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一、选择题
1.(2023上·山东烟台·八年级校考期末)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国内近代工业开始于( )
A.辛亥革命后 B.《马关条约》签订后
C.洋务运动后 D.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2.(2023上·山东潍坊·八年级统考期末)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这是对清末状元张謇的评价,他的“兴国之梦”是( )
A.民主革命 B.民主科学 C.实业救国 D.变法图强
3.(2022上·山东青岛·八年级统考期末)下表是1913-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厂数 资本数 工人数
1913年 689家 33亿元 27万多
1920年 1795家 50亿元 55万多
A.帝国主义放松侵略 B.西方科技的传入
C.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D.十月革命的影响
4.(2023上·山东临沂·八年级统考期末)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是( )
A.社会巨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 B.交通工具近代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C.马车及木船是人们出行的工具 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
5.(2022·北京·统考中考真题)下表是1932年社会局统计的北平市各类车辆数量(单位:辆)。这反映出近代交通工具( )
类别 自行车 人力车 马车 汽车 摩托车 骡马大车
数量 64100 42900 300 2200 40 9400
A.呈现出新旧并存的特征 B.受到新式教育发展的影响
C.体现出自由平等的风尚 D.变化首先出现在沿海地区
6.(2023上·山东枣庄·八年级统考期末)民国初年,北京大学教授辜鸿铭,出生在印尼,在英国读书,在北洋政府做部长,娶了日本女子为妻,他的人生经历反映了( )
A.中外通婚成为社会时尚 B.新式学堂注重人才培养
C.近代中国社会逐渐开放 D.北洋政府重用留学归国人员
7.(2022上·山东青岛·八年级统考期末)纪录片《复兴之路》的解说词中写道:“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出现“辫子剪了”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洋务运动的推动 B.维新思想的传播
C.民国政府的推动 D.五四运动的影响
8.(2022·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20世纪20年代初期一次民意测验表明,爱吃中餐者占77%,爱吃西餐、中式西餐、兼食中餐者占23%。中西餐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民国饮食业的新格局。材料反映了民国时期( )
A.民主共和的进程 B.新式教育的出现 C.文学艺术的发展 D.社会生活的变化
9.(2023上·山东潍坊·八年级统考期末)如下图,1908年,《申报》连续报道光绪病情变化达30次以上,有关内容摘录如下。材料表明《申报》报道内容偏重于( )
6 月23日,陈御医请脉近闻:“皇上违和……夜寐不实等症亦未见增减。” 8 月22日,据内监云,近两月来,各医所开药方,皇上辄不感饮,十剂仅服一二剂,独周医之药,颇得圣上欢心,故四日之中已诊三次。 11月16日,电讯:“上病大渐,今日酉正二刻升遐。” 此电讯附按语:“此电于前夜接到,因恐不确,未录昨报。”
A.社会新闻 B.针砭时弊 C.文明开化 D.新思想渗透
10.(2022上·山东济南·八年级统考期末)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被称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这份报纸是( )
A.《申报》 B.《国闻报》 C.《时务报》 D.《大公报》
11.(2023上·山东聊城·八年级校考期末)同学们经常查阅的《新华字典》等字、词典,有相当一部分是由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出版的。这一机构是( )
A.商务印书馆 B.中华书局 C.开明书店 D.新华书店
12.(2021·安徽·统考中考真题)清末,127所高等专门学校中有理、工、农、医类学校23所,学生2195人,占全部专科学生总数的9.2%。1915年,94所专科学校中有工、农、医类学校29所,学生4763人,占全部学生总数的19.8%。这反映出
A.专科学校分布科学合理 B.新文化运动成果丰硕
C.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 D.全国学制得到了统一
13.(2023上·山东烟台·八年级校考期末)抗战时期,在重庆诞生了一批优秀的文艺作品,它们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激励了人民团结抗日的斗志。由郭沫若创作、1942年在国泰戏院首演并引起轰动的著名戏剧是( )
A.《屈原》 B.《春秋战国》 C.《四世同堂》 D.《法西斯细菌》
14.(2023上·山东德州·八年级统考期末)文艺能反映时代的特征下列文艺作品属于抗战时期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优秀文艺作品有( )
①《义勇军进行曲》 ②《狂人日记》 ③《小二黑结婚》
④《黄河大合唱》 ⑤《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 C.①②④⑤ D.②③
15.(2023上·山东济宁·八年级校考期末)下列有关从晚清到民国教育文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鲁迅的《狂人日记》是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
B.《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C.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
D.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京剧《定军山》
16.(2022·山东潍坊·统考中考真题)20世纪,中国涌现出许多以下图为代表的优秀作品。它们强大的生命力在于( )
A.符合大众审美 B.顺应时代潮流 C.创作技法高超 D.表现形式多样
17.(2023上·山东济南·八年级校联考期末)《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是( )
A.赵树理 B.冼星海 C.聂耳 D.田汉
18.(2023上·山东德州·八年级统考期末)他认定了写实主义的艺术目标,一往无前为之呐喊、传播和奋斗;他创作了《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等一大批艺术精品,表现出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他是( )
A.徐悲鸿 B.齐白石 C.冼星海 D.赵树理
19.(2023上·山东潍坊·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图是一位同学分类梳理的近代历史人物,其中①处可填( )
一、孙中山 章炳麟 黄兴 二、杨靖宇 张自忠 左权 三、齐白石 ① 聂耳
A.曾国藩 B.梁启超 C.张謇 D.徐悲鸿
二、综合题
20.(2023上·山东菏泽·八年级统考期末)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进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甲午战败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他愤于朝廷的昏聩,同时又深忧外资于内地设厂,他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次年初,张之洞派(他)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这就是清末流传一时的“状元办厂”的故事。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近代外国人“合法”管控中国始于哪一“条约”,简要说明你对“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的理解。
(2)指出材料二中“他”的救国主张,并结合所学,分析“状元办厂”的背景。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辛亥革命“将树砍断了”的含义,并说出20世纪初中国人民为清除“树墩”所进行的努力。
21.(2023上·山东菏泽·八年级统考期末)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发生重大变化,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步方向。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1)从“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任选一个阶段,概括说明该阶段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及原因。
材料二: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艰难的中国民族工业(漫画)
(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近代民族工业总体长期落后的原因。
(3)综上所述,谈一点启示。
22.(2023上·山东烟台·八年级校考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1)这首歌词的作者是?为它谱曲的音乐家是?
(2)这首歌的歌名是?它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3)唱着这首歌,你有何感想?
23.(2023上·山东滨州·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家财政收入不增加,军事工业便不可能发展。而国家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首先使国家富起来。在这种形势下洋务派提出“富欲自强先求富”,强调以“富富”为基础和“富兴办民用工业以求富”的主张……但因为企业受到清王朝及官僚的控制,其生产规模、利润分割要听命于清王朝。
——赵德馨著《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49》》
(1)依据材料一,归纳洋务派“兴办民用工业”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洋务派为了“求富”而创办的民用工业。
材料二 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通(通州)产之棉,力耕丝长,冠绝亚洲,为日厂之所必需,花往纱来,日盛一日,捐我之产以资人,人即用资于我之货以售我,无异于沥血肥虎,而袒肉以继之,利之不保,我民日贫,国于何赖?下走(我)寸心不死,……今厂工已毕,纱机已开,凡我共事之人,既各任一事以专责成。
——摘自《大生纱厂厂约》
(2)材料二中“大生纱厂”创办者是谁?依据材料二,说明该实业家创办“大生纱厂”的主要动机。
材料三 见下图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图中A段被称为中国民族工业的什么时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B段反映民族工业呈现萎缩状态,分析其原因。
24.(2023上·山东德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城市是历史的见证,我校学生开展了“探寻历史名城”的研学活动,请同学们一起探究。
【南京】
南京,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她亲眼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兴衰荣辱。
①这年8月的一天,清政府的代表被迫来到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上,在一份对中国极不平等的文件上无奈地签下名字。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从此开始。
②这是时间意义上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一个时代的开始。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皇帝,也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
③永远的历史警示
④定格的历史一页(中华民国三十八年4月23日)
(1)请按照序号顺序写出上述材料所呈现的历史事件的名称。
(2)上述材料所呈现的历史事件改变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走向,请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下列结论中
结论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______
结论二: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时刻____________
结论三:中国近代史的终结____________
【上海】
①《南京条约》开放通商口岸 ② ③中共一大会址 ④1937年淞沪会战
⑤中共二大会址 ⑥江南制造总局 ⑦ ⑧《上海洋泾浜北首租界章程》
⑨ ⑩上海发昌机器厂 中共四大会址 轮船招商局
(3)研学小组来到上海陈列馆,陈列馆正在准备布展,请你帮忙将这些图片进行分类并归纳展览主题(每个主题至少选择三张图片)示例:展览主题: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创办的企业) 图片(只填序号):⑥⑩
展览主题:____________ 图片(只填序号):____________
展览主题:____________ 图片(只填序号):____________
【感悟】
(4)通过以上探究活动,你有哪些悟?
25.(2023上·山东潍坊·八年级统考期末)历史呈现的载体是多样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片再现历史】
材料一
(1)据材料一及所学,指出“军校”得以建立的前提。图2显示的北伐军的总司令是谁?这次“北伐”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诗歌浓缩历史】
材料二
(2)据材料二及所学,指出红军在长征中的克服了哪些艰难险阻?
【音乐反映历史】
材料三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义勇军进行曲》
(3)据材料三及所学,指出这首歌曲创作的历史背景及作者表达当时民众的情感,并分析歌曲历史与现实的精神内涵。
26.(2023上·山东济宁·八年级统考期末)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
——《近代实业第一人》
材料二 如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变化图”
材料三 如图
材料四 那时民间有许多人认为开采矿山破坏了风水,男女同在一个厂房工作,有伤风化等等。1873年,山东发现一处砂金矿,官府“恐其滋事”,禁止民间淘洗。日本用借款作为套锁,使张之洞苦心经营的汉冶萍煤矿厂矿公司成为日本财阀的附庸。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他的“兴国之梦”是什么?
(2)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的原因有哪些?
(3)材料三中两个商标从行业上看,两家企业都属于哪一工业部?
(4)依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概括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7.(2023上·山东济南·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张謇北上应试,高中状元。张謇蟾宫折桂之际,前线传来北洋水师迭遭败绩的噩耗。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甲午战争,是中国滑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大标志,对张謇而言,也是他人生道路改弦易辙,投身“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一大转折。他意识到,中国必须先行“推广棉地、纺织厂”及开发铁矿、扩张制铁厂,发展棉铁两业“可以操经济界之全权”。……1899年,一座拥有20400枚纱锭的近代化纱厂在南通唐家闸建成。张謇根据《周易·系辞》所载“天地之大德曰生”,给纱厂取名“大生”。
——黄正平《张謇:从清末状元到“爱国企业家的典范》
(1)依据材料,张謇在甲午中日战争前后的人生理想有何不同?你认为他在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人生选择在当时有何意义?
材料二 1914年,中国纺织工业有了发展的良好机会,给大生纱厂带来了“黄金时代”。从1917年开始,这年由于外货锐减,国产纱布畅销,特别是四川、江西两地需要量更大,纱价由每箱156元涨到230元,因此全年获利76万两。以后四年也连续赢利,1917—1921年五年共获利560多万两。……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渗透与扩张,从而对民族资本企业的发展形成强大的压力。从1922年以后,大生各纺织厂开始走向下坡。
——朱英《张謇:“状元资本家”的商海生涯》
(2)根据材料二,张謇的大生纱厂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这种状况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1.A
2.C
3.A
4.B
5.A
6.C
7.C
8.D
9.A
10.A
11.A
12.C
13.A
14.A
15.A
16.B
17.D
18.A
19.D
20.(1)《南京条约》;
理解: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开始步入近代社会。(任意2点。)
(2)“实业救国”;
背景: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统治腐败;列强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外资在华投资设厂);洋务运动的刺激;地方官员的支持等。(任意2点)
(3)含义: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努力: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任意1点。)
21.(1)示例:选择“一战期间:短暂春天”: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而且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3)发展历程艰难曲折,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摧残等。
22.(1)田汉;聂耳
(2)《义勇军进行曲》其创作背景是日本大规模地侵略中国,企图灭亡中国,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最危急时刻。
(3)使我们居安思危,不断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崛起,自强不息,奋勇前进。
23.(1)积极作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或:求富);利于军事工业发展。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2)实业家:张謇;主要动机:实业救国;或发展民族经济;或抵御外国经济侵略。
(3)时期:“短暂的春天”。原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中华民国的成立,奖励实业,推动民族工业发展;封建帝制被推翻;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等。
原因:战争影响(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官僚资本的压迫、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美国商品大量涌入等。
24.(1)①《南京条约》的签订;②中华民国成立;③南京大屠杀;④国民党政权垮台(蒋家王朝覆灭、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2)结论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①;结论二: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时刻:③;结论三:中国近代史的终结:④。
(3)展览主题:中共召开的重要会议,图片(只填序号):③⑤ ;展览主题:近代在上海创办的报刊杂志 图片(只填序号):②⑦⑨。
(4)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努力发展经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25.(1)国共合作:孙中山的转变;国民党一大的召开: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等
蒋介石;成果:消灭了吴佩孚和孙传芳的主力;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实现了全国统一。
(2)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物资极度缺乏;环境极端恶劣;红军内部派系斗争等,如答具体事件亦可,如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
(3)历史背景: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感情:反映了当时民众抗日救国的爱国热情与坚定意志。精神内涵:高扬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者浴血奋战、前仆后继的民族意志;建设者励精图治、开拓创新的拼搏精神;激励着改革者攻坚克难、勇往直前时代风尚;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26.(1)张謇;实业救国。
(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奖励实业的法令,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3)轻工业
(4)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
27.(1)不同:甲午战前,参加科举考试,谋取仕途;甲午战后;实业救国,教育救国。
意义:有利于打破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有利于知识分子关心经济、民生、国家危亡;有利于中国新的经济成分的发展。
(2)历程:从连续盈利到走向下坡。
说明:帝国主义是阻碍民族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