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好的故事》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联系上下文、结合注释等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2.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正确、流利地读通难读的句子。
3.观察易错部件,会写本课难写的“漾、瞬、骤”等生字,会写本课的词语。
4.抓住关键句,理解“好的故事”是梦境,理清课文脉络。
【学习重难点】
联系上下文、结合注释等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学习过程】
师:同学们,八单元的主题是“走近鲁迅”,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跟随鲁迅走进了《故乡》,请说一说,你对鲁迅的了解?
相机评价:今天要学的课文《好的故事》,选自于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
师:老师也带来了关于鲁迅的介绍,先来读一读,说说你对鲁迅的哪部分信息感兴趣?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鲁迅,认识鲁迅,了解鲁迅。齐读课题。
鲁迅的文章比较生涩,《好的故事》是一篇散文诗,本文写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语言表达与现在不完全一样,有些词语比较难懂,在理解上更有难度,遇到难懂的文章,我们从这三个方面入手——难理解的词、难读的句子、难写的字,简称为“三最”。
活动一:用方法,理解词
一、学生读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有“石油、鞭爆”“膝髁”“四近”“乌桕”“伽蓝”……等不理解的词语。
二、明确要弄懂的词语。
不理解的词语有很多,我们不必全都弄懂,有一些对于课文理解有帮助的词语我们是一定要弄懂的。(出示词语)
三、回顾理解方法
回顾在五年级下册古典文学名著单元学过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
四、总结运用理解方法
方法一:联系上下文
1.再读课文,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单·活动一)
2.一个小组上台汇报,说明理由。其他同学评价。
3.总结读词。
4.师:用上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知道大概意思的词语,可以借助图片理解。
方法二:借助注释
师:剩下的词语还能用什么方法理解?(石油 山阴道 蒙胧 泼辣奔迸 )
借助注释理解石油、山阴道。
方法三:借助工具书
还有一些词语用上这些方法还是无法理解的,我们可以借助工具书来学习。
1.借助工具书学习“泼辣奔迸”“蒙胧”。
2.整合词语,认读巩固。
活动二:寻难句,读通顺
师:解决了难懂的词语,我们再来看难读的句子。大声地读出来,遇到难读的句子,用方法读通顺。
一、寻难句,找方法
学生自行用方法练读、汇报。
二、练难句,读通顺
1.第五自然段:事物的列举,关注标点符号。
2.第七自然段:事物之间相关联,读紧凑些。
活动三:察易错 ,写准字
师:我们现在进入活动三,学写难写的字。
1.你觉得哪些字难写,写在学习单上,说一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2.这三个字笔画较多,容易写错。出示:瞬 凝 骤(标注易错部件)。
3.看看课后词语表,抄写3个你认为难写的词语并把它记住。
活动四:理信息,知梦境
师:已经将读的词、句,难写的字全部掌握,我们现在可以走进“好的故事”了,想一想“好的故事”指的是什么?默读课文,并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你的依据。
一、寻找“梦境”依据
1.我闭了眼睛,向后一仰,靠在椅背上;捏着《初学记》的手搁在膝髁上。(入梦 第1—2自然段)
2.我在蒙胧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梦境 第3—9自然段)
3.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凌乱,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眼前还剩着几点虹霓色的碎影。(梦醒 第10—12自然段)
二、明确写法
读一读“入梦”和“梦醒”两个部分,你发现写法上有什么特点?(首尾呼应——昏沉的夜)
三、梳理“好的故事”特点
1.“好的故事”原来是一个梦境,那是一个怎样的梦境呢?
2.明确方法:借助资料。
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3.在这昏沉的夜晚,先生的梦却是美丽,幽静,有趣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下节课继续探究。
四、回顾单元任务框架
师:走入第八单元,我们走进鲁迅,追寻文学之魂,通过《少年闰土》和《好的故事》一起“品析鲁迅”自己的作品,然后去“体悟他人心中的鲁迅”,带着自己的理解“书写我们心中的鲁迅”。
【作业设计】
基础:正确书写本课生字及词语,熟读课文。
拓展:阅读《野草》散文集中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尝试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