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牛顿第三定律(同步检测)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汽车里有一水平放置的硅胶魔力贴,魔力贴上放置质量为m的小花瓶.若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向前运动,则( )
A.小花瓶受到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前
B.小花瓶受到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后
C.魔力贴对小花瓶的支持力与小花瓶对魔力贴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魔力贴对小花瓶的支持力与小花瓶对魔力贴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
B.有作用力才有反作用力,因此作用力在先,反作用力在后
C.两个物体相互作用,不论静止或运动,总是存在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只能存在于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
3.春天,河边上的湿地很松软,人在湿地上行走时容易下陷,在人下陷时( )
A.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就是他受的重力
B.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大于湿地地面对他的支持力
C.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等于湿地地面对他的支持力
D.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等于他受到的重力
4.如图所示,用轻绳把物体A悬吊在天花板上,静止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受的重力和物体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对绳的拉力和绳对物体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物体受的重力和绳对物体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绳对天花板的拉力和天花板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5.如图所示,粗糙的A、B长方体木块叠放在一起.静置于水平面上,B木块受到一个水平方向的牵引力F,但仍然保持静止,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A对B的压力就是A物体的重力
B.B不动是因为它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小于拉力F
C.B与A间只有一对相互作用力
D.木块B先对地面施加压力,使地面发生形变后,地面再对B施加支持力
6.一个榔头敲在一块玻璃上把玻璃打碎了。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榔头对玻璃的作用力大于玻璃对榔头的作用力,所以玻璃才碎裂
B.榔头受到的力大于玻璃受到的力,只是由于榔头比玻璃能够承受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
C.榔头和玻璃之间的作用力是等大的,只是由于榔头比玻璃能够承受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
D.因为不清楚榔头和玻璃的其他受力情况,所以无法判断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7.如图所示,用质量不计的轻细绳L1和L2将A、B两重物悬挂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1对A的拉力和L2对A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L2对A的拉力和L2对B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L2对B的拉力和B受到的重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L2对B的拉力和B对L2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8.关于牛顿第三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物体间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合力等于零
9.关于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施力物体同时一定是受力物体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C.一对平衡力一定是同一种性质的力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
10.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AB杆靠在平台的拐角上处于静止状态,拐角处光滑,则地面对杆A端施加的作用力为( )
A.支持力和摩擦力 B.支持力
C.摩擦力 D.无法确定受几个力作用
11.如图所示的“押加”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体育项目之一,又称为大象拔河.比赛中,甲、乙双方通过腿、腰、肩和颈用“力”拖动布带互拉,以决胜负.忽略布带的质量,下列关于比赛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僵持状态下,甲拉绳的力与乙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在僵持状态下,乙对甲的拉力与乙对地面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甲若获胜是因为甲的拉力大于乙的拉力
D.甲、乙互拉的力一定大小相等
12.(多选)一起重机通过一绳子将货物向上吊起的过程中(忽略绳子的重力、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货物匀速上升时,绳子对货物的拉力与货物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无论货物怎么上升,绳子对货物的拉力与货物对绳子的拉力,大小总是相等
C.无论货物怎么上升,绳子对货物的拉力总大于货物的重力
D.货物匀速上升时,绳子对货物的拉力大小总等于货物的重力
13.(多选)如图甲所示,某同学将一个力传感器A系在墙壁上固定,另一力传感器B握在手中,力传感器A、B互相钩着并连接在计算机上.用手向右拉力传感器B,在计算机显示屏上可以看到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乙可知( )
A.作用力大小总是大于反作用力大小
B.传感器A、B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始终相等
C.传感器A、B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方向始终相反
D.横坐标表示的物理量是传感器B向右移动的位移
二、非选择题
14.在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实验中,把A、B两个轻质弹簧测力计连接在一起,B的一端固定,用手拉测力计A,如图甲所示.可以看到两个测力计的指针同时移动.稳定后,测力计A受到B的拉力F′,测力计B受到测力计A的拉力F.
(1)B弹簧测力计放大如图乙所示,读数F为________N.
(2)F和F′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手对弹簧测力计A的拉力大小为_________N.
15.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固定一挡板。
甲 乙
(1)若挡板水平固定在斜面上,重为G的铅球放在挡板上处于静止状态,如图甲所示,试证明铅球对挡板的压力大小等于铅球所受的重力大小,并画出相应的受力分析图;
(2)若挡板竖直固定在斜面上,质量为m的铅球放在挡板与斜面之间保持静止,如图乙所示,分析铅球的受力,并画出铅球的受力分析图。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D 2.C
3.C 解析: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和他受的重力,是两种不同的力,故A错误;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湿地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故B错误,C正确;人下陷时受力不平衡,支持力与重力不相等,即压力与重力不相等,故D错误.
4.B 解析:物体受的重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对绳的拉力作用在绳子上,不是一对平衡力,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故A错误.物体对绳的拉力和绳对物体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B正确.物体受的重力和绳对物体的拉力都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绳对天花板的拉力和天花板对绳的拉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5.C 解析:A对B的压力作用在物体B上,与A的重力大小相等,但不是A物体的重力,故A错误.根据整体平衡条件可知,B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F,故B错误.B与A间只有一对相互作用力即弹力作用,故C正确.相互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故D错误.
6.C 解析:榔头对玻璃的作用力与玻璃对榔头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因物体的承受能力不同,所以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故C正确,A、B、D错误。
7.D 解析:A受到重力、L1的拉力和L2的拉力处于平衡状态,故L1对A的拉力和L2对A的拉力不是一对平衡力,A错误;L2对A的拉力和L2对B的拉力,施力物体相同,故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错误;L2对B的拉力和B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错误;L2对B的拉力和B对L2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正确。
8.C 解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具有同时性,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故A错误,C正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必须是同一种性质的力,故B错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故其效果不能相互抵消,也不能进行力的合成,故D错误.
9.A 解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一定是受力物体,故A正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一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可能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一对平衡力不一定是同一种性质的力,例如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受重力和支持力,这两个力不是同一种性质的力,故C错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产生的本质原因是一样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力的性质相同,故D错误.
10.A 解析:AB杆靠在平台的拐角上处于静止状态,拐角处光滑,杆有向左滑动的趋势,则地面对杆A端施加的作用力为支持力和摩擦力,故A正确。
11.AD 解析:在僵持状态下,绳处于静止状态,在水平方向上,甲与乙对绳的拉力相互平衡,是一对平衡力,A项正确;乙对甲的拉力是甲受到的力,乙对地面的摩擦力是地面受到的力,两个力不在同一物体上,不是平衡力,B项错误;甲拉乙的力与乙拉甲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C项错误,D项正确.
12.BD 解析:绳子对货物的拉力与货物对绳子的拉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A错误;无论货物怎么上升,绳子对货物的拉力与货物对绳子的拉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总是相等,故B正确;如果匀速上升时,绳子对货物的拉力等于货物的重力,故C错误,D正确.
13.BC 解析:观察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以看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同时变化,故A错误,B、C正确;横坐标表示的物理量是作用时间,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4.答案:(1)4.00 (2)等大反向(或相互作用力) (3)4.00
解析:(1)根据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的方法可知,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4.00 N.
(2)测力计A受到B的拉力F′,测力计B受到测力计A的拉力F,可知F和F′的关系为相互作用力.(3)根据一对平衡力的特点可知,手对弹簧测力计A的拉力大小与A受到B的拉力F′大小相等,所以也是4.00 N.
15.解:(1)题图甲中铅球受力分析图如答图所示。
由二力平衡条件得FN=G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铅球对挡板的压力大小FN′=FN=G。
(2)铅球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挡板对其的弹力作用,受力分析图如答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