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第一板块现代文阅读Ⅰ课件 +学案( 含答案)(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第一板块现代文阅读Ⅰ课件 +学案( 含答案)(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9 15:18:04

文档简介

专题二 实用类多文本阅读
新高考现代文阅读Ⅰ回应新教材改革的“群文阅读”,新高考卷体现了对情境载体的重视。语文实践活动,在高考题中就体现为考查考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不论是题干所创设的“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还是“学科认知情境”,最后都是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因此,未来新高考现代文阅读Ⅰ非选择题命题趋势一定会结合现实(题干情境),就某问题(意义、价值、方法、措施、远景等)加以探究。
第一节 考题回顾练——二轮复习,定向为要
[2023·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毛泽东同志1930年在寻乌县调查时,直接与各界群众开调查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诸如该县各类物产的产量、价格,县城各业人员数量、比例,各商铺经营品种、收入,各地农民分了多少土地、收入怎样,各类人群的政治态度,等等,都弄得一清二楚。这种深入、唯实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领导干部进行调查研究,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同群众一起讨论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总结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智慧。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这样才能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
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现在有的干部善于察言观色,准备了几个口袋,揣摩上面或领导的意图来提供材料。很显然,这样的调查是看不到实情、得不到真知、做不出正确结论的。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的调子下去,而要坚持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对调查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和各种问题,要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摘自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
材料二 
社会科学并不拥有像自然科学一模一样的实验室,那是没有人能否认的。但是,如果说社会科学研究者并不能控制他所要观察的现象,那也并不完全正确。其实不过是控制的技术问题,而不是能不能控制的问题。
在物理实验里用斜面滚球来实验引力,斜板这实验因子并不影响所要观察的引力现象,因为实验者在计算球动的速率中会考虑到这斜板的因子——换一句话,所谓实验并不是孤立现象,而是把所有发生作用的因子都加以充分考虑的意思。
观察社会现象时,如果我们能确知观察情境各种因子对于被观察现象所起的作用,我们同样可以达到自然科学的实验中所具备的条件。在技术上,观察社会现象比观察自然现象更为困难。社会现象并不限于人的动作,而且包括人的动机;动机又受着人所接受的那一套认为应当如是的规律支配;这套规律是社会所共有的,而且是在时间里累积下来的——这是人的生活适用于他所处的具体环境的方法,是在人和物的接触中,在动作里,给人的满足与否的结果里,选择和淘汰出来的,而且也永远在变动之中——在这里我们可以见到社会现象有着不能分的两部分:一部分我们可以在体外看得到的,另一部分,在体外是看不到的。这第二部分必须由经验者本人用语言表达出来,才能使旁观的人明白。观察社会现象的困难常发生在第二部分。
谈到这里,我愿意提出最重要的问题来了。那就是社会现象的研究工作中观察者必须和被观察者取得充分合作。合作还不够,必须不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而大家一同来分析大家的经验。
我在上边已说到科学的观察必须充分确认现象发生的情境,考虑到一切会影响现象的因子。这是实验的真正意义。观察社会现象时,因为语言材料的重要,最容易影响叙述现象正确性的是调查者和所要观察的现象的人事关系。有些不肯正视这关系的学者,只提出一个“客观”的空洞概念。但是“客观”是什么意思呢?是指对观察的现象没有兴趣,或是没有关系么?这是不可能的。
一个人去观察一个现象必然是有兴趣的。你自己可以不问这问题,可是被观察的人是不会不问这问题的。你不能不和这些人接触,谈话,问问题。这些人必然要问:“这人为什么要来问我们呢?”——这问题问得对的,因为一切调查的结果必然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的,不论是好是坏。你说“客观”,人家不能承认,而且人家是对的,因为实际受到影响的是他们,他们不能不防。于是调查者逢着“秘密”和“撒谎”了。其实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是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的反映。人事很像镜子,你对别人的态度反射成了别人对你的态度。
科学的社会研究第一是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如果你是想去“敲诈”被调查的人,那么你绝不会得到可靠的材料。天下没有不知道自卫的人。社会科学绝不能从“斗智”的方法上得来。换一句话说,社会研究必须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你如果要研究乡村,你必须同情农民,为他们服务,你的研究结果必须是有利于农民的。不但你存心是如此,而且你要用事实来证明,使农民相信你。正像一个医生对一个病人,病人没有理由去欺骗医生,正因为欺骗的结果是自己受害。
一个研究的人是站在“不知”的地位,被问的是站在“已知”的地位。前者对后者是“学习”而不是“拷问”,态度上应当是“尊重对方”“执疑待决”。这种态度必然会得到对方的尊重和友谊,因而乐于帮助你。
(摘编自费孝通《亦谈社会调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社会调查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并特别提到要深入了解农民,二者有相同的出发点和针对性。
B.材料一以毛泽东在寻乌县的调查为例,论述调查要深入、唯实,这与毛泽东本人在《调查的技术》中的倡导也是一致的。
C.材料二指出,社会科学虽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实验展开研究,但倘若方法得当,观察社会现象时也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D.材料二认为,社会研究者只有像医生对待病人那样关心被调查者,才不会“逢着”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的外在行为与内在动机可能并不一致,这给社会科学研究者的观察带来挑战。
B.一些无法看到的现象需要通过经验者的语言来表达,这可佐证语言材料的重要。
C.如果调查者询问的问题也正是被调查者所关心的,被调查者就不会有防备心理。
D.即便调查者出于友善的目的展开调查,调查的结果也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从调查研究工作需要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两方面展开论述。
B.材料二第三段,主要论证人的动机受社会共有规律的支配且处于不断的变化中。
C.材料一运用排比,既突出社会调查需广泛深入、求真务实,也增强了论证气势。
D.材料二层层递进,采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
4.材料二最后两段使用“敲诈”“斗智”“拷问”等词语,请简析其作用。
答:                                    
                                    
                                    
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调查研究中的“客观”,二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答:                                    
                                    
                                    
【二轮复习定向】
考情分析:近年来,高考“实用类文本”试题大致表现为四种演变趋势:在试题分布上,以简答题和论述题为主;在题干语表述方式上,更突出其导向性、提示性与一定程度的开放性的融合;在题型的考查功能上,阅读能力层级测试更明确;在命题导向上,不仅关注理解分析“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更重视解决“怎么办”“怎么做更好”等问题。
学情概述:学生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得不了分,而在于得不了高分!他们总会或多或少的遗漏信息点,从而失去宝贵的分数。丢分的成因,最主要的不是出现在文本的理解层面,而是出现在组织作答层面。一种是面对问题不知道怎样思考,不知道从哪个方向作答。另一种情况主要是发生在信息点的遗漏上,这是阅读过程中失分的最主要原因,所占比例很大。
第二节 专题纠错练——专项补弱,突破重点
【任务说明】 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主观表达题:①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需求,从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出发,结合文本中的不同材料提炼观点,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 ②要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合情合理、客观公正的结论。
易错点1 选项与文本信息比对不匹配
选择题设题方式多样,但命题者往往会在个别关键词语上设错,从而使整个表述发生错误。
信息筛选题答题分三步:
第一步,切分选项,划定分析范围。把选项切分为几个小信息点,以方便比对原文,并弄清选项所概括分析的内容,是对局部的分析,还是对整体的分析,是对单则材料的分析还是对多则材料的分析。这一步决定了比对信息点的多少。
第二步,定位原文,提取对应信息。依据切分的信息点,定位原文。在定位原文的过程中,可以合理利用材料标题、段落首行等内容,以便快速提取对应信息。
第三步,比对分析,确定正误。把选项信息点和其相对应的原文进行比较,在具体比较时可以做到“三想”:
①选项有没有曲解原文内容,是否曲解了范围、程度、时间等内容;②选项有没有混淆逻辑,是否混淆了原文中几个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③选项有没有主观臆断,是否原文没有此类信息,但命制选项时加入了某些臆想。
典例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
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由于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很迟,加上我国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基础,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早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科。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
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中国到20世纪初叶才逐渐具备这一条件。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3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由顾颉刚等发起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及其主办的《禹贡》半月刊,起初仍以研究和发展沿革地理为宗旨。1935年,《禹贡》开始以TheChineseHistoricalGeography (中国历史地理)作为刊物的英语名称,这说明禹贡学会的学者们已经受到现代地理学的影响,产生了将传统的沿革地理向现代的历史地理学转化的愿望。新中国成立后,对学科发展满怀热情的学者及时指出了沿革地理的局限性,一些大学的历史系以历史地理学取代了沿革地理。到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机构和专业人员已经粗具规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充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引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究领域,在历史地图编绘、行政区划史、人口史、区域文化地理、环境变迁、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和整理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有的已居国际领先地位。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在整体上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标志着这门具有悠久传统的学科迎来了一个向现代化全面迈进的新阶段。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
材料二 
历史地理学在以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的庞大家族中,具有独特性,即空间过程和时间过程相结合。英国近代地理学创建人麦金德,主张地理学者应当尝试重建过去的地理,如果不是这样,地理学就只是当代现象的描述,只有加上时间的尺度,才能考察变化的过程,并显示出今日地理只不过是一系列阶段的最新一个阶段。
历史地理学把空间和时间结合起来的特征,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意味着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关系的研究,要从产生、形成、演变的过程来探寻其规律,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而地理环境的演变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过程,如长江三峡、黄土高原、长江三角洲等地貌的形成和演变,时间之漫长达到十万至数千万年;我国许多城市的兴起距今已有1000年,而像武汉如从原始部落聚居算起,距今已达4000~5000年,从原始城址的出现算起距今也有3100~3600年。这种形成的演变过程,只有全面系统地进行观察和研究,才能探寻出规律性的内容。有了客观的规律,方能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摘编自刘盛佳《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禹贡》和《汉书·地理志》都对以往的地理现象做了追溯,包含沿革地理的知识,也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B.沿革地理在中国古代较为发达,是因为古代学者需要借助它来开展儒学和历史研究,但它并没有独立的学术空间。
C.学科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兴起于西方,它的研究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最能彰显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
D.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构成,两者的形成和演变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而且都会经历较为漫长的演变过程。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我们今天想要了解战国时期某个诸侯国辖域的大致情况,《汉书·地理志》应是重要的参考书目。
B.通过对比1935年《禹贡》半月刊所用的中英文刊名,可以看出这个刊物兼顾传统与现代的学术视野。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一些研究在国际上领先,主要得益于学科分支的开拓和研究领域的扩大。
D.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研究某一地区运河开凿的路线选择,可以为该地区未来的运河网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沿革地理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
A.历代州域形势变迁研究
B.赤壁之战地名考释
C.隋唐时期海河水道研究
D.黄土高原沟壑演变研究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
答: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答:                                    
                                    
易错点2 审题不准,忽略筛选条件
1.分析题干,把握筛选条件。筛选条件一般包括筛选的背景、范围、对象等。
2.明确区间,快速寻找对应内容。寻找对应内容时,可从两个角度快速入手,一是看材料的出处,一般情况下文章的题目就包含文章的中心内容;二是看段落的首尾句,以把握段落的整体意思。
3.高度概括,确保语言精练准确。当文本中涉及的信息比较多时,考生可以合并同类信息,同时要注意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运用,挖掘其内涵并进行合理转化。
另外,答案要分条概括。
典例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将国际服务贸易定义为:以货物的加工、装配、维修以及货币、人员、信息等生产要素为非本国居民提供服务并取得收入的活动,是一国与他国进行服务交换的行为。包括有形的服务输入和输出,也包括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在没有实体接触的情况下发生的无形的国际服务交换,比如卫星传送和传播等。
(摘编自刘健《服务贸易——链接“一带一路”》)
材料二 
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长期以来,我们将制造业视为生产性劳动,将服务业视为非生产性劳动,认为非生产性劳动不创造价值。但实践表明,在产品国际化生产的微笑曲线中,制造处于产品价值链的低端,以研发、设计为代表的服务处于产品价值链的高端,服务创造的增加值明显高于制造,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制造业本身也出现了服务化的趋势。
近年来,国际组织对服务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服务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发挥链接作用,金融、运输、商务等生产性服务贸易作为中间投入,全面参与农业和制造业生产制造,不仅有利于一国宏观经济稳定,而且有利于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妇女就业,推动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目前,全球GDP增长的三分之二来自服务贸易,就业的一半以上来自服务贸易,每年新增的大部分就业来自服务贸易。
之前,新冠病毒感染全球大流行,各国采取的应对疫情措施,如居家隔离、航空限制、签证放缓或停止等,对旅行、运输、航空等传统服务贸易产生重创,但却引发零售、医疗、教育、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电信服务和视听服务等线上消费爆发式增长,催生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服务贸易结构向高端化发展。为此,我国积极行动,在多方面与新型贸易结构加以对接,来适应其新发展,如我国很快适应了物联网、人工智能、3D打印和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改变的国际贸易方式、贸易对象和贸易内容。
(摘编自赵瑾《何为服务贸易,服务贸易何为》)
材料三 
中国举办2023年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并以此为契机,搭建起平台和桥梁,推动世界经济尽快复苏,展现出中国的责任和担当。
服务贸易变得越来越便捷,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数字化的发展。数字技术改变了传统上必须面对面进行的服务形式,大大降低了成本;数字技术模糊了商品和服务贸易活动之间的区别;数字技术使企业接触到全球更多的以数字化方式连接的客户,并促进贸易活动外包。这些趋势将提升数据流、知识产权和数字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性。我国积极行动,在本届服贸会上,云会议、云展览、云洽谈,这些数字科技一一实现;新出现的“云上服贸会”,是突破时间、空间、语言限制的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化会展新基建平台,凸显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强大动能。
为促进服务贸易发展,推动世界服务贸易繁荣,中国积极行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维护和完善多边贸易体制,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构建更高水平的国际经贸规则。
(摘编自赵忠秀、樊瑛《以开放共享促进世界服务贸易发展繁荣》)
(1)下列对“国际服务贸易”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一国以货物的加工、装配、维修以及人员、信息、货币等生产要素为他国居民提供服务并获取效益的活动。
B.既包括有形的服务输出和输入,也包括无形的国际服务交换,后者只是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没有实体接触而已。
C.长期以来,我们认为服务业是非生产性劳动,不能创造价值,其实它不但能创造价值,而且比生产性劳动创造的价值更大。
D.金融、运输、商务等生产性服务贸易作为中间投入,全面参与农业和制造业生产制造,这是服务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发挥链接作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球GDP增长的绝大多数、人们就业的一半以上、每年新增的大部分就业都来自服务贸易,可见服务贸易在经济发展、人员就业方面的作用巨大。
B.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各个国家采取居家隔离、航空限制、签证放缓或停止等措施,导致教育、零售、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等行业迅猛增长。
C.数字技术可以极大赋能传统服务贸易。它可以使传统服务贸易更便捷,盈利能力更强,也能使传统服务贸易开拓更多领域,创新服务形式。
D.新出现的“云上服贸会”能够突破时间、空间、语言的限制,成为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化的会展新基建平台,这要归功于数字技术的成功运用。
易错点拨:文章在表述某个对象的特点、内容时,一般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用并列式短语或句子列举所有内容;二是用偏正式结构的短语或语句列举,此时,往往一个分句或一个附加成分就可能表达一个特点。筛选信息时,考生要特别关注短语或语句是并列式的还是偏正式的。
(3)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传统服务贸易受到重创,我国在服务贸易方面“化危为机”的积极行动主要有哪些?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并简要分析。
答:                                    
                                    
                                    
                                    
易错点3 信息筛选后忽略概括总结
根据题干要求划定答题区间后,信息往往是繁杂的,这时需要考生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梳理及概括总结。
情况一:有些题目要求筛选的信息涉及文本中的相关概念、相关联的事物的特色或某个主体的具体做法,这就要求考生分析所筛选的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情况二:筛选的有关信息往往是通过寻找关键词语、关键语句得到的,另外同一类信息可能来自多个材料,涉及多个区间。这就要求考生对筛选的有关信息,根据对象的不同特点、层次、角度等进行分类概括。
典例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数据区块以前后相连的方式组合而成的链式数据库,是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打个比方,某村庄村民每次发生交易,即通过村中广播向所有村民播送交易信息,经村民核实,把此信息记在各自账本上,就形成数据区块,这些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记录下来的一个个区块串成一条链就是区块链。
目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划分为三类场景:一是价值转移类,如虚拟货币的创生及其在不同账户间的转移;二是存证确权类,将信息记录到区块链上,如电子合同和版权确权;三是授权管理类,如利用智能合约控制数据访问。此外,随着应用需求的不断升级,还存在多类型融合的场景。由于区块链具有点对点、无国界、无主权及无特定法律责任承担主体等特征,在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亦带来很多风险。当前,金融相关领域区块链的应用最为集中,涉及区块链的法律风险也主要发生在这个领域。
(摘编自邓建鹏《区块链的法律监管必须跟上》)
材料二 
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点,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存证”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只要能够确保链上信息和数据的真实性,那么区块链就可以解决信息的“存”和“证”难题。比如在版权领域,区块链可以用于电子证据存证,以保证不被篡改,并通过分布式账本链接原创平台、版权局、司法机关等各方主体,可以大大提高处理侵权行为的效率。
区块链“分布式”的特点,可以打通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实现信息和数据共享。与中心化的数据存储不同,区块链上的信息都会通过点对点广播的形式分布于每一个节点,通过“全网见证”实现所有信息的“如实记录”。
区块链形成“共识机制”,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真正实现从“信息互联网”到“信任互联网”的转变。比如说,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这里面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任问题。区块链恰巧能在供应链金融中弥合信任鸿沟。区块链可以增强供应链上下游的信息可信度,通过链上可拆分的电子凭证实现资金的流转融通,打通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解决多级供应商的融资难问题。
总体而言,区块链通过创造信任而创造价值。
(摘编自人民日报评论
《区块链难懂?评论员讲给你听》)
材料三 
在安徽省农贸市场上买一盒香菇,扫一扫产品标签上的数字身份码,就可以查看香菇从生产到流通环节的全部信息,其中还有政府的监管信息、专业的检测数据和企业的质量检验数据等,所有的溯源数据都可以在浙江甲骨文超级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满天星区块链上进行查询。
安徽省农业信息化产业技术体系区块链试点工作,从“一朵菇”的区块链应用开始,由点到面稳步推进,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朵菇”基于满天星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入棚时,每个架子上的菌包就拥有了一个记入满天星区块链的不可篡改的唯一身份码。菌菇从培养到销售的整个过程,如人工剥袋、智能增湿、智能通风和施肥、菌菇采摘、鲜菇销售、冷藏存储、精选分拣、干货销售等所有环节的操作信息,都加密写入满天星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进行存证。
“一朵菇”区块链的应用,只是浙江甲骨文超级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服务的600多个满天星区块链应用客户中的一个,此类应用还有安吉白茶、中宁枸杞、明德中药材等。
(摘编自中华网《区块链成国家战略,
十亿商品低调上“满天星区块链”》)
(1)下列对“区块链”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区块链是一种链式数据库,也是一种分布式账本,具有不可篡改、不可伪造、分布式等特点。
B.区块链的应用场景除价值转移、存证确权、授权管理三类外,还存在多类型融合的场景。
C.区块链当前在金融领域应用最为集中,涉及相关法律风险主要在授权管理应用领域。
D.区块链上的信息通过点对点广播的形式分布,有效避免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被篡改。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区块链可解决信息“存”与“证”的难题,但这需要有个前提,即保证链上信息和数据的真实性。
B.中心化的数据存储有缺陷,部门间数据不能共享,而区块链通过“如实记录”打通了这样的“数据壁垒”。
C.区块链能解决供应链金融中的信任问题,所以它能解决因信任问题造成的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D.区块链通过创造信任而创造价值,满天星区块链应用客户已有600多个,展示了区块链广阔的应用前景。
易错点拨:考生作答本题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梳理语句之间的关系,弄懂文中多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注意选项是否针对概念间的关系设错。
(3)请结合材料,分析“一朵菇”是如何借助区块链来赢得消费者信任的。
易错点拨:作答筛选信息类试题,考生需要充分理解题干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准确从原文中找到相关信息。此外还要注意,搜索信息要全面,避免顾此失彼。本题虽然只有材料三涉及“一朵菇”,但答题区间并非局限于材料三,而是需要结合材料二。结合两则材料进行分析时,一定要注意归纳概括。
答:                                    
                                    
纠错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一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我们三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我们的朋友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颜色,感受它的那股昂然高举、不屈不挠的气概。
从此可知道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相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相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相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知觉都是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
美也是如此。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这棵古松对于我们的画画的朋友是美的,因为他去看时就抱了美感的态度。你和我如果也想见到它的美,你须得把你那种木商的实用的态度丢开,我须得把植物学家的科学的态度丢开,专持美感的态度去看它。
这三种态度有什么分别呢?
先说实用的态度。做人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维持生活,既要生活,就要讲究如何利用环境。“环境”包含我自己以外的一切人和物在内,这些人和物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益,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害,有些对于我不关痛痒。我们对于他们于是有爱恶的情感,有趋就或逃避的意志和活动,这就是实用的态度。实用的态度起于实用的知觉,实用的知觉起于经验。小孩子初出世,第一次遇见火就伸手去捉,他烧痛了,以后他再遇见火,便认识它是什么东西,便明了它是烧痛手指的,火对于他于是有了意义。
科学的态度则不然,它纯粹是客观的、理论的。所谓客观的态度就是把自己的成见和情感完全丢开,专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探求真理。理论是和实用相对的。理论本来可以见诸实用,但是科学家的直接目的却不在于实用。科学家的态度之中很少有情感和意志,它的最重要的心理活动是抽象的思考。科学家要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寻出事物的关系和条理,纳个物于概念,从原理演个例。植物学家看古松的态度便是如此。
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在实用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对人的利害,心理活动偏重意志;在科学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间的互相关系,心理活动偏重抽象的思考;在美感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相,心理活动偏重直觉。
人所以异于其他动物的就是于饮食男女之外还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一。是壶就可以贮茶,何必又求它形式、花样、颜色都要好看呢?吃饱了饭就可以睡觉,何必又呕心血去作诗、画画、奏乐呢?人的实用的活动全是有所为而为,是受环境需要限制的;人的美感的活动全是无所为而为,是环境不需要他活动而他自己愿意去活动的。在有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环境需要的奴隶;在无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自己心灵的主宰。这是单就人说,就物说呢,在实用的和科学的世界中,事物都借着和其他事物发生关系而得到意义,到了孤立绝缘时就都没有意义;但是在美感世界中它却能孤立绝缘,却能在本身现出价值。照这样看,我们可以说,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
(摘编自朱光潜《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
材料二 
其实,在中国美学和艺术观念中,存在着与朱光潜所说的三种态度都不同的第四种态度。它当然不是用科学、实用的眼光看待古松,但也不是以审美的眼光看待古松,发现它如何美,如何符合形式美感,在这里,审美主体和客体都没有了,古松在这里根本就不是审美对象,而是一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宇宙。
这第四种态度可以说是一种“生命的态度”,一种用“活”的态度“看”世界的方式,或许“看”还容易引起与外在的观察混淆,称为一个“活”的“呈现”世界的方式也许更合适。之所以说它是“生命的态度”,是因为它的核心是将世界(包括“我”与外物)从对象化中解脱出来,还其生命的本然意义,在纯粹直观中创造一个独特的生命境界。这个世界,中国美学将其称为“境”。第四种态度并不是为了获得美的知识,而是为了安顿心灵。
王维《辛夷坞》诗写道:“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如果我们把它当作“山水诗”,或者“写景诗”,其描写是如此简单,内容是如此单调,单调到只用一句话就能概括:山间有一些芙蓉花开了,又落了。而谢灵运的山水诗,如“澹潋结寒姿,团栾润霜质”等,写景显然更加细腻丰富。
然而,王维的这些看起来内容单调的诗歌,并没有因此被人们漠视,而是传诵千古,谢灵运的诗句却少有人提及。其实,王维的这类诗歌根本就不是所谓的“山水诗”“写景诗”,它的主旨不是描写外在的景物。“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的山中芙蓉,是自在兴现,这里没有被观之景,也没有对景之心。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也将人排除,关心起深林苔痕,表面看起来是不关心人,其实正是通过这一片天地写人的心境、人的感受。诗人不是对风景感兴趣,而是对自我生命的感受感兴趣,描写一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世界,呈现自己回到世界的愉悦,为自己心灵寻找一个安顿的地方。对生命的认识、理解和慰藉,是贯穿此诗的核心。艺术家并不在意青苔和深林,而是其背后的高古和幽深。
(摘编自朱良志《生命的态度——
关于中国美学中的第四种态度的问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木商、植物学家、画家感知的古松不同,反应态度也不一致,这说明古松的形相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
B.实用的态度关注事物对人的利害,人在环境中积累经验,获得实用的知觉,产生趋就或者逃避的意志和活动。
C.科学的态度需要借助抽象的思考探寻事物的关系和条理,它排斥个人情感,具有理论性,与实用的态度相反。
D.与其他三种态度不同,生命的态度将世界从对象化中解脱出来,创造出没有审美主体、客体的独特生命境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木商和植物学家不能感知古松的美感,这是因为他们原有的心习无法改变,不能以美感的态度看古松。
B.在美感的世界中,人可以摆脱环境的制约,主宰自己的心灵,事物在孤立绝缘的情况下依然具有意义。
C.谢灵运的山水诗更加细腻丰富,但其传诵度却比不上王维诗歌,这说明生命的态度比诗歌内容更重要。
D.写景时排除人的情感因素的影响,才能更好地传达自我生命的感受,写出对生命的认识、理解和慰藉。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生命的态度”的一项是(  )
A.欧阳修《蝶恋花》:“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B.姜夔《扬州慢》:“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C.卢梅坡《雪梅·其一》:“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D.吴历《题画》:“一带远山衔落日,草亭秋影澹无人。”
4.材料一的论证深入浅出,请简要分析。
答:                                    
                                    
5.《红楼梦》第十八回元妃省亲中,林黛玉代贾宝玉写的《杏帘在望》被元妃大为赞赏。请结合材料论述的四种态度中的三种简要分析这首诗。
杏帘在望
林黛玉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答:                                    
                                    
专题二 实用类多文本阅读
第一节 考题回顾练——二轮复习,定向为要
1.解析: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A项,“都谈到社会调查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并特别提到要深入了解农民,二者有相同的出发点和针对性”错误。只有材料一谈到“社会调查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两则材料都没有“特别提到要深入了解农民”;材料一是说调查研究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实事求是,材料二是说社会现象的研究工作中观察者必须和被观察者取得充分合作,还必须站在被观察者的利益上等,二者没有相同的出发点和针对性。C项,“社会科学虽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实验展开研究”曲解文意,材料二中只是说“社会科学并不拥有像自然科学一模一样的实验室”,并不意味着社会科学不能通过实验展开研究,且根据材料二第三段中的“观察社会现象时,如果……我们同样可以达到自然科学的实验中所具备的条件”可知,如果达到了某些条件,社会科学也是可以通过实验展开研究的。D项,“只有像医生对待病人那样关心被调查者,才不会……‘撒谎’”错误,根据材料二倒数第二段中的“正像一个医生对一个病人,病人没有理由去欺骗医生,正因为欺骗的结果是自己受害”可知,这里是将社会研究者与被调查者的关系与医生和病人的关系进行类比,“只有……才不会……”的表述错误。
答案:B
2.解析:根据文中信息进行推断。“如果……就……”说法绝对。根据材料二中的“一切调查的结果必然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的,不论是好是坏……因为实际受到影响的是他们,他们不能不防”可知,即使调查者询问的问题也正是被调查者所关心的,但只要涉及被调查者的利益,影响到他们的生活,他们还是可能会有防备心理的。
答案:C
3.解析: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论证结构。“主要论证……处于不断的变化中”错误,材料二第三段主要论证的是在技术上观察社会现象比观察自然现象更为困难,且观察社会现象的困难常发生在体外看不到的部分。
答案:B
4.解析:分析材料的论证语言。解答此题,可从语言特点、论证观点、读者感受等角度进行分析。从语言特点上看,“敲诈”“斗智”“拷问”是将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关系类比为审讯人和犯人的关系等,用词生动形象。从论证观点上看,根据材料二最后两段的具体内容可知,“敲诈”“斗智”“拷问”的主体都是社会调查中的观察者,受体都是被观察者,且这些词语在语境中都是贬义词,揭示了观察者对待被观察者的错误态度。且根据“敲诈”绝不会得到可靠的材料、“斗智”不能得来社会科学、“拷问”得不到对方的尊重和友谊来看,作者从反面论证了自己的观点。从读者感受上看,生动形象的语言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较为深奥的学术问题。
答案:①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社会调查中观察者对待被观察者的错误态度,从反面论证了观察者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摆正自己的态度的观点。②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较为深奥的学术问题。
5.解析:分析不同材料论述的侧重点。解答此题,可从论述内容和论述角度(话题范围、出发点、目的、立场等)方面分析。从论述内容上看,材料一中提及“客观”的语句是“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的调子下去,而要坚持……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侧重于调查应从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好的调子。材料二中提及“客观”的语句是“有些不肯正视这关系的学者,只提出一个‘客观’的空洞概念……这是不可能的”“你说‘客观’,人家不能承认”,由作者的语气以及“空洞概念”“这是不可能的”等表述可知,作者对这种“客观”是否定的;再联系上下文语境可知,“这关系”指的是“调查者和所要观察的现象的人事关系”,一些调查者把“客观”曲解为为了保持距离,冷漠对待被观察者,不去接触亲近。材料一摘自习近平的文章,告诫领导干部在做调查研究时应坚持人民立场和实事求是原则。材料二也是在讲如何做好调查研究,只不过告诫的对象是社会科学调查者,告诫他们首先“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据此分点表述即可。
答案:①材料一侧重于调查应从实际出发,而非带着现成“调子”;②材料二侧重于不能把客观曲解为对被调查者的漠然态度;③材料一是就领导干部应坚持人民立场和实事求是原则而言,材料二是就社会科学调查者应有的立场和目的而言。
第二节 专题纠错练——专项补弱,突破重点
典例1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沿革地理在中国古代较为发达,是因为古代学者需要借助它来开展儒学和历史研究”错误,强加因果。原文是“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但它并没有独立的学术空间”表述不准,原文是“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早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科”。C项,“最能彰显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于文无据,原文是“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D项,“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构成”错误,原文只是用城市的形成和演变作为例证,并没有说“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构成”。故选A。(2)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C项,“主要得益于学科分支的开拓和研究领域的扩大”错误,原文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充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引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究领域,在历史地图编绘、行政区划史、人口史、区域文化地理、环境变迁、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和整理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有的已居国际领先地位”,并没有说哪个是主要原因。故选C。(3)此题考查理解文中概念的含义的能力。D项,由原文“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可知,A、B、C正确,由“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可知,D项不属于沿革地理。故选D。(4)本题考查下定义的能力。首先筛选出有效信息:“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历史地理学把空间和时间结合起来的特征,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意味着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关系的研究,要从产生、形成、演变的过程来探寻其规律,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然后找到主谓宾,即历史地理学是学科。再将有效信息整合,用“……是……”的句式作答。(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行文思路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需要学生认真阅读原文,结合文章内容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思路。在划分层次时重点关注观点句,看段落中是否有分论点。第一段,分析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第二段,以《汉书·地理志》《水经注》为例,介绍历史地理学,引出传统的沿革地理。第三、四段,介绍沿革地理产生的原因和发展情况。第五段,比较历史地理学与沿革地理的区别,指出历史地理学依托现代科学。第六段,论述了我国历史地理学的形成、发展过程和改革开放后的研究成果。
答案:(1)A (2)C (3)D
(4)①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分支学科,②具有时空结合的特征,③以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的产生,形成及其演化的过程为研究对象,④探寻这些现象产生、形成及其演化背后的原因和规律。
(5)①首先对历史地理学进行溯源,以古代地理文献引出传统的沿革地理;②进而将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学对比,指出历史地理学依托现代科学;③按年代介绍我国历史地理学在现代以来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巨大成就。
典例2 解析:(1)C项,偷换概念。依据材料二第1段:“长期以来,我们将制造业视为生产性劳动,将服务业视为非生产性劳动,认为非生产性劳动不创造价值……服务创造的增加值(注意:‘增加值’侧重在增加上)明显高于制造。”原文是“服务创造的增加值明显高于制造”,创造的增加值高≠创造的价值更大。(2)B项,以偏概全。对应材料二第3段:“引发零售、医疗、教育、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电信服务和视听服务等(注意:这些只是‘线上消费’的定语)线上消费爆发式增长。”由材料可知,迅猛增长的只是这些行业的线上消费,而非整个行业,选项误把定语当作中心词。(3)解答信息筛选类题目,考生要先充分读懂题目要求,弄清筛选条件,再去寻找答题区间,最后提炼概括出答案即可。筛选条件:在服务贸易方面“化危为机”的积极行动。筛选区间:材料二第3段(对应内容:与新型贸易结构加以对接,来适应其新发展),材料三第1段(对应内容:中国举办2023年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搭建起平台和桥梁),材料三第2段(对应内容:①服务贸易变得越来越便捷,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数字化的发展;②在本届服贸会上,云会议……强大动能),材料三第3段(对应内容: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维护和完善多边贸易体制,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构建更高水平的国际经贸规则)。
答案:(1)C (2)B
(3)①积极对接新型贸易结构。我国积极行动,在多方面与疫情影响下催生的新型贸易结构加以对接,来适应其新发展。②搭建平台。我国举办2023年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搭建起平台和桥梁,推动世界经济尽快复苏,展现出中国的责任和担当。③与时俱进。数字技术可以极大赋能传统服务贸易,我国紧跟时代趋势,推动数字技术驱动服务贸易的创新发展。④争取更多话语权。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维护和完善多边贸易体制,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构建更高水平的国际经贸规则。
典例3 解析:(1)C项,张冠李戴。对应材料一第2段:“当前,金融相关领域区块链的应用最为集中,涉及区块链的法律风险也主要发生在这个领域。”由此可知,风险主要在“金融相关领域”,而非“授权管理应用领域”。(2)B项,对应材料二第2段。首先,考生需要梳理第2段的内容,弄清概念之间的关系。“分布式”特点的作用:打通“数据壁垒”,实现信息和数据共享——通过……形式……实现所有信息的“如实记录”——并列关系由此可知,“如实记录”和“打通‘数据壁垒’”是并列关系,而非条件与结论的关系,选项错误。此外,依据原文“与中心化的数据存储不同……通过‘全网见证’实现所有信息的‘如实记录’”可以推断,中心化的数据存储的缺陷应该是无法实现所有信息的“如实记录”,而非“部门间数据不能共享”。(3)考生作答时,第一步,阅读题干,明确答题要点,即区块链优势在“一朵菇”上的具体体现;第二步,确定答题区间,材料二介绍了区块链的三个优势,材料三是关于“一朵菇”的信息,答题时需要结合两则材料进行分析。材料二: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点……区块链“分布式”的特点……区块链形成“共识机制”……→结合材料三→分析概括:真实存证“一朵菇”的所有信息,让“一朵菇”的信息全网见证、全网共享,解决“一朵菇”信息不对称问题和信任问题。
答案:(1)C (2)B
(3)①借助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点,真实存证“一朵菇”从生产到流通环节的所有信息。②借助区块链“分布式”的特点让“一朵菇”的信息和数据全网见证、全网共享。③利用区块链的“共识机制”,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消费者可以通过扫码求证产品信息,从而信任“一朵菇”,解决信任问题。
纠错演练
1.解析:C项“与实用的态度相反”不当,材料一第六段说“理论是和实用相对的”,这并不意味着科学的态度和实用的态度相反。
答案:C
2.解析:A项,“他们原有的心习无法改变”不当。C项,“生命的态度比诗歌内容更重要”于文无据。D项,“排除人的情感因素的影响”不是必要条件。
答案:B
3.解析:A项和B项中,“花”和“红药”是作者抒情的载体,没有从对象化中解脱出来。C项,作者是审美主体,“梅”“雪”是作者的审美对象,有明显的主客体之别。
答案:D
4.解析:题干中“深入浅出”一词的意思是“文章或言论的内容深刻,措辞浅显易懂”,由此可知,材料一的论证应具备这样的特点。结合文本可以从举例和语言两方面分析作答。
答案:①选取生活中常见的例子,用“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阐明中国美学的三种态度,将深刻的道理讲得浅显易懂。②语言通俗易懂,语气平易亲切,如“吃饱了饭就可以睡觉,何必又呕心血去作诗、画画、奏乐呢?”
5.解析:(1)精准审题:题干中“林黛玉代贾宝玉写的《杏帘在望》”锁定了答题对象;“论述的四种态度中的三种”明确了答题区间,即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综合分析;“结合材料”说明要掌握住文本观点,找到文本观点与诗歌的契合点。(2)规范答题:从实用的态度、美感的态度、科学的态度和生命的态度四个角度任选三个就行。
答案:①实用的态度:《杏帘在望》是以宝玉的身份应元妃之命而作,“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赞颂太平盛世,具有实用价值。②美感的态度:诗歌所写景物动静相间,色彩鲜明,富有美感。③生命的态度:菱荇、桑榆、春韭、稻花与鹅儿、燕子共同构成一个生机盎然的世界,呈现出心境的美好、愉悦。(共81张PPT)
专题二 实用类多文本阅读
新高考现代文阅读Ⅰ回应新教材改革的“群文阅读”,新高考卷体现了对情境载体的重视。语文实践活动,在高考题中就体现为考查考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不论是题干所创设的“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还是“学科认知情境”,最后都是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因此,未来新高考现代文阅读Ⅰ非选择题命题趋势一定会结合现实(题干情境),就某问题(意义、价值、方法、措施、远景等)加以探究。
第 一 节
第 二 节
第 一 节
[2023·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毛泽东同志1930年在寻乌县调查时,直接与各界群众开调查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诸如该县各类物产的产量、价格,县城各业人员数量、比例,各商铺经营品种、收入,各地农民分了多少土地、收入怎样,各类人群的政治态度,等等,都弄得一清二楚。这种深入、唯实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领导干部进行调查研究,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同群众一起讨论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总结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智慧。
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这样才能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
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现在有的干部善于察言观色,准备了几个口袋,揣摩上面或领导的意图来提供材料。很显然,这样的调查是看不到实情、得不到真知、做不出正确结论的。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的调子下去,而要坚持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对调查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和各种问题,要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摘自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
材料二 
社会科学并不拥有像自然科学一模一样的实验室,那是没有人能否认的。但是,如果说社会科学研究者并不能控制他所要观察的现象,那也并不完全正确。其实不过是控制的技术问题,而不是能不能控制的问题。
在物理实验里用斜面滚球来实验引力,斜板这实验因子并不影响所要观察的引力现象,因为实验者在计算球动的速率中会考虑到这斜板的因子——换一句话,所谓实验并不是孤立现象,而是把所有发生作用的因子都加以充分考虑的意思。
观察社会现象时,如果我们能确知观察情境各种因子对于被观察现象所起的作用,我们同样可以达到自然科学的实验中所具备的条件。在技术上,观察社会现象比观察自然现象更为困难。社会现象并不限于人的动作,而且包括人的动机;动机又受着人所接受的那一套认为应当如是的规律支配;这套规律是社会所共有的,而且是在时间里累积下来的——这是人的生活适用于他所处的具体环境的方法,是在人和物的接触中,在动作里,给人的满足与否的结果里,选择和淘汰出来的,而且也永远在变动之中——在这里我们可以见到社会现象有着不能分的两部分:一部分我们可以在体外看得到的,另一部分,在体外是看不到的。这第二部分必须由经验者本人用语言表达出来,才能使旁观的人明白。观察社会现象的困难常发生在第二部分。
谈到这里,我愿意提出最重要的问题来了。那就是社会现象的研究工作中观察者必须和被观察者取得充分合作。合作还不够,必须不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而大家一同来分析大家的经验。
我在上边已说到科学的观察必须充分确认现象发生的情境,考虑到一切会影响现象的因子。这是实验的真正意义。观察社会现象时,因为语言材料的重要,最容易影响叙述现象正确性的是调查者和所要观察的现象的人事关系。有些不肯正视这关系的学者,只提出一个“客观”的空洞概念。但是“客观”是什么意思呢?是指对观察的现象没有兴趣,或是没有关系么?这是不可能的。
一个人去观察一个现象必然是有兴趣的。你自己可以不问这问题,可是被观察的人是不会不问这问题的。你不能不和这些人接触,谈话,问问题。这些人必然要问:“这人为什么要来问我们呢?”——这问题问得对的,因为一切调查的结果必然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的,不论是好是坏。你说“客观”,人家不能承认,而且人家是对的,因为实际受到影响的是他们,他们不能不防。于是调查者逢着“秘密”和“撒谎”了。其实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是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的反映。人事很像镜子,你对别人的态度反射成了别人对你的态度。
科学的社会研究第一是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如果你是想去“敲诈”被调查的人,那么你绝不会得到可靠的材料。天下没有不知道自卫的人。社会科学绝不能从“斗智”的方法上得来。换一句话说,社会研究必须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你如果要研究乡村,你必须同情农民,为他们服务,你的研究结果必须是有利于农民的。不但你存心是如此,而且你要用事实来证明,使农民相信你。正像一个医生对一个病人,病人没有理由去欺骗医生,正因为欺骗的结果是自己受害。
一个研究的人是站在“不知”的地位,被问的是站在“已知”的地位。前者对后者是“学习”而不是“拷问”,态度上应当是“尊重对方”“执疑待决”。这种态度必然会得到对方的尊重和友谊,因而乐于帮助你。
(摘编自费孝通《亦谈社会调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社会调查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并特别提到要深入了解农民,二者有相同的出发点和针对性。
B.材料一以毛泽东在寻乌县的调查为例,论述调查要深入、唯实,这与毛泽东本人在《调查的技术》中的倡导也是一致的。
C.材料二指出,社会科学虽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实验展开研究,但倘若方法得当,观察社会现象时也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D.材料二认为,社会研究者只有像医生对待病人那样关心被调查者,才不会“逢着”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
答案:B
解析: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A项,“都谈到社会调查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并特别提到要深入了解农民,二者有相同的出发点和针对性”错误。只有材料一谈到“社会调查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两则材料都没有“特别提到要深入了解农民”;材料一是说调查研究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实事求是,材料二是说社会现象的研究工作中观察者必须和被观察者取得充分合作,还必须站在被观察者的利益上等,二者没有相同的出发点和针对性。C项,“社会科学虽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实验展开研究”曲解文意,材料二中只是说“社会科学并不拥有像自然科学一模一样的实验室”,并不意味着社会科学不能通过实验展开研究,且根据材料二第三段中的“观察社会现象时,如果……我们同样可以达到自然科学的实验中所具备的条件”可知,如果达到了某些条件,社会科学也是可以通过实验展开研究的。
D项,“只有像医生对待病人那样关心被调查者,才不会……‘撒谎’”错误,根据材料二倒数第二段中的“正像一个医生对一个病人,病人没有理由去欺骗医生,正因为欺骗的结果是自己受害”可知,这里是将社会研究者与被调查者的关系与医生和病人的关系进行类比,“只有……才不会……”的表述错误。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的外在行为与内在动机可能并不一致,这给社会科学研究者的观察带来挑战。
B.一些无法看到的现象需要通过经验者的语言来表达,这可佐证语言材料的重要。
C.如果调查者询问的问题也正是被调查者所关心的,被调查者就不会有防备心理。
D.即便调查者出于友善的目的展开调查,调查的结果也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
答案:C
解析:根据文中信息进行推断。“如果……就……”说法绝对。根据材料二中的“一切调查的结果必然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的,不论是好是坏……因为实际受到影响的是他们,他们不能不防”可知,即使调查者询问的问题也正是被调查者所关心的,但只要涉及被调查者的利益,影响到他们的生活,他们还是可能会有防备心理的。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从调查研究工作需要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两方面展开论述。
B.材料二第三段,主要论证人的动机受社会共有规律的支配且处于不断的变化中。
C.材料一运用排比,既突出社会调查需广泛深入、求真务实,也增强了论证气势。
D.材料二层层递进,采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
答案:B
解析: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论证结构。“主要论证……处于不断的变化中”错误,材料二第三段主要论证的是在技术上观察社会现象比观察自然现象更为困难,且观察社会现象的困难常发生在体外看不到的部分。
4.材料二最后两段使用“敲诈”“斗智”“拷问”等词语,请简析其作用。
答案:①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社会调查中观察者对待被观察者的错误态度,从反面论证了观察者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摆正自己的态度的观点。②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较为深奥的学术问题。
解析:分析材料的论证语言。解答此题,可从语言特点、论证观点、读者感受等角度进行分析。从语言特点上看,“敲诈”“斗智”“拷问”是将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关系类比为审讯人和犯人的关系等,用词生动形象。从论证观点上看,根据材料二最后两段的具体内容可知,“敲诈”“斗智”“拷问”的主体都是社会调查中的观察者,受体都是被观察者,且这些词语在语境中都是贬义词,揭示了观察者对待被观察者的错误态度。且根据“敲诈”绝不会得到可靠的材料、“斗智”不能得来社会科学、“拷问”得不到对方的尊重和友谊来看,作者从反面论证了自己的观点。从读者感受上看,生动形象的语言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较为深奥的学术问题。
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调查研究中的“客观”,二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①材料一侧重于调查应从实际出发,而非带着现成“调子”;②材料二侧重于不能把客观曲解为对被调查者的漠然态度;③材料一是就领导干部应坚持人民立场和实事求是原则而言,材料二是就社会科学调查者应有的立场和目的而言。
解析:分析不同材料论述的侧重点。解答此题,可从论述内容和论述角度(话题范围、出发点、目的、立场等)方面分析。从论述内容上看,材料一中提及“客观”的语句是“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的调子下去,而要坚持……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侧重于调查应从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好的调子。材料二中提及“客观”的语句是“有些不肯正视这关系的学者,只提出一个‘客观’的空洞概念……这是不可能的”“你说‘客观’,人家不能承认”,由作者的语气以及“空洞概念”“这是不可能的”等表述可知,作者对这种“客观”是否定的;再联系上下文语境可知,“这关系”指的是“调查者和所要观察的现象的人事关系”,一些调查者把“客观”曲解为为了保持距离,冷漠对待被观察者,不去接触亲近。材料一摘自习近平的文章,告诫领导干部在做调查研究时应坚持人民立场和实事求是原则。材料二也是在讲如何做好调查研究,只不过告诫的对象是社会科学调查者,告诫他们首先“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据此分点表述即可。
【二轮复习定向】
考情分析:近年来,高考“实用类文本”试题大致表现为四种演变趋势:在试题分布上,以简答题和论述题为主;在题干语表述方式上,更突出其导向性、提示性与一定程度的开放性的融合;在题型的考查功能上,阅读能力层级测试更明确;在命题导向上,不仅关注理解分析“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更重视解决“怎么办”“怎么做更好”等问题。
学情概述:学生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得不了分,而在于得不了高分!他们总会或多或少的遗漏信息点,从而失去宝贵的分数。丢分的成因,最主要的不是出现在文本的理解层面,而是出现在组织作答层面。一种是面对问题不知道怎样思考,不知道从哪个方向作答。另一种情况主要是发生在信息点的遗漏上,这是阅读过程中失分的最主要原因,所占比例很大。
第 二 节
【任务说明】 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主观表达题:①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需求,从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出发,结合文本中的不同材料提炼观点,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 ②要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合情合理、客观公正的结论。
易错点1 选项与文本信息比对不匹配
选择题设题方式多样,但命题者往往会在个别关键词语上设错,从而使整个表述发生错误。
信息筛选题答题分三步:
第一步,切分选项,划定分析范围。把选项切分为几个小信息点,以方便比对原文,并弄清选项所概括分析的内容,是对局部的分析,还是对整体的分析,是对单则材料的分析还是对多则材料的分析。这一步决定了比对信息点的多少。
第二步,定位原文,提取对应信息。依据切分的信息点,定位原文。在定位原文的过程中,可以合理利用材料标题、段落首行等内容,以便快速提取对应信息。
第三步,比对分析,确定正误。把选项信息点和其相对应的原文进行比较,在具体比较时可以做到“三想”:
①选项有没有曲解原文内容,是否曲解了范围、程度、时间等内容;②选项有没有混淆逻辑,是否混淆了原文中几个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③选项有没有主观臆断,是否原文没有此类信息,但命制选项时加入了某些臆想。
典例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
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由于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很迟,加上我国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基础,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早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科。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
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中国到20世纪初叶才逐渐具备这一条件。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3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由顾颉刚等发起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及其主办的《禹贡》半月刊,起初仍以研究和发展沿革地理为宗旨。1935年,《禹贡》开始以The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 (中国历史地理)作为刊物的英语名称,这说明禹贡学会的学者们已经受到现代地理学的影响,产生了将传统的沿革地理向现代的历史地理学转化的愿望。新中国成立后,对学科发展满怀热情的学者及时指出了沿革地理的局限性,一些大学的历史系以历史地理学取代了沿革地理。到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机构和专业人员已经粗具规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充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引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究领域,在历史地图编绘、行政区划史、人口史、区域文化地理、环境变迁、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和整理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有的已居国际领先地位。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在整体上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标志着这门具有悠久传统的学科迎来了一个向现代化全面迈进的新阶段。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
材料二 
历史地理学在以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的庞大家族中,具有独特性,即空间过程和时间过程相结合。英国近代地理学创建人麦金德,主张地理学者应当尝试重建过去的地理,如果不是这样,地理学就只是当代现象的描述,只有加上时间的尺度,才能考察变化的过程,并显示出今日地理只不过是一系列阶段的最新一个阶段。
历史地理学把空间和时间结合起来的特征,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意味着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关系的研究,要从产生、形成、演变的过程来探寻其规律,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而地理环境的演变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过程,如长江三峡、黄土高原、长江三角洲等地貌的形成和演变,时间之漫长达到十万至数千万年;我国许多城市的兴起距今已有1000年,而像武汉如从原始部落聚居算起,距今已达4000~5000年,从原始城址的出现算起距今也有3100~3600年。这种形成的演变过程,只有全面系统地进行观察和研究,才能探寻出规律性的内容。有了客观的规律,方能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摘编自刘盛佳《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禹贡》和《汉书·地理志》都对以往的地理现象做了追溯,包含沿革地理的知识,也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B.沿革地理在中国古代较为发达,是因为古代学者需要借助它来开展儒学和历史研究,但它并没有独立的学术空间。
C.学科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兴起于西方,它的研究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最能彰显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
D.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构成,两者的形成和演变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而且都会经历较为漫长的演变过程。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沿革地理在中国古代较为发达,是因为古代学者需要借助它来开展儒学和历史研究”错误,强加因果。原文是“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但它并没有独立的学术空间”表述不准,原文是“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早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科”。C项,“最能彰显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于文无据,原文是“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D项,“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构成”错误,原文只是用城市的形成和演变作为例证,并没有说“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构成”。故选A。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我们今天想要了解战国时期某个诸侯国辖域的大致情况,《汉书·地理志》应是重要的参考书目。
B.通过对比1935年《禹贡》半月刊所用的中英文刊名,可以看出这个刊物兼顾传统与现代的学术视野。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一些研究在国际上领先,主要得益于学科分支的开拓和研究领域的扩大。
D.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研究某一地区运河开凿的路线选择,可以为该地区未来的运河网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C项,“主要得益于学科分支的开拓和研究领域的扩大”错误,原文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充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引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究领域,在历史地图编绘、行政区划史、人口史、区域文化地理、环境变迁、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和整理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有的已居国际领先地位”,并没有说哪个是主要原因。故选C。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沿革地理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
A.历代州域形势变迁研究 B.赤壁之战地名考释
C.隋唐时期海河水道研究 D.黄土高原沟壑演变研究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概念的含义的能力。D项,由原文“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可知,A、B、C正确,由“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可知,D项不属于沿革地理。故选D。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
答案:①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分支学科,②具有时空结合的特征,③以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的产生,形成及其演化的过程为研究对象,④探寻这些现象产生、形成及其演化背后的原因和规律。
解析:本题考查下定义的能力。首先筛选出有效信息:“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历史地理学把空间和时间结合起来的特征,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意味着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关系的研究,要从产生、形成、演变的过程来探寻其规律,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然后找到主谓宾,即历史地理学是学科。再将有效信息整合,用“……是……”的句式作答。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答案:①首先对历史地理学进行溯源,以古代地理文献引出传统的沿革地理;②进而将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学对比,指出历史地理学依托现代科学;③按年代介绍我国历史地理学在现代以来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巨大成就。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行文思路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需要学生认真阅读原文,结合文章内容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思路。在划分层次时重点关注观点句,看段落中是否有分论点。第一段,分析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第二段,以《汉书·地理志》《水经注》为例,介绍历史地理学,引出传统的沿革地理。第三、四段,介绍沿革地理产生的原因和发展情况。第五段,比较历史地理学与沿革地理的区别,指出历史地理学依托现代科学。第六段,论述了我国历史地理学的形成、发展过程和改革开放后的研究成果。
易错点2 审题不准,忽略筛选条件
1.分析题干,把握筛选条件。筛选条件一般包括筛选的背景、范围、对象等。
2.明确区间,快速寻找对应内容。寻找对应内容时,可从两个角度快速入手,一是看材料的出处,一般情况下文章的题目就包含文章的中心内容;二是看段落的首尾句,以把握段落的整体意思。
3.高度概括,确保语言精练准确。当文本中涉及的信息比较多时,考生可以合并同类信息,同时要注意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运用,挖掘其内涵并进行合理转化。
另外,答案要分条概括。
典例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将国际服务贸易定义为:以货物的加工、装配、维修以及货币、人员、信息等生产要素为非本国居民提供服务并取得收入的活动,是一国与他国进行服务交换的行为。包括有形的服务输入和输出,也包括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在没有实体接触的情况下发生的无形的国际服务交换,比如卫星传送和传播等。
(摘编自刘健《服务贸易——链接“一带一路”》)
材料二 
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长期以来,我们将制造业视为生产性劳动,将服务业视为非生产性劳动,认为非生产性劳动不创造价值。但实践表明,在产品国际化生产的微笑曲线中,制造处于产品价值链的低端,以研发、设计为代表的服务处于产品价值链的高端,服务创造的增加值明显高于制造,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制造业本身也出现了服务化的趋势。
近年来,国际组织对服务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服务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发挥链接作用,金融、运输、商务等生产性服务贸易作为中间投入,全面参与农业和制造业生产制造,不仅有利于一国宏观经济稳定,而且有利于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妇女就业,推动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目前,全球GDP增长的三分之二来自服务贸易,就业的一半以上来自服务贸易,每年新增的大部分就业来自服务贸易。
之前,新冠病毒感染全球大流行,各国采取的应对疫情措施,如居家隔离、航空限制、签证放缓或停止等,对旅行、运输、航空等传统服务贸易产生重创,但却引发零售、医疗、教育、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电信服务和视听服务等线上消费爆发式增长,催生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服务贸易结构向高端化发展。为此,我国积极行动,在多方面与新型贸易结构加以对接,来适应其新发展,如我国很快适应了物联网、人工智能、3D打印和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改变的国际贸易方式、贸易对象和贸易内容。
(摘编自赵瑾《何为服务贸易,服务贸易何为》)
材料三 
中国举办2023年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并以此为契机,搭建起平台和桥梁,推动世界经济尽快复苏,展现出中国的责任和担当。
服务贸易变得越来越便捷,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数字化的发展。数字技术改变了传统上必须面对面进行的服务形式,大大降低了成本;数字技术模糊了商品和服务贸易活动之间的区别;数字技术使企业接触到全球更多的以数字化方式连接的客户,并促进贸易活动外包。这些趋势将提升数据流、知识产权和数字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性。我国积极行动,在本届服贸会上,云会议、云展览、云洽谈,这些数字科技一一实现;新出现的“云上服贸会”,是突破时间、空间、语言限制的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化会展新基建平台,凸显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强大动能。
为促进服务贸易发展,推动世界服务贸易繁荣,中国积极行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维护和完善多边贸易体制,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构建更高水平的国际经贸规则。
(摘编自赵忠秀、樊瑛《以开放共享促进世界服务贸易发展繁荣》)
(1)下列对“国际服务贸易”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一国以货物的加工、装配、维修以及人员、信息、货币等生产要素为他国居民提供服务并获取效益的活动。
B.既包括有形的服务输出和输入,也包括无形的国际服务交换,后者只是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没有实体接触而已。
C.长期以来,我们认为服务业是非生产性劳动,不能创造价值,其实它不但能创造价值,而且比生产性劳动创造的价值更大。
D.金融、运输、商务等生产性服务贸易作为中间投入,全面参与农业和制造业生产制造,这是服务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发挥链接作用。
答案:C
解析:C项,偷换概念。依据材料二第1段:“长期以来,我们将制造业视为生产性劳动,将服务业视为非生产性劳动,认为非生产性劳动不创造价值……服务创造的增加值(注意:‘增加值’侧重在增加上)明显高于制造。”原文是“服务创造的增加值明显高于制造”,创造的增加值高≠创造的价值更大。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球GDP增长的绝大多数、人们就业的一半以上、每年新增的大部分就业都来自服务贸易,可见服务贸易在经济发展、人员就业方面的作用巨大。
B.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各个国家采取居家隔离、航空限制、签证放缓或停止等措施,导致教育、零售、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等行业迅猛增长。
C.数字技术可以极大赋能传统服务贸易。它可以使传统服务贸易更便捷,盈利能力更强,也能使传统服务贸易开拓更多领域,创新服务形式。
D.新出现的“云上服贸会”能够突破时间、空间、语言的限制,成为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化的会展新基建平台,这要归功于数字技术的成功运用。
答案:B
解析:B项,以偏概全。对应材料二第3段:“引发零售、医疗、教育、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电信服务和视听服务等(注意:这些只是‘线上消费’的定语)线上消费爆发式增长。”由材料可知,迅猛增长的只是这些行业的线上消费,而非整个行业,选项误把定语当作中心词。
易错点拨:文章在表述某个对象的特点、内容时,一般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用并列式短语或句子列举所有内容;二是用偏正式结构的短语或语句列举,此时,往往一个分句或一个附加成分就可能表达一个特点。筛选信息时,考生要特别关注短语或语句是并列式的还是偏正式的。
(3)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传统服务贸易受到重创,我国在服务贸易方面“化危为机”的积极行动主要有哪些?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并简要分析。
答案:①积极对接新型贸易结构。我国积极行动,在多方面与疫情影响下催生的新型贸易结构加以对接,来适应其新发展。②搭建平台。我国举办2023年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搭建起平台和桥梁,推动世界经济尽快复苏,展现出中国的责任和担当。③与时俱进。数字技术可以极大赋能传统服务贸易,我国紧跟时代趋势,推动数字技术驱动服务贸易的创新发展。④争取更多话语权。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维护和完善多边贸易体制,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构建更高水平的国际经贸规则。
解析:解答信息筛选类题目,考生要先充分读懂题目要求,弄清筛选条件,再去寻找答题区间,最后提炼概括出答案即可。筛选条件:在服务贸易方面“化危为机”的积极行动。筛选区间:材料二第3段(对应内容:与新型贸易结构加以对接,来适应其新发展),材料三第1段(对应内容:中国举办2023年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搭建起平台和桥梁),材料三第2段(对应内容:①服务贸易变得越来越便捷,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数字化的发展;②在本届服贸会上,云会议……强大动能),材料三第3段(对应内容: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维护和完善多边贸易体制,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构建更高水平的国际经贸规则)。
易错点3 信息筛选后忽略概括总结
根据题干要求划定答题区间后,信息往往是繁杂的,这时需要考生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梳理及概括总结。
情况一:有些题目要求筛选的信息涉及文本中的相关概念、相关联的事物的特色或某个主体的具体做法,这就要求考生分析所筛选的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情况二:筛选的有关信息往往是通过寻找关键词语、关键语句得到的,另外同一类信息可能来自多个材料,涉及多个区间。这就要求考生对筛选的有关信息,根据对象的不同特点、层次、角度等进行分类概括。
典例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数据区块以前后相连的方式组合而成的链式数据库,是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打个比方,某村庄村民每次发生交易,即通过村中广播向所有村民播送交易信息,经村民核实,把此信息记在各自账本上,就形成数据区块,这些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记录下来的一个个区块串成一条链就是区块链。
目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划分为三类场景:一是价值转移类,如虚拟货币的创生及其在不同账户间的转移;二是存证确权类,将信息记录到区块链上,如电子合同和版权确权;三是授权管理类,如利用智能合约控制数据访问。此外,随着应用需求的不断升级,还存在多类型融合的场景。由于区块链具有点对点、无国界、无主权及无特定法律责任承担主体等特征,在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亦带来很多风险。当前,金融相关领域区块链的应用最为集中,涉及区块链的法律风险也主要发生在这个领域。
(摘编自邓建鹏《区块链的法律监管必须跟上》)
材料二 
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点,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存证”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只要能够确保链上信息和数据的真实性,那么区块链就可以解决信息的“存”和“证”难题。比如在版权领域,区块链可以用于电子证据存证,以保证不被篡改,并通过分布式账本链接原创平台、版权局、司法机关等各方主体,可以大大提高处理侵权行为的效率。
区块链“分布式”的特点,可以打通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实现信息和数据共享。与中心化的数据存储不同,区块链上的信息都会通过点对点广播的形式分布于每一个节点,通过“全网见证”实现所有信息的“如实记录”。
区块链形成“共识机制”,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真正实现从“信息互联网”到“信任互联网”的转变。比如说,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这里面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任问题。区块链恰巧能在供应链金融中弥合信任鸿沟。区块链可以增强供应链上下游的信息可信度,通过链上可拆分的电子凭证实现资金的流转融通,打通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解决多级供应商的融资难问题。
总体而言,区块链通过创造信任而创造价值。
(摘编自人民日报评论
《区块链难懂?评论员讲给你听》)
材料三 
在安徽省农贸市场上买一盒香菇,扫一扫产品标签上的数字身份码,就可以查看香菇从生产到流通环节的全部信息,其中还有政府的监管信息、专业的检测数据和企业的质量检验数据等,所有的溯源数据都可以在浙江甲骨文超级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满天星区块链上进行查询。
安徽省农业信息化产业技术体系区块链试点工作,从“一朵菇”的区块链应用开始,由点到面稳步推进,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朵菇”基于满天星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入棚时,每个架子上的菌包就拥有了一个记入满天星区块链的不可篡改的唯一身份码。菌菇从培养到销售的整个过程,如人工剥袋、智能增湿、智能通风和施肥、菌菇采摘、鲜菇销售、冷藏存储、精选分拣、干货销售等所有环节的操作信息,都加密写入满天星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进行存证。
“一朵菇”区块链的应用,只是浙江甲骨文超级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服务的600多个满天星区块链应用客户中的一个,此类应用还有安吉白茶、中宁枸杞、明德中药材等。
(摘编自中华网《区块链成国家战略,
十亿商品低调上“满天星区块链”》)
(1)下列对“区块链”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区块链是一种链式数据库,也是一种分布式账本,具有不可篡改、不可伪造、分布式等特点。
B.区块链的应用场景除价值转移、存证确权、授权管理三类外,还存在多类型融合的场景。
C.区块链当前在金融领域应用最为集中,涉及相关法律风险主要在授权管理应用领域。
D.区块链上的信息通过点对点广播的形式分布,有效避免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被篡改。
答案:C
解析:C项,张冠李戴。对应材料一第2段:“当前,金融相关领域区块链的应用最为集中,涉及区块链的法律风险也主要发生在这个领域。”由此可知,风险主要在“金融相关领域”,而非“授权管理应用领域”。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区块链可解决信息“存”与“证”的难题,但这需要有个前提,即保证链上信息和数据的真实性。
B.中心化的数据存储有缺陷,部门间数据不能共享,而区块链通过“如实记录”打通了这样的“数据壁垒”。
C.区块链能解决供应链金融中的信任问题,所以它能解决因信任问题造成的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D.区块链通过创造信任而创造价值,满天星区块链应用客户已有600多个,展示了区块链广阔的应用前景。
答案:B
解析:B项,对应材料二第2段。首先,考生需要梳理第2段的内容,弄清概念之间的关系。“分布式”特点的作用:打通“数据壁垒”,实现信息和数据共享——通过……形式……实现所有信息的“如实记录”——并列关系由此可知,“如实记录”和“打通‘数据壁垒’”是并列关系,而非条件与结论的关系,选项错误。此外,依据原文“与中心化的数据存储不同……通过‘全网见证’实现所有信息的‘如实记录’”可以推断,中心化的数据存储的缺陷应该是无法实现所有信息的“如实记录”,而非“部门间数据不能共享”。
易错点拨:考生作答本题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梳理语句之间的关系,弄懂文中多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注意选项是否针对概念间的关系设错。
(3)请结合材料,分析“一朵菇”是如何借助区块链来赢得消费者信任的。
答案:①借助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点,真实存证“一朵菇”从生产到流通环节的所有信息。②借助区块链“分布式”的特点让“一朵菇”的信息和数据全网见证、全网共享。③利用区块链的“共识机制”,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消费者可以通过扫码求证产品信息,从而信任“一朵菇”,解决信任问题。
解析:考生作答时,第一步,阅读题干,明确答题要点,即区块链优势在“一朵菇”上的具体体现;第二步,确定答题区间,材料二介绍了区块链的三个优势,材料三是关于“一朵菇”的信息,答题时需要结合两则材料进行分析。材料二: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点……区块链“分布式”的特点……区块链形成“共识机制”……→结合材料三→分析概括:真实存证“一朵菇”的所有信息,让“一朵菇”的信息全网见证、全网共享,解决“一朵菇”信息不对称问题和信任问题。
易错点拨:作答筛选信息类试题,考生需要充分理解题干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准确从原文中找到相关信息。此外还要注意,搜索信息要全面,避免顾此失彼。本题虽然只有材料三涉及“一朵菇”,但答题区间并非局限于材料三,而是需要结合材料二。结合两则材料进行分析时,一定要注意归纳概括。
纠错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一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我们三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我们的朋友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颜色,感受它的那股昂然高举、不屈不挠的气概。
从此可知道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相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相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相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知觉都是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
美也是如此。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这棵古松对于我们的画画的朋友是美的,因为他去看时就抱了美感的态度。你和我如果也想见到它的美,你须得把你那种木商的实用的态度丢开,我须得把植物学家的科学的态度丢开,专持美感的态度去看它。
这三种态度有什么分别呢?
先说实用的态度。做人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维持生活,既要生活,就要讲究如何利用环境。“环境”包含我自己以外的一切人和物在内,这些人和物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益,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害,有些对于我不关痛痒。我们对于他们于是有爱恶的情感,有趋就或逃避的意志和活动,这就是实用的态度。实用的态度起于实用的知觉,实用的知觉起于经验。小孩子初出世,第一次遇见火就伸手去捉,他烧痛了,以后他再遇见火,便认识它是什么东西,便明了它是烧痛手指的,火对于他于是有了意义。
科学的态度则不然,它纯粹是客观的、理论的。所谓客观的态度就是把自己的成见和情感完全丢开,专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探求真理。理论是和实用相对的。理论本来可以见诸实用,但是科学家的直接目的却不在于实用。科学家的态度之中很少有情感和意志,它的最重要的心理活动是抽象的思考。科学家要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寻出事物的关系和条理,纳个物于概念,从原理演个例。植物学家看古松的态度便是如此。
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在实用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对人的利害,心理活动偏重意志;在科学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间的互相关系,心理活动偏重抽象的思考;在美感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相,心理活动偏重直觉。
人所以异于其他动物的就是于饮食男女之外还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一。是壶就可以贮茶,何必又求它形式、花样、颜色都要好看呢?吃饱了饭就可以睡觉,何必又呕心血去作诗、画画、奏乐呢?人的实用的活动全是有所为而为,是受环境需要限制的;人的美感的活动全是无所为而为,是环境不需要他活动而他自己愿意去活动的。在有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环境需要的奴隶;在无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自己心灵的主宰。这是单就人说,就物说呢,在实用的和科学的世界中,事物都借着和其他事物发生关系而得到意义,到了孤立绝缘时就都没有意义;但是在美感世界中它却能孤立绝缘,却能在本身现出价值。照这样看,我们可以说,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
(摘编自朱光潜《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
材料二 
其实,在中国美学和艺术观念中,存在着与朱光潜所说的三种态度都不同的第四种态度。它当然不是用科学、实用的眼光看待古松,但也不是以审美的眼光看待古松,发现它如何美,如何符合形式美感,在这里,审美主体和客体都没有了,古松在这里根本就不是审美对象,而是一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宇宙。
这第四种态度可以说是一种“生命的态度”,一种用“活”的态度“看”世界的方式,或许“看”还容易引起与外在的观察混淆,称为一个“活”的“呈现”世界的方式也许更合适。之所以说它是“生命的态度”,是因为它的核心是将世界(包括“我”与外物)从对象化中解脱出来,还其生命的本然意义,在纯粹直观中创造一个独特的生命境界。这个世界,中国美学将其称为“境”。第四种态度并不是为了获得美的知识,而是为了安顿心灵。
王维《辛夷坞》诗写道:“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如果我们把它当作“山水诗”,或者“写景诗”,其描写是如此简单,内容是如此单调,单调到只用一句话就能概括:山间有一些芙蓉花开了,又落了。而谢灵运的山水诗,如“澹潋结寒姿,团栾润霜质”等,写景显然更加细腻丰富。
然而,王维的这些看起来内容单调的诗歌,并没有因此被人们漠视,而是传诵千古,谢灵运的诗句却少有人提及。其实,王维的这类诗歌根本就不是所谓的“山水诗”“写景诗”,它的主旨不是描写外在的景物。“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的山中芙蓉,是自在兴现,这里没有被观之景,也没有对景之心。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也将人排除,关心起深林苔痕,表面看起来是不关心人,其实正是通过这一片天地写人的心境、人的感受。诗人不是对风景感兴趣,而是对自我生命的感受感兴趣,描写一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世界,呈现自己回到世界的愉悦,为自己心灵寻找一个安顿的地方。对生命的认识、理解和慰藉,是贯穿此诗的核心。艺术家并不在意青苔和深林,而是其背后的高古和幽深。
(摘编自朱良志《生命的态度——
关于中国美学中的第四种态度的问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木商、植物学家、画家感知的古松不同,反应态度也不一致,这说明古松的形相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
B.实用的态度关注事物对人的利害,人在环境中积累经验,获得实用的知觉,产生趋就或者逃避的意志和活动。
C.科学的态度需要借助抽象的思考探寻事物的关系和条理,它排斥个人情感,具有理论性,与实用的态度相反。
D.与其他三种态度不同,生命的态度将世界从对象化中解脱出来,创造出没有审美主体、客体的独特生命境界。
答案:C
解析:C项“与实用的态度相反”不当,材料一第六段说“理论是和实用相对的”,这并不意味着科学的态度和实用的态度相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木商和植物学家不能感知古松的美感,这是因为他们原有的心习无法改变,不能以美感的态度看古松。
B.在美感的世界中,人可以摆脱环境的制约,主宰自己的心灵,事物在孤立绝缘的情况下依然具有意义。
C.谢灵运的山水诗更加细腻丰富,但其传诵度却比不上王维诗歌,这说明生命的态度比诗歌内容更重要。
D.写景时排除人的情感因素的影响,才能更好地传达自我生命的感受,写出对生命的认识、理解和慰藉。
答案:B
解析:A项,“他们原有的心习无法改变”不当。C项,“生命的态度比诗歌内容更重要”于文无据。D项,“排除人的情感因素的影响”不是必要条件。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生命的态度”的一项是(  )
A.欧阳修《蝶恋花》:“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B.姜夔《扬州慢》:“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C.卢梅坡《雪梅·其一》:“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D.吴历《题画》:“一带远山衔落日,草亭秋影澹无人。”
答案:D
解析:A项和B项中,“花”和“红药”是作者抒情的载体,没有从对象化中解脱出来。C项,作者是审美主体,“梅”“雪”是作者的审美对象,有明显的主客体之别。
4.材料一的论证深入浅出,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选取生活中常见的例子,用“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阐明中国美学的三种态度,将深刻的道理讲得浅显易懂。②语言通俗易懂,语气平易亲切,如“吃饱了饭就可以睡觉,何必又呕心血去作诗、画画、奏乐呢?”
解析:题干中“深入浅出”一词的意思是“文章或言论的内容深刻,措辞浅显易懂”,由此可知,材料一的论证应具备这样的特点。结合文本可以从举例和语言两方面分析作答。
5.《红楼梦》第十八回元妃省亲中,林黛玉代贾宝玉写的《杏帘在望》被元妃大为赞赏。请结合材料论述的四种态度中的三种简要分析这首诗。
杏帘在望
林黛玉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答:                      .
①实用的态度:《杏帘在望》是以宝玉的身份应元妃之命而作,“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赞颂太平盛世,具有实用价值。②美感的态度:诗歌所写景物动静相间,色彩鲜明,富有美感。③生命的态度:菱荇、桑榆、春韭、稻花与鹅儿、燕子共同构成一个生机盎然的世界,呈现出心境的美好、愉悦。
解析:(1)精准审题:题干中“林黛玉代贾宝玉写的《杏帘在望》”锁定了答题对象;“论述的四种态度中的三种”明确了答题区间,即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综合分析;“结合材料”说明要掌握住文本观点,找到文本观点与诗歌的契合点。(2)规范答题:从实用的态度、美感的态度、科学的态度和生命的态度四个角度任选三个就行。第一板块 现代文阅读Ⅰ——侧重于信息性、思辨性的论述、实用类阅读
【考试要求】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关于“信息获取”的指标要求:通过各种方式与渠道获取信息,根据应对问题情境的需要,合理地组织、调动各种相关知识与能力,完成信息获取活动。在熟悉论述性文本和实用性文本的主要文类及其基本特征、体式惯例的基础上,能整体感知文本,把握文本的主要概念、观点、方法等关键信息,分析评价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关系;能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评估作者的写作意图、读者意识和信息来源,评价文本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有理有据地评判文中观点,发展新的观点,或呈现更客观的事实;能在不同文本的信息之间建立联系,分析比较多个文本在内容、材料、观点、表达方式和价值倾向等方面的异同,对有关问题形成更全面的认识,能够提出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等。
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1.本专题考点不再固定,重点训练学生对文本信息的检索筛选能力、核心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2.备考重点是概括的全面性和学生表述的准确性。针对典型题型,拓展训练宽度,查找学生薄弱点,强化答题规范。
第一节 考题回顾练——二轮复习,定向为要
[2023·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对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来说,藜麦的发现是一个奇迹。藜麦不含麸质,富含镁和铁,比其他种子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包括人体无法独自生成的必需的氨基酸。美国宇航局宣布,藜麦是地球上营养最均衡的食物之一,是宇航员的理想之选。产于安第斯山的藜麦有一个令西方消费者神往的传说:印加人非常重视藜麦,认为它是神圣的,并且称之为“万谷之母”。不过,藜麦的爱好者却通过媒体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从2006年到2013年,玻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2011年,《独立报》称,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称,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2013年,《卫报》用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素食者的肚子能装下藜麦令人反胃的事实吗?”该报称,贫穷的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食用更加便宜的“进口垃圾食品”。《独立报》2013年一篇报道的标题是“藜麦:对你有利——对玻利维亚人有害”。这些消息传遍了全球,在健康饮食者之中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在社交媒体、素食博客和健康饮食论坛上,人们开始询问食用藜麦是否合适。
这种说法看似可信,被许多人认可,但是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毕竟,藜麦贸易使大量外国资金涌入玻利维亚和秘鲁,其中许多资金进入了南美最贫穷的地区。几位经济学家跟踪了秘鲁家庭支出的调查数据,将种植且食用藜麦的家庭、食用但不种植藜麦的家庭和从不接触藜麦的家庭划分为三个小组。他们发现,从2004年到2013年,三个小组的生活水平都上升了,其中藜麦种植户家庭支出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农民们正在变富,他们将这种新收入转化为支出又给周边民众带来了好处。那么藜麦消费量下降34%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很长的时间内两个国家的藜麦消费量一直在缓慢而稳定地下降,这意味着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更加接近事实的解释是,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只是想换换口味,吃点别的东西。
为了解藜麦的种植情况,我去了秘鲁科尔卡山谷,这里在印加时代以前就得到了开垦。藜麦是一种美丽的作物,拥有深红色或金黄色的巨大种球。在安第斯山的这片区域,人们在梯田上同时种植藜麦以及当地特有的玉米和马铃薯品种。“国外需求绝对是一件好事,”我的秘鲁向导杰西卡说道,“农民非常高兴,所有想吃藜麦的人仍然买得起这种食物。”她还解释了另一个好处。之前,秘鲁城里人往往认为他们这片区域吃藜麦的人“很土”。现在,由于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食用藜麦被视作一种时尚。“利马人终于开始尊重我们这些高原人和我们的传统了。”玻利维亚西南部有一片遥远而不适合居住的区域,那里到处都是盐湖和休眠火山。在那里,我看到了由藜麦资金支持的当地急需的开发和旅游项目。千百年来勉强能够养家糊口的自耕农开始为更加美好的未来而投资。我在2017年4月听到的玻利维亚人对于该作物的唯一抱怨是,日益增长的供给正在拉低价格。玻利维亚的藜麦种植面积增长了两倍多,从2007年的5万公顷增长到2016年的18万公顷。马克·贝勒马尔后来对我说:“这是一个令人悲伤的结局,因为它的价格不太可能再度回升。”在风景如画的科尔卡山谷,当太阳落山时,我问杰西卡,欧洲和北美的消费者是否应该为吃掉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的食物而感到内疚。我可以猜到答案,但我想听到当地人的亲口否认。“相信我,”杰西卡笑道,“我们有许多藜麦。”
乍一看,这一关于食物热潮、全球贸易和消费者忧虑的事件讲述了谎言被揭穿的过程。不过,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各行各业有经验的沟通者会通过片面的事实、数字、背景呈现某种世界观,从而影响现实。在这个例子中,新闻工作者和博主出于高尚的理由引导消费者远离藜麦:他们由衷地为一个贫困群体感到担忧,害怕狂暴的全球贸易风潮会危及这一群体的利益。我们很早就知道这一点:每个新手辩论者和犯错误的小学生都知道如何挑选最有利于自己的真相。不过,我们可能不知道这些真相为沟通者提供了多大的灵活性。很多时候,你可以通过许多方式描述一个人、一件事物或者一起事件,这些描述可能具有同等的真实性。我将它们称为“竞争性真相”。
(摘编自赫克托·麦克唐纳《后真相时代》,刘清山译)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藜麦适合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食用,并且由于其营养均衡,被美国宇航局认为是宇航员食物的理想之选。
B.“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中的“此”,指的是被国外需求推高的藜麦价格给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人造成伤害这一说法。
C.藜麦的大面积种植,不仅让玻利维亚和秘鲁等地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而且改变了当地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
D.作者认为,尽管一些媒体引导消费者远离藜麦的做法值得商榷,但是其出发点却不是恶意的,他们为当地的贫困居民感到担忧。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第一段的内容可以看出,当一起事件超出了我们直接观察的范围时,有些人会根据他人提供的信息,并结合自己的判断,生成对该事件的看法。
B.“它的价格不太可能再度回升”,可能是因为市场对藜麦的需求量不再大幅增加,而藜麦的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供给日益增长。
C.“每个新手辩论者”“都知道如何挑选最有利于自己的真相”,可见有些“沟通者”会选择有助于推进个人意图的真相,而这种选择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D.从藜麦事件可以发现,一组片面的事实编织在一起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而这场良心危机对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的居民造成了真正的伤害。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
A.“粮食优先”智库的工作人员塔尼娅·科森在谈到安第斯山藜麦种植者时表示:“坦率地说,他们厌倦了藜麦,因此开始购买其他食物。”
B.加拿大《环球邮报》一则新闻的标题为“你对藜麦的爱越深,你对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的伤害就越深”。
C.制片人迈克尔·威尔科克斯专门为这个问题制作了一部纪录片,他说:“我见过一些反对食用藜麦的文字评论,实际上,停止消费才会真正伤害这些农民。”
D.英国广播公司播音员埃文·戴维斯指出:“事实上,说谎常常是没有必要的。你可以在不使用任何谎言的情况下完成许多有效的欺骗。”
4.请简要说明文本中的西方媒体在报道时使用了哪些“竞争性真相”。
答:                                    
                                    
                                    
5.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关于藜麦的新闻报道结论有误?请根据文本概括。
答:                                    
                                    
【二轮复习定向】
备考要求:①把握文本的文体特征,读懂文章;②理解语句间的逻辑关系;③关注体现社会热点的文章。
学情概述:①重技巧轻理解。②缺乏快速整合能力。③筛选和整合文中重要信息有偏差。④想象与推断理由不充分。⑤分析与概括内容要点不全。
第二节 专题纠错练——专项补弱,突破重点
【任务说明】 信息筛选是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重要考查点之一。“信息”是指文章要告诉读者的内容,可以是一种认识、发现或感受,可以是一种见解、推论或观念,也可以是蕴含某些知识或内容的概念、句子或句间逻辑、语义关系等。就论述类文本考查的形式而言,信息筛选就是对命题人对文本的归纳、概括、转述相关内容正误的判断。因此,明确命题人设置选项的手法、洞悉选项常用的设误陷阱、定位信息源、落实设误点是准确答题的关键。
任务一 纠错对练,提高思维
易错点1 分辨不清句间的逻辑关系
考生常常片面解读选项,忽视整个选项内部的语法关系、语义关系与逻辑关系;忽略选项各部分在原文中的对应关系,理解肤浅,推敲得不够仔细,导致逻辑关系混乱;缺少必要的逻辑知识,分不清逻辑学中的各种条件关系等。命题者往往从下面两方面设错:
1.逻辑关系类别设错
文本的分句间不论有没有关联词语连接,它们的逻辑关系大多是确定的,而高考命题常张冠李戴,把一种逻辑关系说成另一种逻辑关系。
2.强加逻辑关系
命题时,往往给选项的分句强加原文没有的某种逻辑关系,如强加因果;有时还会倒置某种逻辑关系,如因果倒置、条件结果倒置等。
典例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实践的深化,中国道路的拓展,中国问题的解答,必然要求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从本质上看,就是要以哲学的方式表达中国的时代精神。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实现现代化,使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征程中实现伟大复兴,同时使社会主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上再造辉煌,这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思索与奋斗、光荣与梦想,构成了与民族精神融为一体的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中国的时代精神的思想表达,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的真实内涵。背离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背离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去构建所谓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只能使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空心化”。
哲学思维具有突出的民族性,不同的民族或国家有着不同的哲学话语体系。不同的哲学话语体系,不仅展示的概念、范畴不同,而且体现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也不同,更重要的是,反映的现实问题、利益关系也不同。哲学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是以抽象的概念体系反映现实的社会运动和特定的社会关系,反映特定的民族或阶级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因此,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应当避免用西方哲学的话语体系来评判中国实践、阐释中国道路、解答中国问题。我们不能任由西方哲学话语来为我们“代言”,这种言说方式所展示的都不是真实的中国,而是西方视野中的中国,是被西方话语“制造出来”的中国,这一话语体系的意向、理念乃至学术机制都具有凝重的西方话语色彩和深厚的西方文化基础以及“潜伏”的西方利益关系。
不能用西方哲学话语体系构建中国哲学话语体系,主要是就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及其背后的利益关系而言的,而不是拒绝借鉴西方哲学中的合理因素,不是一概拒斥西方哲学的范畴、概念、术语。话语体系离不开语言,但又不等于语言。话语体系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并与权力交织,而语言本身没有意识形态属性。实际上,“自由”“平等”“公正”等乃至“哲学”“话语”,原本都是西方哲学的范畴、概念、术语。因此,我们既不能照单全收西方哲学的范畴、概念、术语,也不能一概拒斥西方哲学的范畴、概念、术语,而是要对其进行批判借鉴,并使之融入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之中。实际上,自从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中国的语言和言语结构本身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毫无疑问,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不能脱离中国传统哲学,我们不仅要吸取传统哲学中的深沉智慧、合理观点,而且要吸收其中能够容纳当代内容的范畴、概念。但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范畴、概念、术语,我们应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不是范畴、概念、术语的简单转换,不是把物质变成气,矛盾变成阴阳,规律变成道,类比变成格义,共产主义社会变成大同社会,等等。语言同样具有历史性、时代性,我们既不能操着一口“纯正”的西方话语来表达中国的时代精神,也不能说着一口“地道”的古代汉语来表达中国的时代精神。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以哲学的方式表达中国的时代精神,
关键在于把握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珍贵的遗产”。(摘编自杨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的内涵》)
(对点题目)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融为一体,其思想表达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的真实内涵。
B.不同哲学话语体系的最大差别在于反映的现实问题、利益关系不同,因此,哲学思维具有民族性。
C.西方哲学话语体系所展示的都不是真实的中国,而是西方视野中的中国,目的是“潜伏”的西方利益关系。
D.话语体系和语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区别是前者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并与权力交织,而后者正好相反。
增分策略
关注关联词,分清句间逻辑关系
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并列关系、承接关系、主次关系、递进关系、选择关系、转折关系、假设关系、因果关系、条件关系、解说关系、目的关系等,其中在分辨条件关系时,考生要特别注意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和充分必要条件的区别。
易错点2 把握不准论点、论据及其对应关系
对于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生要能把握文本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高考注重考查考生对文本说理性和逻辑性的理解,以及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1.论点理解上设错。考生首先要正确区分论题与论点、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然后分析论点出现的位置,聚焦表述论点的“词句”,准确辨识试题的陷阱。
2.在论点与论据的对应关系上设错。论据是用来证明或阐释论点的,考生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否正确。
3.在论证方法上设错。考生要对各种论证方法的内涵有透彻、准确的理解,防止在论证方法的辨识上出错。
典例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巴巴看起来一点儿也不害怕。它不怕把它团团围住的兴奋的小孩,而是十分镇定地接受着加州夏日烈阳的炙烤。这种漫不经心的态度是能说得通的,因为它就生活在既安全又轻松的环境中。巴巴是一只肚皮雪白的穿山甲,这种惹人喜爱的动物约莫一只小猫那么大。它脸颊边缘的一圈毛好似山羊胡,粉色的脸颊下方是一截尖尖的、没有牙齿的口鼻——十分适合吸食蚂蚁和白蚁。它最具特色的是覆满头、身、四肢和尾巴的鳞片,这些浅橙色的鳞片层层叠叠,形成了一件防御力极强的外套。构成这些鳞片的成分和你的指甲一样,都是角蛋白。巴巴是圣迭戈动物园的形象大使,它性格温顺,训练得当,能参与各类公众活动。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常常把巴巴带到福利院、儿童医院等地方,为患病的孩子带去快乐,并向他们普及关于各类珍稀动物的科学知识。
此时,罗布·奈特正用棉签轻轻擦拭它的脸部边缘,奈特是一名研究微观生命的学者,他研究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特别着迷存在于动物体内或体表的微生物。开展研究前,他首先得收集它们,收集蝴蝶的人会用网兜和罐子,奈特的工具则是棉签。他把棉签伸进巴巴的鼻孔,仅仅转上几秒钟,就足以让白色棉签头上沾满来自穿山甲体内的微生物。巴巴不仅是一只穿山甲,也是一个携带丰富微生物的聚合体:一些微生物生活在它的体内,绝大多数分布在肠道内,还有一些附着在它的脸部、肚子、爪子和鳞片表面。其实人类身上也寄宿着微生物,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一样——唯一的例外,是科学家在实验室无菌环境下极其小心地培育出来的极少数动物。我们身上仿佛在举办一场盛大的微生物展览,展品统称为微生物组。它们生活在我们的皮肤表面、身体内部,甚至是细胞内部。其中大部分是细菌,也有一些是其他的微小生命体,例如真菌(比如酵母菌)和古菌——后者的身份至今保持神秘,还有数量多到难以估量的病毒。
海绵是结构很简单的动物,其静态的身体从来不超过几个细胞那么厚,即使如此,它们的周围也寄宿着活跃的微生物。有时候,通过显微镜都几乎看不到海绵的本体,因为它的上面覆满了微生物。北极熊漫步在北极的冰原之上,举目四周除了冰块别无其他,可实际上,它们身上仍紧紧簇拥着微生物。当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登上月球时,他们踏出的一小步既是人类的一大步,也是微生物的一大步。奥逊·威尔斯曾经说过:“我们孤独地出生,孤独地活着,又孤独地死去。”这句话并不正确。纵使我们“孑然一身”,也绝对不孤独,我们与许多生命体共同生活在一起。一些动物在还是未受精的卵子时就被微生物占据并在其中繁衍,还有一些动物在出生的那一瞬间就有了伙伴。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微生物从未缺席:我们吃东西时,它们也吃;我们旅行时,它们也结伴而行;我们死后,它们消化我们。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人体都自成一个动物园。
我们观察白蚁、海绵时,也相当于在观察自身。它们身上的微生物或许与我们不同,但是都遵循相同的生存规律。珊瑚礁里的微生物因为经历污染和过度捕捞而变得杀气腾腾,人类肠道中的菌群在不健康的食物或抗生素的侵袭下也会让人发生奔涌的腹泻。老鼠肠道中的微生物会左右它们的行为,而我们自己肠道内的伙伴也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大脑。没有一个物种独自生存着,所有生命都居于布满微生物的环境之中,持久地往来、互动。微生物也会在动物之间迁移,在人体与土地、水、空气、建筑以及周围的环境之间跋涉,它们使我们彼此相连,也使我们与世界相连。
我们在观察父母与朋友时,看到的都是由无数细胞组成的个体:由一颗独立的大脑指导行为,通过基因组调控生命活动。但这只是一个便于理解的假想系统。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支军团,从来都是“我们”,而不是“我”。忘记奥逊·威尔斯口中的“孤独”吧,请听从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我辽阔博大,我包罗万象。”
(摘编自埃德·扬《我包罗万象》,郑李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用可爱的动物园形象大使巴巴开篇,这种行文方式有助于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达到科学普及的目的。
B.为了说明自然界中的动物身上都寄宿着微生物这一观点,作者使用了结构简单的海绵和结构复杂的北极熊这两个例证。
C.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微生物与疾病联系在一起,作者针对这种看法,给读者普及了一种全新的观点:人类与微生物是共同生活的。
D.“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支军团”“我们身上仿佛在举办一场盛大的微生物展览”“人体都自成一个动物园”,这三句话在本文中都表达了同一种观点。
(2)下列选项,最能够支持第三、四自然段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
A.古生物学家安德鲁·诺尔曾经说过:“动物就像整个演化蛋糕上的糖霜,细菌才是糖霜下的蛋糕本体。”
B.生物学家玛格丽特·麦克福尔-恩盖表示:“它们(微生物)与动物紧密共生,动物的生命活动是通过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C.微生物学家们开展过“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会怎样”的思维实验,并得出结论:“地球上的大多数物种会灭绝,而幸存下来的物种,其数量也将大大减少。”
D.生物学家勒内·杜博写道:“鼠疫、霍乱、黄热病都被写成了故事,排成了戏剧,拍成了电影,但却没有人漂亮地讲出肠道和胃部微生物发挥有益作用的故事。”
(3)如何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                                    
                                    
增分策略
相关论证选项解题三步骤:
第一步:带着2个问题去读文
从上面对相关论证选项特征的分析可知,相关论证题目的考查较为系统、角度多、涉及面广,但无非就是2个方面的问题,即:写了什么(论点),怎样写的(论证结构、思路,论证方式,论据类型等)。因此读文时务必要带着这2个问题从宏观到微观去思考:全文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每段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
第二步:把握论述类文本常见的结构类型
1.并列式
并列式论证结构是指在论证过程中,对中心论点进行条分缕析,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共同来阐述文章的中心论点。
(1)并列分论点:中心论点——分论点一——分论点二——分论点三——结论,照应全文
(2)并列论据:本论——论据一(论述)——论据二(论述)
2.对照式
对照式论证的特点是两种看法或论据之间为一正一反的关系,或通过正反对比明辨是非,或通过正反衬比突出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这种结构方式能起到对比鲜明、突出深化观点的作用。
正反对比型:在本论部分从正反两个方面提出分论点或摆出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先从正面论述,再从反面论述;或采用先正面后反面的顺序,进行正反对比论证,最后得出结论。
破立结合型:先论证正面的观点,再批驳反面的观点;或采用先批驳反面观点,再论证正面观点的顺序进行。无论是先立后破,先破后立,还是边破边立,文章所驳斥的错误观点应是文章所立论点的对立面,破是为了立,是为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更牢固地确立正面的论点。所以,文中所驳斥的观点既是错误的,又是与文中确立的论点针锋相对的。
3.层进式(递进式)
层进式的文章一般有三种格式:
(1)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
(2)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围绕中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①是什么,②为什么,③怎么办。
(3)针对某些不好的社会现象,分析其危害,挖掘其产生根源,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的格式。
4.总分式
论证层次之间,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总分式结构是先总说后分说,总说提出中心论点,分说部分则横向开拓,分解论点,论证中心。这种结构形式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来展开论述,且分述的各项一般都是并列的。
论证时一般都要在中心论点的统率下,确立几个从属于中心的,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分论点,然后通过对分论点的逐一阐述,以使中心论点得到深刻有力的证明。写作中,有时先总说后分说;有时先分说后总说;也有时先总说,后分说,最后再总说。
其基本结构形式有以下三种:(1)总—分,(2)分—总,(3)总—分—总。
论述类文本常见的结构类型主要有以上四种。大多数论述类文本的整体结构属于总—分—总结构,而在分说部分,往往会采取并列、对照或层进的结构模式。此外还要注意,驳论文一般采取先驳后立或边驳边立的结构。
第三步:熟悉论证的常用方法
论证方法 内容解释
1.举例论证 运用具体事例,真实可信,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趣味性、权威性,让文章浅显易懂。
2.理论论证 运用讲道理的方法,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及被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观点,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或文采,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
3.对比论证 在事物的相反或相异的属性的比较中来揭示需要论证的论点,使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令人印象深刻,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
4.比喻论证 使道理讲得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5.因果论证 让人弄清楚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
6.引用论证 引用经典作家的言论、科学原理、尽人皆知的常理等作为论据来直接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其作用是具有权威性、科学性、文学性,使论证有力,具有说服力。
7.类比论证 通过将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其作用是能够形象生动地证明某一论点。
把握论点、分论点,分清论据作用
把握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依据中心论点的定义 先明确作者所要论述的问题,然后看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了怎样的见解和主张。
依据表述中心论 点的句型特点 表述中心论点的句子一般是判断句。有些议论文没有用完整的判断句来表述中心论点,这就要求考生在阅读完文章之后,根据内容去补全表述中心论点的判断句,或者用判断句的句型去归纳文章的中心论点。
依据中心论点出现 的位置(提出方式) ①文章开头: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②引论部分的结尾或本论部分的开头: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纳总结中心论点;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证,归纳总结出中心论点;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后,归纳总结出中心论点。
依据中心论点与文章标题的关系 反过来研究文章标题推知中心论点。
依据中心论点 与论据的关系 分析文中诸多论据所要证明的对象,及从什么角度来证明的。在确定中心论点或分论点时,还要注意区分作者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
重视论据的使用过程和作用 辨别论据类型 论据主要分为事实论据(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等)和道理论据(名人名言、谚语等)。事实论据是从实践上证明论点,道理论据是从理论上证明论点。考生要注意选项对论据类型的判定是否正确,是否有遗漏或增添。
明确各论据对应的论点(分论点) 要关注论据与论点是否对应,以免张冠李戴。
论据在使用过程中的限制条件 选项往往故意忽略论据的限制条件而设错。
积累常见的论证方法 比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考生要明确其内涵,要注意选项中对论证方法的阐述是否正确,是否有遗漏或增添。
易错点3 分不清合理推断和于文无据
近年来,高考对论述类文本阅读进一步增强了对考生综合分析、推断等能力的考查,选项的命制不再是对文本信息的简单转述或整合。 所谓“推断”,就是根据文本内容,对文本的显性事实和事理做出准确的判断,对文本隐含的事实和事理做出合乎逻辑的新的判断。“文本内容”是推断的前提和依据,即文本本身的文意;“新的判断”是推断的结论,是文本中没有表达或没有明确表达的内容。
如果结论是从文章中合乎逻辑地推导出来的,就是“合理推断”;反之,就是“于文无据”。
(1)结论没有充足的文本信息支撑。在整体把握文本的基础上,把结论即选项观点代入语境,看看“文外观点”有没有文内充足的论述作为支撑。
(2)结论与人们的思维规律和逻辑事理相左。错误结论的推断过程常常不符合逻辑事理和人们的思维规律,违背基本的事理常识。
(3)结论与文本观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不一致。错误的推断会与文章的主旨观点、论述重点以及作者的感情倾向不一致,这里的“不一致”有时指局部,有时指全文。
典例3 (文本见本节易错点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们踏出的一小步既是人类的一大步,也是微生物的一大步”,这说明在人类登上月球之前,月球上可能还没有地球上的微生物。
B.“还有一些动物在出生的那一瞬间就有了伙伴”,当我们出生时,微生物会伴随我们而生,同理,当我们死亡后,微生物也会立即消亡。
C.我们观察动物时,会发现某些动物身上的微生物与人类身上的微生物遵循着相同的生存规律,这些遵循相同规律的应该属于同一种微生物。
D.微生物在人体与土地、水、空气、建筑以及周围的环境之间不断迁移时,会影响人体各器官的内部协调,进而损害人体的健康。
增分策略
抓住关键信息,合理迁移推断
关注选项中表示推理、判断的关键词 如“如果……就……”“只有……才……”“所以”“可见”“表明”“说明”“是”等,通过对这些词语的分析,准确把握选项的意思。
要有全文意识 ①前后联系,结合全文的观点倾向去分析判断。②注意区分作者观点与他人观点。作者常常会列出若干人的观点加以辨析,或赞同,或否定,要注意区分哪些观点是他人的,哪些是作者的。
比对仔细全面,分析选项的观点与原文的观点是否一致 对于完整推断句要“三看” 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在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或结论在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因果颠倒或强加因果等问题。
对于观点的表述也要“三看” 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原因或条件; 二看推断过程是否合理,是否有逻辑错误; 三看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对于“双重”观点句 比如“A推动了B,也推动了C”,要注意第二个小句是否偷换了主语。
对于判断句 要注意肯、否是否混淆或者推断是否绝对化。
纠错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一般情况下,数字人文都被理解为以数字技术为方法,研究人文领域的相关问题。“数字”是方法,“人文”是对象。这种理解固然没错,但并不全面,原因在于,它只是将“人文”作为研究的对象来看待,忽略了研究的主体性问题,而主体性是人文研究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正因如此,我们才会更强调人文研究中的“个性”“特色”以及研究者“情感”“悟性”等因素在研究活动中的介入。数字人文研究作为人文研究与数字技术的跨学科结合,同时包含了两个维度的趋向:其一是“人文研究数字化”,即用数字技术解决人文问题;其二是“数字技术人文化”,即以人文方式发展数字技术,让数字更人文。
作为研究方法的数字人文,其模式是将文化经典视为可编码的信息,将日常生活转换为可追溯的数据,将价值体系打上可识别的标签,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文本数据挖掘技术和可视化技术等,呈现出一个全新的数字化文本形态。数字人文研究者就是基于这一可视化的文本展开意义阐释。如果说那些作为“事实本身”的经典文献和行为活动相当于人文研究的“原初文本”的话,那么,经过数字人文方式处理过而形成的新的文本形态则是“次生文本”。相对于“原初文本”来说,“次生文本”毕竟与研究者之间“隔了一层”,需要充分调用研究者对“原初文本”的认知、对相关理论观念的理解以及对个人感性经验的体悟等。“次生文本”是寄生于“原初文本”的,但又对“原初文本”进行了数据化处理。这一过程本身就已包含了研究者的问题意识、理论预设和价值判断。“次生文本”既可能是对“原初文本”的抽象化还原,也有可能包含着对“原初文本”的颠覆性解构。从这个意义上说,将数字人文方法引入人文研究,将会极大地扩展和丰富人文研究的层次和内涵,成为人文研究的延伸和补充。
数字人文研究在知识产生方面要解决的问题,比传统的人文研究要复杂得多。一方面,它需要研究者拥有传统人文研究“说文(文本)解字(文字、图像等符号)”的能力,能够通过文献处理、文本分析和意义阐释,完成对相关信息的阅读和观看,进而获得对研究对象的感性经验和个人判断;另一方面,它还需要研究者拥有数字人文研究“看图(可视化图形)识字(数字、数据等信息)”的能力,能够从“次生文本”的各种图式、图形、符号、数字等信息中,形成对“原初文本”的意义挖掘和价值判断。进而,将两种研究方法做出的分析进行对比、参照,展开“原初文本”和“次生文本”之间交叉性质的反思性分析。
当然,以上两个特点的分析都建立在数字人文研究目前处于初级阶段基础上,初级阶段的主要问题是“技术化”和“文献化”比重偏大,根本特点是在“人-机”关系中“人”的因素还处于支配性地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字人文方法也会不断地升级换代,“人-机”关系也会出现“人”的因素支配性作用不断下降,甚至出现“机”对“人”的控制和替代的可能。这也使得一些人文学者对数字人文方法常常抱有一种本能的敌意,认为这一研究隔绝了研究者面对“原初文本”的感性经验,将人文研究认知、理解、阐释和判断的权力让渡给了计算机软件程序。究其原因其实是人文学者对数字人文方法的双重误判:第一重误判是对数字人文方法目前只能应用于人文研究初级阶段的蔑视,另一重误判则是受当前各种科幻大片渲染的超级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后人类”“超人类”甚至“反人类”的技术恐慌。其实,我们对待数字人文的最好态度,既不是拥抱,也不是逃离,而是真诚地握手。
(摘编自曾军《数字人文的人文之维》)
材料二 
数字的技术、工具和媒介确实为数字人文学术研究与传播方式带来了机遇,但同时数字人文面临的挑战也已显现,它的发展无疑改变了传统的学术研究思维方式。
王涛教授表示,数字人文与传统历史研究不是竞争的关系,而是合作的关系。数字人文不是为了取代传统学术研究方法,而是为历史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跨界合作的思路。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不会被抛弃,而是在“历史学的方法库存”中,又添置了一个新的设备而已。数字人文的方法和理念是为了解决真实存在的历史研究的问题,而不是为了追求虚幻的高科技。
对于人文科学来说,数字技术不仅仅是方法的改变,还提出了更为本质的问题,如哪些对象可以被数字化,哪些对象无法被数字化。对这一问题的解答能够为人文学科的研究划出一条界限:意义本身不可数字化,可数字化的是意义之外化物和遗留物。以《梵高的鞋》为例,这幅画能够数字化为数字作品,但是其原始的光晕却无法数字化。如此,数字技术与人文学科深度融合的必然结果是让研究者面对一个三元难题:无法被数字化之物、能够被数字化的原始事实与被建构出来的数字事实的关系。这一难题的存在意味着将数字技术理解为工具是不足的,需要加以超越。
数字人文的核心是“人文”,着眼于人类生存意义这一终极的人文问题,数字人文研究需要超越技术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在这个充满了活力的领域,数字人文学者不能再单兵作战,而应加强协作,加强跨界合作创新,并提倡文化批评,以此包容不同形式的学术研究和批评方法,提升数字人文的学术能力。
(摘编自杜娟、刘慧慧《“数字”打开“人文”新视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主体性对于传统的人文研究和数字人文研究都很重要,“个性”“特色”及研究者“情感”“悟性”等因素的介入是其体现。
B.数字人文研究也需要传统的人文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对比、参照两种研究方法做出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人文知识。
C.材料二中提到的“技术悲观主义”概念,可以用材料一中所说的“人文学者对数字人文方法的双重误判”的情况来解释。
D.材料一中对“人”“机”支配地位发展趋势的判断与材料二中王涛教授的“传统的研究方法不会被抛弃”的观点相矛盾。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字人文研究的两个维度趋向中,“人文研究数字化”可能会超越“数字技术人文化”。
B.如果没有经过数字人文方式处理而形成的“次生文本”,人文研究的层次和内涵就不可能极大地扩展和丰富。
C.一些人文学者对数字人文方法常常抱有一种本能的敌意,这反映了维护其在人文领域研究支配权的心理。
D.要解决数字技术与人文学科融合产生的三元难题,前提是区分出哪些对象可以被数字化,哪些对象无法被数字化。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数字人文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
A.某图书馆将影印的不同版本的《红楼梦》原作图片发布到网站,供语言、历史和社会学者研究,发现新成果。
B.人们借用计算机工具,对一个地区的方言进行发音生理、声学表现等的研究,揭示出语言变化的动因和机制。
C.复旦大学利用大数据,整合古典文集《禹贡》的历史、地理信息,以新的时空观来审视中国历史与文化的传承。
D.某科研所对历史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利用3D立体建模方式,建立宋代汴京虚拟展馆,研究当时社会风貌。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答:                                    
                                    
5.面对数字人文的现状,人文研究学者应该怎样做?请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答:                                    
                                    
任务二 专题补弱,提升能力
补弱一 论据的类型和作用
必备知识
即时训练
请给下面材料的论据分类,并简要分析它们的作用。
农耕需要与自然高度配合。关于古代自然资源开发产生的环境问题,我们从史实中可知的是,商代就是因为过度开发,出现了环境问题,进而不断迁都,商王盘庚最后将都城定在殷,即现在的安阳。延及春秋战国时期,问题可能就更为明显了,孟子指出,齐国东南的牛山之所以“童山濯濯”,即因过度的采伐和放牧,所以当时的诸子,已经有人对此提出警告。原始哲学“天人合一”思想开始产生,农业生产要兼顾天、地、人之间的关系的思想体系初步形成。如《荀子·天论》中就有“夫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是谓之能参”。“参”的意味是要求协调,这是将天、地、人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强调三者的各自作用,只有各尽其职,相互配合,方能达到合理的状态。
答:                                    
                                    
                                    
                                    
                                    
                                    
                                    
                                    
                                    
答题模板 ……是事实/道理论据,意在论证/说明/证明……
补弱二 熟悉几种易混的论证手法
必备知识
论证方法 主要特点 运用效果
比喻论证 喻体和主体两个事物属性不同(即不是同类),而只是有某些相似点。比喻者与被比喻者之间类相异而理相同。类相异,才能作比喻;理相同,才能进行推理、论证。 新颖别致、生动形象地论证文本的观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使文章浅显易懂,易于被理解和接受。
类比论证 用两个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进行比较。甲事物(指客体)具有某种属性,从而论证乙事物(指主体)也具有某种属性。所选“客体事物”要同类,不能相对或相反,客体事物的某种性质最好已有定论,是大家公认的。 同类相比,由此及彼。
对比论证 (1)举一个正面的例子、一个反面的例子,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证明论点。 (2)举一个例子,里面含有正反两种因素,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对照性分析以证明论点。 可以辨明是非利弊,达到否定错误论点、阐明正确论点的目的,让人印象深刻。
即时训练
判断下面材料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并简要分析它们的作用。
1.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
答:                                    
                                    
2.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答:                                    
                                    
                                    
                                    
3.乡土社会中无法避免的是“细胞分裂”的过程。一个人口在繁殖中的血缘社群,繁殖到一定程度,他们不能在一定地域上集居了,那是因为这社群所需的土地面积,因人口繁殖,也得不断地扩大。扩大到一个程度,住的地和工作的地距离太远,阻碍着效率时,这社群不能不在区位上分裂。——这还是以土地可以无限扩张时说的。
答:                                    
                                    
                                    
                                    
答题模板 论证方法+文本说明;答题序号化,用①②③标明;只列举文本一两项对应内容就行。
补弱三 分析论证的严密性或针对性
必备知识
1.分析论证的严密性思考角度
思想观点角度 正确性(客观反映)、明确性(简洁明快)、鲜明性(不能模棱两可)。
论证结构角度 严谨有序、条理分明,具有逻辑的力量。
论证层次角度 推理严密,富有辩证色彩。
论据选择角度 材料选择确凿、丰富典型,论点与论据高度统一。
论证方法角度 论证方法使用得当,具有说服的力度。
论证语言角度 语言(词汇、修辞、逻辑)准确严密,具有精确的力量。
2.针对性分析角度
①现实意识;②问题意识;③读者意识;④语言意识。
即时训练
请结合下列材料内容,说明作者是如何增强其论证的说服力的。
这虽然主要是描述春秋早期邦国社会的主从等级秩序,表明尊卑上下之异,但也显示出血缘亲情之和,传达了家与国紧密相连的信息。在这种“天子建国,诸侯立家”的等级分封、家国“胶结”的社会结构中,“家”里对父母之“孝”与“国”中对君主之“忠”自然结合在一起,“亲亲”与“尊尊”很大程度上相互重合、融为一体。孔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孝经·广扬名》)《大学》云:“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如此等等表明,儒学家常常把家与国的联系看作唇齿相依、荣辱与共的关系。一方面,家兴可以影响国运:“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曾子语,见《〈大学〉第十章》)另一方面,国乱则不免家丧:“天下大乱,无有安国;一国尽乱,无有安家;一家皆乱,无有安身。”(《吕氏春秋·谕大》)这种“小之定也必恃大,大之安也必恃小”的家国同构认识,长期延续、积淀下来,成为我们民族一种稳固的文化理念和心理结构。
答:                                    
                                    
                                    
答题模板 (观点、结构、层次、论据、论证方法和论证语言)的特点+举例分析+效果分析
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
第一板块 现代文阅读 Ⅰ——侧重于信息性、思辨性的论述、实用类阅读
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考题回顾练——二轮复习,定向为要
1.解析: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藜麦的大面积种植……改变了当地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错误。根据原文“之前,秘鲁城里人往往认为他们这片区域吃藜麦的人‘很土’。现在,由于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食用藜麦被视作一种时尚”可知,应是“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改变了秘鲁城里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
答案:C
2.解析:根据文本信息进行推断。“造成了真正的伤害”错误。“造成了”或然变必然,原文最后一段中是说“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
答案:D
3.解析:分析论点、论据。第二段的观点是“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A项,表明是安第斯山藜麦种植者想吃点别的东西导致藜麦消费量的下降,而不是藜麦价格的上涨,直接支撑了第二段的观点。B项,说的是藜麦价格的上涨会对当地人造成伤害,与第二段的观点相悖。C项,说的是“停止消费才会真正伤害这些农民”,可以用来支撑第三段的观点,与第二段的观点关联不大。D项,可以用来支撑“竞争性真相”的相关观点,与第二段的观点无关。故选A。
答案:A
4.解析:理解重要概念+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首先要明确答题区间,由题干中“西方媒体在报道时”可确定答题区间为第一段;其次要理解“竞争性真相”这一概念的含义,即第四段中的“通过许多方式描述一个人、一件事物或者一起事件,这些描述可能具有同等的真实性”,而这些“方式”在上文中有所体现,如“各行各业有经验的沟通者会通过片面的事实、数字、背景呈现某种世界观,从而影响现实”等;然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思考,第一段所涉及的西方媒体的报道通过哪些方式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比如《独立报》以“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这一片面的事实和数据,得出“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这一结论;比如《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得出“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的结论;再比如《卫报》“用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独立报》用“藜麦:对你有利——对玻利维亚人有害”这一具有明显情感倾向的标题来强调藜麦价格上涨对藜麦种植者造成的伤害。
答案:①《独立报》通过片面的事实和数据,称藜麦价格的上涨使玻利维亚人吃不起藜麦了;②《纽约时报》直接援引他人研究,得出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的结论;③《卫报》与《独立报》使用具有明显倾向性的标题强调藜麦价格上涨对藜麦种植者造成的伤害。(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5.解析:分析论证方法和论证思路。首先要明确该文探究的核心问题,即西方媒体在关于玻利维亚和秘鲁藜麦生产和消费的报道中大量使用“竞争性真相”,使读者产生误会甚至引发良心危机。第一段列举西方媒体的报道,提出问题。第二段先提出质疑的观点,然后结合经济学家的相关调查,得出恰当的结论:“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更加接近事实的解释是,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只是想换换口味,吃点别的东西。”第三段则重点探讨了“我”的实地考察,以事实说话,使得阐释更具有科学依据:一方面指出其他地区的人食用藜麦给当地人带来了好处,另一方面指出当地人并不缺少藜麦。最后一段进一步指出“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意在强调片面地使用“竞争性真相”会造成更多的伤害,作者在此处用“新手辩论者和犯错误的小学生”的常规逻辑认知进行类比论证。
答案:①借助名家观点与事实论据加以批判,比如第二段引出马克·贝勒马尔等人的质疑,引用相关经济学家的调查论证,用事实反驳报道中的错误信息;②借助实地考察的真相加以批驳,比如第三段用亲自调查时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反驳报道中的错误信息;③借助常规逻辑认知加以批判,比如最后一段以新手辩论者与犯错误小学生的自我辩护的技巧进行类比,批判报道中的“竞争性真相”。
第二节 专题纠错练——专项补弱,突破重点
任务一 纠错对练,提高思维
典例1 解析:此类试题往往从选项表述的意思或语句关系与原文不符的角度设错,故分清句间的逻辑关系,是判断选项正误的关键。B项,“因此”表示因果关系,即前面是原因,后面是结果。根据原文第2段“哲学思维具有……不同的哲学话语体系,不仅……而且……更重要的是,反映的现实问题、利益关系也不同”可知,选项前半部分列举的内容,体现的只是“哲学思维具有民族性”的一个方面,前后不构成因果关系。另外,“最大差别”“更重要的”,二者意思不等同。C项,目的关系表述错误,选项中的“目的是”表示语句前后是目的关系,根据原文第2段“我们不能任由西方哲学话语来为我们‘代言’……这一话语体系……都具有……以及‘潜伏’的西方利益关系”的内容可知,其主要是在阐释说明,并不构成目的关系。D项,从选项内容的逻辑语意看,“而后者正好相反”扩大了范围。原文中只是说“语言本身没有意识形态属性”,并未提及语言没有“与权力交织”。综上,应选A项。
答案:A
典例2 解析:(1)本题考查分析评价文章观点和论证结构、方式的能力。C项,“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微生物与疾病联系在一起,作者针对这种看法,给读者普及了一种全新的观点”于文无据,作者并没有针对“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微生物与疾病联系在一起”的看法,而是通过对穿山甲身上丰富微生物的描述,引出“其实人类身上也寄宿着微生物,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一样”的论述,文中从未提到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微生物和疾病的看法。故选C。(2)本题考查为论点选择适当论据的能力。第三、四自然段的中心论点根据“我们与许多生命体共同生活在一起。一些动物在还是未受精的卵子时就被微生物占据并在其中繁衍,还有一些动物在出生的那一瞬间就有了伙伴。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微生物从未缺席”“没有一个物种独自生存着,所有生命都居于布满微生物的环境之中,持久地往来、互动”可见,观点是我们与微生物关系十分密切。A项,“动物就像整个演化蛋糕上的糖霜,细菌才是糖霜下的蛋糕本体”,是认为细菌是生命的本体,是主导,不符合该观点;B项,“它们(微生物)与动物紧密共生,动物的生命活动是通过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体现了微生物与动物关系密切的特点,符合该观点;C项,“‘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会怎样’……地球上的大多数物种会灭绝,而幸存下来的物种,其数量也将大大减少”,强调微生物的重要作用,不符合该观点;D项,“鼠疫、霍乱、黄热病都被写成了故事,排成了戏剧,拍成了电影,但却没有人漂亮地讲出肠道和胃部微生物发挥有益作用的故事”,强调微生物作用于人体内部的有益作用被人们忽视,不符合该观点。故选B。(3)本题考查分析语句作用的能力。“忘记奥逊·威尔斯口中的‘孤独’吧,请听从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呼应前文作者引用威尔斯诗句“我们孤独地出生,孤独地活着,又孤独地死去”,同时通过“忘记”前者,“听从”后者,巧妙地表达了我们“并不孤独”,而是携带着无数微生物的聚合体的“包罗万象”的生物的观点;引用诗句让文章显得颇有文采,同时能够更幽默地表达本文的观点,以“我辽阔博大,我包罗万象”巧妙地点出“人体是一个携带丰富微生物的聚合体”的观点,让人印象更深刻。
答案:(1)C (2)B
(3)①作者借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表达了本文的核心观点:人体是一个携带丰富微生物的聚合体;②作者引用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并非想证明奥逊·威尔斯的观点是错误的,而是想轻松幽默、兼具文采地总结全文。
典例3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B项,“同理,当我们死亡后,微生物也会立即消亡”错误,根据原文第三段“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微生物从未缺席:我们吃东西时,它们也吃;我们旅行时,它们也结伴而行;我们死后,它们消化我们”可见,“我们死亡后”,微生物并不会立即消亡,而是会消化我们。C项,“这些遵循相同规律的应该属于同一种微生物”错误,原文第四段说“它们身上的微生物或许与我们不同,但是都遵循相同的生存规律”,可见,遵循相同规律的不一定就是“同一种微生物”;D项,“会影响人体各器官的内部协调,进而损害人体的健康”于文无据,原文第四段只说“微生物也会在动物之间迁移,在人体与土地、水、空气、建筑以及周围的环境之间跋涉,它们使我们彼此相连,也使我们与世界相连”,并无“损害人体的健康”的说法。
答案:A
纠错演练
1.解析:“观点相矛盾”错。材料一第4段在提到“人”“机”支配地位发展趋势时指出“我们对待数字人文的最好态度……而是真诚地握手”;材料二第2段王涛教授在提出“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不会被抛弃”的观点时也表示“数字人文与传统历史研究不是竞争的关系,而是合作的关系”,由此可见,二者观点并不矛盾。
答案:D
2.解析:A项“‘人文研究数字化’可能会超越‘数字技术人文化’”说法错误,“两个维度趋向”同时发展;B项假设错误。D项“区分出哪些对象可以被数字化,哪些对象无法被数字化”与“要解决数字技术与人文学科融合产生的三元难题”没有必然联系。
答案:C
3.解析:影印原作图片不属于数字人文研究范畴。
答案:A
4.答案:①先简要介绍数字人文,指出其两个维度趋向。②然后分析“数字人文研究”的两个特点。③一是基于可视化文本展开意义阐释,会丰富人文研究的层次和内涵;二是要进行对比、参照,展开反思性分析。④最后预测数字人文的发展,指出应采取的正确态度。
5.答案:①既不要完全依赖,也不要拒绝,要欢迎但保持独立。②应将其视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手段,而不是追求虚幻的高科技。③认识到数字人文局限性,应努力提升数字技术。④加强协作合作,包容不同形式的学术研究和批评方法,提升数字人文的学术能力。
任务二 专题补弱,提升能力
补弱一
 答案:①商代迁都和齐国东南的牛山“童山濯濯”均为事实论据,意在论证农耕需要与自然高度配合。②引用的《荀子·天论》中的话是道理论据,意在说明原始哲学“天人合一”思想开始产生,农业生产要兼顾天、地、人之间的关系的思想体系初步形成。
补弱二
1.答案:对比论证,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作了对比,突出了杜甫的担荷。
2.答案:类比论证,强调“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相似性。
3.答案:比喻论证。用“细胞分裂”比喻人口繁殖,形象地论证了血缘社群的分裂。
补弱三
 答案:大量引用《孝经》《大学》《吕氏春秋》等传统文化经典进行论证,极具权威性;从正反两方面切入进行辩证分析,使说理更加全面、透彻、深刻,更能揭示问题的本质。(共86张PPT)
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1.本专题考点不再固定,重点训练学生对文本信息的检索筛选能力、核心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2.备考重点是概括的全面性和学生表述的准确性。针对典型题型,拓展训练宽度,查找学生薄弱点,强化答题规范。
第 一 节
第 二 节
第 一 节
[2023·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对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来说,藜麦的发现是一个奇迹。藜麦不含麸质,富含镁和铁,比其他种子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包括人体无法独自生成的必需的氨基酸。美国宇航局宣布,藜麦是地球上营养最均衡的食物之一,是宇航员的理想之选。产于安第斯山的藜麦有一个令西方消费者神往的传说:印加人非常重视藜麦,认为它是神圣的,并且称之为“万谷之母”。不过,藜麦的爱好者却通过媒体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从2006年到2013年,玻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2011年,《独立报》称,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称,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
2013年,《卫报》用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素食者的肚子能装下藜麦令人反胃的事实吗?”该报称,贫穷的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食用更加便宜的“进口垃圾食品”。《独立报》2013年一篇报道的标题是“藜麦:对你有利——对玻利维亚人有害”。这些消息传遍了全球,在健康饮食者之中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在社交媒体、素食博客和健康饮食论坛上,人们开始询问食用藜麦是否合适。
这种说法看似可信,被许多人认可,但是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毕竟,藜麦贸易使大量外国资金涌入玻利维亚和秘鲁,其中许多资金进入了南美最贫穷的地区。几位经济学家跟踪了秘鲁家庭支出的调查数据,将种植且食用藜麦的家庭、食用但不种植藜麦的家庭和从不接触藜麦的家庭划分为三个小组。他们发现,从2004年到2013年,三个小组的生活水平都上升了,其中藜麦种植户家庭支出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农民们正在变富,他们将这种新收入转化为支出又给周边民众带来了好处。那么藜麦消费量下降34%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很长的时间内两个国家的藜麦消费量一直在缓慢而稳定地下降,这意味着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更加接近事实的解释是,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只是想换换口味,吃点别的东西。
为了解藜麦的种植情况,我去了秘鲁科尔卡山谷,这里在印加时代以前就得到了开垦。藜麦是一种美丽的作物,拥有深红色或金黄色的巨大种球。在安第斯山的这片区域,人们在梯田上同时种植藜麦以及当地特有的玉米和马铃薯品种。“国外需求绝对是一件好事,”我的秘鲁向导杰西卡说道,“农民非常高兴,所有想吃藜麦的人仍然买得起这种食物。”她还解释了另一个好处。之前,秘鲁城里人往往认为他们这片区域吃藜麦的人“很土”。现在,由于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食用藜麦被视作一种时尚。“利马人终于开始尊重我们这些高原人和我们的传统了。”玻利维亚西南部有一片遥远而不适合居住的区域,那里到处都是盐湖和休眠火山。
在那里,我看到了由藜麦资金支持的当地急需的开发和旅游项目。千百年来勉强能够养家糊口的自耕农开始为更加美好的未来而投资。我在2017年4月听到的玻利维亚人对于该作物的唯一抱怨是,日益增长的供给正在拉低价格。玻利维亚的藜麦种植面积增长了两倍多,从2007年的5万公顷增长到2016年的18万公顷。马克·贝勒马尔后来对我说:“这是一个令人悲伤的结局,因为它的价格不太可能再度回升。”在风景如画的科尔卡山谷,当太阳落山时,我问杰西卡,欧洲和北美的消费者是否应该为吃掉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的食物而感到内疚。我可以猜到答案,但我想听到当地人的亲口否认。“相信我,”杰西卡笑道,“我们有许多藜麦。”
乍一看,这一关于食物热潮、全球贸易和消费者忧虑的事件讲述了谎言被揭穿的过程。不过,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各行各业有经验的沟通者会通过片面的事实、数字、背景呈现某种世界观,从而影响现实。在这个例子中,新闻工作者和博主出于高尚的理由引导消费者远离藜麦:他们由衷地为一个贫困群体感到担忧,害怕狂暴的全球贸易风潮会危及这一群体的利益。我们很早就知道这一点:每个新手辩论者和犯错误的小学生都知道如何挑选最有利于自己的真相。不过,我们可能不知道这些真相为沟通者提供了多大的灵活性。很多时候,你可以通过许多方式描述一个人、一件事物或者一起事件,这些描述可能具有同等的真实性。我将它们称为“竞争性真相”。
(摘编自赫克托·麦克唐纳《后真相时代》,刘清山译)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藜麦适合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食用,并且由于其营养均衡,被美国宇航局认为是宇航员食物的理想之选。
B.“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中的“此”,指的是被国外需求推高的藜麦价格给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人造成伤害这一说法。
C.藜麦的大面积种植,不仅让玻利维亚和秘鲁等地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而且改变了当地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
D.作者认为,尽管一些媒体引导消费者远离藜麦的做法值得商榷,但是其出发点却不是恶意的,他们为当地的贫困居民感到担忧。
答案:C
解析: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藜麦的大面积种植……改变了当地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错误。根据原文“之前,秘鲁城里人往往认为他们这片区域吃藜麦的人‘很土’。现在,由于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食用藜麦被视作一种时尚”可知,应是“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改变了秘鲁城里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第一段的内容可以看出,当一起事件超出了我们直接观察的范围时,有些人会根据他人提供的信息,并结合自己的判断,生成对该事件的看法。
B.“它的价格不太可能再度回升”,可能是因为市场对藜麦的需求量不再大幅增加,而藜麦的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供给日益增长。
C.“每个新手辩论者”“都知道如何挑选最有利于自己的真相”,可见有些“沟通者”会选择有助于推进个人意图的真相,而这种选择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D.从藜麦事件可以发现,一组片面的事实编织在一起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而这场良心危机对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的居民造成了真正的伤害。
答案:D
解析:根据文本信息进行推断。“造成了真正的伤害”错误。“造成了”或然变必然,原文最后一段中是说“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
A.“粮食优先”智库的工作人员塔尼娅·科森在谈到安第斯山藜麦种植者时表示:“坦率地说,他们厌倦了藜麦,因此开始购买其他食物。”
B.加拿大《环球邮报》一则新闻的标题为“你对藜麦的爱越深,你对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的伤害就越深”。
C.制片人迈克尔·威尔科克斯专门为这个问题制作了一部纪录片,他说:“我见过一些反对食用藜麦的文字评论,实际上,停止消费才会真正伤害这些农民。”
D.英国广播公司播音员埃文·戴维斯指出:“事实上,说谎常常是没有必要的。你可以在不使用任何谎言的情况下完成许多有效的欺骗。”
答案:A
解析:分析论点、论据。第二段的观点是“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A项,表明是安第斯山藜麦种植者想吃点别的东西导致藜麦消费量的下降,而不是藜麦价格的上涨,直接支撑了第二段的观点。B项,说的是藜麦价格的上涨会对当地人造成伤害,与第二段的观点相悖。C项,说的是“停止消费才会真正伤害这些农民”,可以用来支撑第三段的观点,与第二段的观点关联不大。D项,可以用来支撑“竞争性真相”的相关观点,与第二段的观点无关。故选A。
4.请简要说明文本中的西方媒体在报道时使用了哪些“竞争性真相”。
答案:①《独立报》通过片面的事实和数据,称藜麦价格的上涨使玻利维亚人吃不起藜麦了;②《纽约时报》直接援引他人研究,得出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的结论;③《卫报》与《独立报》使用具有明显倾向性的标题强调藜麦价格上涨对藜麦种植者造成的伤害。(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解析:理解重要概念+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首先要明确答题区间,由题干中“西方媒体在报道时”可确定答题区间为第一段;其次要理解“竞争性真相”这一概念的含义,即第四段中的“通过许多方式描述一个人、一件事物或者一起事件,这些描述可能具有同等的真实性”,而这些“方式”在上文中有所体现,如“各行各业有经验的沟通者会通过片面的事实、数字、背景呈现某种世界观,从而影响现实”等;然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思考,第一段所涉及的西方媒体的报道通过哪些方式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比如《独立报》以“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这一片面的事实和数据,得出“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这一结论;比如《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得出“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的结论;再比如《卫报》“用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独立报》用“藜麦:对你有利——对玻利维亚人有害”这一具有明显情感倾向的标题来强调藜麦价格上涨对藜麦种植者造成的伤害。
5.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关于藜麦的新闻报道结论有误?请根据文本概括。
答案:①借助名家观点与事实论据加以批判,比如第二段引出马克·贝勒马尔等人的质疑,引用相关经济学家的调查论证,用事实反驳报道中的错误信息;②借助实地考察的真相加以批驳,比如第三段用亲自调查时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反驳报道中的错误信息;③借助常规逻辑认知加以批判,比如最后一段以新手辩论者与犯错误小学生的自我辩护的技巧进行类比,批判报道中的“竞争性真相”。
解析:分析论证方法和论证思路。首先要明确该文探究的核心问题,即西方媒体在关于玻利维亚和秘鲁藜麦生产和消费的报道中大量使用“竞争性真相”,使读者产生误会甚至引发良心危机。第一段列举西方媒体的报道,提出问题。第二段先提出质疑的观点,然后结合经济学家的相关调查,得出恰当的结论:“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更加接近事实的解释是,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只是想换换口味,吃点别的东西。”第三段则重点探讨了“我”的实地考察,以事实说话,使得阐释更具有科学依据:一方面指出其他地区的人食用藜麦给当地人带来了好处,另一方面指出当地人并不缺少藜麦。最后一段进一步指出“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意在强调片面地使用“竞争性真相”会造成更多的伤害,作者在此处用“新手辩论者和犯错误的小学生”的常规逻辑认知进行类比论证。
【二轮复习定向】
备考要求:①把握文本的文体特征,读懂文章;②理解语句间的逻辑关系;③关注体现社会热点的文章。
学情概述:①重技巧轻理解。②缺乏快速整合能力。③筛选和整合文中重要信息有偏差。④想象与推断理由不充分。⑤分析与概括内容要点不全。
第 二 节
【任务说明】 信息筛选是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重要考查点之一。“信息”是指文章要告诉读者的内容,可以是一种认识、发现或感受,可以是一种见解、推论或观念,也可以是蕴含某些知识或内容的概念、句子或句间逻辑、语义关系等。就论述类文本考查的形式而言,信息筛选就是对命题人对文本的归纳、概括、转述相关内容正误的判断。因此,明确命题人设置选项的手法、洞悉选项常用的设误陷阱、定位信息源、落实设误点是准确答题的关键。
任务一 纠错对练,提高思维
易错点1 分辨不清句间的逻辑关系
考生常常片面解读选项,忽视整个选项内部的语法关系、语义关系与逻辑关系;忽略选项各部分在原文中的对应关系,理解肤浅,推敲得不够仔细,导致逻辑关系混乱;缺少必要的逻辑知识,分不清逻辑学中的各种条件关系等。命题者往往从下面两方面设错:
1.逻辑关系类别设错
文本的分句间不论有没有关联词语连接,它们的逻辑关系大多是确定的,而高考命题常张冠李戴,把一种逻辑关系说成另一种逻辑关系。
2.强加逻辑关系
命题时,往往给选项的分句强加原文没有的某种逻辑关系,如强加因果;有时还会倒置某种逻辑关系,如因果倒置、条件结果倒置等。
典例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实践的深化,中国道路的拓展,中国问题的解答,必然要求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从本质上看,就是要以哲学的方式表达中国的时代精神。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实现现代化,使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征程中实现伟大复兴,同时使社会主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上再造辉煌,这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思索与奋斗、光荣与梦想,构成了与民族精神融为一体的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中国的时代精神的思想表达,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的真实内涵。背离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背离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去构建所谓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只能使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空心化”。
哲学思维具有突出的民族性,不同的民族或国家有着不同的哲学话语体系。不同的哲学话语体系,不仅展示的概念、范畴不同,而且体现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也不同,更重要的是,反映的现实问题、利益关系也不同。哲学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是以抽象的概念体系反映现实的社会运动和特定的社会关系,反映特定的民族或阶级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因此,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应当避免用西方哲学的话语体系来评判中国实践、阐释中国道路、解答中国问题。我们不能任由西方哲学话语来为我们“代言”,这种言说方式所展示的都不是真实的中国,而是西方视野中的中国,是被西方话语“制造出来”的中国,这一话语体系的意向、理念乃至学术机制都具有凝重的西方话语色彩和深厚的西方文化基础以及“潜伏”的西方利益关系。
不能用西方哲学话语体系构建中国哲学话语体系,主要是就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及其背后的利益关系而言的,而不是拒绝借鉴西方哲学中的合理因素,不是一概拒斥西方哲学的范畴、概念、术语。话语体系离不开语言,但又不等于语言。话语体系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并与权力交织,而语言本身没有意识形态属性。实际上,“自由”“平等”“公正”等乃至“哲学”“话语”,原本都是西方哲学的范畴、概念、术语。因此,我们既不能照单全收西方哲学的范畴、概念、术语,也不能一概拒斥西方哲学的范畴、概念、术语,而是要对其进行批判借鉴,并使之融入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之中。实际上,自从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中国的语言和言语结构本身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毫无疑问,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不能脱离中国传统哲学,我们不仅要吸取传统哲学中的深沉智慧、合理观点,而且要吸收其中能够容纳当代内容的范畴、概念。
但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范畴、概念、术语,我们应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不是范畴、概念、术语的简单转换,不是把物质变成气,矛盾变成阴阳,规律变成道,类比变成格义,共产主义社会变成大同社会,等等。语言同样具有历史性、时代性,我们既不能操着一口“纯正”的西方话语来表达中国的时代精神,也不能说着一口“地道”的古代汉语来表达中国的时代精神。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以哲学的方式表达中国的时代精神,
关键在于把握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珍贵的遗产”。(摘编自杨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的内涵》)
(对点题目)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融为一体,其思想表达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的真实内涵。
B.不同哲学话语体系的最大差别在于反映的现实问题、利益关系不同,因此,哲学思维具有民族性。
C.西方哲学话语体系所展示的都不是真实的中国,而是西方视野中的中国,目的是“潜伏”的西方利益关系。
D.话语体系和语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区别是前者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并与权力交织,而后者正好相反。
答案:A
解析:此类试题往往从选项表述的意思或语句关系与原文不符的角度设错,故分清句间的逻辑关系,是判断选项正误的关键。B项,“因此”表示因果关系,即前面是原因,后面是结果。根据原文第2段“哲学思维具有……不同的哲学话语体系,不仅……而且……更重要的是,反映的现实问题、利益关系也不同”可知,选项前半部分列举的内容,体现的只是“哲学思维具有民族性”的一个方面,前后不构成因果关系。另外,“最大差别”“更重要的”,二者意思不等同。C项,目的关系表述错误,选项中的“目的是”表示语句前后是目的关系,根据原文第2段“我们不能任由西方哲学话语来为我们‘代言’……这一话语体系……都具有……以及‘潜伏’的西方利益关系”的内容可知,其主要是在阐释说明,并不构成目的关系。D项,从选项内容的逻辑语意看,“而后者正好相反”扩大了范围。原文中只是说“语言本身没有意识形态属性”,并未提及语言没有“与权力交织”。综上,应选A项。
增分策略
关注关联词,分清句间逻辑关系
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并列关系、承接关系、主次关系、递进关系、选择关系、转折关系、假设关系、因果关系、条件关系、解说关系、目的关系等,其中在分辨条件关系时,考生要特别注意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和充分必要条件的区别。
易错点2 把握不准论点、论据及其对应关系
对于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生要能把握文本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高考注重考查考生对文本说理性和逻辑性的理解,以及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1.论点理解上设错。考生首先要正确区分论题与论点、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然后分析论点出现的位置,聚焦表述论点的“词句”,准确辨识试题的陷阱。
2.在论点与论据的对应关系上设错。论据是用来证明或阐释论点的,考生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否正确。
3.在论证方法上设错。考生要对各种论证方法的内涵有透彻、准确的理解,防止在论证方法的辨识上出错。
巴巴看起来一点儿也不害怕。它不怕把它团团围住的兴奋的小孩,而是十分镇定地接受着加州夏日烈阳的炙烤。这种漫不经心的态度是能说得通的,因为它就生活在既安全又轻松的环境中。巴巴是一只肚皮雪白的穿山甲,这种惹人喜爱的动物约莫一只小猫那么大。它脸颊边缘的一圈毛好似山羊胡,粉色的脸颊下方是一截尖尖的、没有牙齿的口鼻——十分适合吸食蚂蚁和白蚁。它最具特色的是覆满头、身、四肢和尾巴的鳞片,这些浅橙色的鳞片层层叠叠,形成了一件防御力极强的外套。构成这些鳞片的成分和你的指甲一样,都是角蛋白。巴巴是圣迭戈动物园的形象大使,它性格温顺,训练得当,能参与各类公众活动。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常常把巴巴带到福利院、儿童医院等地方,为患病的孩子带去快乐,并向他们普及关于各类珍稀动物的科学知识。
此时,罗布·奈特正用棉签轻轻擦拭它的脸部边缘,奈特是一名研究微观生命的学者,他研究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特别着迷存在于动物体内或体表的微生物。开展研究前,他首先得收集它们,收集蝴蝶的人会用网兜和罐子,奈特的工具则是棉签。他把棉签伸进巴巴的鼻孔,仅仅转上几秒钟,就足以让白色棉签头上沾满来自穿山甲体内的微生物。巴巴不仅是一只穿山甲,也是一个携带丰富微生物的聚合体:一些微生物生活在它的体内,绝大多数分布在肠道内,还有一些附着在它的脸部、肚子、爪子和鳞片表面。其实人类身上也寄宿着微生物,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一样——唯一的例外,是科学家在实验室无菌环境下极其小心地培育出来的极少数动物。我们身上仿佛在举办一场盛大的微生物展览,展品统称为微生物组。它们生活在我们的皮肤表面、身体内部,甚至是细胞内部。其中大部分是细菌,也有一些是其他的微小生命体,例如真菌(比如酵母菌)和古菌——后者的身份至今保持神秘,还有数量多到难以估量的病毒。
海绵是结构很简单的动物,其静态的身体从来不超过几个细胞那么厚,即使如此,它们的周围也寄宿着活跃的微生物。有时候,通过显微镜都几乎看不到海绵的本体,因为它的上面覆满了微生物。北极熊漫步在北极的冰原之上,举目四周除了冰块别无其他,可实际上,它们身上仍紧紧簇拥着微生物。当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登上月球时,他们踏出的一小步既是人类的一大步,也是微生物的一大步。奥逊·威尔斯曾经说过:“我们孤独地出生,孤独地活着,又孤独地死去。”这句话并不正确。纵使我们“孑然一身”,也绝对不孤独,我们与许多生命体共同生活在一起。一些动物在还是未受精的卵子时就被微生物占据并在其中繁衍,还有一些动物在出生的那一瞬间就有了伙伴。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微生物从未缺席:我们吃东西时,它们也吃;我们旅行时,它们也结伴而行;我们死后,它们消化我们。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人体都自成一个动物园。
我们观察白蚁、海绵时,也相当于在观察自身。它们身上的微生物或许与我们不同,但是都遵循相同的生存规律。珊瑚礁里的微生物因为经历污染和过度捕捞而变得杀气腾腾,人类肠道中的菌群在不健康的食物或抗生素的侵袭下也会让人发生奔涌的腹泻。老鼠肠道中的微生物会左右它们的行为,而我们自己肠道内的伙伴也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大脑。没有一个物种独自生存着,所有生命都居于布满微生物的环境之中,持久地往来、互动。微生物也会在动物之间迁移,在人体与土地、水、空气、建筑以及周围的环境之间跋涉,它们使我们彼此相连,也使我们与世界相连。
我们在观察父母与朋友时,看到的都是由无数细胞组成的个体:由一颗独立的大脑指导行为,通过基因组调控生命活动。但这只是一个便于理解的假想系统。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支军团,从来都是“我们”,而不是“我”。忘记奥逊·威尔斯口中的“孤独”吧,请听从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我辽阔博大,我包罗万象。”
(摘编自埃德·扬《我包罗万象》,郑李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用可爱的动物园形象大使巴巴开篇,这种行文方式有助于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达到科学普及的目的。
B.为了说明自然界中的动物身上都寄宿着微生物这一观点,作者使用了结构简单的海绵和结构复杂的北极熊这两个例证。
C.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微生物与疾病联系在一起,作者针对这种看法,给读者普及了一种全新的观点:人类与微生物是共同生活的。
D.“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支军团”“我们身上仿佛在举办一场盛大的微生物展览”“人体都自成一个动物园”,这三句话在本文中都表达了同一种观点。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评价文章观点和论证结构、方式的能力。C项,“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微生物与疾病联系在一起,作者针对这种看法,给读者普及了一种全新的观点”于文无据,作者并没有针对“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微生物与疾病联系在一起”的看法,而是通过对穿山甲身上丰富微生物的描述,引出“其实人类身上也寄宿着微生物,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一样”的论述,文中从未提到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微生物和疾病的看法。故选C。
(2)下列选项,最能够支持第三、四自然段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
A.古生物学家安德鲁·诺尔曾经说过:“动物就像整个演化蛋糕上的糖霜,细菌才是糖霜下的蛋糕本体。”
B.生物学家玛格丽特·麦克福尔-恩盖表示:“它们(微生物)与动物紧密共生,动物的生命活动是通过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C.微生物学家们开展过“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会怎样”的思维实验,并得出结论:“地球上的大多数物种会灭绝,而幸存下来的物种,其数量也将大大减少。”
D.生物学家勒内·杜博写道:“鼠疫、霍乱、黄热病都被写成了故事,排成了戏剧,拍成了电影,但却没有人漂亮地讲出肠道和胃部微生物发挥有益作用的故事。”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为论点选择适当论据的能力。第三、四自然段的中心论点根据“我们与许多生命体共同生活在一起。一些动物在还是未受精的卵子时就被微生物占据并在其中繁衍,还有一些动物在出生的那一瞬间就有了伙伴。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微生物从未缺席”“没有一个物种独自生存着,所有生命都居于布满微生物的环境之中,持久地往来、互动”可见,观点是我们与微生物关系十分密切。A项,“动物就像整个演化蛋糕上的糖霜,细菌才是糖霜下的蛋糕本体”,是认为细菌是生命的本体,是主导,不符合该观点;
B项,“它们(微生物)与动物紧密共生,动物的生命活动是通过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体现了微生物与动物关系密切的特点,符合该观点;C项,“‘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会怎样’……地球上的大多数物种会灭绝,而幸存下来的物种,其数量也将大大减少”,强调微生物的重要作用,不符合该观点;D项,“鼠疫、霍乱、黄热病都被写成了故事,排成了戏剧,拍成了电影,但却没有人漂亮地讲出肠道和胃部微生物发挥有益作用的故事”,强调微生物作用于人体内部的有益作用被人们忽视,不符合该观点。故选B。
(3)如何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①作者借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表达了本文的核心观点:人体是一个携带丰富微生物的聚合体;②作者引用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并非想证明奥逊·威尔斯的观点是错误的,而是想轻松幽默、兼具文采地总结全文。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语句作用的能力。“忘记奥逊·威尔斯口中的‘孤独’吧,请听从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呼应前文作者引用威尔斯诗句“我们孤独地出生,孤独地活着,又孤独地死去”,同时通过“忘记”前者,“听从”后者,巧妙地表达了我们“并不孤独”,而是携带着无数微生物的聚合体的“包罗万象”的生物的观点;引用诗句让文章显得颇有文采,同时能够更幽默地表达本文的观点,以“我辽阔博大,我包罗万象”巧妙地点出“人体是一个携带丰富微生物的聚合体”的观点,让人印象更深刻。
增分策略
相关论证选项解题三步骤:
第一步:带着2个问题去读文
从上面对相关论证选项特征的分析可知,相关论证题目的考查较为系统、角度多、涉及面广,但无非就是2个方面的问题,即:写了什么(论点),怎样写的(论证结构、思路,论证方式,论据类型等)。因此读文时务必要带着这2个问题从宏观到微观去思考:全文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每段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
第二步:把握论述类文本常见的结构类型
1.并列式
并列式论证结构是指在论证过程中,对中心论点进行条分缕析,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共同来阐述文章的中心论点。
(1)并列分论点:中心论点——分论点一——分论点二——分论点三——结论,照应全文
(2)并列论据:本论——论据一(论述)——论据二(论述)
2.对照式
对照式论证的特点是两种看法或论据之间为一正一反的关系,或通过正反对比明辨是非,或通过正反衬比突出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这种结构方式能起到对比鲜明、突出深化观点的作用。
正反对比型:在本论部分从正反两个方面提出分论点或摆出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先从正面论述,再从反面论述;或采用先正面后反面的顺序,进行正反对比论证,最后得出结论。
破立结合型:先论证正面的观点,再批驳反面的观点;或采用先批驳反面观点,再论证正面观点的顺序进行。无论是先立后破,先破后立,还是边破边立,文章所驳斥的错误观点应是文章所立论点的对立面,破是为了立,是为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更牢固地确立正面的论点。所以,文中所驳斥的观点既是错误的,又是与文中确立的论点针锋相对的。
3.层进式(递进式)
层进式的文章一般有三种格式:
(1)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
(2)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围绕中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①是什么,②为什么,③怎么办。
(3)针对某些不好的社会现象,分析其危害,挖掘其产生根源,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的格式。
4.总分式
论证层次之间,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总分式结构是先总说后分说,总说提出中心论点,分说部分则横向开拓,分解论点,论证中心。这种结构形式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来展开论述,且分述的各项一般都是并列的。
论证时一般都要在中心论点的统率下,确立几个从属于中心的,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分论点,然后通过对分论点的逐一阐述,以使中心论点得到深刻有力的证明。写作中,有时先总说后分说;有时先分说后总说;也有时先总说,后分说,最后再总说。
其基本结构形式有以下三种:(1)总—分,(2)分—总,(3)总—分—总。
论述类文本常见的结构类型主要有以上四种。大多数论述类文本的整体结构属于总—分—总结构,而在分说部分,往往会采取并列、对照或层进的结构模式。此外还要注意,驳论文一般采取先驳后立或边驳边立的结构。
第三步:熟悉论证的常用方法
论证方法 内容解释
1.举例论证 运用具体事例,真实可信,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趣味性、权威性,让文章浅显易懂。
2.理论论证 运用讲道理的方法,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及被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观点,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或文采,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
3.对比论证 在事物的相反或相异的属性的比较中来揭示需要论证的论点,使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令人印象深刻,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
4.比喻论证 使道理讲得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5.因果论证 让人弄清楚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
6.引用论证 引用经典作家的言论、科学原理、尽人皆知的常理等作为论据来直接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其作用是具有权威性、科学性、文学性,使论证有力,具有说服力。
7.类比论证 通过将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其作用是能够形象生动地证明某一论点。
把握论点、分论点,分清论据作用
把握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依据中心论点的定义 先明确作者所要论述的问题,然后看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了怎样的见解和主张。
依据表述中心论点的句型特点 表述中心论点的句子一般是判断句。有些议论文没有用完整的判断句来表述中心论点,这就要求考生在阅读完文章之后,根据内容去补全表述中心论点的判断句,或者用判断句的句型去归纳文章的中心论点。
把握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依据中心论点出现 的位置(提出方式) ①文章开头: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②引论部分的结尾或本论部分的开头: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纳总结中心论点;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证,归纳总结出中心论点;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后,归纳总结出中心论点。
依据中心论点与文章标题的关系 反过来研究文章标题推知中心论点。
依据中心论点 与论据的关系 分析文中诸多论据所要证明的对象,及从什么角度来证明的。在确定中心论点或分论点时,还要注意区分作者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
重视论据的使用过程和作用 辨别论据类型 论据主要分为事实论据(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等)和道理论据(名人名言、谚语等)。事实论据是从实践上证明论点,道理论据是从理论上证明论点。考生要注意选项对论据类型的判定是否正确,是否有遗漏或增添。
明确各论据对应的论点(分论点) 要关注论据与论点是否对应,以免张冠李戴。
论据在使用过程中的限制条件 选项往往故意忽略论据的限制条件而设错。
积累常见的论证方法 比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考生要明确其内涵,要注意选项中对论证方法的阐述是否正确,是否有遗漏或增添。
易错点3 分不清合理推断和于文无据
近年来,高考对论述类文本阅读进一步增强了对考生综合分析、推断等能力的考查,选项的命制不再是对文本信息的简单转述或整合。 所谓“推断”,就是根据文本内容,对文本的显性事实和事理做出准确的判断,对文本隐含的事实和事理做出合乎逻辑的新的判断。“文本内容”是推断的前提和依据,即文本本身的文意;“新的判断”是推断的结论,是文本中没有表达或没有明确表达的内容。
如果结论是从文章中合乎逻辑地推导出来的,就是“合理推断”;反之,就是“于文无据”。
(1)结论没有充足的文本信息支撑。在整体把握文本的基础上,把结论即选项观点代入语境,看看“文外观点”有没有文内充足的论述作为支撑。
(2)结论与人们的思维规律和逻辑事理相左。错误结论的推断过程常常不符合逻辑事理和人们的思维规律,违背基本的事理常识。
(3)结论与文本观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不一致。错误的推断会与文章的主旨观点、论述重点以及作者的感情倾向不一致,这里的“不一致”有时指局部,有时指全文。
典例3 (文本见本节易错点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们踏出的一小步既是人类的一大步,也是微生物的一大步”,这说明在人类登上月球之前,月球上可能还没有地球上的微生物。
B.“还有一些动物在出生的那一瞬间就有了伙伴”,当我们出生时,微生物会伴随我们而生,同理,当我们死亡后,微生物也会立即消亡。
C.我们观察动物时,会发现某些动物身上的微生物与人类身上的微生物遵循着相同的生存规律,这些遵循相同规律的应该属于同一种微生物。
D.微生物在人体与土地、水、空气、建筑以及周围的环境之间不断迁移时,会影响人体各器官的内部协调,进而损害人体的健康。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B项,“同理,当我们死亡后,微生物也会立即消亡”错误,根据原文第三段“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微生物从未缺席:我们吃东西时,它们也吃;我们旅行时,它们也结伴而行;我们死后,它们消化我们”可见,“我们死亡后”,微生物并不会立即消亡,而是会消化我们。C项,“这些遵循相同规律的应该属于同一种微生物”错误,原文第四段说“它们身上的微生物或许与我们不同,但是都遵循相同的生存规律”,可见,遵循相同规律的不一定就是“同一种微生物”;D项,“会影响人体各器官的内部协调,进而损害人体的健康”于文无据,原文第四段只说“微生物也会在动物之间迁移,在人体与土地、水、空气、建筑以及周围的环境之间跋涉,它们使我们彼此相连,也使我们与世界相连”,并无“损害人体的健康”的说法。
增分策略
抓住关键信息,合理迁移推断
关注选项中表示推理、判断的关键词 如“如果……就……”“只有……才……”“所以”“可见”“表明”“说明”“是”等,通过对这些词语的分析,准确把握选项的意思。
要有全文意识 ①前后联系,结合全文的观点倾向去分析判断。②注意区分作者观点与他人观点。作者常常会列出若干人的观点加以辨析,或赞同,或否定,要注意区分哪些观点是他人的,哪些是作者的。
比对仔细全面,分析选项的观点与原文的观点是否一致 对于完整推断句要“三看” 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在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或结论在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因果颠倒或强加因果等问题。
对于观点的表述也要“三看” 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原因或条件; 二看推断过程是否合理,是否有逻辑错误; 三看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对于“双重”观点句 比如“A推动了B,也推动了C”,要注意第二个小句是否偷换了主语。
对于判断句 要注意肯、否是否混淆或者推断是否绝对化。
纠错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一般情况下,数字人文都被理解为以数字技术为方法,研究人文领域的相关问题。“数字”是方法,“人文”是对象。这种理解固然没错,但并不全面,原因在于,它只是将“人文”作为研究的对象来看待,忽略了研究的主体性问题,而主体性是人文研究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正因如此,我们才会更强调人文研究中的“个性”“特色”以及研究者“情感”“悟性”等因素在研究活动中的介入。数字人文研究作为人文研究与数字技术的跨学科结合,同时包含了两个维度的趋向:其一是“人文研究数字化”,即用数字技术解决人文问题;其二是“数字技术人文化”,即以人文方式发展数字技术,让数字更人文。
作为研究方法的数字人文,其模式是将文化经典视为可编码的信息,将日常生活转换为可追溯的数据,将价值体系打上可识别的标签,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文本数据挖掘技术和可视化技术等,呈现出一个全新的数字化文本形态。数字人文研究者就是基于这一可视化的文本展开意义阐释。如果说那些作为“事实本身”的经典文献和行为活动相当于人文研究的“原初文本”的话,那么,经过数字人文方式处理过而形成的新的文本形态则是“次生文本”。相对于“原初文本”来说,“次生文本”毕竟与研究者之间“隔了一层”,需要充分调用研究者对“原初文本”的认知、对相关理论观念的理解以及对个人感性经验的体悟等。
“次生文本”是寄生于“原初文本”的,但又对“原初文本”进行了数据化处理。这一过程本身就已包含了研究者的问题意识、理论预设和价值判断。“次生文本”既可能是对“原初文本”的抽象化还原,也有可能包含着对“原初文本”的颠覆性解构。从这个意义上说,将数字人文方法引入人文研究,将会极大地扩展和丰富人文研究的层次和内涵,成为人文研究的延伸和补充。
数字人文研究在知识产生方面要解决的问题,比传统的人文研究要复杂得多。一方面,它需要研究者拥有传统人文研究“说文(文本)解字(文字、图像等符号)”的能力,能够通过文献处理、文本分析和意义阐释,完成对相关信息的阅读和观看,进而获得对研究对象的感性经验和个人判断;另一方面,它还需要研究者拥有数字人文研究“看图(可视化图形)识字(数字、数据等信息)”的能力,能够从“次生文本”的各种图式、图形、符号、数字等信息中,形成对“原初文本”的意义挖掘和价值判断。进而,将两种研究方法做出的分析进行对比、参照,展开“原初文本”和“次生文本”之间交叉性质的反思性分析。
当然,以上两个特点的分析都建立在数字人文研究目前处于初级阶段基础上,初级阶段的主要问题是“技术化”和“文献化”比重偏大,根本特点是在“人-机”关系中“人”的因素还处于支配性地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字人文方法也会不断地升级换代,“人-机”关系也会出现“人”的因素支配性作用不断下降,甚至出现“机”对“人”的控制和替代的可能。这也使得一些人文学者对数字人文方法常常抱有一种本能的敌意,认为这一研究隔绝了研究者面对“原初文本”的感性经验,将人文研究认知、理解、阐释和判断的权力让渡给了计算机软件程序。究其原因其实是人文学者对数字人文方法的双重误判:第一重误判是对数字人文方法目前只能应用于人文研究初级阶段的蔑视,另一重误判则是受当前各种科幻大片渲染的超级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后人类”“超人类”甚至“反人类”的技术恐慌。其实,我们对待数字人文的最好态度,既不是拥抱,也不是逃离,而是真诚地握手。
(摘编自曾军《数字人文的人文之维》)
材料二 
数字的技术、工具和媒介确实为数字人文学术研究与传播方式带来了机遇,但同时数字人文面临的挑战也已显现,它的发展无疑改变了传统的学术研究思维方式。
王涛教授表示,数字人文与传统历史研究不是竞争的关系,而是合作的关系。数字人文不是为了取代传统学术研究方法,而是为历史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跨界合作的思路。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不会被抛弃,而是在“历史学的方法库存”中,又添置了一个新的设备而已。数字人文的方法和理念是为了解决真实存在的历史研究的问题,而不是为了追求虚幻的高科技。
对于人文科学来说,数字技术不仅仅是方法的改变,还提出了更为本质的问题,如哪些对象可以被数字化,哪些对象无法被数字化。对这一问题的解答能够为人文学科的研究划出一条界限:意义本身不可数字化,可数字化的是意义之外化物和遗留物。以《梵高的鞋》为例,这幅画能够数字化为数字作品,但是其原始的光晕却无法数字化。如此,数字技术与人文学科深度融合的必然结果是让研究者面对一个三元难题:无法被数字化之物、能够被数字化的原始事实与被建构出来的数字事实的关系。这一难题的存在意味着将数字技术理解为工具是不足的,需要加以超越。
数字人文的核心是“人文”,着眼于人类生存意义这一终极的人文问题,数字人文研究需要超越技术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在这个充满了活力的领域,数字人文学者不能再单兵作战,而应加强协作,加强跨界合作创新,并提倡文化批评,以此包容不同形式的学术研究和批评方法,提升数字人文的学术能力。
(摘编自杜娟、刘慧慧《“数字”打开“人文”新视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主体性对于传统的人文研究和数字人文研究都很重要,“个性”“特色”及研究者“情感”“悟性”等因素的介入是其体现。
B.数字人文研究也需要传统的人文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对比、参照两种研究方法做出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人文知识。
C.材料二中提到的“技术悲观主义”概念,可以用材料一中所说的“人文学者对数字人文方法的双重误判”的情况来解释。
D.材料一中对“人”“机”支配地位发展趋势的判断与材料二中王涛教授的“传统的研究方法不会被抛弃”的观点相矛盾。
答案:D
解析:“观点相矛盾”错。材料一第4段在提到“人”“机”支配地位发展趋势时指出“我们对待数字人文的最好态度……而是真诚地握手”;材料二第2段王涛教授在提出“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不会被抛弃”的观点时也表示“数字人文与传统历史研究不是竞争的关系,而是合作的关系”,由此可见,二者观点并不矛盾。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字人文研究的两个维度趋向中,“人文研究数字化”可能会超越“数字技术人文化”。
B.如果没有经过数字人文方式处理而形成的“次生文本”,人文研究的层次和内涵就不可能极大地扩展和丰富。
C.一些人文学者对数字人文方法常常抱有一种本能的敌意,这反映了维护其在人文领域研究支配权的心理。
D.要解决数字技术与人文学科融合产生的三元难题,前提是区分出哪些对象可以被数字化,哪些对象无法被数字化。
答案:C
解析:A项“‘人文研究数字化’可能会超越‘数字技术人文化’”说法错误,“两个维度趋向”同时发展;B项假设错误。D项“区分出哪些对象可以被数字化,哪些对象无法被数字化”与“要解决数字技术与人文学科融合产生的三元难题”没有必然联系。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数字人文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
A.某图书馆将影印的不同版本的《红楼梦》原作图片发布到网站,供语言、历史和社会学者研究,发现新成果。
B.人们借用计算机工具,对一个地区的方言进行发音生理、声学表现等的研究,揭示出语言变化的动因和机制。
C.复旦大学利用大数据,整合古典文集《禹贡》的历史、地理信息,以新的时空观来审视中国历史与文化的传承。
D.某科研所对历史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利用3D立体建模方式,建立宋代汴京虚拟展馆,研究当时社会风貌。
答案:A
解析:影印原作图片不属于数字人文研究范畴。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答案:①先简要介绍数字人文,指出其两个维度趋向。②然后分析“数字人文研究”的两个特点。③一是基于可视化文本展开意义阐释,会丰富人文研究的层次和内涵;二是要进行对比、参照,展开反思性分析。④最后预测数字人文的发展,指出应采取的正确态度。
5.面对数字人文的现状,人文研究学者应该怎样做?请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答案:①既不要完全依赖,也不要拒绝,要欢迎但保持独立。②应将其视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手段,而不是追求虚幻的高科技。③认识到数字人文局限性,应努力提升数字技术。④加强协作合作,包容不同形式的学术研究和批评方法,提升数字人文的学术能力。
任务二 专题补弱,提升能力
补弱一 论据的类型和作用
即时训练
请给下面材料的论据分类,并简要分析它们的作用。
农耕需要与自然高度配合。关于古代自然资源开发产生的环境问题,我们从史实中可知的是,商代就是因为过度开发,出现了环境问题,进而不断迁都,商王盘庚最后将都城定在殷,即现在的安阳。延及春秋战国时期,问题可能就更为明显了,孟子指出,齐国东南的牛山之所以“童山濯濯”,即因过度的采伐和放牧,所以当时的诸子,已经有人对此提出警告。原始哲学“天人合一”思想开始产生,农业生产要兼顾天、地、人之间的关系的思想体系初步形成。如《荀子·天论》中就有“夫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是谓之能参”。“参”的意味是要求协调,这是将天、地、人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强调三者的各自作用,只有各尽其职,相互配合,方能达到合理的状态。
答:                             .
答案:①商代迁都和齐国东南的牛山“童山濯濯”均为事实论据,意在论证农耕需要与自然高度配合。②引用的《荀子·天论》中的话是道理论据,意在说明原始哲学“天人合一”思想开始产生,农业生产要兼顾天、地、人之间的关系的思想体系初步形成。
答题模板 ……是事实/道理论据,意在论证/说明/证明……
补弱二 熟悉几种易混的论证手法
必备知识
论证方法 主要特点 运用效果
比喻论证 喻体和主体两个事物属性不同(即不是同类),而只是有某些相似点。比喻者与被比喻者之间类相异而理相同。类相异,才能作比喻;理相同,才能进行推理、论证。 新颖别致、生动形象地论证文本的观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使文章浅显易懂,易于被理解和接受。
类比论证 用两个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进行比较。甲事物(指客体)具有某种属性,从而论证乙事物(指主体)也具有某种属性。所选“客体事物”要同类,不能相对或相反,客体事物的某种性质最好已有定论,是大家公认的。 同类相比,由此及彼。
对比论证 (1)举一个正面的例子、一个反面的例子,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证明论点。 (2)举一个例子,里面含有正反两种因素,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对照性分析以证明论点。 可以辨明是非利弊,达到否定错误论点、阐明正确论点的目的,让人印象深刻。
即时训练
判断下面材料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并简要分析它们的作用。
1.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
答:                        .
对比论证,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作了对比,突出了杜甫的担荷。
2.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答:                        .
类比论证,强调“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相似性。
3.乡土社会中无法避免的是“细胞分裂”的过程。一个人口在繁殖中的血缘社群,繁殖到一定程度,他们不能在一定地域上集居了,那是因为这社群所需的土地面积,因人口繁殖,也得不断地扩大。扩大到一个程度,住的地和工作的地距离太远,阻碍着效率时,这社群不能不在区位上分裂。——这还是以土地可以无限扩张时说的。
答:                        .
比喻论证。用“细胞分裂”比喻人口繁殖,形象地论证了血缘社群的分裂。
答题模板 论证方法+文本说明;答题序号化,用①②③标明;只列举文本一两项对应内容就行。
补弱三 分析论证的严密性或针对性
必备知识
1.分析论证的严密性思考角度
2.针对性分析角度
①现实意识;②问题意识;③读者意识;④语言意识。
思想观点角度 正确性(客观反映)、明确性(简洁明快)、鲜明性(不能模棱两可)。
论证结构角度 严谨有序、条理分明,具有逻辑的力量。
论证层次角度 推理严密,富有辩证色彩。
论据选择角度 材料选择确凿、丰富典型,论点与论据高度统一。
论证方法角度 论证方法使用得当,具有说服的力度。
论证语言角度 语言(词汇、修辞、逻辑)准确严密,具有精确的力量。
即时训练
请结合下列材料内容,说明作者是如何增强其论证的说服力的。
这虽然主要是描述春秋早期邦国社会的主从等级秩序,表明尊卑上下之异,但也显示出血缘亲情之和,传达了家与国紧密相连的信息。在这种“天子建国,诸侯立家”的等级分封、家国“胶结”的社会结构中,“家”里对父母之“孝”与“国”中对君主之“忠”自然结合在一起,“亲亲”与“尊尊”很大程度上相互重合、融为一体。孔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孝经·广扬名》)《大学》云:“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如此等等表明,儒学家常常把家与国的联系看作唇齿相依、荣辱与共的关系。一方面,家兴可以影响国运:“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曾子语,见《〈大学〉第十章》)另一方面,国乱则不免家丧:“天下大乱,无有安国;一国尽乱,无有安家;一家皆乱,无有安身。”(《吕氏春秋·谕大》)这种“小之定也必恃大,大之安也必恃小”的家国同构认识,长期延续、积淀下来,成为我们民族一种稳固的文化理念和心理结构。
答:                        .
大量引用《孝经》《大学》《吕氏春秋》等传统文化经典进行论证,极具权威性;从正反两方面切入进行辩证分析,使说理更加全面、透彻、深刻,更能揭示问题的本质。
答题模板 (观点、结构、层次、论据、论证方法和论证语言)的特点+举例分析+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