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初中地理粤教版 七上3.2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基础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度初中地理粤教版 七上3.2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基础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5.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31 10:06:58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初中地理粤教版 七上3.2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2021七上·蒲城期中) 2020年11月13日,河北省秦皇岛市地质考察获重大发现,在秦皇岛市海港区长城景观公路北侧,发现距今8亿年~5.4亿年间形成的地质遗迹,这为地球大规模海陆变迁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佐证。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秦皇岛市的地质发现说明了(  )
A.地球于8亿年前形成
B.海陆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C.所有的海洋最后都会变成陆地
D.秦皇岛市历史悠久
2.秦皇岛市亿万年来发生地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运动和海平面升降 B.气候变化
C.火山爆发 D.人类活动
3.(2023七上·铁锋期末)2022年3月23日凌晨起,台湾省发生多次4级以上地震,台湾地震多发的原因是(  )
A.位于大陆边缘地带 B.位于陆地和海洋交界处
C.位于板块交界处 D.由于板块的张裂运动
4.(2022七上·泾阳期中)日本是世界上地震发生频率较高的地区之一。若发生地震,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从高楼窗户跳下逃生 B.乘坐电梯快速逃生
C.躺在床上等待救援 D.抱头躲在卫生间墙角
5.(2021七上·港南期末)全球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  )
A.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南美板块 D.非洲板块
6.(2022七上·新都期末)与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板块是()
A.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 B.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7.(2021七上·泗县期中)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
A.地球表层是由岩石组成的整体一块
B.板块是静止不动的
C.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D.板块内部地壳比较活跃
8.(2021七上·凉山期中)“沧海桑田”在地理科学上的含义是(  )
A.填海造陆 B.比喻世事的变迁
C.比喻海陆的变迁 D.在海边种植桑树
9.(2021七上·吉林期中)关于板块构造学说,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球大致划分为七大板块 B.板块内部非常活跃
C.板块运动方式只有挤压 D.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10.(2021七上·怀仁期末)当地震发生时,错误的自救方式是(  )
A.在楼上,应跳出窗外逃生或使用电梯离开
B.在野外,应远离陡坡以防坠物滚落
C.在家里,应尽快躲到坚固的墙角或桌椅下
D.在教室,应迅速有序地离开教室,跑到空旷地
11.(2021七上·罗湖期末)如图示意地处两大板块交界地带的某岛国,依图示信息完成下列小题。
(1)对该岛屿的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A.完全位于高纬度地区 B.跨北温带和北寒带
C.完全位于西半球 D.完全位于中纬度地区
(2)根据图中信息,我们可以推测该岛屿(  )
A.火山、地震频繁 B.地壳比较稳定
C.有极夜现象 D.受海洋影响小
12.(2021七上·鄂州期末)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读下图“六大板块的分布示意图”,回答小题。
(1)此次地震中心处于两大板块之间,这两大板块分别是(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2)环太平洋地带是世界上火山和地震集中的地带,与这个地带无关的板块是(  )
A.非洲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美洲板块 D.亚欧板块
13.(2021七上·鄂州期末)科学家发现一些事例,证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下列事例不能作为例证的是(  )
A.在青藏高原上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
B.台湾海峡的海底发现古河道和森林遗迹
C.极地发现煤田
D.海南岛海边上礁石涨潮淹没,退潮露出
14.(2021七上·东莞期末)读"世界局部地区板块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丙处为喜马拉雅山脉,数据显示该山仍在升高,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念这是因为(  )
A.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相互张裂
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
C.美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相互张裂
D.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相互碰撞
(2)火山、地震发生次数较少的地区在(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15.(2021七上·金寨期末)两个板块发生张裂的地带,常形成(  )
①裂谷
②山脉
③火山
④海洋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6.(2021七上·金寨期末)海陆变迁的原因有(  )
①气候变化②人类活动③地壳的变动④海平面的升降
A.②③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
17.(2021七上·瑶海期末)下列实例能够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的是(  )
A.钱塘江的潮涨潮落
B.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以及和古河道
C.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D.青藏高原上生长着许多珍稀动植物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A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板块构造学说;大陆漂移假说
【解析】【点评】海路变迁的认为原因是填海造陆等一系列人类活动,但最主要的是自然原因。
1.在秦皇岛市海港区长城景观公路北侧,发现距今几亿年前形成的地质遗迹,说明了海路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故答案为:B。
2.海陆变迁的自然原因为地壳变动、海平面升降。故答案为:A。
3.【答案】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根据板块示意图分析可知,台湾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因此地震多发。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组成: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各大板块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就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4.【答案】D
【知识点】火山与地震;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 若发生地震,正确的措施是抱头躲在卫生间墙角。从高楼窗户跳下逃生、乘坐电梯快速逃生、躺在床上等待救援都是非常危险的。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正确的防震措施:如果你在室内,应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如写字台、结实的床、农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处。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b. 如果你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到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c. 如果你在影剧院、体育场或饭店,要迅速抱头卧在座位下面;也可在舞台或乐池下躲避;门口的观众可迅速跑出门外或体育场场内。d. 如果你在室外,要尽量远离狭窄街道、高大建筑、高烟囱、变压器、高架桥和存有危险品、易燃品的场院所。地震停下后,为防止余震伤人,不要轻易跑回未倒塌的建筑物内。e. 如果你在百货商场,应就近躲藏在柱子或大型商品旁,但要尽量避开玻璃柜。在楼上时,要看准机会逐步向底层转移。f. 如果你在工厂的车间里,应就近蹲在大型机床和设备旁边,但要注意离开电源、气源、火源等危险地点。g. 如果你在行驶的汽车、电车或火车内,应抓牢扶手,以免摔伤、碰伤,同时要注意行李掉下来伤人。座位上面朝行李方向的人,可用胳膊靠在前排椅子上护住头面部;背向行李方向的人可用双手护住后脑,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地震后,迅速下车向开阔地转移。h. 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如果正在使用明火,应迅速把明火灭掉。
5.【答案】A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根据世界六大板块示意图可知,全球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张裂拉伸容易形成海洋,碰撞挤压容易形成山脉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6.【答案】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碰撞形成的,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该学说认为全球地壳可以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其中要特别注意印度洋板块包括了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新西兰及大部分的印度洋。在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在不断的运动当中,相互挤压形成高大山系,相互分离形成裂谷和海洋。
7.【答案】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地球表层是由岩石组成的六大板块,A错误。板块是不断运动的,B错误。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C正确。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火山和地震现象频发。世界上有两大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8.【答案】C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分析】“沧海桑田”说的是海洋变成陆地或陆地变成海洋,比喻海陆的变迁。故答案为:C。
【点评】可以证明海陆变迁的实例有很多,如喜马拉雅山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台湾海峡的海底有古代森林的遗迹、荷兰的填海造陆等。
9.【答案】D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A. 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A不符合题意;
B. 板块内部非常稳定,B不符合题意;
C. 板块运动方式有挤压和张裂,C不符合题意;
D.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张裂拉伸容易形成海洋,碰撞挤压容易形成山脉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10.【答案】A
【知识点】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当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在野外,应远离陡坡以防坠物滚落,在家里或在楼上,应尽快躲到坚固的墙角或桌椅下,在教室,应迅速有序地离开教室,跑到空旷地,故答案为:A。
【点评】地震自救措施:
1.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2.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3.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4.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
11.【答案】(1)A
(2)A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1)A.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0°纬线)为起始线,向北向南各分了90°,0°-30°为低纬度, 30°-60°为中纬度, 60°-90°为高纬度。从图中可知,该岛屿大约在北纬60°-北纬66.5°之间,所以它完全位于高纬度地区;A正确;
B. 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该岛屿大约在北纬60°-北纬66.5°之间, 该岛屿跨北温带和北寒带 B错误;
C.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 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 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该岛屿位于大约12°W-25°W左右,该岛屿 完全位于西半球 ,C错误;
D.地中高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 30°-60°为中纬度, 60°-90°为高纬度。该岛屿大约在北纬60°-北纬66.5°之间, 该岛屿完全位于中纬度地区 ,D错误。
( 2)从图中可知该岛屿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所欲该岛屿火山、地震频繁。
故答案为:(1)A;(2)A。
【点评】(1) 纬度是地球.上重力方向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了研究问题方便,人们把纬度分为低、中、高纬度。0~ 30度为低纬度,30 ~ 60度为中纬度,60~90度为高纬度。从图中可知,该岛屿大约在北纬60°-北纬66.5°之间,所以它完全位于高纬度地区; 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该岛屿大约在北纬60°-北纬66.5°之间, 该岛屿跨北温带和北寒带;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 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 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该岛屿位于大约12°W-25°W左右,该岛屿 完全位于西半球 ;地中高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 30°-60°为中纬度, 60°-90°为高纬度。该岛屿大约在北纬60°-北纬66.5°之间, 该岛屿完全位于中纬度地区 。
( 2)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快,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因此该岛屿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地带, 火山、地震频繁。
12.【答案】(1)C
(2)A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1)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根据图示,此次地震中心处于是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2)太平洋位于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及南极洲板块之间。所以与非洲板块无关。所以本题选择A。
【点评】(1)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以东、太平洋西部,由数千个岛屿组成,众列岛呈弧形。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使得日本多火山、地震和温泉。按照板块构造学说,太平洋板块比较薄,位置相对低一些。当太平洋板块向西水平移动,会俯冲到相邻的亚欧板块之下。 当这两个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交界处的岩层出现变形断裂,从而产生地震。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世界上火山与地震活动最剧烈的地方主要位于两大地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横贯欧洲南部到亚洲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向南、向东延伸到中南半岛西侧和马来群岛南缘)火山地震带。
13.【答案】D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是由海洋与陆地组成,海洋与陆地的分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会发生变化的,以上四个例证中,在青藏高原上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台湾海峡的海底发现古河道和森林遗迹和极地发现煤田都是海陆变迁的例证,海南岛海边上礁石涨潮淹没,退潮露出是月球的引力作用引起,与海陆变迁无关,故答案为:D。
【点评】地表形态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海陆不断发生变迁。海洋可以变成陆地,陆地也可变成海洋。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例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海陆变迁的证据有很多,如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我国东部海域海底发现了古河流遗迹,是陆地变成海洋的例证。
14.【答案】(1)D
(2)A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板块的运动相关知识点内容,根据图示丙处位置可知,该处以北为亚欧板块,以南的印度半岛位于印度洋板块,丙处位于这两大板块交界处。同时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处交界处的板块运动方向箭头是相向的,所以两大板块发生了碰撞或挤压,才会导致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D正确。故答案为:D。(2)根据题意及板块构造学说的相关内容可知,火山、地震发生次数较少的地区应该是位于地壳较为稳定的板块内部,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是比较活跃的,易发生火山地震。又根据图中所示可知甲乙丙丁四处,只有甲是位于板块内部的,其他都位于板块交界处,A正确。故答案为:A。
【点评】(1)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当中,运动形式有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两大板块做相向运动,碰撞挤压,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使亚欧板块被迫抬升,在亚欧板块南部边缘地带隆起抬升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
(2)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一般说来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大陆和大陆板块相撞,形成高耸的高山和高原;大陆和大洋板块相撞,在大陆边缘形成山脉,高原,岛弧,而海陆交界处形成海沟。
15.【答案】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在板块交界地带,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上常常形成山脉;故答案为:C。
【点评】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地壳的生长边界海岭和转换断层,以及地壳的消亡边界海沟等一些构造带分割成许多构造单元,这些构造单元叫做板块。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
(2)板块之间有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位于生长边界处的区域,板块向两侧拉张,所以处在生长边界的区域会不断扩张,如红海、大西洋面积将逐渐扩大;位于消亡边界处的区域,板块发生挤压碰撞,该区域则会不断缩小,如地中海。
16.【答案】A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分析】在地球表面某位置发生的由海变为陆或由陆变为海的变化叫做海陆变迁,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运动也会造成海陆的变迁,气候变化不会造成海陆的变迁。所以②③④符合题意,①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地表形态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海陆不断发生变迁。海洋可以变成陆地,陆地也可变成海洋。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例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海陆变迁的证据有很多,如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我国东部海域海底发现了古河流遗迹,是陆地变成海洋的例证。
17.【答案】B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分析】地壳不断运动导致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钱塘江的潮涨潮落是由于天体引潮力,导致的海水涨落,A错;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说明历史时期该地一个为陆地环境,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导致海陆变迁,该地被海水淹没,B正确;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的结果,C错;青藏高原海拔高,垂直地带性分异明显,为多种动植物提供了生存环境,再加上人口少,人类活动对其影响小,所以生长着许多珍稀动植物,D错;故答案为:B。
【点评】地表形态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海陆不断发生变迁。海洋可以变成陆地,陆地也可变成海洋。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例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海陆变迁的证据有很多,如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我国东部海域海底发现了古河流遗迹,是陆地变成海洋的例证。
1 / 12023~2024学年度初中地理粤教版 七上3.2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2021七上·蒲城期中) 2020年11月13日,河北省秦皇岛市地质考察获重大发现,在秦皇岛市海港区长城景观公路北侧,发现距今8亿年~5.4亿年间形成的地质遗迹,这为地球大规模海陆变迁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佐证。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秦皇岛市的地质发现说明了(  )
A.地球于8亿年前形成
B.海陆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C.所有的海洋最后都会变成陆地
D.秦皇岛市历史悠久
2.秦皇岛市亿万年来发生地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运动和海平面升降 B.气候变化
C.火山爆发 D.人类活动
【答案】1.B
2.A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板块构造学说;大陆漂移假说
【解析】【点评】海路变迁的认为原因是填海造陆等一系列人类活动,但最主要的是自然原因。
1.在秦皇岛市海港区长城景观公路北侧,发现距今几亿年前形成的地质遗迹,说明了海路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故答案为:B。
2.海陆变迁的自然原因为地壳变动、海平面升降。故答案为:A。
3.(2023七上·铁锋期末)2022年3月23日凌晨起,台湾省发生多次4级以上地震,台湾地震多发的原因是(  )
A.位于大陆边缘地带 B.位于陆地和海洋交界处
C.位于板块交界处 D.由于板块的张裂运动
【答案】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根据板块示意图分析可知,台湾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因此地震多发。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组成: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各大板块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就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4.(2022七上·泾阳期中)日本是世界上地震发生频率较高的地区之一。若发生地震,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从高楼窗户跳下逃生 B.乘坐电梯快速逃生
C.躺在床上等待救援 D.抱头躲在卫生间墙角
【答案】D
【知识点】火山与地震;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 若发生地震,正确的措施是抱头躲在卫生间墙角。从高楼窗户跳下逃生、乘坐电梯快速逃生、躺在床上等待救援都是非常危险的。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正确的防震措施:如果你在室内,应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如写字台、结实的床、农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处。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b. 如果你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到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c. 如果你在影剧院、体育场或饭店,要迅速抱头卧在座位下面;也可在舞台或乐池下躲避;门口的观众可迅速跑出门外或体育场场内。d. 如果你在室外,要尽量远离狭窄街道、高大建筑、高烟囱、变压器、高架桥和存有危险品、易燃品的场院所。地震停下后,为防止余震伤人,不要轻易跑回未倒塌的建筑物内。e. 如果你在百货商场,应就近躲藏在柱子或大型商品旁,但要尽量避开玻璃柜。在楼上时,要看准机会逐步向底层转移。f. 如果你在工厂的车间里,应就近蹲在大型机床和设备旁边,但要注意离开电源、气源、火源等危险地点。g. 如果你在行驶的汽车、电车或火车内,应抓牢扶手,以免摔伤、碰伤,同时要注意行李掉下来伤人。座位上面朝行李方向的人,可用胳膊靠在前排椅子上护住头面部;背向行李方向的人可用双手护住后脑,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地震后,迅速下车向开阔地转移。h. 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如果正在使用明火,应迅速把明火灭掉。
5.(2021七上·港南期末)全球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  )
A.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南美板块 D.非洲板块
【答案】A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根据世界六大板块示意图可知,全球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张裂拉伸容易形成海洋,碰撞挤压容易形成山脉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6.(2022七上·新都期末)与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板块是()
A.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 B.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答案】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碰撞形成的,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该学说认为全球地壳可以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其中要特别注意印度洋板块包括了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新西兰及大部分的印度洋。在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在不断的运动当中,相互挤压形成高大山系,相互分离形成裂谷和海洋。
7.(2021七上·泗县期中)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
A.地球表层是由岩石组成的整体一块
B.板块是静止不动的
C.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D.板块内部地壳比较活跃
【答案】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地球表层是由岩石组成的六大板块,A错误。板块是不断运动的,B错误。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C正确。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火山和地震现象频发。世界上有两大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8.(2021七上·凉山期中)“沧海桑田”在地理科学上的含义是(  )
A.填海造陆 B.比喻世事的变迁
C.比喻海陆的变迁 D.在海边种植桑树
【答案】C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分析】“沧海桑田”说的是海洋变成陆地或陆地变成海洋,比喻海陆的变迁。故答案为:C。
【点评】可以证明海陆变迁的实例有很多,如喜马拉雅山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台湾海峡的海底有古代森林的遗迹、荷兰的填海造陆等。
9.(2021七上·吉林期中)关于板块构造学说,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球大致划分为七大板块 B.板块内部非常活跃
C.板块运动方式只有挤压 D.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答案】D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A. 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A不符合题意;
B. 板块内部非常稳定,B不符合题意;
C. 板块运动方式有挤压和张裂,C不符合题意;
D.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张裂拉伸容易形成海洋,碰撞挤压容易形成山脉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10.(2021七上·怀仁期末)当地震发生时,错误的自救方式是(  )
A.在楼上,应跳出窗外逃生或使用电梯离开
B.在野外,应远离陡坡以防坠物滚落
C.在家里,应尽快躲到坚固的墙角或桌椅下
D.在教室,应迅速有序地离开教室,跑到空旷地
【答案】A
【知识点】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当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在野外,应远离陡坡以防坠物滚落,在家里或在楼上,应尽快躲到坚固的墙角或桌椅下,在教室,应迅速有序地离开教室,跑到空旷地,故答案为:A。
【点评】地震自救措施:
1.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2.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3.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4.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
11.(2021七上·罗湖期末)如图示意地处两大板块交界地带的某岛国,依图示信息完成下列小题。
(1)对该岛屿的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A.完全位于高纬度地区 B.跨北温带和北寒带
C.完全位于西半球 D.完全位于中纬度地区
(2)根据图中信息,我们可以推测该岛屿(  )
A.火山、地震频繁 B.地壳比较稳定
C.有极夜现象 D.受海洋影响小
【答案】(1)A
(2)A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1)A.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0°纬线)为起始线,向北向南各分了90°,0°-30°为低纬度, 30°-60°为中纬度, 60°-90°为高纬度。从图中可知,该岛屿大约在北纬60°-北纬66.5°之间,所以它完全位于高纬度地区;A正确;
B. 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该岛屿大约在北纬60°-北纬66.5°之间, 该岛屿跨北温带和北寒带 B错误;
C.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 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 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该岛屿位于大约12°W-25°W左右,该岛屿 完全位于西半球 ,C错误;
D.地中高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 30°-60°为中纬度, 60°-90°为高纬度。该岛屿大约在北纬60°-北纬66.5°之间, 该岛屿完全位于中纬度地区 ,D错误。
( 2)从图中可知该岛屿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所欲该岛屿火山、地震频繁。
故答案为:(1)A;(2)A。
【点评】(1) 纬度是地球.上重力方向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了研究问题方便,人们把纬度分为低、中、高纬度。0~ 30度为低纬度,30 ~ 60度为中纬度,60~90度为高纬度。从图中可知,该岛屿大约在北纬60°-北纬66.5°之间,所以它完全位于高纬度地区; 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该岛屿大约在北纬60°-北纬66.5°之间, 该岛屿跨北温带和北寒带;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 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 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该岛屿位于大约12°W-25°W左右,该岛屿 完全位于西半球 ;地中高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 30°-60°为中纬度, 60°-90°为高纬度。该岛屿大约在北纬60°-北纬66.5°之间, 该岛屿完全位于中纬度地区 。
( 2)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快,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因此该岛屿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地带, 火山、地震频繁。
12.(2021七上·鄂州期末)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读下图“六大板块的分布示意图”,回答小题。
(1)此次地震中心处于两大板块之间,这两大板块分别是(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2)环太平洋地带是世界上火山和地震集中的地带,与这个地带无关的板块是(  )
A.非洲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美洲板块 D.亚欧板块
【答案】(1)C
(2)A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1)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根据图示,此次地震中心处于是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2)太平洋位于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及南极洲板块之间。所以与非洲板块无关。所以本题选择A。
【点评】(1)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以东、太平洋西部,由数千个岛屿组成,众列岛呈弧形。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使得日本多火山、地震和温泉。按照板块构造学说,太平洋板块比较薄,位置相对低一些。当太平洋板块向西水平移动,会俯冲到相邻的亚欧板块之下。 当这两个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交界处的岩层出现变形断裂,从而产生地震。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世界上火山与地震活动最剧烈的地方主要位于两大地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横贯欧洲南部到亚洲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向南、向东延伸到中南半岛西侧和马来群岛南缘)火山地震带。
13.(2021七上·鄂州期末)科学家发现一些事例,证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下列事例不能作为例证的是(  )
A.在青藏高原上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
B.台湾海峡的海底发现古河道和森林遗迹
C.极地发现煤田
D.海南岛海边上礁石涨潮淹没,退潮露出
【答案】D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是由海洋与陆地组成,海洋与陆地的分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会发生变化的,以上四个例证中,在青藏高原上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台湾海峡的海底发现古河道和森林遗迹和极地发现煤田都是海陆变迁的例证,海南岛海边上礁石涨潮淹没,退潮露出是月球的引力作用引起,与海陆变迁无关,故答案为:D。
【点评】地表形态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海陆不断发生变迁。海洋可以变成陆地,陆地也可变成海洋。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例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海陆变迁的证据有很多,如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我国东部海域海底发现了古河流遗迹,是陆地变成海洋的例证。
14.(2021七上·东莞期末)读"世界局部地区板块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丙处为喜马拉雅山脉,数据显示该山仍在升高,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念这是因为(  )
A.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相互张裂
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
C.美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相互张裂
D.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相互碰撞
(2)火山、地震发生次数较少的地区在(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答案】(1)D
(2)A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板块的运动相关知识点内容,根据图示丙处位置可知,该处以北为亚欧板块,以南的印度半岛位于印度洋板块,丙处位于这两大板块交界处。同时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处交界处的板块运动方向箭头是相向的,所以两大板块发生了碰撞或挤压,才会导致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D正确。故答案为:D。(2)根据题意及板块构造学说的相关内容可知,火山、地震发生次数较少的地区应该是位于地壳较为稳定的板块内部,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是比较活跃的,易发生火山地震。又根据图中所示可知甲乙丙丁四处,只有甲是位于板块内部的,其他都位于板块交界处,A正确。故答案为:A。
【点评】(1)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当中,运动形式有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两大板块做相向运动,碰撞挤压,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使亚欧板块被迫抬升,在亚欧板块南部边缘地带隆起抬升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
(2)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一般说来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大陆和大陆板块相撞,形成高耸的高山和高原;大陆和大洋板块相撞,在大陆边缘形成山脉,高原,岛弧,而海陆交界处形成海沟。
15.(2021七上·金寨期末)两个板块发生张裂的地带,常形成(  )
①裂谷
②山脉
③火山
④海洋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在板块交界地带,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上常常形成山脉;故答案为:C。
【点评】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地壳的生长边界海岭和转换断层,以及地壳的消亡边界海沟等一些构造带分割成许多构造单元,这些构造单元叫做板块。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
(2)板块之间有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位于生长边界处的区域,板块向两侧拉张,所以处在生长边界的区域会不断扩张,如红海、大西洋面积将逐渐扩大;位于消亡边界处的区域,板块发生挤压碰撞,该区域则会不断缩小,如地中海。
16.(2021七上·金寨期末)海陆变迁的原因有(  )
①气候变化②人类活动③地壳的变动④海平面的升降
A.②③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
【答案】A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分析】在地球表面某位置发生的由海变为陆或由陆变为海的变化叫做海陆变迁,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运动也会造成海陆的变迁,气候变化不会造成海陆的变迁。所以②③④符合题意,①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地表形态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海陆不断发生变迁。海洋可以变成陆地,陆地也可变成海洋。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例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海陆变迁的证据有很多,如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我国东部海域海底发现了古河流遗迹,是陆地变成海洋的例证。
17.(2021七上·瑶海期末)下列实例能够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的是(  )
A.钱塘江的潮涨潮落
B.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以及和古河道
C.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D.青藏高原上生长着许多珍稀动植物
【答案】B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分析】地壳不断运动导致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钱塘江的潮涨潮落是由于天体引潮力,导致的海水涨落,A错;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说明历史时期该地一个为陆地环境,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导致海陆变迁,该地被海水淹没,B正确;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的结果,C错;青藏高原海拔高,垂直地带性分异明显,为多种动植物提供了生存环境,再加上人口少,人类活动对其影响小,所以生长着许多珍稀动植物,D错;故答案为:B。
【点评】地表形态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海陆不断发生变迁。海洋可以变成陆地,陆地也可变成海洋。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例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海陆变迁的证据有很多,如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我国东部海域海底发现了古河流遗迹,是陆地变成海洋的例证。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