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 使用者:
编者: 审定: 时间:
【情景激趣】膝王阁 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赏析点拨】:这首凝练、含蓄的诗篇,概括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序的内容。第一句开门见山,用质朴苍劲的笔法,点出了滕王阁的形势。滕王阁是高祖李渊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故址在今江西新建西章江门上,下临赣江,可以远望,可以俯视。当年那种豪华的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第一句写空间,第二句写时间,第一句兴致勃勃,第二句意兴阑珊,两相对照。诗人运用“随立随扫”的方法,使读者自然产生盛衰无常的感觉。寥寥两句已把全诗主题概括无余。三四两句紧承第二句,不但写出滕王阁的寂寞,而且写出了滕王阁的居高临远,情景交融,寄慨遥深。至此表达方法上,还是比较隐蔽没有点醒写透,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以在前四句用“渚”、“舞”“雨”三个比较沉的韵脚之后,立即转为“悠”“秋”“流”三个漫长柔和的韵脚,与上半首的偏重空间,有所变化。这里一“几”一“何”,连续发问,表达紧凑。最后又从时间转入空间,指出物要换,星要移,帝子要死去,而槛外的长江,却是永恒地东流无尽。“槛”字“江”字回应第一句的高阁临江,神充气足。另外,诗的结尾用对偶作结,很有特色。一般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对偶句多用来放在中段,起铺排的作用。这里用来作结束,而且不像两扇门一样地并列(术语称为扇对),而是一开一合,采取“侧势”,读者只觉其流动,而不觉其为对偶,显出了王勃过人的才气。【学习目标】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故”、“尽”、“属”、“即”等实词的义项,体会“且”、“矣”等虚词的用法。2. 学习事、景、情融于一体的写作技巧。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作者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于沉沦的复杂感情。第一课时明确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一、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今山西河津县),初唐文学家。王勃少有才名,以五言律诗和绝句成就较大。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的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突破了齐梁香艳诗的框框,为初唐诗风的转变和近体格律诗的成熟做了贡献。《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后人传诵的名句。 2、背景介绍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以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阎都督老大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教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听说王勃开首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等听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唐才子传》则记道:“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3.解题文体 骈文,是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文多以四、六字句为主,兼以杂言,所以后来也称骈文为“四六文”。骈文讲究排比、对偶,注重藻饰和用典,讲究运用平仄,声韵要求严格。一般说来,骈文多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缚内容,自无可取,但如果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性。“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 ( http: / / www.21cnjy.com )、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二、【自主学习】梳理知识,夯实基础1、听录音,给加点字注音翼轸( ) 骖( ) 睇眄( ) 捧袂( )瓯越( ) 潦水( ) 簪笏( ) 桑梓( )台隍( ) 舸舰( ) 帝阍( ) 叨陪( )懿范( ) 彭蠡( ) 虢州( ) 遄飞( )2、读课文1段,边读边译标注重点词语(重点点实词、虚词、活用、特殊句式等)并解释,发现问题记下来我的问题:(知识总结)课堂检测:翻译下列重点句子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深入研究,提高能力】(一)第一段中有几个典故(典故分事典和语典,来自史传上的记载称事典,来自典籍上的现成语句叫语典)。1.豫章故郡(见注释)。2.龙光射牛斗之墟(见注释)。3.紫电清霜(见注释)。(二)简析第一段:1.首句由名称的沿革,道出历史的久远。2.二三句写界域的广大、辖境的辽阔与地理位置。3.四五句,由赞美“雄州”到称赏“俊采”。4.六句,写州城形胜,宾主才美(为下文的“才美”过渡)5.七八九句,赞美宾主,点面结合。6.十句,自己“闯入”,委婉含蓄,不卑不亢。问题:⒈作者是如何写洪州的地理风貌的 突出了什么特点 明确:“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课文第一段:“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2.作者怎样写参加宴会的人物,照应了前文的哪个词语 明确: 3.文章开始不写楼台,不写宴会,而先写地势与人物,这样写有何好处 明确:4.小结:本段略写洪州的地理风貌,极写滕王阁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无限壮美,和周围环境的超凡脱俗,以及阁中如云高朋的文才武略。这样写,既初步写出了滕王阁的不同凡响,又为后文详写做好了铺垫。三、【交流释疑】四、总结规律(我的收获) 记录天地 完善空间
第二课时 使用者:
编者: 审定: 时间:
【学习目标】 1、体会作者怀才不遇而又自励志节,愤郁不平而又不甘沉沦的复杂情感。2、背诵2 –3段,学习重点 赏析景物描写作技巧 ,体会语言美。 学习难点 背诵2 –3段,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一、【知识链接】骈文语言特点:骈俪藻饰,辞采华美 骈是“两马并驾”的意思,俪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男女成对”之意,骈俪就是使用对偶句,是骈文的共同特点,但这篇序文尤为突出。全篇采用对偶句,不但字面相对,而且音韵大体相对。即一句之中,平节和仄节交替;上下联之间,平节与仄节相对。下面举几个句式。如“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为:平平仄仄,仄仄仄(之)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之)仄仄。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为: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对偶句抑扬顿挫,富于乐感,富于诗意。 藻饰是指运用色彩浓艳、华 ( http: / / www.21cnjy.com )丽典雅的词语,来装饰文句。这篇序文,如“物华天宝”“俊采星驰”“紫电清霜”“钟鸣鼎食”“青雀黄龙”“睢园绿竹”“邺水朱华”等,都是讲求辞采的典型例子。这样,使文章辞采华美,赏心悦目。运用典故:用典除了有加强论证的作用外,还能以古比今、借古写怀,可以使文章内容充实,联想丰富。语言简练,风格典雅。 这篇序文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有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历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而运用的手法又有所不同,有的是明用,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有的是暗用,如“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有的是正用,如“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有的是反用,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典故的运用,加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二、【自主学习】课文第二、三段:读课文2、3段,边读边译标注重点词语(重点点实词、虚词、活用、特殊句式等)并解释,发现问题记下来我的问题:(知识总结)【深入研究,提高能力】(一)典故理解:1.钟鸣鼎食之家 (见注释)2.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见注释)(二)分析第二部分:1.第二段意思: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景观。笔触转细,渐入佳境,让人赏心悦目。(1.第一句:交代时令(三秋时节)。(2.第二句:写秋水即秋色的特征。(3.第三句:用四个六字句,写来宾驾御名车骏马,造访滕王阁之情景。(4.第四句:用四个四字句,写滕王阁的自然环境和气势。(5.第五句:“四六”句对“四六”句,描写滕王阁所处山水形胜之地。2.第三段意思:近距离地开始了穷微尽妙、绘声绘色的描写,进一步写滕王阁环境之美,将滕王阁及周围景色推上美的极致。(1.第一句:两个三字句,由外到里,由上到下,写出登阁的情景,抒发喜悦之情。两个六字句,写登高望远所见山川之美,虚实结合。(2.第二句:四六句对四六句,极写人烟之盛,舸舰之多,表现富庶祥和。(3.第三句:两个四字句,转写自然景物,描绘雨后天晴的景色。(4.第四句:两个七字句,是千古绝唱之句,把对滕王阁景物描写推向高潮。(6.第五句:四六句对四六句,叙写生活之乐,候鸟之乐,将各具情趣的社会与自然融为一体。3.问题:(1).本部分是著名的写景段落,历来脍炙人口。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晚秋暮色图”的意境描述出来。提示:①色彩变化之美; ②远近错落之美; ③上下浑成之美; ④虚实相映之美。4.鉴赏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明确:这一句素称千古绝唱:青天碧水,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 该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 “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 本句动写“落霞”、“孤鹜”,静写“秋水”、“长天”,使人的视野中出现一幅绚丽的“江边初晴”的画面。 本句运用对偶、白描、动静结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写法,从动态、色彩、空间等多角度进行描写,就像在读者眼前展现一幅彩色图画:背景是晚霞,时间在傍晚,有动态的晚霞和孤鹜,有静态的秋水和长空。 作者登高望远的畅快之情并没有直接的宣泄出来,而是寓情于景,使整句变得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从而成为千古绝唱。 5.总结赏析句子的方法6.从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①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②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我的练笔】①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②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7. 思考:本部分是怎样将叙事、写景与抒情融合在一起的 明确: 三、【交流释疑】四、【总结规律】五、【课后作业】1.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改写成百字左右的短文。2.背诵2~3段。第三课时教学目标:复习1~3段中的典故,分析4~6段。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提问知识点二.分析第四五段:【自主学习】1. 读课文4—6段,边读边译标注重点词语(重点点实词、虚词、活用、特殊句式等)并解释,发现问题记下来我的问题:(知识总结)【深入研究,提高能力】(一)典故理解:(此两段十五个典故,参看注释理解其作用及表现意义)(二)分析第四段内容:1.第一句:过渡,由登览之乐到宴会之乐。2.第二句:写管弦之盛,歌声之美。3.第三句:四六句对四六句,铺叙欢饮娱乐的场景,用典故暗示宴会的豪华,人物的高雅。4.第四句:两个三字句,由喜悦渐生悲慨。5.第五句:把视野扩展到宴会外——为下面抒情张本。6.第六句:揭示哲理,一是慨叹宇宙之大,二是感叹人生无常。7.第七句:是虚写8.第八句:由宇宙的广漠衬托人生之渺小,从而引发感慨。9.一问一答,流露出怀才不遇的心绪,充满了自我悲伤的情调。10.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坦言心怀,写自己报国无路,济世无门,言辞哀婉。11.小结:本段集中笔墨,描写和渲染阁中气氛,赞美文人雅士们的气概和风采。(四)分析第五段内容:1.写冯唐、李广的目的是什么?2.表明作者高尚的人生观的句子是哪几句?3.引用了哪两个典故,表现了作者乐观开朗的情怀?4.写孟尝、阮籍的人生观的目的是什么?5.小结:本段笔锋陡转,由盛赞良辰美景文人墨客转为慨叹人世艰难仕途崎岖,大发怀才不遇之感慨,为自己也为别的文人被压抑被埋没深鸣不平。问题:1.这两部分是由眼前的宴饮娱乐引发的人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感慨。而在写作上最大的特色是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通读课文,找出文章引用的典故并思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明确: ①“长安”“帝阍”“宣室”→ 。②“冯唐”“李广”∕“贾谊”“梁鸿”→ 。(明用)③“马援”(穷…老…)→ 。④“贪泉”“涸辙”→ 。(暗用)三.分析六、七段:(一)讲解典故,了解内容。(略)(二)分析内容:1.文中自谦的句子是哪句?明确:2.作者写终军、班超、宗悫的目的是什么?明确:3.作者写孟尝、阮籍的目的是什么?明确:4.写尽古今宴会曲终人散,无迹可寻的凄凉的句子是哪句?明确:5.写及潘江、陆机的目的是什么?明确:6.小结:第六段在继续慨叹人世不平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时,又有峰回路转之笔,抒发了作者运舛志不衰,、正视现实、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第七段除继续抒发自己抑郁情感、表明自己的远大志向外,以谦恭的笔调,表明了自己对知音的渴望和仰慕。四.全文内容:诗与画的统一;景与情的统一;神与形的统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自然与社会的统一;环境与气氛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山水与人文的统一;欢快与凝重的统一;悲怆与奋进的统一;低沉与昂扬的统一。这是本文脍炙人口、千古不衰的魅力所在。五.写作特点:1.文笔优美,意境高远,变化有致,起伏跌宕。2.由略到详,由粗到细,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由景到情。3.长于用典,语言自然隽永,妙趣天成。4.对仗工整,富有节奏感,抑扬顿挫。5.善用借代、通感、夸张、婉曲等修辞手法,使文章饶有滋味。【交流释疑】【我的收获】【达标做题】通假字(找出并解释)①俨骖騑于上路 ②青雀南龙之轴 ③所赖君子见机 ④四美具,二难并 ⑤云销雨霁 词类活用找出并写出意义和用法1、襟三江而带五湖 2、徐孺下陈蕃之榻 3、腾蛟起凤 4、屈贾谊于长沙 5、窜梁鸿于海曲 6、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7、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8、宾主尽东南之美 古今异义 找出并写出古义和今义 ⑴千里逢迎 ⑵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一词多义(实词)1、故:①豫章故郡,洪者新府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③桓侯故使人问之 ④既克,公问其故 2、尽:①宾主尽东南之美 ②潦水尽而寒潭清 ③聊乘化以归尽 3、属: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③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4、即:①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②胡天八月即飞雪 ③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5、引:①控蛮荆而引瓯越 ②恭疏短引 ③相如引车避匿 ④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6、穷:①穷岛屿之萦回 ②穷且益坚 ③日暮途穷 ④不忍穷竟其事 7、数:A、shù ①识盈虚之有数 ②一曲红绡不知数 ③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B、shǔ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C、shuò 而公子亲数存之 重点虚词1、且: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②北愚公者,年且九十 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哉 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句式积累1、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2、都督阎公之雅望……宇文新州之懿范3、童子何知 4、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5、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双基过关1、下列词语中的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徐孺(rǔ) 棨(qǐ)戟 襜帷(wéi) 星分翼轸(zhēn)B.萦(yíng)回 胜饯(jiān) 涸(hé)辙 钟鸣鼎(dǐng)食C.东隅(yú) 请缨(yīng) 猖(chāng)狂 衡阳之浦(fǔ)D.暇(xiá)日 雨霁(jì) 邺(yè)水 遥襟甫(fǔ)畅2.下面两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穷且益坚 ③宾主尽东南之美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④臣之壮也,犹不如人A.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不同 B.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也相同C.①句与②句不同,③句与④句也不同 D.①句与②句不同,③句与④句相同3.指出下面句子中“而”字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 )A.爽籁发而清风生 B.控蛮荆而引瓯越C.天柱高而北辰远 D.蟹六跪而二螯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分野 B.宇文新州之懿范 美好C.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刚、顿时;迅速 D.家君作宰,路出名区 宰相 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乖违、不顺B.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等到C.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狂放、不拘礼法D.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日光6.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B.童子何知,躬逢胜饯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7.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项( )A.都督阎公之雅望 B.台隍枕夷夏之交C.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 D.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记录天地 完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