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1.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2-18 23:30:34

文档简介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
一、单选题
1.设集合,,则(  )
A. B. C. D.
2.(  )
A. B. C. D.
3.已知甲、乙两个班的学生人数分别为45人和55人,在某次考试中,甲、乙两个班的数学平均分分别为110分和90分,则这两个班全体学生的平均分为(  )
A.98分 B.99分 C.100分 D.101分
4.已知为等差数列,数列满足:,若,且,则(  )
A.26 B.27 C.28 D.29
5.工厂需要将某种废气经过过滤后排放,已知该废气的污染物含量(单位:)与过滤时间(单位:)的关系为(为污染物的初始含量),则污染物减少到初始含量的大约需要(参考数据:)(  )
A. B. C. D.
6.已知函数在处有极小值,则的值为(  )
A.1 B.3 C.1或3 D.或3
7.已知,若直线关于轴对称的直线与圆有公共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8.已知,,,则(  )
A. B. C. D.
二、多选题
9.一项比赛共有9位评委,选手完成比赛后,每位评委现场给出一个“初始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剩余7位评委的评分为“有效评分”.则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
A.同一个选手的“初始评分的中位数等于”有效评分的中位数
B.同一个选手的“初始评分”的下四分位数等于“有效评分”的下四分位数
C.同一个选手的“初始评分”的平均数不低于“有效评分”的平均数
D.同一个选手的“初始评分”的方差不低于“有效评分”的方差
10.正方体棱长为2,直线与平面交于点为线段上的动点,则(  )
A.当为中点时,三点共线
B.存在点,使
C.直线与的夹角为
D.四面体的体积为定值
11.已知为坐标原点,点在抛物线上,经过点且斜率大于零的直线交于两点,点在第一象限,则(  )
A.的准线为 B.以为直径的圆经过原点
C. D.
12.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对于任意的,都有成立,则(  )
A.
B.若,则
C.一定是偶函数
D.若,则
三、填空题
13.函数在上的最大值是   .
14.第19届亚洲运动会于2023年9月23日10月8日在我国杭州成功举办,中国国家队以201金、111银、71铜的优异成绩位列奖牌榜榜首.此次亚运会的颁奖花束——“硕果累累”,由花材和花器两部分组成,如图1.其中花器的造型灵感来自中国南宋时期官窑花解,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阳木雕制作而成,可以近似看作由大、小两个圆台拼接而成的组合体,如图2.已知大圆台的两底面半径和高分别为,小圆台的两底面半径和高分别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15.向量在向量上的投影向量为,则的最大值为   .
16.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为,过作倾斜角为的直线交椭圆于两点,若的内切圆半径,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
四、解答题
17.图1是由正方形和正三角形组成的一个平面图形,将沿折起,使点到达点的位置,为的中点,如图2.
(1)求证:平面;
(2)若平面平面,求平面与平面夹角的余弦值.
18.记为数列的前项和,已知.
(1)求;
(2)若,记为的前项和,且满足,求的最大值.
19.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平分且交于点.已知的面积为1.
(1)若,求;
(2)若,求.
20.甲、乙两人玩一种游戏,游戏规则如下:放置一张纸片在地面指定位置,其中一人在固定位置投篮,若篮球被篮板反弹后击中纸片,则本次游戏成功,此人继续投篮,否则游戏失败,换为对方投篮.已知第一次投篮的人是甲、乙的概率分别为和,甲、乙两人每次游戏成功的概率分别为和.
(1)求第2次投篮的人是甲的概率;
(2)记第次投篮的人是甲的概率为,
⑴用表示;
⑵求.
21.设两点的坐标分别为,直线相交于点,且它们的斜率之积是,记点的轨迹为.
(1)求的方程;
(2)若为直线上的一动点,直线分别与交于点.求证:直线过定点.
22.已知函数,其中.
(1)若为增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2)若,证明:.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交集及其运算;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解析】【解答】解:因为 ,
所以 .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题意求集合N,再结合交集运算求解.
2.【答案】C
【知识点】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 .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复数的除法运算求解.
3.【答案】B
【知识点】分层抽样方法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 这两个班全体学生的平均分为.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运算求解.
4.【答案】B
【知识点】等差数列概念与表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 , ,解得 ,
设 等差数列 的公差为d,因为 ,
即,解得,所以,
可得 ,所以 .
故答案为:B.
【分析】设 等差数列 的公差为d,根据题意求,进而可得,代入运算求解即可.
5.【答案】C
【知识点】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对数的性质与运算法则
【解析】【解答】解:因为 ,即,
由题意可得,整理得,
即 污染物减少到初始含量的大约需要 80天.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结合对数运算求解.
6.【答案】A
【知识点】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条件;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
【解析】【解答】解:因为 ,
由题意可得:,解得或,
当时,,
令,解得或;令,解得;
则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 函数在处有极小值,符合题意;
当时,,
令,解得或;令,解得;
则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 函数在处有极大值,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解得或,并根据极值的定义结合导数检验.
7.【答案】A
【知识点】平面内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解析】【解答】解: 圆 的圆心为,半径,
取 关于轴对称的 点,
若过的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显然与圆无公共点,
则设直线为,即,
由题意可得:,解得,
直线与x轴的交点为,
即.
故答案为:A.
【分析】取 关于轴对称的 点,设直线为,根据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可得,进而可得,并求其取值范围.
8.【答案】D
【知识点】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二倍角的余弦公式
【解析】【解答】解:因为 , 则,
则 ,解得,
所以 .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倍角公式可得,再结合两角和差公式运算求解.
9.【答案】A,B,D
【知识点】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极差、方差与标准差;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百分位数
【解析】【解答】解:设 “初始评分” 为,则 “有效评分” 为,
对于A:“ 初始评分” 的中位数为,“有效评分” 的中位数为,
所以同一个选手的“初始评分“的中位数等于”有效评分”的中位数,故A正确;
对于B:因为,
则“初始评分”的下四分位数为,“有效评分”的下四分位数为,
所以同一个选手的“初始评分”的下四分位数等于“有效评分”的下四分位数,故B正确;
对于C:例如,
则“初始评分”的平均数为,“有效评分”的平均数为3,
显然“初始评分”的平均数低于“有效评分”的平均数,故C错误;
对于D: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后,波动性减小或不变,故方差减小或不变,
所以同一个选手的“初始评分”的方差不低于“有效评分”的方差,故D正确;
故答案为:ABD.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中位数、百分位数、平均数和方差的定义和性质分析判断.
10.【答案】A,D
【知识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平面的基本性质及推论;平行公理;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对于A: 当为中点时, 连接,
因为直线与平面,则,平面,
且平面,则平面,
又因为平面平面,则
所以三点共线 ,故A正确;
对于B:在正方形ABCD中,,
若 ,因为,则,显然不成立,
所以不成立,故B错误;
对于C:因为,
且平面,则,
且,平面,可得平面,
故,
同理可得,则平面,
且平面,可得,
所以 直线与的夹角为,故C错误;
对于D:因为,且平面,平面,
所以平面,
点到平面的距离为定值,且的面积也为定值,
所以 四面体的体积为定值 ,故D正确.
故答案为:AD.
【分析】对于A:根据平面的基本性质分析判断;对于B:利用反证法结合,分析判断;对于C:可证平面,即可得;对于D:可证平面,根据平行关系结合体积公式分析判断.
11.【答案】B,C,D
【知识点】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抛物线的简单性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解答】解:对于A:因为点在抛物线上,
则,解得,
可知抛物线方程为,准线为,故A错误;
对于B:设直线PQ的方程为,,
联立方程,消x得,
则,,
因为,


即,则,所以以为直径的圆经过原点,故B正确;
对于C:因为,
所以,故C正确;
对于D:设线段PQ的中点为M,
因为,则,
可得,
所以以PQ为直径的圆的圆心为,半径为,
且,
可得,即,
可知点A在以PQ为直径的圆内,
又因为点O,P,Q在以PQ为直径的圆上,
所以 ,故D正确.
故答案为:BCD.
【分析】对于A:代入点 可得,进而可得抛物线方程和准线方程;对于B:设直线PQ的方程为,,联立方程结合韦达定理可得,即可得结果;对于C:结合选项B分别求即可判断;对于C:设线段PQ的中点为M,结合选项B,分析可知,进而可得结果.
12.【答案】B,C,D
【知识点】函数的奇偶性;抽象函数及其应用;函数的值
【解析】【解答】解:对于A:因为 ,
令,则,可得或,故A错误;
对于B:令,则,且,可得,
令,则,可得,故B正确;
对于C: 因为函数的定义域为,
当时,令,则,
可得,满足,所以函数是偶函数;
当时,令,则,
可得,所以函数是偶函数;
综上所述:函数是偶函数,故C正确;
对于D:因为 ,令,则,
则,

所以,故D正确,
故答案为:BCD.
【分析】对于A:令,代入运算求解;对于B:令,代入运算求解;对于C:分和两种情况,分别令和运算求解;对于D:令,可得,进而可得结果.
13.【答案】
【知识点】正弦函数的性质;辅助角公式
【解析】【解答】解:因为 ,
且 ,则,
当,即时,取到最大值.
故答案为:.
【分析】利用辅助角公式整理得,结合正弦函数分析求解.
14.【答案】
【知识点】旋转体(圆柱/圆锥/圆台/球)的结构特征
【解析】【解答】解: 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台体体积公式运算求解.
15.【答案】
【知识点】平面向量数量积定义与物理意义;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平面向量的投影向量
【解析】【解答】解:因为向量在向量上的投影向量为,
则,即,
又因为,则,可得,
当且仅当同向,即时,等号成立,
所以的最大值为.
故答案为:.【分析】根据投影向量的定义结合数量积的运算可得,进而可得结果.
16.【答案】
【知识点】椭圆的定义;椭圆的简单性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设直线,且直线AB必与椭圆相交,
联立方程,消去y得,
则,
可得,
又因为右焦点到直线AB的距离,
利用等面积法可得,整理得,
所以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故答案为:.
【分析】设直线,联立方程结合弦长公式可得,根据内切圆的性质结合等面积法可得,再结合椭圆离心率公式运算求解.
17.【答案】(1)证明:连交于点,连.
由为正方形知为中点,又为中点,故,
又平面且平面,
所以平面.
(2)解:取中点,连,由为等边三角形得.
又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所以平面,
以为原点,所在直线分别为轴、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则,,
平面就是坐标平面,故可取其法向量,
设平面一个法向量为,
即,则,
令,则,得,
记平面与平面夹角为,
则,
所以平面与平面夹角的余弦值为.
【知识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用空间向量研究二面角
【解析】【分析】 (1) 连交于点,连.可得,进而可证平面;
(2) 取中点,连,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可得平面,建系,利用空间向量求面面夹角.
18.【答案】(1)解:当时,,解得,
当时,,
因为,所以,即,
所以,
所以,是首项为3,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2)解:由题意知:,
所以,
易知在上单调递增,
而,
所以满足的的最大值为12.
【知识点】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通项与前n项和的关系
【解析】【分析】 (1) 根据 与 之间的关系,结合等比数列分析求解;
(2) 由(1)可得,利用分组求和法可得,结合数列单调性解不等式.
19.【答案】(1)解:因为平分,所以,
由面积公式得,得,
由余弦定理得,
所以.
(2)解:因为,所以,
设,则
,得,
所以,
所以.
【知识点】二倍角的正切公式;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解析】【分析】 (1) 在中,可知,利用面积公式和余弦定理运算求解;
(2) 设,可知,利用面积公式可得,再运算倍角公式运算求解.
20.【答案】(1)解:第2次投篮的人是甲包含两种情况:
①第1次甲投篮且游戏成功,其概率为;
②第1次乙投篮且游戏失败,其概率为,
由全概率公式得第2次投篮的人是甲的概率为.
(2)解:⑴第次投篮的人是甲包含两种情况:
①第次甲投篮且游戏成功,其概率为;
②第次乙投篮且游戏失败,其概率为,
由全概率公式得,即.
⑵由⑴得,
又,所以数列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所以,即.
【知识点】等比数列概念与表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全概率公式
【解析】【分析】 (1) 分“第1次甲投篮且游戏成功”和“第1次乙投篮且游戏失败”两种情况,结合全概率公式运算求解;
(2) ⑴分“第n次甲投篮且游戏成功”和“第n次乙投篮且游戏失败”两种情况,结合全概率公式运算求解;⑵由⑴得,结合等比数列运算求解.
21.【答案】(1)解:设,由题得,整理得,
因为与点均不重合,故点和均不在轨迹上,
即轨迹的方程为.
(2)解:由题设,则直线的方程为,直线的方程为,
联立,得,
解得,
同理得,
当时,,
直线的方程为,即,此时恒过;
当时,解得,此时直线的方程为,过;
当时,解得,此时直线的方程为,过;
综上,直线过定点.
【知识点】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分析】 (1) 设,结合斜率公式运算求解,注意;
(2) 设,则直线的方程为,直线的方程为,与 的方程 联立,利用韦达定理整理得直线的方程为,即可分析定点,注意检验时的情况.
22.【答案】(1)解:因为,又为增函数,
所以在上恒成立,所以,
设,则,令,解得,
所以,当时,此时单调递增;
当时,此时单调递减,
所以,
所以.
(2)解: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要证,即证,即证,
当时,,所以;
当时,令,则,
令,则,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所以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
综上,.
【知识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导数研究函数最大(小)值
【解析】【分析】 (1) 求导,分析可知在上恒成立,设,利用导数求的单调性和最值,结合恒成立问题分析求解;
(2) 分析可知:即证,当,根据不等式性质分析证明;当时,令,利用导数求的单调性和最值,进而可得结果.
1 / 1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
一、单选题
1.设集合,,则(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交集及其运算;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解析】【解答】解:因为 ,
所以 .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题意求集合N,再结合交集运算求解.
2.(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 .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复数的除法运算求解.
3.已知甲、乙两个班的学生人数分别为45人和55人,在某次考试中,甲、乙两个班的数学平均分分别为110分和90分,则这两个班全体学生的平均分为(  )
A.98分 B.99分 C.100分 D.101分
【答案】B
【知识点】分层抽样方法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 这两个班全体学生的平均分为.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运算求解.
4.已知为等差数列,数列满足:,若,且,则(  )
A.26 B.27 C.28 D.29
【答案】B
【知识点】等差数列概念与表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 , ,解得 ,
设 等差数列 的公差为d,因为 ,
即,解得,所以,
可得 ,所以 .
故答案为:B.
【分析】设 等差数列 的公差为d,根据题意求,进而可得,代入运算求解即可.
5.工厂需要将某种废气经过过滤后排放,已知该废气的污染物含量(单位:)与过滤时间(单位:)的关系为(为污染物的初始含量),则污染物减少到初始含量的大约需要(参考数据:)(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对数的性质与运算法则
【解析】【解答】解:因为 ,即,
由题意可得,整理得,
即 污染物减少到初始含量的大约需要 80天.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结合对数运算求解.
6.已知函数在处有极小值,则的值为(  )
A.1 B.3 C.1或3 D.或3
【答案】A
【知识点】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条件;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
【解析】【解答】解:因为 ,
由题意可得:,解得或,
当时,,
令,解得或;令,解得;
则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 函数在处有极小值,符合题意;
当时,,
令,解得或;令,解得;
则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 函数在处有极大值,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解得或,并根据极值的定义结合导数检验.
7.已知,若直线关于轴对称的直线与圆有公共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平面内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解析】【解答】解: 圆 的圆心为,半径,
取 关于轴对称的 点,
若过的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显然与圆无公共点,
则设直线为,即,
由题意可得:,解得,
直线与x轴的交点为,
即.
故答案为:A.
【分析】取 关于轴对称的 点,设直线为,根据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可得,进而可得,并求其取值范围.
8.已知,,,则(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二倍角的余弦公式
【解析】【解答】解:因为 , 则,
则 ,解得,
所以 .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倍角公式可得,再结合两角和差公式运算求解.
二、多选题
9.一项比赛共有9位评委,选手完成比赛后,每位评委现场给出一个“初始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剩余7位评委的评分为“有效评分”.则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
A.同一个选手的“初始评分的中位数等于”有效评分的中位数
B.同一个选手的“初始评分”的下四分位数等于“有效评分”的下四分位数
C.同一个选手的“初始评分”的平均数不低于“有效评分”的平均数
D.同一个选手的“初始评分”的方差不低于“有效评分”的方差
【答案】A,B,D
【知识点】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极差、方差与标准差;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百分位数
【解析】【解答】解:设 “初始评分” 为,则 “有效评分” 为,
对于A:“ 初始评分” 的中位数为,“有效评分” 的中位数为,
所以同一个选手的“初始评分“的中位数等于”有效评分”的中位数,故A正确;
对于B:因为,
则“初始评分”的下四分位数为,“有效评分”的下四分位数为,
所以同一个选手的“初始评分”的下四分位数等于“有效评分”的下四分位数,故B正确;
对于C:例如,
则“初始评分”的平均数为,“有效评分”的平均数为3,
显然“初始评分”的平均数低于“有效评分”的平均数,故C错误;
对于D: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后,波动性减小或不变,故方差减小或不变,
所以同一个选手的“初始评分”的方差不低于“有效评分”的方差,故D正确;
故答案为:ABD.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中位数、百分位数、平均数和方差的定义和性质分析判断.
10.正方体棱长为2,直线与平面交于点为线段上的动点,则(  )
A.当为中点时,三点共线
B.存在点,使
C.直线与的夹角为
D.四面体的体积为定值
【答案】A,D
【知识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平面的基本性质及推论;平行公理;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对于A: 当为中点时, 连接,
因为直线与平面,则,平面,
且平面,则平面,
又因为平面平面,则
所以三点共线 ,故A正确;
对于B:在正方形ABCD中,,
若 ,因为,则,显然不成立,
所以不成立,故B错误;
对于C:因为,
且平面,则,
且,平面,可得平面,
故,
同理可得,则平面,
且平面,可得,
所以 直线与的夹角为,故C错误;
对于D:因为,且平面,平面,
所以平面,
点到平面的距离为定值,且的面积也为定值,
所以 四面体的体积为定值 ,故D正确.
故答案为:AD.
【分析】对于A:根据平面的基本性质分析判断;对于B:利用反证法结合,分析判断;对于C:可证平面,即可得;对于D:可证平面,根据平行关系结合体积公式分析判断.
11.已知为坐标原点,点在抛物线上,经过点且斜率大于零的直线交于两点,点在第一象限,则(  )
A.的准线为 B.以为直径的圆经过原点
C. D.
【答案】B,C,D
【知识点】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抛物线的简单性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解答】解:对于A:因为点在抛物线上,
则,解得,
可知抛物线方程为,准线为,故A错误;
对于B:设直线PQ的方程为,,
联立方程,消x得,
则,,
因为,


即,则,所以以为直径的圆经过原点,故B正确;
对于C:因为,
所以,故C正确;
对于D:设线段PQ的中点为M,
因为,则,
可得,
所以以PQ为直径的圆的圆心为,半径为,
且,
可得,即,
可知点A在以PQ为直径的圆内,
又因为点O,P,Q在以PQ为直径的圆上,
所以 ,故D正确.
故答案为:BCD.
【分析】对于A:代入点 可得,进而可得抛物线方程和准线方程;对于B:设直线PQ的方程为,,联立方程结合韦达定理可得,即可得结果;对于C:结合选项B分别求即可判断;对于C:设线段PQ的中点为M,结合选项B,分析可知,进而可得结果.
12.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对于任意的,都有成立,则(  )
A.
B.若,则
C.一定是偶函数
D.若,则
【答案】B,C,D
【知识点】函数的奇偶性;抽象函数及其应用;函数的值
【解析】【解答】解:对于A:因为 ,
令,则,可得或,故A错误;
对于B:令,则,且,可得,
令,则,可得,故B正确;
对于C: 因为函数的定义域为,
当时,令,则,
可得,满足,所以函数是偶函数;
当时,令,则,
可得,所以函数是偶函数;
综上所述:函数是偶函数,故C正确;
对于D:因为 ,令,则,
则,

所以,故D正确,
故答案为:BCD.
【分析】对于A:令,代入运算求解;对于B:令,代入运算求解;对于C:分和两种情况,分别令和运算求解;对于D:令,可得,进而可得结果.
三、填空题
13.函数在上的最大值是   .
【答案】
【知识点】正弦函数的性质;辅助角公式
【解析】【解答】解:因为 ,
且 ,则,
当,即时,取到最大值.
故答案为:.
【分析】利用辅助角公式整理得,结合正弦函数分析求解.
14.第19届亚洲运动会于2023年9月23日10月8日在我国杭州成功举办,中国国家队以201金、111银、71铜的优异成绩位列奖牌榜榜首.此次亚运会的颁奖花束——“硕果累累”,由花材和花器两部分组成,如图1.其中花器的造型灵感来自中国南宋时期官窑花解,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阳木雕制作而成,可以近似看作由大、小两个圆台拼接而成的组合体,如图2.已知大圆台的两底面半径和高分别为,小圆台的两底面半径和高分别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答案】
【知识点】旋转体(圆柱/圆锥/圆台/球)的结构特征
【解析】【解答】解: 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台体体积公式运算求解.
15.向量在向量上的投影向量为,则的最大值为   .
【答案】
【知识点】平面向量数量积定义与物理意义;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平面向量的投影向量
【解析】【解答】解:因为向量在向量上的投影向量为,
则,即,
又因为,则,可得,
当且仅当同向,即时,等号成立,
所以的最大值为.
故答案为:.【分析】根据投影向量的定义结合数量积的运算可得,进而可得结果.
16.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为,过作倾斜角为的直线交椭圆于两点,若的内切圆半径,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
【答案】
【知识点】椭圆的定义;椭圆的简单性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设直线,且直线AB必与椭圆相交,
联立方程,消去y得,
则,
可得,
又因为右焦点到直线AB的距离,
利用等面积法可得,整理得,
所以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故答案为:.
【分析】设直线,联立方程结合弦长公式可得,根据内切圆的性质结合等面积法可得,再结合椭圆离心率公式运算求解.
四、解答题
17.图1是由正方形和正三角形组成的一个平面图形,将沿折起,使点到达点的位置,为的中点,如图2.
(1)求证:平面;
(2)若平面平面,求平面与平面夹角的余弦值.
【答案】(1)证明:连交于点,连.
由为正方形知为中点,又为中点,故,
又平面且平面,
所以平面.
(2)解:取中点,连,由为等边三角形得.
又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所以平面,
以为原点,所在直线分别为轴、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则,,
平面就是坐标平面,故可取其法向量,
设平面一个法向量为,
即,则,
令,则,得,
记平面与平面夹角为,
则,
所以平面与平面夹角的余弦值为.
【知识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用空间向量研究二面角
【解析】【分析】 (1) 连交于点,连.可得,进而可证平面;
(2) 取中点,连,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可得平面,建系,利用空间向量求面面夹角.
18.记为数列的前项和,已知.
(1)求;
(2)若,记为的前项和,且满足,求的最大值.
【答案】(1)解:当时,,解得,
当时,,
因为,所以,即,
所以,
所以,是首项为3,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2)解:由题意知:,
所以,
易知在上单调递增,
而,
所以满足的的最大值为12.
【知识点】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通项与前n项和的关系
【解析】【分析】 (1) 根据 与 之间的关系,结合等比数列分析求解;
(2) 由(1)可得,利用分组求和法可得,结合数列单调性解不等式.
19.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平分且交于点.已知的面积为1.
(1)若,求;
(2)若,求.
【答案】(1)解:因为平分,所以,
由面积公式得,得,
由余弦定理得,
所以.
(2)解:因为,所以,
设,则
,得,
所以,
所以.
【知识点】二倍角的正切公式;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解析】【分析】 (1) 在中,可知,利用面积公式和余弦定理运算求解;
(2) 设,可知,利用面积公式可得,再运算倍角公式运算求解.
20.甲、乙两人玩一种游戏,游戏规则如下:放置一张纸片在地面指定位置,其中一人在固定位置投篮,若篮球被篮板反弹后击中纸片,则本次游戏成功,此人继续投篮,否则游戏失败,换为对方投篮.已知第一次投篮的人是甲、乙的概率分别为和,甲、乙两人每次游戏成功的概率分别为和.
(1)求第2次投篮的人是甲的概率;
(2)记第次投篮的人是甲的概率为,
⑴用表示;
⑵求.
【答案】(1)解:第2次投篮的人是甲包含两种情况:
①第1次甲投篮且游戏成功,其概率为;
②第1次乙投篮且游戏失败,其概率为,
由全概率公式得第2次投篮的人是甲的概率为.
(2)解:⑴第次投篮的人是甲包含两种情况:
①第次甲投篮且游戏成功,其概率为;
②第次乙投篮且游戏失败,其概率为,
由全概率公式得,即.
⑵由⑴得,
又,所以数列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所以,即.
【知识点】等比数列概念与表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全概率公式
【解析】【分析】 (1) 分“第1次甲投篮且游戏成功”和“第1次乙投篮且游戏失败”两种情况,结合全概率公式运算求解;
(2) ⑴分“第n次甲投篮且游戏成功”和“第n次乙投篮且游戏失败”两种情况,结合全概率公式运算求解;⑵由⑴得,结合等比数列运算求解.
21.设两点的坐标分别为,直线相交于点,且它们的斜率之积是,记点的轨迹为.
(1)求的方程;
(2)若为直线上的一动点,直线分别与交于点.求证:直线过定点.
【答案】(1)解:设,由题得,整理得,
因为与点均不重合,故点和均不在轨迹上,
即轨迹的方程为.
(2)解:由题设,则直线的方程为,直线的方程为,
联立,得,
解得,
同理得,
当时,,
直线的方程为,即,此时恒过;
当时,解得,此时直线的方程为,过;
当时,解得,此时直线的方程为,过;
综上,直线过定点.
【知识点】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分析】 (1) 设,结合斜率公式运算求解,注意;
(2) 设,则直线的方程为,直线的方程为,与 的方程 联立,利用韦达定理整理得直线的方程为,即可分析定点,注意检验时的情况.
22.已知函数,其中.
(1)若为增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2)若,证明:.
【答案】(1)解:因为,又为增函数,
所以在上恒成立,所以,
设,则,令,解得,
所以,当时,此时单调递增;
当时,此时单调递减,
所以,
所以.
(2)解: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要证,即证,即证,
当时,,所以;
当时,令,则,
令,则,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所以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
综上,.
【知识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导数研究函数最大(小)值
【解析】【分析】 (1) 求导,分析可知在上恒成立,设,利用导数求的单调性和最值,结合恒成立问题分析求解;
(2) 分析可知:即证,当,根据不等式性质分析证明;当时,令,利用导数求的单调性和最值,进而可得结果.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