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第三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五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课件 +学案( 含答案)(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第三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五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课件 +学案( 含答案)(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9 15:21:59

文档简介

二、变换句式
从语言素养来说,对于基本的语言基础知识,应该全面掌握。句式变换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将句子由一种句式变成另一种句式的过程,是小综合性质的语言运用题,须有一定的语法基础,但主要的是语感和运用。
第一节 考题回顾练——二轮复习,定向为要
1.[2021·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中国画讲究虚实相生的意境美。老舍曾请齐白石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作画,十里蛙声,如何入画?潺潺山泉,如何表达?白石老人思考良久,终于画成了一幅经典之作:六尾蝌蚪在山峦映衬下的山涧内的乱石之中不断涌出的潺潺清泉里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看过此画的人无不拍案叫绝。
文中画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                                    
                                    
2.[2023·济南4月统考]用排比的修辞方式,改写下面画线部分。要求:句式一致;字数相等;与上文语意连贯;不改变原意。
长途跋涉后,我终于在林中寻到这幽深澄碧的水潭。这潭水,可以将我的容颜映照在它明镜一般的水面上;我把这潭水当作激发我诗兴的佳酿;这潭水还可以成为我的墨池,供我笔走龙蛇。
答:                                    
                                    
                                    
第二节 专题纠错练——专项补弱,突破重点
变换句式有两个原则:一是必须服从表达效果的需要,二是不可改变句子的原意。它考查的类型较多,综观历年高考题,经常考查的有长短句互换、句子重组、整散句变换等3大题型。
三类易误变换句式题突破
易误题型1 长短句互换
(一)长句变短句
长句变短句绝不是把一个长句子随意切割成几个短句这样简单,它是有严格的操作步骤的。
第一步,找准主干句。“主干句”是指重要的中心句子,不简单等同于“句子主干”,它可以包含部分修饰语。找到主干句后,把它暂放一边。之所以“暂放一边”,一是因为这个句子的位置待定———或放在段首,或放在段尾,一般不在中间;二是因为这个句子在整理成段时或需要“增删词语”。找准主干句就等于完成了长变短的三分之二。
第二步,抽出修饰语独立成句。把长句的修饰语分别抽出,写成若干个完整的短句。并列型的修饰语可采用并列关系抽取,包含型的修饰语要根据逻辑关系整理出几个句子。
第三步,整合成连贯的语段。长句变成短句后,这些短句必须构成一个连贯的语段,而不是互不相干的几个独立句子,所以在操作时不要被题目中给出的序号、标点迷惑。所谓整合,就是通过合理排序、使用衔接词(借代词和关联词)、增删词语等手段把前两步析出的短句整理成一段连贯的话。
典例1 把下面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为建立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所做的工作,为促成制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做出的杰出贡献有了更深的了解。
答:                                    
                                    
                                    
                                    
(二)短句变长句
首先,确定长句的主干,分析所给的几个短句中共同陈述的对象,定为长句的主语,然后再依次确定谓语和宾语。其次,组合附加成分,将短句中的其余内容合理转化为长句的定语、状语或补语。再次,复查验证排序,检查变换后的句子的主干成分、附加成分、并列成分等的语序是否恰当。
典例2 将下面的四个短句改为一个长单句,可适当增减词语,但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①寺庙、佛塔在地震中往往不容易损毁、倒塌。
②这是因为寺庙、佛塔选址和建筑有玄机。
③它们比一般建筑更为科学、合理,具有极好的防震抗震性。
④科学最终揭开了这一“不倒之谜”。
答:                                    
                                    
                                    
                                    
易误题型2 句子重组
句子重组就是根据题目要求,在不改变原意的条件下,打乱句子的结构,改变陈述的对象,重造一个新句子。句子重组题型,多是改变句子的开头或改变陈述对象,让考生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情况下,对句子进行重新组合,重新表述。
典例3 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将下面这段文字重组为三个句子,每句均以“静”字开头。
中国古典园林不论依傍何种建筑流派,都要以“静”为自己的独特韵律。有了“静”,全部构建会组合成一种古筝独奏般的淡雅清丽;而失去了“静”,它内在的整体风致也就不可寻了。
答:                                    
                                    
                                    
                                    
易误题型3 整散句变换
整句就是结构相同或相似,长短大体相同的一组句子,一般指对偶句和排比句。结构不整齐,长短不一,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叫散句。
1.散句变整句
首先,定基准句。分析语句特点,确定某一句为基准句。其次,仿基准句。把其他句子调整成与基准句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整体形成对偶或排比修辞格。再次,顺调后句。调整理顺句子,检查有无语意变化。
2.整句变散句
整句改散句就是将整句中重复使用的提示词去掉,使相关内容变成细小成分,取消对偶或排比修辞,变整齐的句子为长短不一的句子。
典例4 阅读下面的文字,请将画线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要求:不得改变原意)
焦裕禄是闻名全国、感动全国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他在兰考县忘我奋斗一年零五个月,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焦裕禄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为信仰无怨无悔做奉献,成为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在为祖国艰苦奋斗创新功的时代里,他是那一代人的精神符号。人民是不会忘记焦裕禄的。
答:                                    
                                    
                                    
                                    
典例5 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散句。
为了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了提高工作效益,为了更好地支援农业,我们必须坚决贯彻这一指示。
答:                                    
                                    
                                    
                                    
二、变换句式
第一节 考题回顾练——二轮复习,定向为要
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式变换的能力。所给句子“六尾蝌蚪在山峦映衬下的山涧内的乱石之中不断涌出的潺潺清泉里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成分复杂,属于长单句,把它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即长句化短句,方法是:先提取句子主干单独成句,再分别把复杂成分(多层定语状语等)拿出来作为句子或者短语存在。
比如本题中主干句为“六尾蝌蚪(主语)摇曳着尾巴(状语)顺流而下(谓语);复杂成分包括状语“在不断涌出的潺潺清泉里”和定语“山峦映衬下的山涧内的乱石之中”,分别以句子或短语的形式表达为:山峦映衬的山涧里(偏正短语),潺潺清泉涌出的乱石中(偏正短语);山涧里山峦映衬(主谓句子),乱石中潺潺清泉涌出(主谓句子)等等。综合以上信息表述。
答案:(1)山峦映衬的山涧,乱石中潺潺清泉不断地涌出,六尾蝌蚪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2)山涧里山峦映衬,乱石中潺潺清泉不断地涌出,六尾蝌蚪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3)在山峦映衬的山涧里,有潺潺清泉从乱石中不断地涌出,六尾蝌蚪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
2.答案:如明镜,让我映照容颜;似佳酿,助我激发诗兴;若墨池,供我笔走龙蛇。
第二节 专题纠错练——专项补弱,突破重点
易误题型1
典例1 答案: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有了更深的了解。他为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的建立,做了工作。他还为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的制定,做出了杰出贡献。
典例2 解析:此句的主干是“科学最终揭开了这一‘不倒之谜’”。②③句作为①句中“寺庙、佛塔”的定语补充进去,然后把补充后的句子替代主干句中的指代词“这”。
答案:科学最终揭开了选址和建筑有玄机,比一般建筑更为科学、合理,具有极好的防震抗震性的寺庙、佛塔在地震中往往不容易损毁、倒塌的“不倒之谜”。
易误题型2
典例3 答案:“静”是不论依傍何种建筑流派的中国古典园林独特的韵律;“静”能使全部构建组合成一种古筝独奏般的淡雅清丽;“静”一旦失去,园林内在的整体风致也就不可寻了。
易误题型3
典例4 答案: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是为信仰无怨无悔做奉献的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是为祖国艰苦奋斗创新功的那一代人的精神符号。
典例5 答案:为了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益,更好地支援农业,我们必须坚决贯彻这一指示。(共18张PPT)
二、变换句式
从语言素养来说,对于基本的语言基础知识,应该全面掌握。句式变换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将句子由一种句式变成另一种句式的过程,是小综合性质的语言运用题,须有一定的语法基础,但主要的是语感和运用。
第 一 节
第 二 节
第 一 节
1.[2021·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中国画讲究虚实相生的意境美。老舍曾请齐白石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作画,十里蛙声,如何入画?潺潺山泉,如何表达?白石老人思考良久,终于画成了一幅经典之作:六尾蝌蚪在山峦映衬下的山涧内的乱石之中不断涌出的潺潺清泉里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看过此画的人无不拍案叫绝。
文中画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                           .
答案:(1)山峦映衬的山涧,乱石中潺潺清泉不断地涌出,六尾蝌蚪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2)山涧里山峦映衬,乱石中潺潺清泉不断地涌出,六尾蝌蚪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3)在山峦映衬的山涧里,有潺潺清泉从乱石中不断地涌出,六尾蝌蚪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式变换的能力。所给句子“六尾蝌蚪在山峦映衬下的山涧内的乱石之中不断涌出的潺潺清泉里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成分复杂,属于长单句,把它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即长句化短句,方法是:先提取句子主干单独成句,再分别把复杂成分(多层定语状语等)拿出来作为句子或者短语存在。
比如本题中主干句为“六尾蝌蚪(主语)摇曳着尾巴(状语)顺流而下(谓语);复杂成分包括状语“在不断涌出的潺潺清泉里”和定语“山峦映衬下的山涧内的乱石之中”,分别以句子或短语的形式表达为:山峦映衬的山涧里(偏正短语),潺潺清泉涌出的乱石中(偏正短语);山涧里山峦映衬(主谓句子),乱石中潺潺清泉涌出(主谓句子)等等。综合以上信息表述。
2.[2023·济南4月统考]用排比的修辞方式,改写下面画线部分。要求:句式一致;字数相等;与上文语意连贯;不改变原意。
长途跋涉后,我终于在林中寻到这幽深澄碧的水潭。这潭水,可以将我的容颜映照在它明镜一般的水面上;我把这潭水当作激发我诗兴的佳酿;这潭水还可以成为我的墨池,供我笔走龙蛇。
答:                           .
答案:如明镜,让我映照容颜;似佳酿,助我激发诗兴;若墨池,供我笔走龙蛇。
第 二 节
变换句式有两个原则:一是必须服从表达效果的需要,二是不可改变句子的原意。它考查的类型较多,综观历年高考题,经常考查的有长短句互换、句子重组、整散句变换等3大题型。
三类易误变换句式题突破
易误题型1 长短句互换
(一)长句变短句
长句变短句绝不是把一个长句子随意切割成几个短句这样简单,它是有严格的操作步骤的。
第一步,找准主干句。“主干句”是指重要的中心句子,不简单等同于“句子主干”,它可以包含部分修饰语。找到主干句后,把它暂放一边。之所以“暂放一边”,一是因为这个句子的位置待定———或放在段首,或放在段尾,一般不在中间;二是因为这个句子在整理成段时或需要“增删词语”。找准主干句就等于完成了长变短的三分之二。
第二步,抽出修饰语独立成句。把长句的修饰语分别抽出,写成若干个完整的短句。并列型的修饰语可采用并列关系抽取,包含型的修饰语要根据逻辑关系整理出几个句子。
第三步,整合成连贯的语段。长句变成短句后,这些短句必须构成一个连贯的语段,而不是互不相干的几个独立句子,所以在操作时不要被题目中给出的序号、标点迷惑。所谓整合,就是通过合理排序、使用衔接词(借代词和关联词)、增删词语等手段把前两步析出的短句整理成一段连贯的话。
典例1 把下面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为建立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所做的工作,为促成制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做出的杰出贡献有了更深的了解。
答:                           .
答案: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有了更深的了解。他为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的建立,做了工作。他还为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的制定,做出了杰出贡献。
(二)短句变长句
首先,确定长句的主干,分析所给的几个短句中共同陈述的对象,定为长句的主语,然后再依次确定谓语和宾语。其次,组合附加成分,将短句中的其余内容合理转化为长句的定语、状语或补语。再次,复查验证排序,检查变换后的句子的主干成分、附加成分、并列成分等的语序是否恰当。
典例2 将下面的四个短句改为一个长单句,可适当增减词语,但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①寺庙、佛塔在地震中往往不容易损毁、倒塌。
②这是因为寺庙、佛塔选址和建筑有玄机。
③它们比一般建筑更为科学、合理,具有极好的防震抗震性。
④科学最终揭开了这一“不倒之谜”。
答:                           .
答案:科学最终揭开了选址和建筑有玄机,比一般建筑更为科学、合理,具有极好的防震抗震性的寺庙、佛塔在地震中往往不容易损毁、倒塌的“不倒之谜”。
解析:此句的主干是“科学最终揭开了这一‘不倒之谜’”。②③句作为①句中“寺庙、佛塔”的定语补充进去,然后把补充后的句子替代主干句中的指代词“这”。
易误题型2 句子重组
句子重组就是根据题目要求,在不改变原意的条件下,打乱句子的结构,改变陈述的对象,重造一个新句子。句子重组题型,多是改变句子的开头或改变陈述对象,让考生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情况下,对句子进行重新组合,重新表述。
典例3 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将下面这段文字重组为三个句子,每句均以“静”字开头。
中国古典园林不论依傍何种建筑流派,都要以“静”为自己的独特韵律。有了“静”,全部构建会组合成一种古筝独奏般的淡雅清丽;而失去了“静”,它内在的整体风致也就不可寻了。
答:                           .
答案:“静”是不论依傍何种建筑流派的中国古典园林独特的韵律;“静”能使全部构建组合成一种古筝独奏般的淡雅清丽;“静”一旦失去,园林内在的整体风致也就不可寻了。
易误题型3 整散句变换
整句就是结构相同或相似,长短大体相同的一组句子,一般指对偶句和排比句。结构不整齐,长短不一,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叫散句。
1.散句变整句
首先,定基准句。分析语句特点,确定某一句为基准句。其次,仿基准句。把其他句子调整成与基准句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整体形成对偶或排比修辞格。再次,顺调后句。调整理顺句子,检查有无语意变化。
2.整句变散句
整句改散句就是将整句中重复使用的提示词去掉,使相关内容变成细小成分,取消对偶或排比修辞,变整齐的句子为长短不一的句子。
典例4 阅读下面的文字,请将画线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要求:不得改变原意)
焦裕禄是闻名全国、感动全国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他在兰考县忘我奋斗一年零五个月,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焦裕禄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为信仰无怨无悔做奉献,成为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在为祖国艰苦奋斗创新功的时代里,他是那一代人的精神符号。人民是不会忘记焦裕禄的。
答:                           .
答案: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是为信仰无怨无悔做奉献的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是为祖国艰苦奋斗创新功的那一代人的精神符号。
典例5 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散句。
为了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了提高工作效益,为了更好地支援农业,我们必须坚决贯彻这一指示。
答:                           .
答案:为了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益,更好地支援农业,我们必须坚决贯彻这一指示。专题五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根据语境,准确选用
一、选用仿用句式
现代汉语表情达意有丰富的句式可供选择,不同的句式表达,其效果肯定会有所区别。高考卷中“改写”这一关键词的出现,意味着对“句式表达”这一基本的语言技能的重视。有些试卷则直接考查了长句变短句。解答句式类题目,要以“句式表达”为中心,掌握常见句式的特点及表达效果,以及一些句式变换技巧。
第一节 考题回顾练——二轮复习,定向为要
一、[2023·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这是古今词汇的演变。像古代叫‘冠’,现代叫‘帽子’,古代叫‘履’,现代叫‘鞋’,都是这种情形。曹植《七步诗》里有‘豆在釜中泣’的句子,           ,这里的‘釜’和‘舟’跟‘破釜沉舟’里的‘釜’和‘舟’意思相同。”
第三位教师讲得比较简单,话说得比较少。他这样讲:“项羽渡河进攻秦朝的军队,渡河之后,把造饭的锅砸碎,把船凿沉,断了自己的退路,以示有进无退的决心,终于把秦军打败了。后来大家就用‘破釜沉舟’这个成语表示下定最大的决心,不顾任何牺牲的意思。”
19.请在横线处仿照上句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正确贴切,语意完整连贯。
答:                                    
                                    
                                    
21.星球小学邀请你给学生讲解成语。请从下列三个成语中任选一个,借鉴第三位教师的讲解方法,拟出讲解要点。要求阐释准确,语言流畅,不超过60个字。
卧薪尝胆 庖丁解牛 一鼓作气
答:                                    
                                    
                                    
                                    
二、[2023·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
郭老头、耿老头,俩老头。这两个老头,从前面看,像五十岁;从后面看,像三十岁。他们今年都已经做过七十整寿了。身体真好!郭老头能吃饭。斤半烙饼卷成一卷,攥在手里,蘸一点汁,几口就下去了。他这辈子没有牙疼过。耿老头能喝酒。他拿了茶碗上供销社去打酒,一手接酒,一手交钱。售货员找了钱给他,他亮着个空碗:“酒呢?”售货员有点恍惚:记得是打给他了呀?——售货员低头数钱的功夫,二两酒已经进了他的肚了。俩老头非常“要好”——这地方的方言,“要好”是爱干净爱整齐的意思。不论什么时候,上唇的胡子平斩乌黑,下巴的胡子刮得溜光。浑身的衣服,袖子是袖子,领子是领子,一个纽扣也不短。俩老头还都爱穿撒鞋,斜十字实纳帮,皮梁、薄底,是托人在北京步云斋买的。这种鞋过去是专门卖给抬轿的轿夫穿的,后来拉包月车的车夫也爱穿,抱脚,精神!
俩老头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年下办年货,一起去;四月十八奶奶庙庙会,一起去;开会,一起到场;送人情出份子,一起进门。生产队有事找他们,队长总是说:“去!找找俩老头!”“俩老头”不是“两个老头”的意思,是说他们特别亲密的关系。类似“哥俩”“姐俩”。按说应该叫他们“老头俩”,不过没有这么说话的,所以人们只能叫他们“俩老头”。
17.下列句子中的“能”与文中加点的“能”,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她尽量高高地踮起脚尖,希望车厢里的人能看见她的脸。
B.我们班同学就数他能说,讲起话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C.新颁布的控烟条例规定,绝大多数公共场所都不能吸烟。
D.以前这条小河上没有桥,人们只能涉水而过,非常不便。
18.下列句子中画横线部分与文中画横线部分的语句,用法和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稗子的叶很像稻叶,但稻子是稻子,稗子是稗子,要分清楚。
B.说话办事一定要公私分明,公是公,私是私,不能公器私用。
C.从今以后,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咱们俩井水不犯河水。
D.瞧那个小姑娘,眼睛是眼睛,鼻子是鼻子,真是个美人胚子。
第二节 专题纠错练——专项补弱,突破重点
易错点1 话题不一致
话题一致是保持语言连贯的基本要求。一个长句或句群只有话题和陈述角度一致,中心才会明确,语意才能贯通。如果中间转换了话题或陈述对象(主语),势必会影响到语意的连贯。从句子连贯的角度看,保持主语前后一致非常重要。
调研1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最近热播的大型文化节目《上新了,故宫》另辟蹊径,以打造文化创意产品为目的,通过文化探秘,揭开历史的面纱,让承载文化记忆的文物以真实、生动、具体的方式融入大众生活。(    )。它与嘉宾“甜蜜互动”,被誉为故宫文化的“百科全书”。而节目中的情景再现更是让观众身临其境,不断地穿梭于古今之间。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节目潜移默化地传递了中华文化的价值,提升了文化自信。
A.节目用阿尔法蛋这个科技界实力萌宠为故宫注入新鲜血液,展现出与这个时代相匹配的气质
B.阿尔法蛋这个科技界实力萌宠被用来为故宫注入新鲜血液,展现出与这个时代相匹配的气质
C.节目用阿尔法蛋这个科技界实力萌宠展现出与这个时代相匹配的气质,为故宫注入新鲜血液
D.阿尔法蛋这个科技界实力萌宠为故宫注入新鲜血液,该节目展现出与这个时代相匹配的气质
易错点2 内容不一致
陈述主体、叙述角度应保持一致。在文段所提供的语境中,陈述的对象应该保持一致,而不能彼此混杂。
调研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说到广告,消费者对它的态度几乎都是爱恨交加。作为一种市场经济的产物,它对企业推销商品产生了重要作用,消费者离不开它。但是,传统的广告靠大规模地占领广告阵地来扩大传播的投放方式,必然造成大量广告信息冗余,引起不需要此类信息人群的厌烦。在传统媒体,消费者可以对这种广告视而不见,特别是刊登在报刊上的广告,读者可以一翻而过,从而排除掉无用信息对自己的干扰。但是,在互联网上,广告经营者可以利用技术让消费者避无可避。因此,(    )。但是,傲游确实使优酷以及其他内容服务商的利益受到了损害。目前,内容服务商向消费者提供信息,虽然已经可以收费,但由于网民尚没有普遍确立付费阅读意识,很多内容服务商依然把广告视为主要收入来源。
A.能够屏蔽广告的浏览器欢迎消费者
B.消费者自然欢迎能够屏蔽广告的浏览器
C.能够屏蔽广告的浏览器很自然地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D.消费者欢迎能够屏蔽广告的浏览器就很自然
易错点3 句式不一致
结构、句式的一致性表现在:①语言中常有些排比句、对偶句,这就要求结构上的统一,破坏了这种统一,也就失去了连贯性。②用陈述句还是疑问句,用主动句还是被动句,合说还是分说,也会涉及连贯问题。③复句中的分句与分句间有并列、转折、递进、选择、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如注意不到这一点,将破坏分句间的逻辑联系,从而影响句意的连贯。
调研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是浙江“千万工程”名副其实的样板村。在如今的余村,远山、竹林、溪水、民居,共同构成美不胜收的画面。村口有一方水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来此取经的人络绎不绝,看到浙江乡村的变化,大家深受鼓舞,纷纷表示一定脚踏实地,扎实推进“三农”工作,强基础、补短板,让乡村提颜值、增内涵。
A.一块巨石立在水塘边,正面镌刻着十个红色大字
B.水塘边立着一块巨石,正面镌刻着十个红色大字
C.水塘边立着一块巨石,十个红色大字被镌刻其上
D.一块巨石立在水塘边,十个红色大字被镌刻其上
易错点4 逻辑不相承
逻辑关系有因果、条件、递进、并列、总分、大小、轻重、快慢、难易、表里、先后、动静、多寡等。语段在表达一定的意思时,总会按照某种逻辑顺序或者符合一定的生活事理,而这种逻辑顺序或者生活事理恰恰就是句子衔接的思路或特征。连贯的句子之间具有不可随意更改的逻辑性,遵循一定的规律:或以空间先后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或以时间先后为序;或以事物发展前后为序;或以人们的认识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或以主次、轻重为序。
调研4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不跑出创新“加速度”,怎能成为领跑者?
A.创新慢了会落后,不创新也会落后
B.要想不落后,只有不断地努力创新
C.不创新会落后,创新慢了也会落后
D.只有不断地努力创新,才能不落后
易错点5 不合语境
要使语言前后衔接紧密,符合语境,可以采用下面一些方法:
(1)恰当使用关联词语。关联词语可以连接分句,也可以连接句子或段落。恰当使用关联词语,可以使语言连接紧密,语意表达连贯。
(2)巧妙使用意思有联系的词语或句子。所谓意思有联系的词语或句子,包括序数词、表时间或空间的一组词、表比较的词、同义词语、代词、同义句子、顶真句子等。恰当使用这类词语或句子,可以使语言前后贯通,语意自然顺畅。
(3)恰当使用过渡性词语或句子。从一个意思转到另一个意思、一个事件转到另一个事件、一个场面转到另一个场面等,需要适当使用一些过渡性词语、句子或段落,以避免文章生涩、不流畅。
调研5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俗话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乐于助人就是这样一种既能帮助别人,又能收获满足的事情。然而,(    ),这是怎么回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种现象被称为“同理心耗竭”。
A.有些人被别人的情绪带着走,导致身心俱疲,结果没有获得快乐
B.有些人并没有获得快乐,而是身心俱疲,结果被别人的情绪带着走
C.有些人被别人的情绪带着走,非但没有获得快乐,反而导致身心俱疲
D.有些人非但没有获得快乐,反而被别人的情绪带着走,结果导致身心俱疲
易错快攻
句式选用“三步骤”
典例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戏曲既需传承也需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创新尝试未收到理想效果,有人就将创新和继承对立起来,认为戏曲不必创新。尤其是昆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戏曲艺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如果一直固守原有形态,只强调复制和模仿,戏曲恐怕早在数百年前就寿终正寝了。
A.当代戏曲的发展,被创新精神的缺失所制约
B.当代戏曲的发展,因创新精神的缺失而被制约
C.创新精神的缺失,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
D.创新精神的缺失,对当代戏曲发展起了制约作用
针对训练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当年新浪团队推出微博,正值全球社交网络服务竞争的白热化阶段。那时,美国的“推特”已经做得风生水起。然而,仅用了一年,微博就揽进了1亿用户,并成长为中国最为火爆的移动互联网社交平台。微博持续发展,后来居上,现已成为全球用户规模最大的独立社交平台。
(    ),比如支持“评论+转发”,支持原生图片和视频,而“推特”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在使用开放平台接入的图片与视频服务。这决定了微博的互动性、参与性大大强于“推特”。
A.微博比“推特”面世晚一些,“推特”所缺少的一些元素是微博从一开始就加入了的
B.微博比“推特”面世晚一些,但微博从一开始就加入了“推特”所没有的一些元素
C.微博从一开始就加入了“推特”所没有的一些元素,微博比“推特”面世晚一些
D.“推特”所缺少的一些元素是微博从一开始就加入了的,但“推特”比微博面世早一些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以高铁为镜,我们砥砺苦练内功的自主创新品格。十几年前,高铁技术还掌握在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手中。中国冲破技术封锁,弯道超车,后来居上,靠的就是自主创新。从车辆到线路,从制动到通信信号,没有技术,就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   )。一步一个台阶,中国高铁企业苦练内功、厚积薄发,实现了国人高铁产业腾飞的梦想。
A.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外国不愿提供的核心技术
B.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如果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
C.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
D.外国提供了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
专题五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根据语境,准确选用
一、选用仿用句式
第一节 考题回顾练——二轮复习,定向为要
一、
19.解析:仿写句子应做到与例句形似神似。“形似”即在句式结构上与例句保持一致,由例句“曹植《七步诗》里有‘豆在釜中泣’的句子”可知,所仿写句子应遵循“作者+题目+诗句”这一形式。“神似”要求在内容情感上与例句保持一致。例句中包含“破釜沉舟”中的“釜”,根据后文“这里的‘釜’和‘舟’跟……意思相同”可知,所仿写句子中应包含“破釜沉舟”中的“舟”,故所引用的诗句应含有“舟”字。综上所述,可确定所仿写句子应符合“作者+题目+含‘舟’的句子”这一要求。
答案:示例一:柳宗元《江雪》里有“孤舟蓑笠翁”的句子
示例二:寓言里有“刻舟求剑”的故事
示例三:“刻舟求剑”的成语
21.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分析第三位教师的讲解方法,明确其讲解包含哪些方面内容。梳理可知,第三位教师先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了成语背后所包含的历史故事,再在此基础上阐释该成语的含义,由此可知,无论选择题目中所给成语中的哪一个,都必须先介绍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再阐释成语含义。
答案:“卧薪尝胆”:①越王立志报仇,夜里睡柴草,饭前尝苦胆,敦促自己不忘报仇雪耻。②后来用以表示刻苦自勉,奋发图强。
“庖丁解牛”:①庖丁为文惠君分割牛,运刀准确自如。②后来用以表示技艺高超,运用得心应手。
“一鼓作气”:①古代击鼓进军,第一通鼓士气高涨,第二通以后逐渐衰竭。②后来用以表示趁着刚开始劲头儿大时,一口气把事情完成。
二、
17.解析:分析词语的意义和用法。A、C、D三项中的“能”意为“能够”。B项中的“能”意为“会,善于”,与文中的“能”意义与用法相同。
答案:B
18.解析:分析特殊句式的用法和作用。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示强调所陈述的对象属于“是”后面所说的情况,起到强调俩老头着装整齐的作用。D项中的“是”字句也起强调作用,说小姑娘的眼睛、鼻子标致,符合“美人胚子”的标准,与文中画横线部分语句的用法、作用相同。A、B、C三项的“是”字句表示对两种不同概念或事物的区分,强调二者不能混淆,与文中画横线部分语句的用法、作用不同。
答案:D
第二节 专题纠错练——专项补弱,突破重点
易错点1
调研1 解析:括号下文语境为“它与嘉宾‘甜蜜互动’,被誉为故宫文化的‘百科全书’”,这里的“它”指阿尔法蛋,从句式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被动句。按照话题一致的原则,应该以“阿尔法蛋”开头,排除A、C项,按照句式结构一致的原则,应该写成被动句式,排除D项。
答案:B
易错点2
调研2 解析:A项句意错,欢迎对象错位了。从前后文看,陈述的主语应是“能够屏蔽广告的浏览器”,故排除B、D两项。
答案:C
易错点3
调研3 解析:语段中括号前的“村口有一方水塘”和括号后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都是主谓宾结构齐全的主动句,由此可以推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也应是主谓宾结构齐全的主动句,而C、D两项是被动句,故排除。一般情况下,前一小句的结尾的词做下一小句开头的主语,这样的衔接最为紧密,逻辑最为合理,故排除A项。
答案:B
易错点4
调研4 解析:从所给的四个选项的内容可知,括号内的句子主要谈论的是创新和落后的关系。B、D两项中“要……只有……”“只有……才”说法太绝对,不合逻辑,应该排除。比较A、C两项的内容,主要是语序的不同。应该是先有创新,才有后面的创新快慢的问题,所以C项语序正确。
答案:C
易错点5
调研5 解析:括号前的“然而”表明补写句与上文“乐于助人就是……能收获满足的事情”形成转折关系,所补写句子开头应是“有些人没有获得快乐”;为引出下文的心理学现象“同理心耗竭”,所补写句子的最后一个分句应是“身心俱疲”;而且使用“非但……反而……”这一表反向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更有出人意料的对比效果。比较而言,D项最为恰当。
答案:D
易错快攻
典例 解析:第一步:读语段,明大意。整个文段论述了创新之于当代戏曲的重要性。
第二步:知语境,巧分析。由括号前面的内容“尤其是昆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可以推知括号内应填创新精神缺失带来的后果,主语应是“创新精神”。
第三步:细比对,定答案。A项和B项将“当代戏曲的发展”放在前面,陈述重点与文段中心不符。C项和D项将“创新精神的缺失”放在前面,更能突出强调创新精神的重要。而C项“制约了……”和D项“对……起了制约作用”两种句式相比,C项表述更简洁明确。所以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为C项。
答案:C
针对训练
1.解析:从主要对象和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B项填入语段最恰当。A项,第二个分句以“‘推特’所缺少的一些元素”为主语,使第二个分句与前后文衔接不紧密。C项,把“比‘推特’面世晚一些”放在后面说,影响与后文的衔接。D项,把“推特”当成了主要对象,不合适。
答案:B
2.解析:本题要注意,此处宜与上句“没有技术,就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句式相似,另外,以“外国”开头照应上句的“国外”,排除A、B两项;D项与上下文文意不符。故答案选C。
答案:C(共34张PPT)
一、选用仿用句式
现代汉语表情达意有丰富的句式可供选择,不同的句式表达,其效果肯定会有所区别。高考卷中“改写”这一关键词的出现,意味着对“句式表达”这一基本的语言技能的重视。有些试卷则直接考查了长句变短句。解答句式类题目,要以“句式表达”为中心,掌握常见句式的特点及表达效果,以及一些句式变换技巧。
第 一 节
第 二 节
第 一 节
一、[2023·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这是古今词汇的演变。像古代叫‘冠’,现代叫‘帽子’,古代叫‘履’,现代叫‘鞋’,都是这种情形。曹植《七步诗》里有‘豆在釜中泣’的句子,           ,这里的‘釜’和‘舟’跟‘破釜沉舟’里的‘釜’和‘舟’意思相同。”
第三位教师讲得比较简单,话说得比较少。他这样讲:“项羽渡河进攻秦朝的军队,渡河之后,把造饭的锅砸碎,把船凿沉,断了自己的退路,以示有进无退的决心,终于把秦军打败了。后来大家就用‘破釜沉舟’这个成语表示下定最大的决心,不顾任何牺牲的意思。”
19.请在横线处仿照上句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正确贴切,语意完整连贯。
答案:示例一:柳宗元《江雪》里有“孤舟蓑笠翁”的句子
示例二:寓言里有“刻舟求剑”的故事
示例三:“刻舟求剑”的成语
解析:仿写句子应做到与例句形似神似。“形似”即在句式结构上与例句保持一致,由例句“曹植《七步诗》里有‘豆在釜中泣’的句子”可知,所仿写句子应遵循“作者+题目+诗句”这一形式。“神似”要求在内容情感上与例句保持一致。例句中包含“破釜沉舟”中的“釜”,根据后文“这里的‘釜’和‘舟’跟……意思相同”可知,所仿写句子中应包含“破釜沉舟”中的“舟”,故所引用的诗句应含有“舟”字。综上所述,可确定所仿写句子应符合“作者+题目+含‘舟’的句子”这一要求。
21.星球小学邀请你给学生讲解成语。请从下列三个成语中任选一个,借鉴第三位教师的讲解方法,拟出讲解要点。要求阐释准确,语言流畅,不超过60个字。
卧薪尝胆 庖丁解牛 一鼓作气
答案:“卧薪尝胆”:①越王立志报仇,夜里睡柴草,饭前尝苦胆,敦促自己不忘报仇雪耻。②后来用以表示刻苦自勉,奋发图强。
“庖丁解牛”:①庖丁为文惠君分割牛,运刀准确自如。②后来用以表示技艺高超,运用得心应手。
“一鼓作气”:①古代击鼓进军,第一通鼓士气高涨,第二通以后逐渐衰竭。②后来用以表示趁着刚开始劲头儿大时,一口气把事情完成。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分析第三位教师的讲解方法,明确其讲解包含哪些方面内容。梳理可知,第三位教师先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了成语背后所包含的历史故事,再在此基础上阐释该成语的含义,由此可知,无论选择题目中所给成语中的哪一个,都必须先介绍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再阐释成语含义。
二、[2023·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
郭老头、耿老头,俩老头。这两个老头,从前面看,像五十岁;从后面看,像三十岁。他们今年都已经做过七十整寿了。身体真好!郭老头能吃饭。斤半烙饼卷成一卷,攥在手里,蘸一点汁,几口就下去了。他这辈子没有牙疼过。耿老头能喝酒。他拿了茶碗上供销社去打酒,一手接酒,一手交钱。售货员找了钱给他,他亮着个空碗:“酒呢?”售货员有点恍惚:记得是打给他了呀?——售货员低头数钱的功夫,二两酒已经进了他的肚了。俩老头非常“要好”——这地方的方言,“要好”是爱干净爱整齐的意思。不论什么时候,上唇的胡子平斩乌黑,下巴的胡子刮得溜光。浑身的衣服,袖子是袖子,领子是领子,一个纽扣也不短。俩老头还都爱穿撒鞋,斜十字实纳帮,皮梁、薄底,是托人在北京步云斋买的。这种鞋过去是专门卖给抬轿的轿夫穿的,后来拉包月车的车夫也爱穿,抱脚,精神!
俩老头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年下办年货,一起去;四月十八奶奶庙庙会,一起去;开会,一起到场;送人情出份子,一起进门。生产队有事找他们,队长总是说:“去!找找俩老头!”“俩老头”不是“两个老头”的意思,是说他们特别亲密的关系。类似“哥俩”“姐俩”。按说应该叫他们“老头俩”,不过没有这么说话的,所以人们只能叫他们“俩老头”。
17.下列句子中的“能”与文中加点的“能”,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她尽量高高地踮起脚尖,希望车厢里的人能看见她的脸。
B.我们班同学就数他能说,讲起话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C.新颁布的控烟条例规定,绝大多数公共场所都不能吸烟。
D.以前这条小河上没有桥,人们只能涉水而过,非常不便。
答案:B
解析:分析词语的意义和用法。A、C、D三项中的“能”意为“能够”。B项中的“能”意为“会,善于”,与文中的“能”意义与用法相同。
18.下列句子中画横线部分与文中画横线部分的语句,用法和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稗子的叶很像稻叶,但稻子是稻子,稗子是稗子,要分清楚。
B.说话办事一定要公私分明,公是公,私是私,不能公器私用。
C.从今以后,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咱们俩井水不犯河水。
D.瞧那个小姑娘,眼睛是眼睛,鼻子是鼻子,真是个美人胚子。
答案:D
解析:分析特殊句式的用法和作用。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示强调所陈述的对象属于“是”后面所说的情况,起到强调俩老头着装整齐的作用。D项中的“是”字句也起强调作用,说小姑娘的眼睛、鼻子标致,符合“美人胚子”的标准,与文中画横线部分语句的用法、作用相同。A、B、C三项的“是”字句表示对两种不同概念或事物的区分,强调二者不能混淆,与文中画横线部分语句的用法、作用不同。
第 二 节
易错点1 话题不一致
话题一致是保持语言连贯的基本要求。一个长句或句群只有话题和陈述角度一致,中心才会明确,语意才能贯通。如果中间转换了话题或陈述对象(主语),势必会影响到语意的连贯。从句子连贯的角度看,保持主语前后一致非常重要。
调研1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最近热播的大型文化节目《上新了,故宫》另辟蹊径,以打造文化创意产品为目的,通过文化探秘,揭开历史的面纱,让承载文化记忆的文物以真实、生动、具体的方式融入大众生活。(    )。它与嘉宾“甜蜜互动”,被誉为故宫文化的“百科全书”。而节目中的情景再现更是让观众身临其境,不断地穿梭于古今之间。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节目潜移默化地传递了中华文化的价值,提升了文化自信。
A.节目用阿尔法蛋这个科技界实力萌宠为故宫注入新鲜血液,展现出与这个时代相匹配的气质
B.阿尔法蛋这个科技界实力萌宠被用来为故宫注入新鲜血液,展现出与这个时代相匹配的气质
C.节目用阿尔法蛋这个科技界实力萌宠展现出与这个时代相匹配的气质,为故宫注入新鲜血液
D.阿尔法蛋这个科技界实力萌宠为故宫注入新鲜血液,该节目展现出与这个时代相匹配的气质
答案:B
解析:括号下文语境为“它与嘉宾‘甜蜜互动’,被誉为故宫文化的‘百科全书’”,这里的“它”指阿尔法蛋,从句式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被动句。按照话题一致的原则,应该以“阿尔法蛋”开头,排除A、C项,按照句式结构一致的原则,应该写成被动句式,排除D项。
易错点2 内容不一致
陈述主体、叙述角度应保持一致。在文段所提供的语境中,陈述的对象应该保持一致,而不能彼此混杂。
调研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说到广告,消费者对它的态度几乎都是爱恨交加。作为一种市场经济的产物,它对企业推销商品产生了重要作用,消费者离不开它。但是,传统的广告靠大规模地占领广告阵地来扩大传播的投放方式,必然造成大量广告信息冗余,引起不需要此类信息人群的厌烦。在传统媒体,消费者可以对这种广告视而不见,特别是刊登在报刊上的广告,读者可以一翻而过,从而排除掉无用信息对自己的干扰。但是,在互联网上,广告经营者可以利用技术让消费者避无可避。
因此,(    )。但是,傲游确实使优酷以及其他内容服务商的利益受到了损害。目前,内容服务商向消费者提供信息,虽然已经可以收费,但由于网民尚没有普遍确立付费阅读意识,很多内容服务商依然把广告视为主要收入来源。
A.能够屏蔽广告的浏览器欢迎消费者
B.消费者自然欢迎能够屏蔽广告的浏览器
C.能够屏蔽广告的浏览器很自然地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D.消费者欢迎能够屏蔽广告的浏览器就很自然
答案:C
解析:A项句意错,欢迎对象错位了。从前后文看,陈述的主语应是“能够屏蔽广告的浏览器”,故排除B、D两项。
易错点3 句式不一致
结构、句式的一致性表现在:①语言中常有些排比句、对偶句,这就要求结构上的统一,破坏了这种统一,也就失去了连贯性。②用陈述句还是疑问句,用主动句还是被动句,合说还是分说,也会涉及连贯问题。③复句中的分句与分句间有并列、转折、递进、选择、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如注意不到这一点,将破坏分句间的逻辑联系,从而影响句意的连贯。
调研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是浙江“千万工程”名副其实的样板村。在如今的余村,远山、竹林、溪水、民居,共同构成美不胜收的画面。村口有一方水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来此取经的人络绎不绝,看到浙江乡村的变化,大家深受鼓舞,纷纷表示一定脚踏实地,扎实推进“三农”工作,强基础、补短板,让乡村提颜值、增内涵。
A.一块巨石立在水塘边,正面镌刻着十个红色大字
B.水塘边立着一块巨石,正面镌刻着十个红色大字
C.水塘边立着一块巨石,十个红色大字被镌刻其上
D.一块巨石立在水塘边,十个红色大字被镌刻其上
答案:B
解析:语段中括号前的“村口有一方水塘”和括号后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都是主谓宾结构齐全的主动句,由此可以推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也应是主谓宾结构齐全的主动句,而C、D两项是被动句,故排除。一般情况下,前一小句的结尾的词做下一小句开头的主语,这样的衔接最为紧密,逻辑最为合理,故排除A项。
易错点4 逻辑不相承
逻辑关系有因果、条件、递进、并列、总分、大小、轻重、快慢、难易、表里、先后、动静、多寡等。语段在表达一定的意思时,总会按照某种逻辑顺序或者符合一定的生活事理,而这种逻辑顺序或者生活事理恰恰就是句子衔接的思路或特征。连贯的句子之间具有不可随意更改的逻辑性,遵循一定的规律:或以空间先后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或以时间先后为序;或以事物发展前后为序;或以人们的认识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或以主次、轻重为序。
调研4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不跑出创新“加速度”,怎能成为领跑者?
A.创新慢了会落后,不创新也会落后
B.要想不落后,只有不断地努力创新
C.不创新会落后,创新慢了也会落后
D.只有不断地努力创新,才能不落后
答案:C
解析:从所给的四个选项的内容可知,括号内的句子主要谈论的是创新和落后的关系。B、D两项中“要……只有……”“只有……才”说法太绝对,不合逻辑,应该排除。比较A、C两项的内容,主要是语序的不同。应该是先有创新,才有后面的创新快慢的问题,所以C项语序正确。
易错点5 不合语境
要使语言前后衔接紧密,符合语境,可以采用下面一些方法:
(1)恰当使用关联词语。关联词语可以连接分句,也可以连接句子或段落。恰当使用关联词语,可以使语言连接紧密,语意表达连贯。
(2)巧妙使用意思有联系的词语或句子。所谓意思有联系的词语或句子,包括序数词、表时间或空间的一组词、表比较的词、同义词语、代词、同义句子、顶真句子等。恰当使用这类词语或句子,可以使语言前后贯通,语意自然顺畅。
(3)恰当使用过渡性词语或句子。从一个意思转到另一个意思、一个事件转到另一个事件、一个场面转到另一个场面等,需要适当使用一些过渡性词语、句子或段落,以避免文章生涩、不流畅。
调研5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俗话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乐于助人就是这样一种既能帮助别人,又能收获满足的事情。然而,(    ),这是怎么回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种现象被称为“同理心耗竭”。
A.有些人被别人的情绪带着走,导致身心俱疲,结果没有获得快乐
B.有些人并没有获得快乐,而是身心俱疲,结果被别人的情绪带着走
C.有些人被别人的情绪带着走,非但没有获得快乐,反而导致身心俱疲
D.有些人非但没有获得快乐,反而被别人的情绪带着走,结果导致身心俱疲
答案:D
解析:括号前的“然而”表明补写句与上文“乐于助人就是……能收获满足的事情”形成转折关系,所补写句子开头应是“有些人没有获得快乐”;为引出下文的心理学现象“同理心耗竭”,所补写句子的最后一个分句应是“身心俱疲”;而且使用“非但……反而……”这一表反向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更有出人意料的对比效果。比较而言,D项最为恰当。
易错快攻
句式选用“三步骤”
典例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戏曲既需传承也需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创新尝试未收到理想效果,有人就将创新和继承对立起来,认为戏曲不必创新。尤其是昆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戏曲艺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如果一直固守原有形态,只强调复制和模仿,戏曲恐怕早在数百年前就寿终正寝了。
A.当代戏曲的发展,被创新精神的缺失所制约
B.当代戏曲的发展,因创新精神的缺失而被制约
C.创新精神的缺失,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
D.创新精神的缺失,对当代戏曲发展起了制约作用
答案:C
解析:第一步:读语段,明大意。整个文段论述了创新之于当代戏曲的重要性。
第二步:知语境,巧分析。由括号前面的内容“尤其是昆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可以推知括号内应填创新精神缺失带来的后果,主语应是“创新精神”。
第三步:细比对,定答案。A项和B项将“当代戏曲的发展”放在前面,陈述重点与文段中心不符。C项和D项将“创新精神的缺失”放在前面,更能突出强调创新精神的重要。而C项“制约了……”和D项“对……起了制约作用”两种句式相比,C项表述更简洁明确。所以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为C项。
针对训练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当年新浪团队推出微博,正值全球社交网络服务竞争的白热化阶段。那时,美国的“推特”已经做得风生水起。然而,仅用了一年,微博就揽进了1亿用户,并成长为中国最为火爆的移动互联网社交平台。微博持续发展,后来居上,现已成为全球用户规模最大的独立社交平台。
(    ),比如支持“评论+转发”,支持原生图片和视频,而“推特”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在使用开放平台接入的图片与视频服务。这决定了微博的互动性、参与性大大强于“推特”。
A.微博比“推特”面世晚一些,“推特”所缺少的一些元素是微博从一开始就加入了的
B.微博比“推特”面世晚一些,但微博从一开始就加入了“推特”所没有的一些元素
C.微博从一开始就加入了“推特”所没有的一些元素,微博比“推特”面世晚一些
D.“推特”所缺少的一些元素是微博从一开始就加入了的,但“推特”比微博面世早一些
答案:B
解析:从主要对象和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B项填入语段最恰当。A项,第二个分句以“‘推特’所缺少的一些元素”为主语,使第二个分句与前后文衔接不紧密。C项,把“比‘推特’面世晚一些”放在后面说,影响与后文的衔接。D项,把“推特”当成了主要对象,不合适。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以高铁为镜,我们砥砺苦练内功的自主创新品格。十几年前,高铁技术还掌握在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手中。中国冲破技术封锁,弯道超车,后来居上,靠的就是自主创新。从车辆到线路,从制动到通信信号,没有技术,就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   )。一步一个台阶,中国高铁企业苦练内功、厚积薄发,实现了国人高铁产业腾飞的梦想。
A.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外国不愿提供的核心技术
B.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如果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
C.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
D.外国提供了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
答案:C
解析:本题要注意,此处宜与上句“没有技术,就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句式相似,另外,以“外国”开头照应上句的“国外”,排除A、B两项;D项与上下文文意不符。故答案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