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端午的鸭蛋》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14 09:36: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屈子冤魂终古在,
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
醉讽离骚不解愁。
——边贡猜猜是哪个节日,来历如何?端午的由来 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 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两个五,故又称“重五”。
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 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有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影响最广的是纪念屈原说。
2018/12/12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端午的鸭蛋——汪曾祺 (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资深文化界名人。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师从沈从文,曾长期任职北京京剧院编剧。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nào记事》散文集:《蒲桥集》等。
他的行文如同随意聊天,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文风闲适自由,不做刻意的雕凿加工,不刻意追求结构的严谨,但在随意中体现了整体的严谨与和谐。
汪曾祺检查预习汪曾祺系百索子倘若熏五毒苋菜似的用酒和门楣拧成小绳咂摸车胤大襟城隍络子籍贯腌腊硝药qíjìjíxiāoníngyānhuòhuángméilàoyìnxiàntǎngjīnshì·dexūnzā·mo避邪xié词语积累门楣:门框上的横木。
籍贯:祖居或个人出生的地方。
城隍:迷信传说中指主管某个城的神。
肃然起敬: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囊萤映雪:囊萤和映雪分别指晋朝车胤和孙康利用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的故事。
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
与有荣焉:因而也感到荣幸。
听读课文1、文章开头介绍了端午节的哪些习俗?作用是什么?
2. 家乡的鸭蛋到底好在哪里?有什么特点?
以“这是 的鸭蛋,因为 (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为句式说一段话。
3、写端午节的鸭蛋时写了哪些日常生活小事?
4、文章结尾为什么要要引用囊萤映雪的故事,是否离题太远?
5、你认为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整体感知:你觉得课文写了哪几方面内容?请概括出来。1、说端午,介绍家乡端午的种种习俗(第1自然段)2、说鸭蛋,写家乡鸭蛋的名声、特色。(2-3自然段)3、正式涉及正题——“端午的鸭蛋”,着重写了“鸭蛋络子” 。(4-6自然段)端午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1、文章中介绍了哪些端午节的习俗?哪些是作者家乡所特有的?端午习俗系百索子
做香角子
贴五毒
贴符
喝雄黄酒
放黄烟子
吃“十二红”(鸭蛋)特有风俗第一段的中心句是哪句? 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
“很多”可以删去吗?
不可。“很多”一样,并不排除有不一样的。删去就都一样,没特色了。这一段采用什么结构方式?
系百索子
做香角子
贴五毒
贴符
喝雄黄酒
放黄烟子
吃“十二红”总分关系并列关系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第一段大谈端午的种种风俗而不写“鸭蛋”,离题吗?题为“端午的鸭蛋”,先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端午”的气氛,就为文章主体“鸭蛋”预设了背景。
作者从各地均有的风俗写到家乡独特的风俗,再写到“十二红”,写到“咸鸭蛋”,最后水到渠成地转写“端午的鸭蛋”。
表现作者一种闲适自由的写作风格,如同随意聊天,娓娓道来
2、阅读2、3段,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家乡的鸭蛋好?它有什么特点?作者对家乡的鸭蛋有怎样的感情?家乡鸭蛋的特点名声久远质细而油多
蛋白而柔嫩问起籍贯 会肃然起敬上海店里 会特别标明双黄鸭蛋 会成批输出引袁枚文作证以北京鸭蛋相比我对家乡鸭蛋的情感曾经沧海难为水.
充满了自豪与热爱之情。小组合作,请按“这是---------的鸭蛋,因为------------(找出文中相关语句)”句式说一句话。参考示例 ①名声远播的……,因为“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其中“肃然起敬”和“特别标明”两个词最能体现“高邮咸蛋”的名声。有点调侃,有点自豪,也有淡淡的幽默。
②与众不同的……,因为“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
“还”、“不如……多”、“成批”写出了自豪之情。“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喜不已。”
③历史悠久的……,因为清代诗人、诗论家袁枚就曾在他的《随园食单·小菜单》里提到“高邮腌蛋”。注意有关袁枚的注解:1716-1797。袁枚写随园食单中的腌蛋一节距离现在少说也有200年了,可谓“老品牌”、“老字号”了。
④质细而油多的……,因为“筷子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造型式的语言生动写出了家乡咸鸭蛋的美味可口,让人垂涎欲滴。
⑤吃法多样的……,因为“可以带壳切开吃”“可以用筷子挖着吃”“可以和豆腐炒着吃——‘朱砂豆腐’”……
⑥色彩鲜艳的……,因为蛋壳是淡青色的,蛋白是白色的,蛋黄是红色的。 这一部分围绕端午节的鸭蛋习俗写了几件事情?
其中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品读文章第4—6段打络子
挑鸭蛋
装鸭蛋
挂络子
吃鸭蛋
玩蛋壳走进课文 品鸭蛋(详)(详)(详)乐趣多(怀想童年)囊萤映雪的故事(联想) 你觉得课文结尾有必要写“囊萤映雪”的故事吗?为什么? (欢迎大家发表不同的见解!)我认为,作者这样写既体现了他散文闲适自由的风格,也不失结构的严谨。因为,从“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正是作者儿时所想,体现了儿时对“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这一活动的喜爱和快乐的心理,而这些正是作者怀念儿时生活的原因所在,紧扣文章主旨。领会主旨1、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
2、文章对咸鸭蛋津津乐道地谈论有何意义? 对家乡咸鸭蛋的难以忘怀,实际上不是作者个
人的心态,这是人类普遍的心理。儿时的一切,
在成年之后,都会笼罩一层异样的光辉。
日常生活中富含生活情趣、人生意味。只有
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悲苦、平淡以及诗
意,我们才算真实地体验到生活的滋味。
文章通过对家乡的鸭蛋的富有情趣的介绍,
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系百索子.做香角子
贴五毒.帖符.喝雄黄酒
放黄烟子.吃十二红名声
特色挑鸭蛋
装鸭蛋
挂鸭蛋
吃鸭蛋
玩蛋壳对童年生活的怀想对家乡的热爱 找出课文中你认为写得好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并说说喜爱的理由。品味语言重点语句分析1.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前几个小分句本是很通俗的大白话,却突然用了一个“多矣”的文言,之后马上又回到大白话,这体现了汪曾祺的语言特色:古汉语与口语相结合,仿佛当代的青年人说着说着汉语,突然夹杂着几个英语单词,并没有不伦不类之感。然后作者又引用了唐代诗人元稹在《离思》中的一句著名诗句:“曾经沧海难为水”,运用“大材小用”的诗句,来表示自己对别处的咸鸭蛋不屑一顾。这一“文白夹杂”句令人忍俊不禁,为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和趣味。
重点语句分析2.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威蛋的黄是通红的。
这一句讲食用咸鸭蛋。作者写吃咸鸭蛋“筷子头一扎下去”中的“扎”的动作描绘,“吱——红油就冒出来了”的声音及颜色的形象描绘,特别“吱”字中得到了活灵活现的表现,使读者感受到那一刻的动感与快感,让读者如见其形,如闻其声,体现了大作家之文笔。 3. “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一个普普通通的鸭蛋,在作者笔下居然写得如此别具一格。可见生活中的情趣是无处不在的。语言虽平淡,而细品之下确实有味。 重点语句分析 4. “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朴素的大白话信口而出,朴实自然,让人倍感亲切。重点语句分析文章语言的特色(找例子)1.平淡有味:2.方言入文:3.带有文言色彩:好处是:使文章增添书卷气和典雅之美好处是:作者脱口而出,直率朴素好处是:读起来亲切自然。4.有点幽默:请再找出几个有方言、口语色彩的句子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
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
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
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
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请再找出几个有文言色彩的句子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
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作业:课外练笔用一两百字详细地说明你所知道的端午节的一种风俗,注意借鉴作者平淡而有味的语言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