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课 型】精读引领课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3自然段。
2.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论点来论述的。结合具体事例和相关资料,理解重点句的意思。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受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论点来论述的。结合具体事例和相关资料,理解重点句的意思。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受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启蒙教育。
【教学难点】
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论点来论述的。结合具体事例事实和相关资料,理解重点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1.擦亮你的小眼睛,看老师板书一个名字:张思德。一起读——
2.谁能结合你搜集到的资料谈谈你对张思德的了解?(师相机补充)
3.是啊,毛泽东主席为了纪念他,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牺牲后的第3天,为他举行了约千人的追悼会,并做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跟着毛泽东主席去感受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精神,齐读课题。
二、预习汇报,初读课文
1.这篇课文非常特别,没有精彩的故事情节,没有细致的描写,它是一篇议论文。(板书:议论文)
2.怎样才能学好这篇议论文呢?
规律:议论文、演讲辞,每一段话都有要说的重点、要点,这些重点、要点呢,大多含在每一段话的开头或者结尾。只要掌握了这个规律,再难的议论文也会迎刃而解。
3.思考:这篇议论文的观点是什么?课文围绕这个观点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5自然段,边读边用心思考。
4.组内合作,交流讨论。
5.全班汇报,明确文章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论点讲了正确对待生死、正确对待批评、提高勇气,搞好团结这三方面的意思。
三、抓住重点,体会方法
那毛泽东主席是如何结合对这三方面的内容进行具体阐述的呢?让我们一起走到字里行间,去感受议论文缜密的语言和为人民服务的美好情感。
1.学习“生死观”。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第二自然段,看看毛泽东主席主要阐述了什么观点?又是如何展开的?并划出含义深刻的语句,写下自己的体会。
(2)PPT出示第二自然段,指生读,学生交流。
(3)理解重点语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先理解带点字的意思,再说说整句话的意思。对比两种不同“死”的意义: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从正反两发面阐释了两种生死观,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
(4)联系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再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小结:像这种在文章中引用名人名言或名人观点等引据经典分析说明问题的方法就叫做“引用”。本段运用了“引用”和“对比”的方法论证了我们党和队伍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全班齐读第二自然段,懂得要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2.学习“批评观”。
(1)树立了正确的生死观,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那面对批评的时候又该怎么做呢?请同学们大声朗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这段话围绕怎样对待批评讲了哪几层意思?是怎样一层一层讲下来的?
(2)全班交流。明白正确的批评观是接受批评,接受所有人的批评,接受所有人正确的批评。
(3)PPT出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男生齐读,你发现了什么?(关联词语 ——意思上层层递进,表达上严谨周密。)女生齐读,进一步感受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4)理解“精兵简政”的意思。毛泽东列举了党外人士李鼎铭的例子告诉我们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
小结:毛泽东运用举例子的论证方法告诉我们要坚持正确的批评观。
3.学习“团结观”。
(1)除了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坚持正确的批评观,在抗战如此紧张的时刻,毛泽东还提到了哪方面的内容?对,就是提高勇气,搞好团结,请同学们同桌合作着朗读课文四、五自然段,想一想毛泽东又是如何具体阐述团结观的?
(2)PPT出示重点语句: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3)小结:搞好团结,提高勇气,互爱互助,才是彻底的为人民服务,才能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
四、巩固延伸,学以致用
1.主题图书《最后一次演讲》
作者演讲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运用了哪些方法加以论述 请从文中找出答案。
2.全班交流。
3.教师总结。
【作业布置】
1.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2、3自然段
2.阅读主题图书《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板书设计】
《为人民服务》
议 围绕中心观点 正确对待生死
论 正确对待批评
文 展开论述 提高勇气,搞好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