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山东地区适用)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山东地区适用)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19 19:3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一、选择题
1.(2023上·山东菏泽·九年级校考期末)导致下列图片中生产组织形式发生变化的最重要的技术支撑是( )

工场 工厂
A.凯伊发明了飞梭 B.珍妮纺纱机的应用 C.火车机车的发明 D.瓦特蒸汽机的发明
2.(2023上·山东临沂·九年级统考期末)罗尔特曾称赞这一机械(如图)“巨大的、不知疲倦的威力使生产方法以过去所不能想象的规模走上了机械化道路。”关于这一机械说法错误的是( )
A.为机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 B.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C.促进了现代工厂制度的建立 D.是英国工程师瓦特发明的
3.(2023上·山东济南·九年级统考期末)《全球通史》这样写道:今天,金属和塑料补充了石头和木头,铁路、汽车和飞机取代了牛、马和驴,蒸汽机、柴油机和原子动力代替了风力和人力……。这段文字中提到的发明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关的有( )
A.金属、塑料 B.铁路、蒸汽机 C.汽车、飞机 D.柴油机、原子动力
4.(2023上·山东临沂·九年级统考期末)截至2021年12月30日,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4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中国“高铁时代”进入新阶段。抚今追昔,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蒸汽机车的设计者是( )
A.凯伊 B.哈格里夫斯 C.瓦特 D.斯蒂芬森
5.(2023上·山东滨州·九年级统考期中)下面是英国某时期交通发展简表,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类别 大事记
内河航运 1761年,开凿第一条内陆运河
18世纪90年代,开凿42条新运河,耗资650万英镑
铁路 至1835年,议会批准了54条铁路修筑计划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工业革命的开展 C.“三角贸易”日益繁荣 D.殖民争霸
6.(2023上·山东济宁·九年级统考期末)“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血雨腥风,可是在二百多年前,英国曾发生过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这场彻底改变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事件是( )
A.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思想 B.1688年的“光荣革命”
C.《权利法案》的颁布 D.第一次工业革命
7.(2023上·湖南益阳·九年级校联考期末)列表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表数据变化表明工业革命( )
年份 工业指标 1770年 1800年 1861年
英国的煤产量 600万吨 1100万吨 5700万吨
英国的铁产量 5万吨 13万吨 380万吨
A.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B.加速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
C.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 D.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8.(2023上·山东临沂·九年级校考期末)下面是某同学根据14—19世纪上半期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所做的有关西方近代化历程示意图。图片①②③分别代指的历史事件是( )
A.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
B.文艺复兴—工业革命—新航路开辟
C.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工业革命
D.文艺复兴—第一次世界大战—工业革命
9.(2022上·广东广州·九年级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校联考阶段练习)在工业革命之前,世界的能源供应主要依赖于木材和木炭。工业革命爆发后,煤炭被称为工业的粮食,成为了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不可或缺的核心原料。这旨在强调( )
A.工业革命促使能源结构转变 B.煤炭使用增多促使工业革命兴起
C.工业革命推动采矿业发展 D.煤炭使用推动了交通运输的变革
10.(2022·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19世纪初期,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创作了诗歌《郊游》,发出了图中的感叹。据此判断,诗人描绘的景象应该出现在(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 B.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
C.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 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11.(2022·江苏连云港·统考中考真题)19 世纪中后期,英国孩子们在城市的垃圾堆上玩耍,有钱人在污浊不堪的泰晤士河上乘坐汽船游览。以上材料可用于研究
A.殖民扩张的进程 B.光荣革命的发生
C.工业革命的影响 D.经济危机的爆发
12.(2022·福建泉州·校考模拟预测)如图反映的现象共同折射出
A.劳资矛盾的激化 B.东西方文明差距 C.殖民活动的开展 D.工业革命的影响
13.(2021上·山东青岛·九年级校考期末)梳理知识点并建构知识体系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图是某同学根据14世纪至19世纪上半期西方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画出的《西方近代化历程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A.①新文化运动 ②殖民扩张 ③美国独立战争 ④第一次工业革命
B.①百家争鸣 ②新航路的开辟 ③俄国农奴制改革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
C.①文艺复兴 ②新航路的开辟 ③美国独立战争 ④第一次工业革命
D.①文艺复兴 ②殖民扩张 ③美国南北战争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
14.(2021·湖北荆门·统考中考真题)英国作家狄更斯这样描述十九世纪中期英国的一座工业城镇:“这是个到处都是机器 和高耸的的烟囱的市镇……镇上有一条黑色的水渠,还有一条河,这里的水被气味难 闻的染料冲成深紫色。”据此可知当时英国
A.使用手工劳动 B.环境污染严重 C.形成了责任内阁制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5.(2020·广西贺州·统考中考真题)1800年,苏格兰90%以上的成年人识字,法国有2/3的成年人识字;到1850年,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60%以上的成年人能够读书写字。这说明了,工业革命
A.导致社会矛盾尖锐 B.推动大众教育的发展
C.促使农村人口大增 D.加剧城市环境的恶化
16.(2023上·山东临沂·九年级统考期末)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作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该理论诞生的标志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资本论》的发表
C.“第一国际”的成立 D.十月革命的胜利
17.(2022上·山东滨州·九年级统考期中)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许多西方著名学者纷纷表示,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
A.得到各阶层一致认可 B.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精华
C.反对用暴力夺取政权 D.揭示了社会发展普遍规律
18.(2023上·山东青岛·九年级统考期末)“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段文字应当出自
A.《新民主主义论》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资本论》
19.(2023上·山东青岛·九年级统考期末)它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全面系统的阐述,指明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基本道路和策略,论证了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扼要地阐明无产阶级的建党学说和策略原则。这部著作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这一文件( )
A.标志启蒙运动开始兴起 B.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C.导致社会分裂为两大阶级 D.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0.(2023上·山东济南·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是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的示意图。其中A处对应的内容应是( )
A.巴黎公社成立 B.十月革命胜利
C.马克思主义诞生 D.空想社会主义诞生
21.(2023上·山东济宁·九年级统考期末)恩格斯说,这部著作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该部著作是( )
A.《社会契约论》 B.《共产党宣言》 C.《资本论》 D.《法兰西内战》
22.(2023上·山东临沂·九年级统考期末)1871年3月18日凌晨,政府军企图夺取巴黎市内的蒙马特尔高地和梭蒙高地时,被人发现。……这时警钟长鸣,一场革命开始了。这场“革命”是指( )
A.法国大革命 B.工业革命 C.“光荣革命” D.巴黎公社
23.(2023上·山东潍坊·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图是小明同学绘制的社会主义革命发展历程示意图,其中,时空坐标中①对应的是( )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成立巴黎公社
C.《资本论》的面世 D.成立第一国际
24.(2023上·山东滨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取民主”,对这一理论观点进行第一次伟大尝试的是( )
A.巴黎公社 B.英国宪章运动 C.俄国十月革命 D.印度民族大起义
25.(2021上·山东德州·九年级统考期末)读下图欧美18-19世纪大事年表(部分),以下对该表的解读,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
时间 重大历史事件
1765年 工业革命开始
1840年前后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1848年 马克思主义诞生
1850年前后 欧美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1870年前后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871年 巴黎公社革命
A.资本主义制度不断腐朽没落
B.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运动
C.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充分暴露,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已经具备
D.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二、综合题
26.(2023上·山东德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思想上的理性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政治民主化】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是哪一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该国由此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
材料二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1776年《独立宣言》 (在叛乱地区)“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指1863年元旦》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上述人等的自由。” ——1862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结合材料回答:《独立宣言》体现了北美民众的哪些诉求?为什么这些诉求到1862年又以法律形式重新提起?
【经济工业化】
材料三
(3)指出材料三中图一、图二数据的变化趋势,并分析这些变化出现的原因。
【思想理性化】
材料四
(4)从以上三幅图片中任选一幅简要介绍一下它所代表的事件。
27.(2023上·山东青岛·九年级统考期末)资本主义是一种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世纪晚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日趋尖锐,原有的生产关系已经成为束缚生产发展的桎梏,唯有打破之才能为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开辟道路。新的生产关系的形成势在必然,商人直接支配生产遂应运而生。该生产形式不仅普遍地改变了生产关系的性质,使“我们看到了资本主义剩余价值形成的开端”,而且还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和工厂转化准备了条件。
——摘编自金志霖《资本主义萌芽的最初形态与雇佣工人》
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运动不仅弘扬了人的价位和尊严,使西方文化中人文精神大放光彩,同时也叩开了工业时代科学理性精神大门。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学已有了一定程度发展,而理性精神正是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继承古希腊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理性精神与自然科学的结合使人们看到了人类开创世界未来的潜力和希望。因此人们一面用理性和科学作为思想武器反对盲目信仰、蒙昧主义,另一方面鼓励科学研究,重视科学文化教育,主张科学与经验相结合,高度推崇数学等自然科学知识。
——摘编自张成岗《从神本到人文:“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解读》
材料三:资本以利润的形式从世界各地源源流入欧洲。……在墨西哥和秘鲁,西班牙人利用土著劳动力挖掘出许许多多的银子。德雷克在对西班牙人的一次私掠巡航中,获得了等于其远航投资额的4,700%的利润。……非洲也以有几十方奴隶被掠去充当美洲种植园的劳动力的形式为欧洲冒险家提供了巨大利润。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英国形成了有利于资本主义生长的制度框架。……在这种制度下,有产者牢牢地掌握政权,财产被作为“自由”的基本条件;但同时国家又不受一个人的摆布,经济的成长不会因有可能威胁到国王的个人权力而受到压制。
——摘编自唐晋《大国崛起》
材料五:从19世纪40年代起,卡尔 马克思就写道,所有社会制度都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自人类有史以来,一种社会已让位于另一种社会―原始的部落制让位于古代的奴隶制、奴隶制让位封建农奴制、农奴制让位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所以,他满怀信心地预言,资本主义制度将让位于未来的社会主义制度。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新的生产关系”的性质是什么?分散的手工工场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和工厂转变,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3)材料三所述历史现象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材料四中“制度框架”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回答,为什么这种制度框架有利于资本主义生长?
(5)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材料五的认识。
28.(2023上·山东济宁·九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时空观念】
材料一: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①处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由“空想到科学”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②处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是什么事件?③处对应的什么历史事件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回答①②③任意中一处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即可。)
【家国情怀】
材料二:魏主下诏:改革要逐步展开的,先变本,北方人把土地称为拓,后又称为跋。北魏的祖先是黄帝的后代,所以称为拓跋氏。土地是万物的根本,所以我们应当改姓为元氏。
——《魏书·任城王传》
(2)材料主要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时期的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对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史料史证】
材料三:
(3)论从史出的史证意识是历史学科素养的重要表现。战争是对生命财产的漠视,是对人类文明的摧残。选择其中一幅图片写出揭露战争罪恶的史实及影响。
【历史解释】
材料四: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没有取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最终没有加入国际联盟。而日本利用一次大战的天赐良机,扩充了实力对美英构成威胁。限制日本扩张,维护其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成为美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面对这些问题,美国倡议召开国际会议进行讨论。
——摘编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4)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美国倡议召开国际会议的意图是什么?
29.(2023上·山东潍坊·九年级统考期末)17~20世纪是人类社会发生巨变的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历史》上册九年级教材目录(节选)
《世界历史》上册第六、七单元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第18课美国的独立 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第20课工业革命 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归纳这一时期世界历史发展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
“光荣革命”导致了政治合法性的思想大改变。它不是某个统治者或者一群精英从他人手中夺得国家,而是确定如何选择后续统治者的原则。——摘编自《西方文明史》 宪法并没有明文禁止黑奴制,这实际上就是保留了黑奴制。而南方的种植园主,则把黑奴制当做是各州自己的事。那便为日后的战争埋下了伏线。——摘自《世界文明史纲要》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材料中的“原则”和“宪法”各指什么?简要概括你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
材料三 19世纪初期,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目睹了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后,发出了如下感叹:
一些又小又破的村子,转眼就变成大城镇连绵不断,遮住数英里的地面 正是在那里,从前无人定居之所,出现大量零乱的房屋 …… 无休止的火焰燃气的浓烟,长期漂浮在城镇上空 多得仿佛清晨阳光中闪烁的雾气
(3)据材料三,概括当时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你从这些变化中得到的启示?
三、论述题
30.(2023上·山东济南·九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近代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 事件
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89年 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1775年 北美独立战争爆发
1789年 法国大革命爆发
18世纪60年代 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
19世纪40年代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1848年 《共产党宣言》发表
阅读以上材料,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确定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逻辑通顺,100—150字)。
参考答案:
1.D
2.D
3.B
4.D
5.B
6.D
7.A
8.A
9.A
10.B
11.C
12.D
13.C
14.B
15.B
16.A
17.D
18.C
19.D
20.C
21.B
22.D
23.A
24.A
25.B
26.(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君主立宪制
(2)诉求:人人生而平等;拥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独立宣言》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天赋人权的享有者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1787年宪法允许奴隶制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权利;随着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黑人奴隶制的存在导致南北方矛盾激化,最终引发了南北战争,战争中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叛乱州的黑人奴隶获得自由。
(3)变化趋势:工业比重上升,农业比重下降;城市人口增加,农村人口减少。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建立了工厂制度,引起工业比重上升,农业比重下降。工业革命也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人口比例上升,农村人口比例下降。
(4)层次一:只写出事件名称
层次二:除了事件名称,还能从主要时间、重要人物、核心内容、历史影响等方面任一点加以介绍。
层次三:除了事件名称,还能从主要时间、重要人物、核心内容、历史影响等方面任两点加以介绍。
层次四:能从事件名称、主要时间、重要人物、核心内容、历史影响等方面加以全面介绍。
示例一:图三文艺复兴,首先出现于14世纪的意大利,主要代表人物有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等,其核心思想提倡人文主义,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示例二:图四《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于1848年,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示例三:图五《青年杂志》是1915年陈独秀创办于上海,其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27.(1)性质:资本主义;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价值:弘扬了人的价位和尊严,使西方文化中人文精神大放光彩,同时也叩开了工业时代科学理性精神大门。
(3)影响:欧洲的殖民掠夺给被殖民、被侵略地区带来深重灾难,长期的剥削、掠夺造成了这些地区的贫困、落后。客观上有助于欧洲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4)制度:君主立宪制;原因:资本家掌握政权,经济的发展不受国人个人的压制。
(5)人类社会按照从低到高的规律演变。(意思相近即可)
28.(1)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②巴黎公社的成立;③俄国十月革命。
(2)北魏孝文帝改革;
这一时期的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资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3)凡尔登战役:这场战役异常惨烈,死亡人数太多,被称为“绞肉机”“地狱”“屠场”;日本偷袭位于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4)实现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等目的,遏制日本的扩张;限制日本扩张,维护其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
29.(1)潮流:资产阶级统治的初步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工业化进程;工业革命;工人运动的兴起;国际共运的兴起;马克思主义诞生等。(答出任意二点)
(2)“原则”:“议会至上”或者“王在法下”;宪法:美国1787年宪法。
认识:资本主义制度既有进步性,也有局限性。(类似表述也可)
(3)变化:农村向城镇化转变;社会经济的繁荣;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正反两方面各答出一点即可)
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走科技强国之路;人类应加强共同应对生态环境恶化所带来的挑战;发展科技的同时要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言之有理,答出一点即可)
30.示例观点:英国较早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论述:1640年,国王查理一世召开议会,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688年,资产阶级发动了宫廷政变,驱逐了詹姆士二世,迎来了他的女儿和女婿担任英国国王,被称为光荣革命,革命至此结束。光荣革命后,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规定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总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曲折反复,持续了近半个世纪,最终以法律的形式限制了王权,较早的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其他观点,①资本主义制度最早在欧美国家确立②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工业革命发生的前提③工业革命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