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化学
鲁科版(2019)
选择性必修1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 限度与速率
本章复习与测试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测试题 (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测试题 (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9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18 23:01:29
点击下载
图片预览
1
2
3
4
5
文档简介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12题)
1.2NO(g)+O2(g) 2NO2(g) 是工业制取硝酸的基础反应,已知的反应历程分两步进行,其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图中a、b、c、d均大于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2NO(g) N2O2(g)的ΔH=(b-a) kJ·mol-1
B.反应N2O2(g)+O2(g) 2NO2(g)若使用催化剂,d将减小
C.采用高温,既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也能提高NO的平衡转化率
D.N2O2(g)+O2(g) 2NO2(g)的逆反应的活化能为(c+d) kJ·mol-1
2.化学平衡常数K的数值大小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在常温下,某些反应与平衡常数数值如下:2NO(g) N2(g)+O2(g) K1=1×1030 2H2(g)+O2(g) 2H2O(g) K2=2×1081 2CO2(g) 2CO(g)+O2(g) K3=4×10-9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水分解产生O2,此时平衡常数的值约为5×10-80
B.常温下,最易分解放出O2的是水
C.K3=
D.以上都不正确
3.科学家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O(g)CO2(g) ΔH1,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ΔH1>0
B.三种状态中,状态Ⅱ最稳定
C.使用催化剂能增大CO和O生成CO2的平衡转化率
D.若2CO(g)+O2(g)2CO2(g)的反应热为ΔH2,则ΔH2>2ΔH1
4.饮用水氯消毒和废水电化学处理的副反应均会产生污染环境的氯酸盐,一种含催化剂可用于高盐条件下快速清洁地还原氯酸盐,其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合物I是催化剂 B.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氯酸根的最终还原产物为 D.反应6为含化合物的异构化反应
5.已知: ; 。在一定压强下,测得由CO2(g)与H2(g)制取C2H5OH(g)的实验数据中,起始投料比温度与CO2平衡转化率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由CO2(g)与H2(g)制取C2H5OH(g)的反应吸热
B.图中温度
C.图中投料比中的反应物X与Y分别指CO2与H2
D.图中曲线最低温度、起始投料比为2时,H2平衡转化率为90%
6.臭氧在烟气脱硝中的反应为2NO2(g)+O3(g)N2O5(g)+O2(g)。若此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相关图像如下,其中对应分析结论正确的是
A.恒温,t1时再充入O3
B.0~2 s内,υ(O3)=0.2 mol·L-1·s-1
C.υ正:b点
D.平衡后降温,NO2含量降低
7.在二氧化碳加氢制甲烷的反应体系中,主要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Ⅰ:CO2(g)+4H2(g)=CH4(g)+2H2O(g) ΔH= -164.7 kJ/mol
反应Ⅱ:CO2(g)+H2(g)=CO(g)+H2O(g) ΔH= 41.2 kJ/mol
反应Ⅲ:2CO(g)+2H2(g)=CO2(g)+CH4(g) ΔH= -247.1 kJ/mol
向恒压、密闭容器中通入1 mol CO2和4 mol H2,平衡时CH4、CO、CO2的物质的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Ⅰ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
B.图中曲线B表示CO的物质的量随温度的变化
C.提高 CO2转化为CH4的转化率,需要研发在低温区高效的催化剂
D.CH4(g)+H2O(g) =CO(g)+3H2(g)的ΔH= -205.9 kJ/mol
8.用 3 g 块状大理石与 30 mL 3 mol/L 盐酸反应制取 CO2 气体,若要增大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再加入 30 mL1 mol/L 盐酸
②改用 30 mL 6 mol/L 盐酸
③改用 3 g 粉末状大理石
④适当升高温度
⑤加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②③④⑤
9.用纯净的CaCO3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制CO2,实验过程记录如图所示。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OE段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
B.EF段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
C.随反应进行溶液温度逐渐升高,所以反应速率最快的应是FG段
D.OG段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应速率逐渐增快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SO2(g)+NO2(g)SO3(g)+NO(g),正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甲所示,则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
B.图乙为2SO2(g)+O2(g)2SO3(g)反应中SO3的体积分数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反应达到B点时,2v正(O2)=v逆(SO3)
C.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后,保持恒温恒压,再加入SO3,再次达到平衡后,SO3的体积分数降低
D.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后,再加入O2,O2的转化率增大
11.不同温度下,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同时进行化学反应:,1min内甲容器中消耗掉2molA物质,乙容器内消耗6molA物质,则两容器内的反应速率大小关系为
A.甲容器内反应速率快 B.乙容器内反应速率快
C.甲乙两容器内反应速率相等 D.无法比较
12.相同温度下,在两个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两容器中各物质起始的物质的量及平衡时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容器 起始CO 起始 起始 平衡转化率 平衡转化率 反应开始至平衡时热效应
Ⅰ 1mol 2mol 0mol 放热
Ⅱ 0mol 0mol 1mol 吸热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共8题)
13.煤是重要能源。燃煤会释放、等有毒气体。消除有毒气体的研究和实践从未停止。用可消除。
反应①:(放热反应)
反应②:(吸热反应)
(1)其他条件不变,增加的用量(质量),反应①的速率_______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2)若在容积为1L的密闭装置中仅发生反应①,20分钟后,固体的质量减少了3.2g,则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不能说明反应①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压强不变 B.气体的密度不变
C. D.、浓度相等
(3)为了提高反应②的的吸收率,可行的措施是 、 (2条)。
(4)补全图中反应②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即注明生成物能量的大致位置)
(5)若反应①、②同时发生,一段时间后均到达了平衡,升高温度,均再次达到平衡,发现的吸收率减小,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
14.某温度时,在一个5L的恒容容器中,X、Y、Z均为气体,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填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反应开始至2min,以气体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3)上述反应,在第2min时,X的转化率为 。
15.(1)300℃时,将2 mol A和2 mol B两种气体混合于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2C(g)+2D(g) ΔH=Q,2 min末时达到平衡,生成0.8 mol D。3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已知K300℃
”或“<”)。在2 min末时,B的平衡浓度为 mol·L-1,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L-1min-1。若温度不变,缩小容器容积,则A的转化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下图表示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g)+O2(g)2SO3(g) △H< 0达到平衡时,由于条件改变而引起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的变化情况,ab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bc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16.对于可逆反应CO+H2O(g)CO2+H2,回答下列问题:
(1)830K时,若起始时c(CO)=2mol·L-1,c(H2O)=3 mol·L-1,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60%,水蒸气的转化率为 ;平衡常数K的值为 。
(2)830 K,若只将起始时c(H2O)改为6 mol·L-1,则水蒸气的转化率为 。
(3)若830 K时,起始浓度c(CO)=a mol·L-1,c(H2O)=b mol·L-1,H2的平衡浓度c(H2)=c mol·L-1,则:
①a、b、c之间的关系式是 ;
②当a=b时,a= c。
17.汽车发动机代用燃料包括乙醇、氢气和甲烷等。回答下列问题:
(1)在25℃、下,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转移6mol电子,放出热量,则乙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根据图甲中的能量关系,可求得键的键能为 。
(3)甲烷完全燃烧反应的能量关系如图乙所示。
① (用含和的关系式表示)
②为提高燃料利用率,加入甲烷燃烧的催化剂,则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该反应的= 。
(4)已知氢气的燃烧热为,甲烷的燃烧热为,根据乙醇、氢气和甲烷的燃烧热,说明氢气作为能源的优点 , 。
18.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Fe(s)+CO2(g)FeO(s)+CO(g)达平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温度/℃ 500 700 900
K 1.00 1.47 2.40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 。
(2)该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若升高温度,CO2转化率的变化是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9.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
(1)浓度:底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 。
(2)温度:当其他条件相同时, 反应速率增大, 反应速率减小。
(3)催化剂:同一反应,用不同催化剂,反应速率不相同。
(4)压强: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可简化理解如下
①对于气体来说,在一定温度下,一定质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与压强成 ,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气体体积 ,浓度 。
②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在相同温度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 ;减小压强,反应速率 。
20.CH4–CO2催化重整不仅可以得到合成气(CO和H2),还对温室气体的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反应中催化剂活性会因积碳反应而降低,同时存在的消碳反应则使积碳量减少。相关数据如下表:
积碳反应 CH4(g)= C(s)+2H2(g) 消碳反应 CO2(g)+ C(s)= 2CO(g)
ΔH/(kJ·mol 1) 75 172
活化能/ (kJ·mol 1) 催化剂X 33 91
催化剂Y 43 72
由上表判断,催化剂X Y(填“优于”或“劣于”),理由是 。在反应进料气组成、压强及反应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某催化剂表面的积碳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升高温度时,下列关于积碳反应、消碳反应的平衡常数(K)和速率(v)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标号)。
A.K积、K消均增加 B.v积减小,v消增加
C.K积减小,K消增加 D.v消增加的倍数比v积增加的倍数大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反应2NO(g) N2O2(g)为放热反应,其ΔH=-(b-a) kJ·mol-1,A项错误;
B.反应N2O2(g)+O2(g) 2NO2(g)若使用催化剂,会降低活化能,不影响焓变,即d不变,B项错误;
C.由图可知,反应放热,采用高温,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但是反应逆向移动,会降低NO的平衡转化率,C项错误;
D.由图可知,N2O2(g)+O2(g) 2NO2(g)的逆反应的活化能为(c+d) kJ·mol-1,D项正确;
答案选D。
2.D
【详解】A.常温下,水为液体,无法利用已知方程式及平衡常数计算,故A错误;
B.常温下,NO、H2O、CO2三种化合物分解放出O2的化学平衡常数K的数值逐渐减少,则化学反应进行倾向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H2O>CO2,故B错误;
C.常温下,CO2分解产生O2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3=,故C错误;
D.A、B、C都错误,故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3.D
【详解】A.根据能量变化图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ΔH1<0,A错误;
B.根据能量变化图可知三种状态中,状态Ⅲ能量最低,最稳定,B错误;
C.使用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转化率,只能改变反应速率,C错误;
D.已知CO(g)+O(g)=CO2(g) ΔH1,即2CO(g)+2O(g)=2CO2(g) 2ΔH1,由于2O(g)=O2(g)是放热反应,2O(g)具有的能量较高,所以2CO(g)+O2(g)=2CO2(g)放出的热量较小,因反应热为负值,故ΔH2>2ΔH1,D正确;
答案选D。
4.B
【详解】A.从反应历程图可知化合物Ⅰ是催化剂,选项A正确;
B.从化合物Ⅰ到化合物Ⅵ,的化合价变化为,选项B错误;
C.由反应5可知氯酸根的最终还原产物为,选项C正确;
D.由结构式可知化合物Ⅰ和化合物Ⅵ的化学式相同,故反应6为异构化反应,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5.D
【分析】已知:① ;② 。根据盖斯定律:①×3-②计算2CO2(g)+6H2(g) C2H5OH(g)+3H2O(l)的焓变△H=-285.8kJ/mol×6-(-1300.2kJ/mol)=-414.6kJ/mol。
【详解】A. 由CO2(g)与H2(g)制取C2H5OH(g)的反应放热,故A错误;
B.2CO2(g)+6H2(g) C2H5OH(g)+3H2O(l)△H=-414.6kJ/mol 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二氧化碳的转化率降低,图中温度,故B错误;
C. 氢气的比例越大,二氧化碳的转化率越大,图中投料比中的反应物X与Y分别指H2与CO2,故C错误;
D. 图中T1、起始投料比 =2时,CO2的转化率为60%,设起始时c(H2)=2amol/L、c(CO2)=amol/L,反应的三段式为
图中曲线最低温度、起始投料比为2时,H2平衡转化率为=90%,故D正确;
故选D。
6.D
【详解】A.在反应达到平衡后,充入反应物,会使正反应速率增大,因此应该,A错误;
B.由图可知,0~2 s内,υ(NO2)=0.2 mol·L-1·s-1,因此υ(O3)=0.1 mol·L-1·s-1,B错误;
C.a、b点的NO2体积分数相同,但是b点温度高,因此υ正:b点>a点;因为b点还未达到平衡,根据图像,平衡会向NO2体积分数增大的方向移动,因此b点:υ逆>υ正,C错误;
D.由C选项的图像可知,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即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后降温,反应会正向移动,NO2含量降低,D正确。
故本题选D。
7.C
【详解】A.化学平衡常数是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反应Ⅰ的平衡常数为K=,故A错误;
B.反应Ⅰ和反应Ⅲ均为放热反应,因此,CH4的平衡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图中曲线A表示CH4的物质的量变化曲线;由反应Ⅱ和Ⅲ可知,温度升高反应Ⅱ正向移动,反应Ⅲ逆向移动,因此,CO在平衡时的物质的量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故曲线C为CO的物质的量变化曲线,则曲线B为CO2的物质的量变化曲线,故B错误;
C.反应Ⅰ和反应Ⅲ为放热反应,反应Ⅱ为吸热反应,降低温度有利于反应Ⅰ和反应Ⅲ正向移动,反应Ⅱ逆向移动,因此,在低温时CH4的平衡量较高,要提高 CO2转化为CH4的转化率,需要研发在低温区高效的催化剂以尽快建立化学平衡状态,故C正确;
D.-(反应Ⅱ+反应Ⅲ)得到目标反应,则CH4(g)+H2O(g) =CO(g)+3H2(g)的ΔH=-[41.2 kJ/mol +(-247.1 kJ/mol)] =205.9 kJ/mol,故D错误;
故选C。
8.B
【详解】①再加入 30 mL1 mol/L 盐酸,盐酸浓度减小,化学反应速率减慢,①不符题意;
②改用 30 mL 6 mol/L 盐酸,盐酸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②符合题意;
③改用 3 g 粉末状大理石,接触面积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③符合题意;
④适当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④符合题意;
⑤碳酸钙与盐酸为非气体,且该反应不是可逆反应,加压不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⑤不符题意。
综上,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②③④,答案选B。
9.B
【详解】由图可知,EF段时间内二氧化碳体积的变化最大,则EF段表示反应速率最快,收集的CO2最多,开始一段时间内,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速率加快,后来随着反应进行盐酸的浓度减小,而温度变化不大,则后面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减小,只有B正确;
故答案选B。
10.B
【详解】A.化学平衡状态的实质是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且保持不变,c点对应的正反应速率还在随时间而改变,未达平衡,A错误;
B.图乙为SO3的体积分数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B点时SO3的体积分数最大,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则2v正(O2)=v逆(SO3),B正确;
C.恒温恒容,再加入SO3,达到新平衡后,相当于原体系加压,平衡正向移动,SO3的体积分数增大,C错误;
D.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后,再加入O2,平衡正向移动,但是O2的转化率减小,D错误;
答案选B。
11.D
【详解】化学反应速率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本题中未指明两容器容积的大小,故无法知道浓度大小,不能确定反应速率的相对大小。
故选D。
12.B
【详解】A.根据题中信息可以得到容器Ⅰ和Ⅱ是等效平衡,正逆反应的转化率相加等于1,即; 正反应放出的热量数值加上逆反应吸收的热量数值之和等于Q,即,故B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3.(1)C
(2)L
(3) 减小压强 升高温度
(4)
(5)升高温度对反应①逆向移动的程度大于反应②正向移动的程度
【详解】(1)为固体,浓度视为常数,则增加的用量其反应物浓度不变,反应①的速率不变,故选:C;
(2)由理论上每生成4mol固体减少的质量为136-72=64g,20分钟后,固体的质量减少了3.2g,则生成了0.2mol,则的反应速率为;
A.反应①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压强一直保持不变,不能说明达平衡状态,故A错误;
B.反应①有固体参与反应,混合气体的质量会变化,容器体积不变,则当气体密度不变,说明气体的质量不变,则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平衡状态,故B正确;
C.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比,,说明达平衡状态,故C正确;
D.CO和二氧化碳的浓度与起始加入量有关,、浓度相等,不一定说明反应达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选:BC;
(3)反应②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则减小压强和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为了提高反应②的的吸收率,可行的措施是减小压强、升高温度;
(4)反应②是吸热反应,则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能量变化示意图为如图 ;
(5)升高温度,对于反应①是放热反应,平衡逆向移动,CO的浓度增大,对于反应②是吸热反应,平衡正向移动,CO浓度减小,再次达到平衡,发现的吸收率减小,原因是升高温度对反应①逆向移动的程度大于反应②正向移动的程度。
14.(1)3X+Y 2Z
(2)0.02 mol·L-1·min-1
(3)30%
【解析】(1)
根据图中曲线来看,此反应是可逆反应,X、Y物质的量随着时间增加而减少,Z物质的量随着时间增加而增多,所以X、Y是反应物,Z是生成物,它们达到平衡时,X、Y分别减少了0.3mol和0.1mol,而Z增加了0.2 mol,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转化量之比,即化学计量数之比为:0.3: 0.1:0.2=3:1:2,因此化学方程式为:3X+Y 2Z。
(2)
反应开始至2min,气体Z生成0.2mol,用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
在第2min时,X反应了0.3mol,所以X的转化率为。
15. ﹥ 0.8 0.2 不变 升高温度 减少SO3的浓度
【详解】(1)将2 mol A和2 mol B两种气体混合于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2C(g)+2D(g) ΔH=Q,2 min末时达到平衡,生成0.8 mol D,列出三段式:
化学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的浓度幂之积除以反应物的浓度幂之积,则,由上述计算可知,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为1.6mol,所以B的平衡浓度为c(B)=0.8mol·L-1,平衡时D的物质的量为0.8mol,所以用D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mol/(L min),由方程式可知,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前后相等,则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压强对平衡无影响,缩小容器容积,则A的转化率不变;
(2)ab过程中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平衡向正向移动,说明条件为升高温度;bc阶段,只有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所以是减少SO3。
16. 40% 1 25% c= 2
【详解】(1)830K时,若起始时c(CO)=2mol L-1,?c(H2O)=3mol L-1,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60%,CO浓度变化量为2mol/L×60%=1.2mol/L,则:
CO(g)+H2O(g) CO2(g)+H2(g)
起始浓度(mol/L):2 3 0 0
变化浓度(mol/L):1.2 1.2 1.2 1.2
平衡浓度(mol/L):0.8 1.8 1.2 1.2
水蒸气的转化率为×100%=40%;K===1,故答案为40%;1;
(2)830K时,若只将起始时c(H2O)改为6mol L-1,假设平衡时CO浓度变化量为xmol/L,则:
CO(g)+H2O(g) CO2(g)+H2(g)
起始浓度(mol/L):2 6 0 0
变化浓度(mol/L):x x x x
平衡浓度(mol/L):2-x 6-x x x
温度不变,K不变,则=1,解得x=1.5,故水蒸气的转化率为×100%=25%,故答案为25%;
(3)①若830K时,起始浓度c(CO)=a mol L-1,c(H2O)=b mol L-1,H2的平衡浓度c(H2)=c mol L-1,则:
CO(g)+H2O(g) CO2(g)+H2(g)
起始浓度(mol/L):a b 0 0
变化浓度(mol/L):c c c c
平衡浓度(mol/L):a-c b-c c c
温度不变,K不变,则=1,则c=,故答案为c=;
②当a=b时,则=1,则a=2c,故答案为2。
17.(1)
(2)463.4
(3) 变小 不变
(4) 相同质量的氢气、甲烷和乙醇燃烧,氢气燃烧后放出热量最多 燃烧产物无污染
【详解】(1)乙醇燃烧反应方程式为:,该反应中1mol完全反应转移12mol电子,由题意:转移6mol电子,放出热量,则1mol完全反应放出热量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
(2)由图中转化得热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热等于反应物键能和减生成物键能和得:==,解得:=463.4,故答案为:463.4;
(3)①由图可知正反应活化能-逆反应活化能=,故答案为:;
②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活化能,但不影响反应的,故答案为:变小;不变;
(4)对比三者的燃烧热数值可知相同质量的氢气、甲烷和乙醇燃烧,氢气燃烧后放出热量最多,且氢气燃烧产物为水,不污染环境,故答案为:相同质量的氢气、甲烷和乙醇燃烧,氢气燃烧后放出热量最多;燃烧产物无污染;
18.(1)K=
(2)吸热
(3)增大
【详解】(1)由反应可知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2)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升高K增大,可知升温平衡正向移动,为吸热反应;
(3)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CO2转化率增大。
19. 越快 升高温度 降低温度 反比 缩小 增大 增大 减小
【分析】本题可通过碰撞理论中活化分子的理论来解答;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越多,有效碰撞的几率增大,速率越快;活化分子的百分数越大,有效碰撞的几率增大,速率越快。
【详解】(1)浓度越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越多,有效碰撞的几率增大,速率越快;故第一空的答案为越快。
(2)温度越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越大,有效碰撞的几率增大,速率越快。故升高温度速率加快,降低温度速率减慢。
(4)①根据方程PV=nRT,一定质量的气体表示物质的量固定,在温度也固定的情况下气体的体积只和压强成反比,故增大压强,气体的体积缩小,浓度增大。
②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相同温度下,增大压强,气体的浓度增大,此时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的几率增大,速率加快;减小压强,气体的浓度减小,此时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减小,有效碰撞的几率减小,速率减小;
20. 劣于 相对于催化剂X,催化剂Y积碳反应的活化能大,积碳反应的速率小;而消碳反应活化能相对小,消碳反应速率大 AD
【详解】积碳反应中,由于催化剂X的活化能比催化剂Y的活化能要小,所以催化剂X更有利于积碳反应的进行;而消碳反应中,催化剂X的活化能大于催化剂Y,所以催化剂Y更有利于消碳反应的进行;综合分析,催化剂X劣于催化剂Y。由表格可知积碳反应、消碳反应都是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右移,K积、K消均增加,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均增大,从图像上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催化剂表面的积碳量是减小的,所以v消增加的倍数要比v积增加的倍数大,故选AD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1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2节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
第3节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
第4节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微项目 设计载人航天器用化学电池与氧气再生方案——化学反应中能量及物质的转化利用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 限度与速率
第1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
第2节 化学反应的限度
第3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
第4节 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
微项目 探讨如何利用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甲醇——化学反应选择与反应条件优化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第1节 水与水溶液
第2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盐类的水解
第3节 沉淀溶解平衡
第4节 离子反应
微项目 揭秘索尔维制碱法和侯氏制碱法——化学平衡思想的创造性应用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