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下鄂教版3.12《济南的冬天》说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八年级下鄂教版3.12《济南的冬天》说课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湖北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14 08:0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济南的冬天》 老舍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总结教学方法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该单元要求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领略自然景物的美,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揣摩精彩的词语、句子和段落,还要练习精读的技能,并适当的摘录。
带领学生在运用多种修辞的语言中,体会作者真挚自然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首先,理清本文的层次结构。
。其次,领会作者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细致描绘,情景交融地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描写景物的方法,以及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侧重讲析第3段和第5段。
教学难点则是作者情景交融的写法。? 四、教学方法1.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
2.运用多媒体(音频、flash等),来展示济南的美景。扩大教学容量 。
3.本文文质兼美,适于朗读,教学中引入诵读法。 五、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设计说明: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语文课的导入要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本文导语用老舍对西湖、瑞士、济南的赞美并辅之以精美的风景图片,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湖春景瑞士夏日风情“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
老舍 《 济南的秋天》教学过程(二)朗读、欣赏
1、播放济南冬景图片,配合录音朗读。
设计说明:充分运用电教平台,增强直观性、形象性,让学生感受济南冬天之美,感受语言文字之美。济南的冬天教学过程(二)朗读、欣赏
3、自由朗读,读出济南冬天的美。
设计说明:文章适宜朗读,但应该让学生知道怎样读。交给方法,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然后让学生按照要求去读,发挥其主体作用。教学过程(三)围绕“宝地”品读:
设计说明:本文是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适于朗读,因此指导学生围绕主题,筛选有效信息并朗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领悟文章所描绘的景物之美,领会文章所蕴涵的丰富情感。教学过程(四)小组合作,讨论归纳:
1、 说济南是个宝地,是因为这里的冬天与其他地方的冬天大不相同。济南的冬天与其他地方的冬天有什么不同呢?你们能用一个词来概括济南冬天的特点吗?……“温晴”是什么意思?
学生讨论后,提问回答并适时出示(或板书):
济 与北平比——无风声、温晴

的 与伦敦比——无重雾

天 与热带比——无毒日教学过程(四)小组合作,讨论归纳:
设计说明:新的教育理念认为,学生应学会合作。上面两题,训练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有一定难度,需要合作讨论。同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促进学生对话,让思想在碰撞中产生,知识在交流中生成。教学过程(四)小组合作,讨论归纳:
2、课文紧扣“温晴”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描绘了哪几幅画面?(学生讨论后,提问代表回答,并适时依次出示(或板书))
济 阳光朗照下的山——慈善
南 山: 小雪覆盖下的山——秀气
的 城外远山——小水墨画宝地

天 水: 温暖、清亮、透明教学过程(五)课堂小结:
1、学生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总结学生发言,点评学生课堂表现,以鼓励为主。
设计说明:让学生学会总结自己的学习情况,不断积累知识。教师对学生发言的总结,也是对教学的总结反馈;教师点评学生课堂表现,可以促使学生用心上课,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六)布置作业:
1、假设要给一个从没到过济南的人讲讲济南美丽的冬天,参照课文,你将分哪几个方面讲?着重讲哪几个精彩的片断?
2、文中有哪些比喻、拟人句用得好,找出来,想想为什么写得好?哪个词语用得最妙?妙在哪儿?
3、课外阅读老舍《济南的秋天》,比较一下与《济南的冬天》的异同。
设计说明:作业是对课堂学习的巩固和拓展。此作业设计,第一题是对本节教学的巩固和拓展,第二题则是为下节课学习作准备,第三题是拓展阅读,目的是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也是对课堂学习的延伸。 六、教学总结
围绕本课时的重难点,设计课程。体现学生思维特点,训练学生的能力,真正突出本课时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 济南的冬天
老舍
异地 北平 伦敦 热带
之冬 多风 多雾 日光毒,响亮
(奇迹) (怪事) (害怕)
济南 无风声 无雾响晴 温情
的冬天七、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