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电流与电路》是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五章第二节的内容。第十五章是初中电学内容的开篇,本节也是初中电学的基础。本节内容包括电流和电路两部分,本节内容的学习也直接影响到电压、电阻,乃至后续的欧姆定律的学习。教材在本章第一节通过若干实验对自由电荷和自由电荷运动等内容作了初步介绍,为学生了解电流概念做了铺垫。教材从学生兴趣、认知规律和探究的方便出发,尽可能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多个“想想做做”等实验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和动脑中认识理解电流电路知识,学会电路元件符号和规范的电路图画法,进而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学情分析】
学生特点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度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对于各种事实、现象、相互联系的解释和说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九年级学生虽然不是刚刚接触物理,有对于新的领域强烈的好奇心并希望亲自尝试,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设计多个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保持在课堂上。
知识基础
学生经过前一节“两种电荷”的学习对于电荷的移动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为学生接受电流这一新的概念做了铺垫,另外小学的科技课上,学生们或多或少也接触过简单的电路,这都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电流、电路及电路图;
2、能连接简单的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认识简单电路,能动手连接简单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培养学生良好的电学实验习惯。
难点:电流的形成及其方向性,以及电路图和实物图之间相互转换。
【教学方法】
情景导学法、师生互动法、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法等。
【学法指导】
提倡多动手,增加实践机会,引导学生采用讨论法、问答法、练习法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教学设备】多媒体电脑平台、智能手机,西沃白板课件
【教学内容与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展示一个小制作 ---小彩灯装饰的玫瑰花。
学生活动:观察并思考。小彩灯能够发光说明有电流流过灯丝,每一只小彩灯都镶嵌在特殊的线路---电路中。
设计意图:贴近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同学们更加直观的了解电的知识。通过师生交流逐步引入关于电的课题《电流和电路》。
新知构建
教师活动:复习回顾----“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接触验电器A的金属球,验电器B不带电,然后用绝缘金属架将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连接,则B带什么电?为什么?”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给出解释。
设计意图:由已有知识迁移到新知识。引导学生构建一个“瞬间电荷定向移动”的模型。进而引入如何使电荷持续的定向移动,点亮一直小的灯泡。
教师活动:想想做做
实验1 :怎样使小灯泡发光?
桌上有老师准备好的电池、小灯泡、开关和导线。动手试一试。(教师屏幕上提示:不能将导线直接接在电池的正负极上!)
学生活动:动手连接电路,让小灯泡发光。
(找一名同学在黑板上展示连接电路的过程)
设计意图:持续激发兴趣,通过实际操作十分简单,但要引导学生过渡到方法上,即通过“转换”的思想,灯泡能发光,认识电流的存在。
教师活动:
1、引导学生通过上述实验总结:在电池的作用下,推动了自由电子发生持续的定向移动,即“电荷的定向移动产生电流。”强调“定向”二字。引导学生自学电流方向的规定。
2、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本P37内容,自学电流方向的规定。
学生活动:
通过阅读,自学电流方向的规定。独立思考,完成“即学即练”:
1、夏天,打雷时避雷针从尖端向空中发射电子,那么电流的方向是( )。
A、从尖端流向地面; B、从地面流向尖端。
2、当开关闭合后,小灯泡能够发光,请在图中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设计意图:培养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
教师活动:设计另外两个连接电路的小实验
实验 2:实验探究发光二极管的特性。
实验 3:如何改变小电动机的转向。
学生活动:动手一一实践操作,并思考电流方向的改变引起的不同。
设计意图:培养动手连接电路的实验操作能力,从实践中认识电流具有方向性的这一科学本质。在让小电动机转动的实验中,增加一个环节,体现电动机的振动,将微观的物理现象“放大”。培养学生对物理方法的归纳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师活动:通过以上三个动手连接简单电路的实验,引导学生说出电路的基本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引导说出常见的电源,并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学生活动:自我总结出电路的基本组成,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电能的转换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观念(能量观)。
教师活动:
1、引导学生识记电路元件符号,初步学画电路图,着重强调作图的规范性。
2、指导学生完成----即学即练:实物图转化成电路图巡视学生的做图情况,来利用“希沃”软件的同屏技术将学生的作图情况直接呈现在大屏幕上,及时纠错。
学生活动:学画简单的电路图;实战操作,练习巩固。
设计意图:强调作图的规范性,连接实物电路的规范性,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
当堂检测
课本P40动手动脑学物理的1、2、3题
四、课堂小结:学生自主小结(以思维导图形式呈现)
五、板书设计:
15.2 电流与电路(一)
一、电流
1、形成:电荷定向移动
2、电流方向的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负电荷定向移动的反方向)
二、电路
1、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
2、电路图
附加:随堂练习
15.2 电流与电路(第一课时)
1、夏天,打雷时避雷针从尖端向空中发射电子,那么电流的方向是( )。
A、从尖端流向地面; B、从地面流向尖端。
2、当开关闭合后,小灯泡能够发光,请在图中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3、默写电路元件符号:
4、请画出以下电路的电路图。
5、图中有电铃、电源和开关,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把他们连接起来,使得电铃能够正常工作,并画出相应的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