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九年级23《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九年级23《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9 19:27: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默读课文,简要复述故事内容并梳理故事情节。
2.通过找出范进中举前后文中人物的变化,归纳本文的主题。(重点)
3.通过小组合作,总结出本文的写作手法。(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找出范进中举前后文中人物的变化,归纳本文的主题。(重点)
教学难点
1.通过小组合作,总结出本文的写作手法。(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来看几幅对联,“十年寒窗无人知,一举成名天下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回忆去年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枯竭,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亲远戚,谁肯雪中送炭?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由以上对联中可知,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读书人一旦中举,那就意味着一步登天,荣华富贵享之不尽。我们今天就来感受一个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悲喜故事。
二、展示学习目标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明确这节课的目标。
三、速读感知 梳理情节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本文的作者及作品的了解情况,请学生来介绍。
这篇文章节选自《儒林外史》,这是一部章回体讽刺小说,我们读过小说,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与个人生活。那么这篇文章从题目上我们能获得哪些信息呢?主要人物是谁?主要事件呢?好下面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看看围绕着主要人物都写了哪些事情?(学生回答以上问题)教师板书“中心事件:范进中举”。
环节一:速读课文,简要复述课文故事内容
(学生简要复述课文故事内容)
环节二:归纳课文情节结构
文章围绕中举前后各写了哪些事情?请用四字短语概括。
学生回答:
屠户贺喜(1) 范进借钱(2) 范进发疯(3-5)
屠户治疯(6-9) 乡绅拜会(10-11) 范进赠银(12)
四、合作探究 归纳主题
小组合作
1、找出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思考范进为何会发疯,他的发疯说明了什么问题?
2、找出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众乡邻及张乡绅对他的态度的变化,思考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怎样的众生相?
3、归纳文章主题。
(学生自己找出答案,小组合作交流答案,最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以上问题。课件展示主要信息。
明确答案:
1、他的灵魂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之深。
2、对有钱有势的人极力巴结;对无钱无势的人冷漠无情。
3、讽刺了科举制度对封建知识分子的摧残,讽刺了当时趋炎附势的人情世态。
五、合作探究 总结写法
小组讨论:
请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来达到讽刺的效果?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总结课文的写作手法,教师提问,学生结合课文来回答,教师课件展示主要信息。 对比、夸张、细节描写)
总结深化:
课文通过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生活对比,刻画了范进这个为功名利禄而神魂颠倒的典型形象,讽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及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六、作业设计
如果报录人走了之后又折返回来,并且告知范进未曾中举,是他们弄错,中举的是另一位同名同姓的年轻人,结局又会如何?
请大家展开想象,写一篇400-500字的文章。
【教师板书】
中心事件: 范进中举
人物变化:
范 进:苦苦挣扎——喜极而疯
胡屠户:恶言训骂——阿谀恭维
众乡邻:不予理会——送酒送肉
张乡绅:不识范进——送房送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