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第2课时 小数乘整数(2)
1 小数乘法
义务教育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课时 小数乘整数(2)》教学PPT课件+教案
问题导入
0.72 × 5 =
议一议:你知道下面算式如何计算吗?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课时 小数乘整数(2)》教学PPT课件+教案
探究新知
0.72 × 5 =
把0.72转化成整数。
利用因数的变化
引起积的变化
的规律。
思考:0.72不是价钱,怎样计算?
能不能转化成整数来计算?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课时 小数乘整数(2)》教学PPT课件+教案
0.72 × 5 =
最后的0可以去掉。
3.6
0.72
× 5
7 2
× 5
×100
÷100
3 6 0
3 6 0
.
.
.
思考:如何利用积的变化规律计算呢?请你试一试。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课时 小数乘整数(2)》教学PPT课件+教案
1.根据积的变化规律把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法,按整数乘法的规则进行计算;
2.处理好积中小数点的位置;
3.积中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小
结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课时 小数乘整数(2)》教学PPT课件+教案
(教材P3 做一做T1)
2 5
× 5
0.7
× 4
2.5
× 5
12.5
2.8
1 2 5
1.计算下面各题
7
× 4
2 8
想一想: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课时 小数乘整数(2)》教学PPT课件+教案
(1)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所得积一般来说也是小数,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相同。
(2)小数乘整数,积的小数部分末尾如果有0,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去掉,而整数乘法积中末尾的0不能去掉。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课时 小数乘整数(2)》教学PPT课件+教案
2.给下面各题的积点上小数点。
(教材P3 做一做T2)
4 . 6
× 3
1 3 8
4 . 6
× 3 0
1 3 8 0
0 . 4 6
× 3 0
1 3 8 0
0 . 4 6
× 3 0 0
1 3 8 0 0
.
.
.
.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课时 小数乘整数(2)》教学PPT课件+教案
3.计算下面各题。
1 2 . 4
× 7
2 . 3
× 1 2
2 . 0 5
× 6
3 . 1 3
× 5 3
8 6 . 8
2 7 . 6
1 2 . 3 0
1 6 5 . 8 9
4 6
2 3
9 3 9
1 5 6 5
(教材P3 做一做T3)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课时 小数乘整数(2)》教学PPT课件+教案
(教材P4 练习一T3)
巩固运用
(1)小亮家到学校大约1.3km,他每天往返两次。
我家到学校大约1.3km。我每天往返两次。
“往返”就是一去一回,算作两次。
4个1.3km
他每天走:1.3×4 = (km)
他周一到周五走: ×5 = (km)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课时 小数乘整数(2)》教学PPT课件+教案
他每天走:1.3×4 = (km)
他周一到周五走: ×5 = (km)
5.2
5.2
26
1.3
× 4
5 2
5.2
× 5
2 6 0
.
.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课时 小数乘整数(2)》教学PPT课件+教案
(2)先估计自己家到学校的路程,再计算每天从家到学校往返要走的路程和周一到周五共走的路程。
按实际情况计算即可。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课时 小数乘整数(2)》教学PPT课件+教案
思维训练
路旁有一排路灯杆,每相邻两根之间的距离是45.5m。有一天王晨饭后散步,她从第一-根走到第十根,一共走了多少米
45.5×(10-1)
=45.5×9
=409.5 (m)
答:她从第一根走到第十根,-共走了409.5m。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课时 小数乘整数(2)》教学PPT课件+教案
课堂小结
小数乘整数的算法
0.72×5=3.6
0.72
× 5
7 2
× 5
×100
÷100
3 6 0
3 6 0
.
.
.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课时 小数乘整数(2)》教学PPT课件+教案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本课时的习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课时 小数乘整数(2)》教学PPT课件+教案1 小数乘法
第2课时 小数乘整数(2)
【教学内容】?
教材第3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的进行计算。
2.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法。
3.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探究数学知识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归抽并掌握计算数乘整数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出结果,
难点:在探究小数乘整数的过程中理解如何“把因教中的小数转化成量数”从而理解小数辈整数的重理,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出示算式:0.72×5。
师:观察算式,你还能计算出结果吗?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
二、探究新知
出示教材P3例2。
1.自主探究。
师:能不能结合我们刚刚的讨论交流,自己试着算一算这道题?
学生先独立尝试,然后小组内交流。
2.交流汇报。
预设:
第一步:将0.72×5转化为72×5,因数0.72转化为72,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可用“×100”表示;另一个因数5不变,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是360。根据积的变化规律,这里的积360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第二步:确定积的小数点,将360除以100,商是3.60。根据小数的性质,末尾的0可以去掉。
3.总结归纳。
师:回顾刚才的计算,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计算过程?
小组讨论,集体汇报。
师生共同总结:首先根据积的变化规律把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法,按整数乘法的规则进行计算;其次处理好积中小数点的位置;最后要注意的是积中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4.及时训练,强化新知。
(1)教材P3“做一做”第1题。
指名学生板演,全班订正。
(2)教材P3“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汇报。
师:说一说,通过这几道题的练习,你认为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整数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3)教材P3“做一做”第3题。
指名学生板演,全班练习。检查、订正时着重关注小数点的位置。
三、巩固运用
完成教材“练习一”第3题。
(1)学生独自完成
(2)集体汇报交流
四、思维训练
发散思维,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本课时的习题。
【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2)
当数量不变时,总价随着单价的变化而变化;当单价不变时,总价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
【教学反思】
教学时注意对教科书中的习题进行充分挖掘,让学生深入思考计算背后的规律,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渗透函数思想,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加强知识的应用练习,进一步突破当整数末尾有0时,怎样计算并正确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的这一难点,而在小数乘法知识的应用上,始终让学生围绕小数乘法的意义来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