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第十二章 欧姆定律12.1学生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2023-2024学年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同步精品课堂(北师大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同步备课课件(北师大版)目录0102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2023-2024学年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同步备课课件(北师大版)学习目标1. 知道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有电压和电阻。2.通过制订探究方案学习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3. 知道欧姆定律是在一定条件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电阻的关系。本课件主要内容课程导入新课教学课堂小结巩固练习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新课教学
课程导入
1、 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2、电阻对电流有 。
电压
阻碍作用
猜想: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2)电阻越大,电流 ;电阻越小,电流 。
(1)电压越大,电流 ;电压越小,电流 。
越小
越大
越大
越小
问题: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呢?
新课教学
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约5 A
约1 A
约1 A
约2 A
约0.5 A
约0.2 A
常见的用电器工作时的电流大小
新课教学
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如果要使灯泡变得更亮,有几种办法?
①改变电压
(改变电池节数)
②改变电阻阻值的大小
新课教学
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电流
电压
电阻
(共同决定)
①改变电压(改变电池节数)
②改变电阻阻值的大小
新课教学
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问题与猜想;
(2) ;
(3) ;
(4) ;
(5) ;
探究性实验的基本步骤:
制定计划
小组评估与合作交流
分析与得出结论
实验收集数据
新课教学
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疑问
1、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电阻有什么关系?
猜想
1、电阻一定时,电压越大,电流越大
2、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新课教学
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保持电阻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换用不同阻值的电阻,移动滑片,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新课教学
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电压表
电流表
滑动变阻器
定值电阻
电源
开关
5 Ω
10 Ω
15 Ω
导线
实验器材
新课教学
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A
V
R
R'
S
电路图
电阻一定,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新课教学
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电阻R/Ω 10 Ω 电压U/V 1.0 2.0 3.0 4.0 5.0 6.0
电流I/A
0.6
0.5
0.4
0.3
0.2
0.1
控制电阻不变
实验数据
分析数据 归纳结论
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电阻一定,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新课教学
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根据测量的数据画出I-U图
0
U/V
I/A
电阻一定,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新课教学
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问题:在实验中滑动变阻器起到什么作
用? 。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电阻一定,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新课教学
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电压一定,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实验电路图
A
V
新课教学
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电压U/V 5 V 电阻R/Ω 5.0 10.0 15.0 20.0 25.0 30.0
电流I/A
0.17
0.2
0.25
0.33
0.5
1
控制电压不变
分析数据 归纳结论
当导体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新课教学
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根据测量的数据画出I-R图
新课教学
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结论1: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结论2: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总结
注意: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个性质,它的大小由导体本身来决定,与导体中通过的电流无关。
新课教学
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思考
只测一组数据,得出的结论可靠吗?为什么?
典例精析
某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导体a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
B.导体a的电阻大于b的电阻
C.当导体b两端电压是1V时,通过b导体中的电流为0.1A
D.将a、b两导体串联接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上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2A
B
欧姆定律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二、欧姆定律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数学表达式:
电压
电阻
电流
I =
U
R
电压U 的单位:V
电阻R 的单位:Ω
电流 I 的单位: A
注意:
① 适用条件:纯电阻电路(即用电器工作时,
消耗的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
② I、U、R对应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
国际单位:
新课教学
二、欧姆定律
I
=
___
R
U
U=IR
主要用于已知电压和电流求电阻
__
R
=
I
U
主要用于已知电流和电阻求电压
思考:能否说电压与电流成正比呢?
思考:能否说电阻与电压成正比,
与电流成反比呢?
新课教学
二、欧姆定律
欧姆(G.S.Ohm,1787-1854)是德国物理学家。
他在物理学中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后来以他的名字
命名的欧姆定律。欧姆的研究,主要是在1817-1827年
担任中学物理教师期间进行的。现在我们看到欧姆定律
的公式那么简单,却不要忘记欧姆当时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当时的实验条件很差,那些测量电流的仪器和电阻值不同的导体,都要自己设计制造。他能够完成这些精细的制作和精确的实验,主要得益于强烈的好奇心、执着的探究精神。
阅读材料
二、欧姆定律
解: 已知UR=6V R=24Ω
答:流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大小为0.25A,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大小为48Ω
灯泡与电阻串联,电流处处相等,
电源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电压之和,所以IL=IR=0.25A,UL=18V-6V=12V
根据欧姆定律公式得出:
如图所示,将一只灯泡与一个定值电阻串联后接在电源两端,
灯泡恰好正常发光。已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24Ω,电源两端的
电压为18V,电压表的示数为6V。求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大小
和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
典例精析
新课教学
二、欧姆定律
几点说明
①公式中使用国际单位(单位要统一)
电压 U 的单位:V 电阻 R 的单位:Ω
电流 I 的单位:A
② 适用条件:纯电阻电路(即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的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
③ I、U、R对应同一段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不同时刻、不同导体或不同段电路三者不能混用。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欧姆定律
典例精析
在19世纪20年代,通过实验与理论研究,发现了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的科学家是( )
A.伏特 B.焦耳 C.安培 D.欧姆
D
德国物理学家欧姆最先通过实验归纳出一段导体中电流跟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即欧姆定律。
故选:D。
典例精练
根据欧姆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C.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D.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这段导体中的电流就越大
D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当R一定时,I与U成正比。
当U一定时,I与R成反比。
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当导体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课堂小结I =URU = IRR =UI意义: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决定式)意义:电压在数值上等于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的乘积。(计算式)意义: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跟导体中的电流的比值。(计算式)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欧姆定律各个公式的意义:
巩固练习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1.研究电流跟电阻、电压的关系,实验时,分别保持电阻不变和保持电压不变两步进行探究,在保持电阻不变这一步中,实验要求( D )
A.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
B.保持电阻R两端的电压不变
C.保持电路中的电流不变
D.保持定值电阻阻值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不同的位置
课堂练习
2.关于电压、电流和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导体的电阻由它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决定
B.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就越大
C.电路两端有电压,则电路中一定有电流
D.电荷移动就能形成电流
课堂练习
3.关于欧姆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通过导体的电流跟该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该导体两端的电压成反比
B.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通过该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C.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该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D.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课堂练习
4.一电阻的两端电压为2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5A,如果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升高到6V,要测通过它的电流,实验室具有量程为0.06A,0.1A和0.3A三种电流表,那么应选用的电流表的量程是( D )
A.0.06A B.0.1A
C.0.3A D.量程太小,不能使用
课堂练习
5.小明想要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实验过程中应该保持电阻R阻值不变
B.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只是保护电路
C.实验过程中应该调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示数不变
D.实验过程中应该调滑动变阻器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