,小刚从古代经典名句“   ,   ”中提炼出“克终”二字,题写在崭新的语文积累本封面上以自勉。
2.(2023秋 福田区校级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君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的理想人格,在《<论语>十二章》中“   ,   ”,告诉我们做君子要勤勉做事而谨慎言谈,并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以匡正自己;在《将进酒》中,“   ,   ”告诉我们作为君子就算遭逢人生失意,也要洒脱自信。
(2)诗人常常移情于物,以物写人,比如都是写“云”,《李凭箜篌引》一诗中,用“   ”一句,将“云”塑造成李凭的知音人,《春江花月夜》中则用“   ”写出了远方游子的漂泊。
(3)哲学家张岱年认为,儒家经典《礼记 礼运》中的“   ,   ”两句,就是墨子所提倡的“兼相爱”。
3.(2023秋 聊城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   ,   ”两句化用了《诗经》中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句,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
(2)《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表现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诗句:“   ,   。”
(3)古诗中常用叠词来增强诗句的表现力,如“   ,   ”等诗句。
4.(2023秋 沈阳期中)请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将进酒》“   ,   ”两句是诗人的豪情,也是他的愤慨之语,充分肯定“饮者”的地位。
(2)在《春江花月夜》中,写了落月西斜、海雾涌起,回家的道路无限遥远的句是:   ,   。
(3)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为了论证“父母,是人类的根本”这一观点,举了“   ,   ”这一例子进行了论证。
5.(2023秋 南开区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大学之道》
(2)   ,无之以为用。(《<老子>四章》)
(3)书生意气,   。(《沁园春 长沙》)
(4)浴乎沂,   ,咏而归。(《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5)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孔子也在《<论语>十二章》用“   ,   ”强调了自我反思的重要性。
6.(2023秋 南阳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列举盘庚迁都的典故,分析盘庚不因为民怨而改变计划的原因:“   ,   。”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决心。
(2)《六国论》中,苏洵认为六国若想对抗强秦,必须重视人的作用,对有智谋的大臣和有才能的人需要“   ,   ”。
(3)《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可以是至情至性的,也可以是至善至美的,更可以是至理至明的。请写出你学习过的包含“水”这一意象的诗词名句:“   ,   。”
7.(2023秋 浦东新区校级期中)按要求填空。
(1)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   。”(《论语 卫灵公》)
(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    大学》)
(3)关于积累的重要性,老子和荀子都有过形象的论述。荀子《劝学》中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与《老子》中的“   ,   ”意思相近。
8.(2023秋 泰安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落梅曾说“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曹操在《短歌行》中用“   ,   ”两句写出了朋友间久别重逢的场面。
(2)《阿房宫赋》中“   ”句用鸟的形态来表现阿房宫屋檐的特点,“   ”句形容建筑向中心攒聚、屋角两两相对的对称之美。
(3)在《将进酒》中,李白用“   ,   ”抒发了万古寂寞之愁,表达了怀才不遇的郁愤之情。
9.(2023秋 河北区期中)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2)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3)列缺霹雳,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5)青青子衿,   。(曹操《短歌行》)
10.(2023秋 唐山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想到与爱妻生死相隔遥远,万般思绪无人相诉,于是在《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诗中写到:“   ,   。”
(2)君子把“义”作为自己的内心标准,而小人却把“利”这个外在的东西做标准,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   ,   。”
(3)古人喜欢夜观天象,而月亮往往能引发他们的情思。你知道的借月阐发哲理的古诗文有“   ,   ”。
11.(2023秋 南阳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论语 泰伯》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   ”和“   ”。
(2)《<老子>四章》中,“   ,   ”两句说明一个对自己事业执着追求的人,人可谢世,而事业、精神却可以万古长青。
(3)古人常在诗词中借白发表达对时光易逝、人世沧桑的感慨,如“   ,   ”。
12.(2023秋 惠民县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面对好友的质疑,司马迁列举“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   ”。
(2)《孟子 梁惠王上》里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此句与《礼运》中“   ,   ”表达了相同的意思,都流露出了儒家“仁”的思想。
(3)《青玉案 元夕》中写出女子盛装观灯情态的句子是:“   ,   。”
13.(2023秋 顺义区校级期中)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②   ,食野之苹。    ,鼓瑟吹笙。(《短歌行》)
③   ,枉用相存。    ,心念旧恩。(《短歌行》)
④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归园田居》)
⑤   ,   两句表现了作者脱离官场,如释重负的愉快心情,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归园田居》)
⑥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以“   ,   ”作结,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点明全诗主旨。
⑦《登高》中“   ,   ”两句写出了、杜甫身多疾病长期漂泊的艰难处境,以及面对萧瑟秋景触景生悲的愁苦心情。
⑧《琵琶行》中琵琶女一曲虽终,白居易又采用环境描写“   ,   ”来侧面烘托。情景交融,有余音绕梁之妙。
14.(2023秋 东昌府区校级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诗歌的本质是对生命的独特发现与表达。李白宁可被赐金放还,也不阿附权贵,屈心抑志,大声疾呼(1)“   ,   ”(《梦游天姥吟留别》),活得脊梁愈挺,豪情满怀;陶潜挂冠归隐,如羁鸟出笼,任意西东,诗句(2)“   ,   ”(《归园田居》)充分表达了他重获自由的愉悦;不管是李清照的酒淡愁浓,还是辛弃疾遥想当年(3)“   ,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壮怀激烈,都满溢了生命的诗意。
15.(2023秋 辽宁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的诗句“   ”和“   ”,令人叹为观止。
(2)《阿房宫赋》中指出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们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掠夺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浪费的句子是“   ,   ”。
(3)《六国论》中设身处地为六国出谋划策,指出要好好对待谋士、贤才的句子是“   ,   ”。
16.(2023秋 鸠江区校级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   ,   ”两句,荀子以登高望远的道理来类比,说明了人要修养好自身不能仅靠冥思终日,更要善于借助一定条件去学习。
(2)一个人美梦骤醒,不得不面对现实,可以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   ”两句去形容那种怅然若有所失的心情。
(3)《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苏轼“   ,   ”两句豪迈中带有自嘲,与其早年所作“鬓微霜,又何妨”相对比,沧桑感油然而生。
17.(2023秋 滕州市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   ,   ”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
(2)《春江花月夜》中思妇欲随月光到达离人身边,然而“   ,   ”只因路途过于遥远。
(3)《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词人从梦境回到现实,“   ,   ”凄清幽独的环境令人肝肠寸断。
18.(2023秋 朝阳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陈情表》中,李密在陈述家族人丁单薄之后,用“   ,   ”表现了自己无依无靠、孤苦伶仃的处境。
(2)李白《将进酒》中,“   ,   ”两句表现诗人的乐观好强、高度自信,不为金钱所驱使。
(3)在文人墨客的心中,秋天总是伴随着瑟瑟秋风、绵绵雨丝,唐宋诗词中,常写到“秋雨”这个意象,如“   ,   ”。
19.(2023秋 兖州区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   ”和“   ”令人叹为观止。
(2)曹植曾发出“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的感慨,感叹岁月就像天地一样没有终点,而人的寿命就像早上的霜露一般短促。在苏轼的《赤壁赋》中“   ,   ”两句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3)“扁舟”是我国古典诗文中常见的意象之一,它或寄托漂泊羁旅的愁思,或承载悠然自由的情怀,或暗含淡泊隐逸的愿望,如“   ,   ”。
20.(2023秋 浙江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的一生自信豪迈,一直保持强大的精神状态,既有激昂慷慨的“   ,   ”的仰天长问,又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浩然正气。
(2)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   ”一句写弹奏前试弹校音的动作“   ”一句写弹奏琵琶过程中的不同动作。
(3)酒是古诗文常用的意象,它有时是诗人思考人生的媒介,有时是诗人情感的寄托。比如:“   ,   。”
21.(2023秋 宿州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注重自己的言行,向优秀的人学习,能更好地匡正自己,提高素养,《论语 学而》里“   ,   ”说的就是此意。
(2)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倒全唐”,其中传达出人类生生不息,而“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之意的诗句是“   ,   ”。
(3)“   ,   ”,李白在《将进酒》中发出时光无情流逝的感叹,与“一夜秋风秋叶落,两处秋霜明镜悲”异曲同工。
22.(2023秋 天津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   ,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2)指点江山,   ,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3)何以解忧?   。(曹操《短歌行》)
(4)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5)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6)   ,   ,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7)   ,悠悠我心。(曹操《短歌行》)
(8)故不积跬步,   。(荀子《劝学》)
(9)韩愈在《师说》中将教师职责作用总结为“   ,   ”。
23.(2023秋 湖北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要承担起实现强国梦的重大责任,《<论语>十二章》中也有表达类似的思想的语句:“   ,   。”
(2)《将进酒》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诗句是:“   ,   。”
(3)古人善于用典,在《春江花月夜》中,“   ,   ”两句运用典故,暗含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写思妇与离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
24.(2023秋 德阳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中的“   ,   ”两句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识的人。
(2)《桃花源记》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勾勒了一幅安定平和的田园生活图画,陶渊明《归园田居》中“   ,   ”也有类似农村环境的描写。
(3)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黑云翻墨未遮山”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   ”两句描写的景象相似。
(4)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   ,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5)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   ”,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   ”。
25.(2023秋 大荔县期中)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   ”“   ”。
(2)《春江花月夜》中作者对人类绵延久长的深沉思考的诗句是“   ”,而诗歌中表现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的句子是“   ”。
(3)《将进酒》中表现作者对权贵的否定,又无法改变现实,以消极的办法反抗的诗句是“   ,   ”。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新题速递之默写(2023年11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默写(共25小题)
1.(2023秋 贵阳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 江畔何人初见月 ? 江月何年初照人 ”两句一样,由“月”生发出深沉寥廓的哲学问题。
(2)《客至》中的“ 花径不曾缘客扫 , 蓬门今始为君开 ”两句,综合运用了对仗、对比、互文等手法,表达了杜甫在寂寞中有客来访欣喜异常的心情。
(3)新学期伊始,小刚从古代经典名句“ 有善始者实繁 , 能克终者盖寡 ”中提炼出“克终”二字,题写在崭新的语文积累本封面上以自勉。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2)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3)有善始者实繁 能克终者盖寡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解答】故答案为:
(1)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重点字:初)
(2)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重点字:蓬)
(3)有善始者实繁 能克终者盖寡(重点字:寡)
【点评】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
2.(2023秋 福田区校级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君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的理想人格,在《<论语>十二章》中“ 敏于事而慎于言 , 就有道而正焉 ”,告诉我们做君子要勤勉做事而谨慎言谈,并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以匡正自己;在《将进酒》中,“ 天生我材必有用 , 千金散尽还复来 ”告诉我们作为君子就算遭逢人生失意,也要洒脱自信。
(2)诗人常常移情于物,以物写人,比如都是写“云”,《李凭箜篌引》一诗中,用“ 空山凝云颓不流 ”一句,将“云”塑造成李凭的知音人,《春江花月夜》中则用“ 白云一片去悠悠 ”写出了远方游子的漂泊。
(3)哲学家张岱年认为,儒家经典《礼记 礼运》中的“ 不独亲其亲 , 不独子其子 ”两句,就是墨子所提倡的“兼相爱”。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2)空山凝云颓不流 白云一片去悠悠
(3)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解答】故答案为:
(1)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重点字:材)
(2)空山凝云颓不流 白云一片去悠悠(重点字:颓)
(3)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重点字:独)
【点评】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
3.(2023秋 聊城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 青青子衿 , 悠悠我心 ”两句化用了《诗经》中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句,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
(2)《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表现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诗句:“ 人生如梦 , 一尊还酹江月 。”
(3)古诗中常用叠词来增强诗句的表现力,如“ 送送多穷路 , 遑遑独问津 ”等诗句。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2)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3)送送多穷路 遑遑独问津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解答】故答案为:
(1)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重点字:衿)
(2)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重点字:酹)
(3)送送多穷路 遑遑独问津(重点字:遑)
【点评】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
4.(2023秋 沈阳期中)请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将进酒》“ 古来圣贤皆寂寞 , 惟有饮者留其名 ”两句是诗人的豪情,也是他的愤慨之语,充分肯定“饮者”的地位。
(2)在《春江花月夜》中,写了落月西斜、海雾涌起,回家的道路无限遥远的句是: 斜月沉沉藏海雾 , 碣石潇湘无限路 。
(3)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为了论证“父母,是人类的根本”这一观点,举了“ 疾痛惨怛 , 未尝不呼父母也 ”这一例子进行了论证。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2)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3)疾痛惨怛 未尝不呼父母也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解答】故答案为:
(1)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重点字:惟)
(2)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重点字:碣)
(3)疾痛惨怛 未尝不呼父母也(重点字:怛)
【点评】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
5.(2023秋 南开区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大学之道》
(2) 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老子>四章》)
(3)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沁园春 长沙》)
(4)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5)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孔子也在《<论语>十二章》用“ 见贤思齐焉 ,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强调了自我反思的重要性。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2)故有之以为利
(3)挥斥方遒
(4)风乎舞雩
(5)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解答】故答案为:
(1)壹是皆以修身为本(重点字:壹)
(2)故有之以为利(重点字:利)
(3)挥斥方遒(重点字:遒)
(4)风乎舞雩(重点字:雩)
(5)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重点字:焉)
【点评】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
6.(2023秋 南阳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列举盘庚迁都的典故,分析盘庚不因为民怨而改变计划的原因:“ 度义而后动 ,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决心。
(2)《六国论》中,苏洵认为六国若想对抗强秦,必须重视人的作用,对有智谋的大臣和有才能的人需要“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
(3)《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可以是至情至性的,也可以是至善至美的,更可以是至理至明的。请写出你学习过的包含“水”这一意象的诗词名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 ,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度义而后动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2)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3)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解答】故答案为:
(1)度义而后动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重点字:悔)
(2)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重点字:赂)
(3)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重点字:似)
【点评】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
7.(2023秋 浦东新区校级期中)按要求填空。
(1)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论语 卫灵公》)
(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 礼记  大学》)
(3)关于积累的重要性,老子和荀子都有过形象的论述。荀子《劝学》中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与《老子》中的“ 千里之行 , 始于足下 ”意思相近。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勿施于人
(2)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礼记
(3)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解答】故答案为:
(1)勿施于人(重点字:勿)
(2)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礼记(重点字:壹)
(3)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重点字:始)
【点评】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
8.(2023秋 泰安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落梅曾说“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曹操在《短歌行》中用“ 契阔谈讌 , 心念旧恩 ”两句写出了朋友间久别重逢的场面。
(2)《阿房宫赋》中“ 檐牙高啄 ”句用鸟的形态来表现阿房宫屋檐的特点,“ 钩心斗角 ”句形容建筑向中心攒聚、屋角两两相对的对称之美。
(3)在《将进酒》中,李白用“ 古来圣贤皆寂寞 , 惟有饮者留其名 ”抒发了万古寂寞之愁,表达了怀才不遇的郁愤之情。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契阔谈讌 心念旧恩
(2)檐牙高啄 钩心斗角
(3)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解答】故答案为:
(1)契阔谈讌 心念旧恩(重点字:讌)
(2)檐牙高啄 钩心斗角(重点字:钩)
(3)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重点字:惟)
【点评】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
9.(2023秋 河北区期中)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 百舸争流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2)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3)列缺霹雳, 丘峦崩摧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5)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曹操《短歌行》)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2)樯橹灰飞烟灭
(3)丘峦崩摧
(4)无边落木萧萧下
(5)悠悠我心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解答】故答案为:
(1)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重点字:舸)
(2)樯橹灰飞烟灭(重点字:樯、橹)
(3)丘峦崩摧(重点字:摧)
(4)无边落木萧萧下(重点字:萧)
(5)悠悠我心(重点字:悠)
【点评】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
10.(2023秋 唐山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想到与爱妻生死相隔遥远,万般思绪无人相诉,于是在《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诗中写到:“ 千里孤坟 , 无处话凄凉 。”
(2)君子把“义”作为自己的内心标准,而小人却把“利”这个外在的东西做标准,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 君子喻于义 , 小人喻于利 。”
(3)古人喜欢夜观天象,而月亮往往能引发他们的情思。你知道的借月阐发哲理的古诗文有“ 今人不见古时月 , 今月曾经照古人 ”。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2)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3)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解答】故答案为:
(1)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重点字:孤)
(2)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重点字:喻)
(3)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重点字:照)
【点评】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
11.(2023秋 南阳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论语 泰伯》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 仁以为己任 ”和“ 死而后已 ”。
(2)《<老子>四章》中,“ 不失其所者久 , 死而不亡者寿 ”两句说明一个对自己事业执着追求的人,人可谢世,而事业、精神却可以万古长青。
(3)古人常在诗词中借白发表达对时光易逝、人世沧桑的感慨,如“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 朝如青丝暮成雪 ”。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仁以为己任 死而后已
(2)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3)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解答】故答案为:
(1)仁以为己任 死而后已(重点字:已)
(2)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重点字:寿)
(3)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重点字:暮)
【点评】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
12.(2023秋 惠民县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面对好友的质疑,司马迁列举“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 ,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
(2)《孟子 梁惠王上》里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此句与《礼运》中“ 故人不独亲其亲 , 不独子其子 ”表达了相同的意思,都流露出了儒家“仁”的思想。
(3)《青玉案 元夕》中写出女子盛装观灯情态的句子是:“ 蛾儿雪柳黄金缕 , 笑语盈盈暗香去 。”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诗》三百篇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2)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3)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解答】故答案为:
(1)《诗》三百篇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重点字:愤)
(2)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重点字:独)
(3)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重点字:盈)
【点评】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
13.(2023秋 顺义区校级期中)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② 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短歌行》)
③ 越陌度阡 ,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 ,心念旧恩。(《短歌行》)
④ 暧暧远人村 , 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归园田居》)
⑤ 久在樊笼里 , 复得返自然 两句表现了作者脱离官场,如释重负的愉快心情,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归园田居》)
⑥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以“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 使我不得开心颜 ”作结,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点明全诗主旨。
⑦《登高》中“ 万里悲秋常作客 , 百年多病独登台 ”两句写出了、杜甫身多疾病长期漂泊的艰难处境,以及面对萧瑟秋景触景生悲的愁苦心情。
⑧《琵琶行》中琵琶女一曲虽终,白居易又采用环境描写“ 东船西舫悄无言 , 唯见江心秋月白 ”来侧面烘托。情景交融,有余音绕梁之妙。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2)呦呦鹿鸣 我有嘉宾
(3)越陌度阡 契阔谈讌
(4)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5)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6)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7)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8)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解答】故答案为:
(1)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重点字:寥)
(2)呦呦鹿鸣 我有嘉宾(重点字:呦)
(3)越陌度阡 契阔谈讌(重点字:讌)
(4)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重点字:暧)
(5)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重点字:返)
(6)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重点字:摧)
(7)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重点字:作)
(8)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重点字:唯)
【点评】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4.(2023秋 东昌府区校级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诗歌的本质是对生命的独特发现与表达。李白宁可被赐金放还,也不阿附权贵,屈心抑志,大声疾呼(1)“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 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活得脊梁愈挺,豪情满怀;陶潜挂冠归隐,如羁鸟出笼,任意西东,诗句(2)“ 久在樊笼里 , 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充分表达了他重获自由的愉悦;不管是李清照的酒淡愁浓,还是辛弃疾遥想当年(3)“ 金戈铁马 , 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壮怀激烈,都满溢了生命的诗意。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2)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3)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
【解答】故答案为:
(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重点字:摧)
(2)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重点字:樊)
(3)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重点字:戈)
【点评】《归园田居》(其一)名句辑录:
1.《归园田居》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2.《归园田居》中透过“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一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
3.《归园田居》中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是: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4.《归园田居》中表现诗人摒弃尘俗,渴望返归自然(无对偶)的诗句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5.(2023秋 辽宁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的诗句“ 霓为衣兮风为马 ”和“ 虎鼓瑟兮鸾回车 ”,令人叹为观止。
(2)《阿房宫赋》中指出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们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掠夺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浪费的句子是“ 奈何取之尽锱铢 , 用之如泥沙 ”。
(3)《六国论》中设身处地为六国出谋划策,指出要好好对待谋士、贤才的句子是“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
(2)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3)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解答】故答案为:
(1)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重点字:霓)
(2)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重点字:锱、铢)
(3)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重点字:赂)
【点评】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
16.(2023秋 鸠江区校级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 吾尝跂而望矣 ,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两句,荀子以登高望远的道理来类比,说明了人要修养好自身不能仅靠冥思终日,更要善于借助一定条件去学习。
(2)一个人美梦骤醒,不得不面对现实,可以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惟觉时之枕席 , 失向来之烟霞 ”两句去形容那种怅然若有所失的心情。
(3)《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苏轼“ 多情应笑我 , 早生华发 ”两句豪迈中带有自嘲,与其早年所作“鬓微霜,又何妨”相对比,沧桑感油然而生。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吾尝跂而望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惟觉时之枕席 失向来之烟霞
(3)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解答】故答案为:
(1)吾尝跂而望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重点字:跂)
(2)惟觉时之枕席 失向来之烟霞(重点字:惟)
(3)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重点字:华)
【点评】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
17.(2023秋 滕州市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 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 ”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
(2)《春江花月夜》中思妇欲随月光到达离人身边,然而“ 鸿雁长飞光不度 , 鱼龙潜跃水成文 ”只因路途过于遥远。
(3)《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词人从梦境回到现实,“ 明月夜 , 短松冈 ”凄清幽独的环境令人肝肠寸断。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2)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3)明月夜 短松冈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解答】故答案为:
(1)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重点字:己)
(2)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重点字:雁)
(3)明月夜 短松冈(重点字:冈)
【点评】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
18.(2023秋 朝阳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陈情表》中,李密在陈述家族人丁单薄之后,用“ 茕茕孑立 , 形影相吊 ”表现了自己无依无靠、孤苦伶仃的处境。
(2)李白《将进酒》中,“ 天生我材必有用 , 千金散尽还复来 ”两句表现诗人的乐观好强、高度自信,不为金钱所驱使。
(3)在文人墨客的心中,秋天总是伴随着瑟瑟秋风、绵绵雨丝,唐宋诗词中,常写到“秋雨”这个意象,如“ 女娲炼石补天处 , 石破天惊逗秋雨 ”。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2)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3)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解答】故答案为:
(1)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重点字:孑)
(2)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重点字:材)
(3)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重点字:炼)
【点评】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
19.(2023秋 兖州区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 霓为衣兮风为马 ”和“ 虎鼓瑟兮鸾回车 ”令人叹为观止。
(2)曹植曾发出“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的感慨,感叹岁月就像天地一样没有终点,而人的寿命就像早上的霜露一般短促。在苏轼的《赤壁赋》中“ 哀吾生之须臾 , 羡长江之无穷 ”两句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3)“扁舟”是我国古典诗文中常见的意象之一,它或寄托漂泊羁旅的愁思,或承载悠然自由的情怀,或暗含淡泊隐逸的愿望,如“ 谁家今夜扁舟子 , 何处相思明月楼 ”。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
(2)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3)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解答】故答案为:
(1)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重点字:霓)
(2)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重点字:臾)
(3)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重点字:扁)
【点评】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
20.(2023秋 浙江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的一生自信豪迈,一直保持强大的精神状态,既有激昂慷慨的“ 问苍茫大地 , 谁主沉浮 ”的仰天长问,又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浩然正气。
(2)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 转轴拨弦三两声 ”一句写弹奏前试弹校音的动作“ 轻拢慢捻抹复挑 ”一句写弹奏琵琶过程中的不同动作。
(3)酒是古诗文常用的意象,它有时是诗人思考人生的媒介,有时是诗人情感的寄托。比如:“ 陈王昔时宴平乐 , 斗酒十千恣欢谑 。”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2)转轴拨弦三两声 轻拢慢捻抹复挑
(3)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解答】故答案为:
(1)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重点字:苍)
(2)转轴拨弦三两声 轻拢慢捻抹复挑(重点字:抹)
(3)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重点字:谑)
【点评】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
21.(2023秋 宿州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注重自己的言行,向优秀的人学习,能更好地匡正自己,提高素养,《论语 学而》里“ 敏于事而慎于言 , 就有道而正焉 ”说的就是此意。
(2)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倒全唐”,其中传达出人类生生不息,而“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之意的诗句是“ 人生代代无穷已 , 江月年年望相似 ”。
(3)“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 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在《将进酒》中发出时光无情流逝的感叹,与“一夜秋风秋叶落,两处秋霜明镜悲”异曲同工。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2)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3)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解答】故答案为:
(1)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重点字:慎)
(2)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重点字:已)
(3)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重点字:暮)
【点评】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
22.(2023秋 天津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 蟹六跪而二螯 ,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2)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 粪土当年万户侯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3)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
(4)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5)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6) 怅寥廓 ,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7)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曹操《短歌行》)
(8)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
(9)韩愈在《师说》中将教师职责作用总结为“ 师者 ,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2)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3)唯有杜康
(4)万里悲秋常作客
(5)一尊还酹江月
(6)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7)青青子衿
(8)无以至千里
(9)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解答】故答案为:
(1)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重点字:鳝)
(2)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重点字:侯)
(3)唯有杜康(重点字:唯)
(4)万里悲秋常作客(重点字:常)
(5)一尊还酹江月(重点字:酹)
(6)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重点字:寥)
(7)青青子衿(重点字:衿)
(8)无以至千里(重点字:至)
(9)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重点字:受)
【点评】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
23.(2023秋 湖北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要承担起实现强国梦的重大责任,《<论语>十二章》中也有表达类似的思想的语句:“ 士不可以不弘毅 , 任重而道远 。”
(2)《将进酒》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诗句是:“ 天生我材必有用 , 千金散尽还复来 。”
(3)古人善于用典,在《春江花月夜》中,“ 鸿雁长飞光不度 , 鱼龙潜跃水成文 ”两句运用典故,暗含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写思妇与离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2)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3)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古诗文默写能力。首先要熟悉课标要求的必背篇目并积极课外积累,根据题中情境提示补写诗文句,不多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解答】故答案为:
(1)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重点字:弘、毅)
(2)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重点字:材)
(3)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重点字:鸿、雁)
【点评】《将进酒》名句辑录:
1.《将进酒》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诗句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将进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两句是诗人的豪情,也是他的愤慨之语,充分肯定“饮者”的地位。
3.表现作者对权贵的否定,又无改变现实,以消极的办法反抗的诗句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4.《将进酒》气势惊人,以时间范畴夸张,以比喻来表现人生易逝诗句是: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5.《将进酒》接着曹植痛饮为例,表现自我忧愤不平的句子是: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24.(2023秋 德阳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中的“ 青青子衿 , 悠悠我心 ”两句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识的人。
(2)《桃花源记》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勾勒了一幅安定平和的田园生活图画,陶渊明《归园田居》中“ 狗吠深巷中 , 鸡鸣桑树颠 ”也有类似农村环境的描写。
(3)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黑云翻墨未遮山”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云青青兮欲雨 , 水澹澹兮生烟 ”两句描写的景象相似。
(4)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 江山如画 , 一时多少豪杰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5)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 封狼居胥 ”,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 赢得仓皇北顾 ”。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2)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3)云青青兮欲雨 水澹澹兮生烟
(4)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5)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解答】故答案为:
(1)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重点字:衿)
(2)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重点字:颠)
(3)云青青兮欲雨 水澹澹兮生烟(重点字:澹)
(4)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重点字:豪)
(5)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重点字:赢)
【点评】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
25.(2023秋 大荔县期中)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 仁以为己任 ”“ 死而后已 ”。
(2)《春江花月夜》中作者对人类绵延久长的深沉思考的诗句是“ 人生代代无穷已 ”,而诗歌中表现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的句子是“ 皎皎空中孤月轮 ”。
(3)《将进酒》中表现作者对权贵的否定,又无法改变现实,以消极的办法反抗的诗句是“ 钟鼓馔玉不足贵 , 但愿长醉不愿醒 ”。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仁以为己任 死而后已
(2)人生代代无穷已 皎皎空中孤月轮
(3)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的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解答】故答案为:
(1)仁以为己任 死而后已(重点字:仁)
(2)人生代代无穷已 皎皎空中孤月轮(重点字:皎)
(3)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重点字:馔)
【点评】《论语》理解性默写:
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考点卡片
1.名篇名句默写
【考点讲解】
一、《课标》要求: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二、考查形式
常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
三、知识讲解
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
1.突破生僻难写字
对于文质兼美的名篇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往往在考试中得不到分,原因就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例如: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屈原《离骚》)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李白《蜀道难》)
以上句子中的“偭”“巉”就极易写错。
2.注意同音异义词
读音相同,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词语在名篇名句中大量存在,这也是命题人设置陷阱的热点。复习中应该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词,通过有意识地分析比较,既知其音,更知其义。
例如: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以上句子中,“幽”的意思是“隐藏的、隐蔽的”,容易由后面的“愁”想当然地写作“忧”,若联系后面与它对举的“暗恨”,理解了词意,就不会误写了;第二句中“暗”的意思是“绿柳成荫”,易误为“岸”。
3.区分同义异形词
意思相同而字形迥异的词在名篇名句中也是屡见不鲜的,这类词对学生有更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复习时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例如,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
在这个例子中,“直”容易误写成“值”。
4.要留意具体环境
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
下面列举了几个省市的默写真题:
(北京卷)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①本诗描绘的是巴峡风俗,而陶渊明《归园田居》描绘的则是田园风光,其诗云:“_______,________.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②本诗写到了登高望远,王勃《滕王阁序》中也有登高望远的语句:“披绣闼,俯雕甍,_______,________。”
③本诗与辛弃疾《菩萨蛮》同为游记之作,辛词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水。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2)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3)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天津卷)补写下列名句名篇重点空缺部分。(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2)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
(4)复道行空,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5)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答案:(1)羁鸟恋旧林(2)樯橹灰飞烟灭(3)内无应门五尺之僮(4)不霁何虹(5)申之以孝悌之义
(江苏卷)名句名篇默写(8分)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______.(《诗经 卫风 氓》)
(2)小知不及大知,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3)锦瑟无端五十弦,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4)_____________,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5)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苏轼《赤壁赋》)
(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7)仁者不忧,智者不惑,_____.(《论语 宪问》)
(8)在天愿作比翼鸟,__________.(白居易《长恨歌》)
答案:(1)来即我谋(2)小年不及大年 (3)一弦一柱思华年(4)无言独上西楼(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6)古道西风瘦马(7)勇者不惧 (8)在地愿为连理枝
(浙江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
(1)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 (《论语》)
(2)且矫诏纷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敢复有株治。(张溥《五人墓碑记》)
(3)女也不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三其德。(《诗经 氓》)
(4)青泥何盘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5)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鹧鸪天》)
答案:(1)曲肱而枕之 不义而富且贵(2)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3)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4)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5)城中桃李愁风雨 春在溪头荠菜花
(山东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 述而》中将“君子”与“小人”的心态进行对比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及的明月,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骇浪惊涛的壮丽景色。
答案:(1)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2)明明如月 何时可掇(辍)
(3)惊涛拍(裂)岸 卷起千堆雪
5.要注意语句出处
很多名句经过长期流传,已经成为耳熟能详的“大众名言”。但是,在演变流传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名句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有了新的说法。这样答题时,就一定要看清句子后面的出处。
如:同样是关于“三人行”后一句的填写,如果后面出处标注是《论语》的话,则填写“必有我师焉”,而若标注是韩愈的《师说》,则需填写“则必有我师”。
【规律总结】
(一)要突破生僻难写字。
(二)要注意同音异义词
(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
(四)要留意具体环境
(五)要留心语句顺序
(六)要注意语句出处。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