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细胞的分化教案(表格式)—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6.2细胞的分化教案(表格式)—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2-19 07:5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必修1第6章第2节
细胞的分化
学校 授课教师
课型 新课 课时 1 时间
教材内容 《细胞的分化》是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一册《分子与细胞》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2节内容,在学习了细胞增殖使细胞数量增多的基础上,对细胞种类的增加进行探索,通过分析事实、抽象概况建立细胞分化的概念,从而拓展到细胞全能性等知识点。本节内容既是对细胞结构、功能、分裂等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又为学习遗传、变异打下基础。除此以外,细胞全能性及干细胞的知识又是选修课本中植物组织培养、克隆技术和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对后续知识的学习具有重要的理论铺垫作用。
课标要求 说明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方面发生特异性的分化,形成复杂的多细胞生物体。
学情分析 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组织、器官、系统的相关知识,并且对于个体发育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较高的学习兴趣;对于细胞全能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可以拓展开来,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对于生物科学的求知欲望。但是对于基因的表达,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对于学生较难理解,因此对于这部分知识要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描述。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事实,归纳总结细胞分化的概念,说明细胞分化的机理及在生物个体发育中的意义; 2.通过分析植物组织培养,理解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并能举例说明细胞的全能性及在生产实践与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3.通过对细胞全能性应用的了解,能关注生物科学发展、关注生活与生命。
教学重点 细胞分化的概念、原因和意义 细胞全能性的概念
教学难点 细胞分化的原因 细胞全能性的概念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自主学习等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视频导入。播放由受精卵发育到胎儿过程的视频,时间1分钟。 2、导入语:结合这个视频,我们可以知道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在受精卵发育成个体这个过程中,细胞数目由少到多,这个过程依靠的是细胞增殖完成的,有丝分裂是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如果发育过程细胞进行分离会怎么样?因此,在个体发育的过程中,除了要进行细胞分裂,还要进行细胞分化。 观看视频,理解个体发育的过程不仅需要经历细胞的分裂还需要细胞的分化。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本节课题。
构建细胞分化的概念 展示受精卵发育成各种细胞的图片,让学生指出哪部分属于细胞分裂,哪部分属于细胞分化,并说明理由。(细胞分化使细胞产生差异)分化后的细胞在哪些方面产生差异呢?(形态、结构、功能) 具体分析动物体中造血干细胞分化得到的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和植物体中分生组织细胞分化得到的叶肉细胞、表皮细胞、储藏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上的差异。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细胞分化的定义。 展示分化早期受损出现的异常分化图片以及分化后不同功能的细胞,认识到细胞分化的重要意义:①个体发育的基础,能形成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组织和器官;②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依据图片,明确细胞分化使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上产生稳定性差异。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细胞分化的定义。 利用情景,分析事实,提高学生的认知归纳能力
分析细胞分化的实质和特点 1.【活动1:小组讨论,思考问题】 依据表格信息,创设问题,引导进行小组讨论: ①细胞形态、结构、功能的控制者是什么?体现者是什么? ②分化后的细胞遗传物质改变了吗?为什么? ③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 2.明确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以红细胞和肌细胞为例,帮助学生理解。 3.给出有关细胞分化的事实证据,引导学生得出细胞分化的特点。 依据信息,小组讨论,尝试解决问题。 理解基因选择性表达,尝试说出红细胞和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 分析事实证据,归纳细胞分化的特点。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实例分析,理解细胞全能性的概念 1.提问:高度分化后的细胞能否像受精卵那样发育成完整个体呢? 【活动2:阅读教材P120思考·讨论,分析资料1】 粗略分析实验,重点强调结论: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由此引出细胞全能性的概念,依据资料1分析得到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和原因。 2.分析分化程度和细胞全能性 的关系 1.带着疑问阅读教材,解决疑惑,理解细胞全能性的概念 提问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培养深入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解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操作步骤和优势,联系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1.详细分析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展示组织培养与有性生殖的步骤 【活动3:小组讨论,植物组织培养与有性生殖相比有哪些优势?】 2.联系科技:简要介绍植物组织培养在转基因植物研究中的应用;联系实际:简要介绍依靠细胞全能性在植物和动物中的研究及其意义。鼓励学生好好学习,为科学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11.比较植物组织培养和有性生殖,认识到组织培养技术的优势。 2.关注生物科学发展,认识到生物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小组讨论,发散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
课堂小结 思回顾本节知识,形成知识框架 对总结巩固
板书设计 6.2细胞的分化
教学反思 课程教学中问题 1.时间把握需加强。有关细胞分化的教学节奏较好,进入细胞全能性后,特别是植物组织培养,时间把握不到位,导致最后的小结略显仓促; 2.学生活动较少,进入细胞全能性后,部分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有一定困难,思维活跃度不高,跟不上节奏。学生活动局限于小组讨论发表意见,可增加动手写下来并展示等小组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缺少练习和检测反馈环节。适当增加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应用知识的环节,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同时教师能够得到这节课的反馈结果; 4.整体课堂虽然目的较为明确,但是知识层次较浅。 二、改进措施 1.增强时间把控,可缩短植物组织培养与有性生殖比较的时间,增加对于本节课总结的时间,加深学生对于本节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2.增加多类型的学生活动,让学生动起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课堂氛围。例如:学生动笔写后展示,学生修正,老师总结等活动; 3.增加检测反馈环节,让学生将本节所学知识得以应用,检测学习效果,同时加深印象,教师也能够得到这节课的反馈结果,同时起到加深知识层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