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2.3《峨日朵雪峰之侧》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2.3《峨日朵雪峰之侧》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9 10:51: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峨日朵雪峰之侧
【教材分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登峰途中的体验与感怀。“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暗含着此刻诗人因身体疲惫而打算暂歇,但并未放弃征服新的高度之意。“小心探出前额”的举动说明海拔之高。薄壁那边上演的是雪峰日落的一幕,“彷徨”一词生动地概括出了夕阳欲落未落之貌。但西沉之势不可逆转,冷热交接之时,迫近冰峰的红日显现出跃赴绝境的决然的姿态。山海的幽杳又似有黑洞般无穷的引力。石砾不时的滑坡,深渊兴起一派有如军旅远去的喊杀声的嚣鸣。诗人猛然惊觉,本能的将“指关节铆钉一样的楔入巨石的罅隙”。这句极为生动形象。千层底被撕裂的细节,从侧面表现了当时情况的危急。
【学情分析】
学生初升学,在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必定有许多新的憧憬与期待。恰好本课主题与“青春”相关,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加上此时学生对于班级同学尚不熟悉,故而在课堂上不妨穿插小组讨论的环节,既可帮助学生们尽快熟悉彼此,也对塑造一个较为活跃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本篇文章的学习。此外,在高中阶段的诗歌学习中,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鉴赏手法、品味诗歌蕴涵,加深对于诗歌文体的理解。
【教学目标】
1.找出诗中的意象,鉴赏意象的含义及作用,把握象征的手法。
2.诵读诗歌,体会其中的情感,感悟诗人的沧桑情怀。
【教学重难点】
把握诗歌语言的质感、透明而饱满的特点。
【新课导入】
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阵歌楼的雨点,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诗人的的情感神经,都会勾起诗人的无限感慨,诗人们都会把难以排遣的各种情感诉诸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或凄婉或深沉或怅惘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伤,那无尽的感慨。今天我们来学习将深刻体验到的生命理念、立场、情感,倾注、融贯到精心选择的生命意象中,雕铸成一幅幅真实而顽强的生命图画的一首短诗《峨日朵雪峰之侧》。
【写作背景】
中国的1962年是一个渐趋冷寂和沉闷的时段。写下过早期长诗《凶年逸稿》的昌耀因为已经提前冷寂和沉闷了,所以此时此刻得以在其中掺入理智和清醒,用以观照和揣度这一时段的冷寂和沉闷:这便是他的短诗《峨日朵雪峰之侧》产生的外在机缘和直接意图。
昌耀的所有诗作都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其根本和落脚点最终都在诗歌主体本身。就这首短诗而言,他一方面在观照和揣度外在的年段(当然他自己正置身其中),另一方面,他又以此为通道走入了自己的内里世界,观照和揣度自己的心理时空。
【作者介绍】
昌耀,原名王昌耀,湖南省桃源县人,诗人。1950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宣传队员。同年,响应祖国号召,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期间,推出处女作《人桥》,从此与诗歌艺术结下不解之缘。1953年,在朝鲜战场上负伤后转入河北省荣军学校读书。1954年开始发表诗作。他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协调的整体。诗人后期的诗作趋向反思静悟,语言略趋平和,有很强的知性张力,形成宏大的诗歌个性。代表作《划呀,划呀,父亲们!》、《慈航》、《意绪》、《哈拉库图》等,绝笔作《一十一枝红玫瑰》。昌耀在中国新诗史上是一座高峰,其历史地位已为人共识。
【题目解说】
“峨日朵”是现在的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的峨堡镇的老百姓对“峨堡”一词的口语发音。“峨日朵雪峰”便是峨堡乡境内的祁连山脉中一座或者几座小雪峰。它们原本没有自己独立的名字,诗人拿来作为诗中一个如画的诗作之远景而已。
【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二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了太阳、雪峰、山海、石砾等意象,表现出自然之美;
第二部分:写出了小蜘蛛的出现使作者认识到了众生平等,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命力的赞颂。
【中心思想】
在这首诗中,诗人为我们塑造了众多审美意象,有太阳、峨日朵之雪、巨石、岩壁、蜘蛛,它们共同营造出一个凝重壮美的氛围,将饱含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高原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通过意象之间的变化与相互作用,描绘出诗人内心深处向往的乌托邦,那是一个仅存于诗人心中的天堂。
【全文分析】
1.诗中写了哪些意象?
意象:太阳、滑坡、石砾、雄鹰、雪豹、蜘蛛。
2. 为什么要描绘这些意象?
心象(情)+物象(美)=诗。
落日的动势和石砾滑坡的动势都是下坠的,而“我”作为攀登者的动势却正好相反,努力向上;那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也在竭力使我下坠。由此可见,日落和滑坡等意象是用来表现贴身绝壁的登山勇士的生命体验的。
“雄鹰”“雪豹”的形象是作者理想中的精神、意志和心灵的象征,代表着一种真正强大、雄壮和坚韧。“蜘蛛”则是作者现实状态的写照,是他“囚徒”身份的一种反映。
3. 描绘画面的时候采用了哪些表现方法?
视听合一:视觉——“我”吃惊地看到一派壮丽的雪峰落日景象;听觉形象——滑坡的石砾引动深渊的嚣鸣,如军旅的杀声渐远而去。视听合一,表明“我“在这个高度上的坚持决非易事。
特写镜头:一只小小的蜘蛛在岩壁上与“我“同在!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就是从这只小小的蜘蛛表露出来的。很多时候,不起眼的细小意象比司空见惯的“波澜壮阔“更有力量。
强烈的对比:两组意象形成鲜明而浓烈的对比:强大和弱小、光明与幽暗、热闹与沉寂、高拔与低矮。在峨日朵雪峰之侧坚守住高度的不是强大的雄鹰或雪豹,而是弱小得可怜的蜘蛛;光明的太阳不过是虚妄的神明和幻象的真理的别称,堆砌的石砾不过是狂热的信念、迷信的追求、廉价的乐观的代号,而它们正在跃入幽暗却引力无穷的山海,正在滑向棕色的深渊;一派嚣鸣的、象军旅的喊杀声的,原来是在“滑坡”,是在“远去”,而接纳和归结它们的恰恰是沉寂和冷静。
4.诗人李以亮曾这样点评《峨日朵雪峰之侧》这首诗:一首孤绝的超越之诗。那么你认为这首诗表现的是孤绝之境的超越还是超越之后落入的孤绝?
这首诗表现的是孤绝之境的超越:
昌耀是一个孤独的诗人,他自始自终有着一种震动人心的忧郁和伤感,而隐藏在这背后的是诗人对生命本真与尊严的追寻和捍卫。在这首诗中诗人似乎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又似乎是一个积极的生命体验者,他在这首诗中开始他的征服之旅,继而完成旅途,继而完成了自我超越。
联系写作背景,昌耀并没有与那个时代一同“滑坡”,而是在峨日朵雪峰之侧占稳了自己的高度。这是生命意志和生命强力的伟岸展示,呈示在这种高度的生命必定是强健和雄壮者的生命,定格在这种险峰的姿态必定是胜利者的姿态!
【板书】
峨日朵雪峰之侧
昌耀
所见——“太阳”、“山海”、
所听——“一派嚣鸣”
所感——“撕裂”、“快慰”
所思——“理智”、“坚守”、“绝唱”
【课后反思】
1. 任何一首诗歌的理解都离不开对于时代背景的分析,但对于本篇课文而言存在一定的难度:一是当时的文学史状况相对复杂,若详细介绍则既耽误授课时间、学生也不一定能够完全理解,但若学生一知半解,却又难以理解诗歌内在的深沉意蕴;二是如何在语文课中把握好谈论“大跃进”时期的分寸,有些难以把握,过深或过浅地讲解都有可能造成学生的理解偏差。正是如此,本篇教学设计没有详尽地结合时代背景部分,所以诗歌讲解的深度可能有所欠缺;
2. 诗歌前文出现的“太阳”、“山海”等都属于大的事物,而后文的“蜘蛛”则属于小的事物。我在参阅资料时发现不少教师将最后出现“蜘蛛”意象,总结为“特效镜头”的手法(属于影视界专业用词,但在大学中文系文艺学系列课程中也有出现),但我个人认为此处以“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更能被高中学生所理解和接受,也更能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意识。不知这样的处理是否合适,也想听听大家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