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语文 五年级 上册
第二则选自朱熹《童蒙须知》(一作《训学规》),告诉我们读书要心想、眼看、口通。“心到”,是“三到”中最重要的,用心思考了,自然就会看得仔细,也会读得正确并记忆犹新(微信公众号:小学语数)
课文配有古人席地面坐、手执竹展卷苦读的插图,和文章主题相互呼应。
语文 五年级 上册
课前检测
通过阅读这则文言文,你得到了哪些启发和收获呢?
我们在学习上,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请教问题要不耻下问。对于不明白的问题,懂就是懂,不要不懂装懂。学习要把知识牢记于心,不能自满。要时刻保持一颗求知向学的心。
敏而好学, 。
不耻下问
知之为_______,不知为______, 。
知之
不知
是知也
_________,学而______,诲人 。
默而识之
不厌
不倦
试着填一填,相信你一定能很快背诵下来。
背诵指导(课后第1题)
我非 ,好古,_____________。
生而知之者
学如_______,犹恐失之。
不及
吾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如学也。
终日不食
终夜不寝
以思
敏以求之者也
无益
通过阅读这则文言文,你得到了哪些启发和收获呢?
我们在学习上,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请教问题要不耻下问。对于不明白的问题,懂就是懂,不要不懂装懂。学习要把知识牢记于心,不能自满。要时刻保持一颗求知向学的心。
敏而好学, 。
不耻下问
知之为_______,不知为______, 。
知之
不知
是知也
_________,学而______,诲人 。
默而识之
不厌
不倦
试着填一填,相信你一定能很快背诵下来。
背诵指导(课后第1题)
我非 ,好古,_____________。
生而知之者
学如_______,犹恐失之。
不及
吾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如学也。
终日不食
终夜不寝
以思
敏以求之者也
无益
说说课文第一部分都有哪些成语。
学而不厌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诲人不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课堂演练
朱熹,字元晦。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朗读课文第二部分,读好停顿,注意长句子的断句。
提示:可以先借助注释猜一猜句子的意思,再读文言文,和同学相互交流读法,注意断句。
自读课文
余 尝谓 读书有三到,谓 心到、眼到、口到。心 不在此,则 眼 不看仔细,心眼 既不专一,却 只 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 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 最急。心既到矣,眼口 岂不到乎?
朗读指导(课后第1题)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我
曾经
说
句意: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谓
余
尝
古义:记住;
今义:知道,认识。
识
古义:曾经;
今义:品尝。
尝
古义:奔跑;
今义:行走。
走
古义:男男女女;
今义:子女。
儿女
古今异义词
语文 五年级 上册
注释:
①【谓】说。
②【漫浪】随意。
③【急】要紧,重要。。
语文 五年级 上册
译文: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思想不集中,就只能随意地诵读,绝对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既然已经集中了,眼睛、嘴巴的应用怎么会不到位呢?
主题:
古文讲了读书时心到、眼到、口到之间的关系,告诉我们,读书时心到是最重要的。
你还知道其他名人谈到的读书方法吗?
鲁迅先生能写出那么多不朽的作品,主要受益于他的博读。他读书做到了“五到”:即心到、口到、眼到、手到、脑到。“心到”是讲读书时要精力集中,专心致志;“口到”就是读出声来,有些文章还要有感情地大声朗读;“眼到”指目光专注,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手到”指边读边做笔记;“脑到”指善于动脑筋,勤思考,多分析。
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这段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言?和大家分享一下。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朱熹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耻下问”告诉我们不要向不如自己的人提问请教
B.朱意认为“三到”之中最重要的是“口到”。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最后一个“知”字意思是知识。
学了本课,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一说你今后打算怎样读书
我今后读书要做到认真细心,读书时眼睛看到,口中多多朗诵,心中默默记忆。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别人请教,或是查阅资料,直到弄懂为止。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