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与朱元思书》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与朱元思书》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14 09:17: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与朱元思书》-----我要知
科目:八年级语文(下) 主备人:cys 课型:新授课 时间:
一、【题目解读】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录。文中描写了自富阳至桐庐一百里间的山光水色。钱塘江从下游上溯到桐庐这一段称富春江。天下闻名的富春江景色,就集中在富阳到桐庐这一地带。
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但是,中国的应用性文体从来不排斥审美的文学属性,尤其是书信一体,多记事陈情,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结合十分完美。
二、【学习目标】
1、熟练正确诵读全文;理解文意,并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思。
2、学习作者借景抒情,抓住富春江水的绮丽多姿的特点并有层次的写景的方法。
3、通过理解和分析,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三、【重难点】
1、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2、通领会作者的借景抒情。
四、【作者简介】
(469—520),字叔痒, (朝代)吴兴故彰(今浙江省安吉县)人。他出身贫寒,为人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他的诗文“清拔有大气”,曾得到当时文坛领袖沈约的称赏。当时有的人效仿他这种文章,称“吴均体”。吴均著有《后汉书注》、《齐春秋》、《庙记》等书,后来都失传了。
五、【创作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因而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吴均也因动乱而生发热爱山水风光之情,《与朱元思书》是吴均融合其情后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
六、【思路点拨】
总写:
与朱元思书 水
分写:

21、《与朱元思书》-----我想问
八年级 班 组 教师: 时间:
一、你发现了哪些问题? 二、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三、你还有哪些疑问?
21、《与朱元思书》-----我要说
科目:八年级语文(下) 主备人:cys 课型:新授课 时间: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并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
2.理解和分析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致,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鸢飞戾天- - - - - 窥谷忘返”两句。
三、【精讲释疑】
1、预习思考: 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绮丽多姿极富层次:
第一段总写富春江的景色之美,概括为 ;
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 ”和“ ”的特点进行细致的描绘;
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山的雄奇之美
2、译一译: 提出自己不会翻译的字词、句子,小组合作,师生共同解决。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课堂小结】
4、本文作者从行船游江的实感出发,通过对富春江富阳到桐庐一段奇山异水的情感描绘,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水的情感和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客观地表现了作者对政治失意的厌倦和企图寄情山水的思想情绪。
五、【知识拓展延伸】
5、积累有关山水的名句。
21、《与朱元思书》-----我会做
科目:八年级语文(下) 主备人:cys 课型:新授课 时间:
1、下列画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无碍ài 经纶lún 泠泠作响líng
B、飘荡dàng 急湍tuān 嘤嘤成韵yīng
C、轩邈miǎo 缥碧piāo 鸢飞戾天yuān
D、横柯kē 窥谷kuī 好鸟相鸣hǎo
2、下列画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凭依) B.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至)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筹划) D.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指示 )
3、下列对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我泛着小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听任它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急流猛浪,比箭还飞得快,又像奔马一样。)
C.好鸟相呜,嘤嘤成韵。(美丽的鸟儿在相互对叫着,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蝉鸣叫了千次也不停歇,猿啼叫了百次也不断绝。)
4、填空题
《与朱元思书》选自《 》,作者 。本文结构是 式,总写富春江景色的一句是“ ”。
5、翻译下列句子。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6、说说你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