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期末基础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回答下列问题:
(1)在高温条件下, A、B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①1mol A分子中共含有 个原子。
②B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可发生如下变化:
甲气体乙气体丙气体乙气体丁固体
①甲、乙、丙、丁的名称分别为 、 、 、 。
②写出乙气体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根据信息书写反应的方程式:
(1)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可以用生石灰吸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Mg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可溶于硝酸。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高氯酸()可实现如下图所示转化(部分生成物略去,高氯酸钠可溶):
①写出“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 。
②写出“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 。
(4)将金属钾(K)投入水中,生成一种无色可燃气体,同时所得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Ⅰ.在常温常压下,有以下10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干冰②氯化钠③蔗糖④稀硫酸⑤溶液⑥碳酸氢钠⑦氢氧化钡溶液⑧氯化氢⑨
(1)其中能导电的是 (填写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2)写出物质④和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Ⅱ.饮用水中的对人类健康会产生危害,为了降低饮用水中的浓度,可以在碱性条件下用铝粉将还原为,其化学方程式为:。请回答下列问题:
(3)上述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 ,还原产物是 。
(4)用双线桥法表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5)请配平下列离子方程式:
4.(1)19g 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ACl2中含有0.4mol Cl-离子,ACl2的摩尔质量是 ,该物质的化学式是 。
(2)两个相同容积的密闭容器X、Y,在25 ℃下,X中充入b g A气体,Y中充入b g CH4气体,X与Y内的压强之比是4∶11,则A的摩尔质量为 。
(3)同温同压下,SO3与SO2的密度之比为 ;若体积相同时,两种气体的氧元素质量之比为 。
(4)4.2 g N2与4.8 g某单质Rx,所含的原子个数相同,且分子数之比为3:2,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x值为 。
5.配平:
(1)
_______HNO3(稀)+_______Cu=_______Cu(NO3)2+_______H2O+_______NO↑
(2)
_______H2SO4(浓)+_______C_______CO2↑+_______SO2↑+_______H2O
6.(1)若某原子的摩尔质量是M g/mol,则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是 g。
(2)等质量的O2和O3,所含氧原子个数比为 ,相同状况下的体积比为 。
(3)K2Cr2O7+14HCl=2KCl+2CrCl3+3Cl2↑+7H2O氧化剂是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4)已知3Cl2+8NH3=6NH4Cl+N2,若反应中消耗1.5 mol Cl2,则被氧化的NH3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
7.某化工厂出厂的漂白粉说明书如下:
使用说明 【主要成份】次氯酸钙、氯化钙(次氯酸钙的质量分数为35%) 【用途用量】取漂白粉2至3g,水1000g,配成溶液,将病人用具浸泡其中5至10分钟。如需要,浓度可提高,时间可延长。 【注意事项】密封避光保存于阴凉处,随配随用,有腐蚀性,少与手接触。
(1)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 ,工业上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将漂白粉溶于水配成480mL溶液,要使Ca(ClO)2浓度为0.1mol/L,则需称量漂白粉质量为 g。(保留一位小数)
(3)配制上述溶液玻璃仪器除了要使用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使用的仪器有 。
(4)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对所配制的Ca(ClO)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a.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
b.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 。
(5)若配制该标准溶液过程中实验操作无任何差错,但配制的Ca(ClO)2的浓度总是小于0.1mol/L,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
8.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众多的化学反应,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无可代替的。
现有以下物质:①H2O ②Fe ③BaCO3 ④Fe(OH)3胶体 ⑤NaHSO4溶液 ⑥干冰 ⑦稀硫酸⑧酒精⑨碳酸氢钠
(1)以上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 。
(2)向④中逐滴滴加⑦,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3)虽然分类的方法不同,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离子反应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请从以上物质中写出一个既属于置换反应,又属于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有同学认为所有酸碱中和反应均可表示为H++OH-=H2O。请举个例子反驳上述观点(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9.研究化学反应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化学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在①置换反应 ②化合反应 ③分解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填标号)。
(2)探究离子反应的实验装置如图。向滴有几滴酚酞的0.01 mol·L-1 Ba(OH)2溶液中逐滴滴入0.05mol·L-1 H2SO4溶液,直至过量。
①Ba(OH)2的电离方程式为 ;开始滴加0.05 mol·L-1 H2SO4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酚酞由红色变为无色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还有 。
(3)已知:a.向可溶性盐MnSO4的酸性溶液中加入 NaBiO3溶液,溶液变成紫红色,且有Bi3+离子生成;b.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固体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氯气。
①写出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KMnO4、NaBiO3、Cl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③某同学用盐酸酸化NaBiO3溶液,你认为是否合理,你的判定及理由是 。
10.在K2Cr2O7+14HCl=2KCl+2CrCl3+3Cl2↑+7H2O反应中。
(1) 元素被氧化, 是氧化剂。
(2) 是氧化产物, 发生氧化反应。
(3)在参加反应的盐酸中,起还原剂(被氧化)作用的HCl与起酸性作用的HCl的质量比为 。
(4)用双线桥法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二、未知
11.磷酸(H3PO4)、亚磷酸(H3PO3)和次磷酸(H3PO2)都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已知:1 mol磷酸、亚磷酸、次磷酸最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依次为3 mol、2 mol、1 mol。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磷酸与氢氧化钠反应能生成2种盐
B.NaH2PO4、NaH2PO3、NaH2PO2都是酸式盐
C.H3PO4是三元酸、H3PO3是二元酸、H3PO2是一元酸
D.H3PO3是三元酸,又是还原性酸
12.化学与环境、材料、信息、能源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既能杀菌消毒又能净水
B.“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
C.尽量使用含12C的产品,减少使用含13C或14C的产品符合“促进低碳经济”宗旨
D.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13.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由于操作不当,会引起误差,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①用天平(使用游码)称量时,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 ②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 ③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④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⑤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14.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NH3 B.(NH4)2SO4 C.Cl2 D.CH3COOH
15.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
B.铜与硝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浓硝酸在常温下见光或受热会分解
D.常温下可用铁或铝制品盛装浓硝酸
16.Na2O、NaOH、Na2CO3、NaCl、Na2SO4可按某种标准划分为同一类物质,下列分类标准正确的是
①钠的化合物 ②能与硝酸反应的物质 ③电解质 ④钠盐 ⑤钠的含氧化合物
A.①④ B.③④ C.②⑤ D.①③
17.设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molCH4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4NA
B.18 g D2O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10NA
C.标准状况下,5.6 LCCl4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A
D.28 g N2和1mol CH2=CH2所含电子数都是14NA
18.化学与环境、材料、信息、能源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既能杀菌消毒又能净水
B.“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
C.尽量使用含12C的产品,减少使用含13C或14C的产品符合“促进低碳经济”宗旨
D.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19.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测定四份不同澄清溶液的成分,记录如下表,其中记录合理的是
甲 K2SO4、BaCl2、NH4NO3
乙 NaCl、Ca(OH)2、K2CO3
丙 HCl、Na2SO3、NaCl
丁 K2SO4、NaNO3、KCl
A.甲 B.乙 C.丙 D.丁
20.将一定量的铁片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充分应后得到溶液X,X中除Fe3+外还可能含有Fe2+.若要确认其中的Fe2+,应选用
A.KSCN溶液和氯水
B.铁粉和KSCN溶液
C.浓氨水
D.酸性KMnO4溶液
三、实验探究题
21.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验证氯气性质的装置(其中夹持装置已省略)。
已知:装置A是氯气的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的名称为 ,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 。
(2)装置B也是安全瓶,目的是监测实验进行时装置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装置C中发生堵塞时装置B中的实验现象: 。
(3)装置C的作用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则装置C中Ⅰ、Ⅱ、Ⅲ处依次应放入的物质是 。(填序号)
序号 Ⅰ Ⅱ Ⅲ
a 干燥的有色布条 碱石灰 湿润的有色布条
b 湿润的有色布条 碱石灰 干燥的有色布条
c 湿润的有色布条 无水氯化钙 干燥的有色布条
(4)装置D作用是
(5)如果将20mL、10mol L﹣1的浓盐酸与足量次氯酸钙充分反应,实际能收集到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将 。
A.≥2.24L
B.>2.24L
C.≤2.24L
D.<2.24L
22.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就要做好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防治:
(1)为落实“五水共治”,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图流程:
①上述工业废气中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气体有 (至少写两种),固体Ⅰ含有的物质是 。
②NaNO2溶液综合处理含废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成分主要是 。
(2)汽车尾气是城市的污染源,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用铂、钯合金作催化剂)。它的特点是使汽车尾气中的CO与NO2反应,生成无毒气体N2和CO2。
①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汽车尾气处理,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
a.结合实验目的,装置(Ⅲ)的主要作用为 。
b.该套装置中有一些不完善之处,如在装置(Ⅲ)与(Ⅳ)之间应加一气体干燥装置,还应在装置(Ⅳ)后添加 。
23.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相关性质。
(1)若将饱和溶液分别滴入下列物质中,能形成胶体的是 。
A.冷水
B.沸水
C.浓溶液D.浓溶液
(2)写出制备胶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取少量制得的胶体加入试管中,再加入少量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4)胶体区别于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___________。
A.胶体粒子的直径在之间
B.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C.胶体是均一的分散系
D.胶体的分散质粒子能透过滤纸
(5)将制得的胶体放入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如图所示,放置后,取少量半透膜外的液体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再滴加稀硝酸,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
参考答案:
1.(1) 或或 1∶8或8∶1、16∶2、2∶16
(2) 氧气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碳酸钙
【详解】(1)①根据图示,1个A中含有4个H原子和1个O原子,故1mol A分子中共含有或或个原子。
②1molB中含有2molH原子和1molO原子,故质量比为2mol×1g/mol:1mol×16g/mol=2:16=1:8。
③根据图示,可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转化关系可得,甲为氧气,氧气和灼热的碳单质反应生成乙即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和碳单质继续5反应生成丙为一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气体和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丁为碳酸钙。
①甲、乙、丙、丁的名称分别为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钙。
②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化学方程式为。
2.(1)
(2)
(3)
(4)2K+2H2O=2KOH+H2↑
【分析】高氯酸为酸,和碱氢氧化钡反应生成高氯酸钡溶液,溶液加入硫酸钠将钡离子转化为沉淀同时得到高氯酸钠。
【详解】(1)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可以用生石灰吸收反应生成硫酸钙,;
(2)Mg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可溶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镁和水,;
(3)①高氯酸为酸,和碱氢氧化钡反应生成高氯酸钡和水,;
②高氯酸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高氯酸钠,;
(4)类似钠和水反应,金属钾(K)投入水中,生成一种无色可燃气体,同时所得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则反应生成氢氧化钾和氢气,2K+2H2O=2KOH+H2↑。
3.(1) ④⑤⑦ ②⑥⑧ ①③⑨
(2)Ba2++2OH-+2H++SO=BaSO4↓+2H2O
(3) Al N2
(4)
(5)8Fe2++10H++2NO=8Fe3++N2O↑+5H2O
【详解】(1)电解质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可以导电,因此能导电的是④稀硫酸、⑤溶液、⑦氢氧化钡溶液;电解质包括酸碱盐及部分金属氧化物,因此选②氯化钠、⑥碳酸氢钠、⑧氯化氢;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的化合物,一般有大部分有机物、非金属氧化物、部分气体等,因此选①干冰、③蔗糖、⑨。
(2)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BaSO4↓+2H2O。
(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根据口诀“升失氧化还原剂,降得还原氧化剂”可知,化合价升高的元素被氧化,即Al被氧化;化合价降低后生成的产物为还原产物,即N2为还原产物。
(4)根据口诀可知,Al作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后生成NaAlO2;NaNO3作为氧化剂,N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为N2,因此双线桥为:。
(5)Fe2+→Fe3+,化合价升高一价,失去一个电子;,N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为+1价,每生成一个N2O得8个电子,根据电子得失守恒,N2O配1,前系数配2,Fe2+和Fe3+的系数配8,再根据电荷守恒配得H+系数为10,根据原子守恒配平H2O的系数为5,即8Fe2++10H++2NO=8Fe3++N2O↑+5H2O。
4. 95 g/mol MgCl2 44g/mol 5︰4 3︰2 16 3
【详解】(1)氯化物ACl2中含有0.4molCl-可知,ACl2的物质的量为0.4mol/2=0.2mol,则M(ACl2)=19g/0.2mol=95g·mol-1,所以ACl2相对分子质量为95,A的相对原子量为95-71=24,A为Mg,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MgCl2。(2)在T、V相同时,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即4:11= ,解得:M=44g·mol-1;(3)同温同压下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故SO3与SO2密度之比为80:64=5:4;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SO3与SO2的体积之比为1:1,两种气体的氧元素质量之比为3:2;(4)分子数之比为3:2,所以N2与RX相对分子质量之比:=7:12,而N2相对分子质量为28,所以Rx相对分子质量=28×12/7=48,又因为两者所含原子个数相同,即3×2=2x,得x=3,所以R的相对原子质量=48/3=16。
5.(1)8HNO3(稀)+3Cu=3Cu(NO3)2+4H2O+2NO↑
(2)2H2SO4(浓)+ CCO2↑+2SO2↑+2H2O
【详解】(1)HNO3中N元素化合价由+5降低为+2、Cu元素化合价由0升高为+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元素守恒,配平反应方程式为8HNO3(稀)+3Cu=3Cu(NO3)2+4H2O+2NO↑;
(2)H2SO4中S元素化合价由+6降低为+4,C元素化合价由0升高为+4,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元素守恒,配平反应方程式为2H2SO4(浓)+ CCO2↑+2SO2↑+2H2O。
6. 1∶1 3∶2 K2Cr2O7 3∶2 22.4
【详解】(1) 根据摩尔质量知,1 mol该原子的质量是M g,1 mol原子有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个,即NA个原子的质量是M g,则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约为。
(2) O2和O3均由氧原子构成,等质量的O2和O3所含的氧原子个数比为1∶1;根据,等质量的O2和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相同状况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体积比为3∶2。
(3)在反应K2Cr2O7+14HCl=2KCl+2CrCl3+3Cl2↑+7H2O中,Cr元素的化合价降低,K2Cr2O7为氧化剂,对应产物CrCl3为还原产物,Cl元素化合价升高,HCl为还原剂,对应产物Cl2为氧化产物,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4)反应3Cl2+8NH3=6NH4Cl+N2中消耗1.5 mol Cl2,转移了3 mol电子,则被氧化的NH3的物质的量为1 mol,则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
7.(1) Ca(ClO)2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2)12.7
(3)500mL容量瓶
(4) 偏大 偏小
(5)Ca(ClO)2与空气中的CO2和水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次氯酸和碳酸钙
【详解】(1)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Ca(ClO)2,工业上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故答案为:Ca(ClO)2;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
(2)实验室没有480mL规格的容量瓶,实际需要配制500mL溶液,需称量漂白粉质量为0.5L×0.1mol/L×(143+111)g/mol=12.7g,故答案为:12.7;
(3)配制上述溶液玻璃仪器除了要使用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使用的仪器有500mL容量瓶,故答案为:500mL容量瓶;
(4)a.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大,故答案为:偏大;
b.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相当于对原溶液进行了稀释,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故答案为:偏小;
(5)若配制该标准溶液过程中实验操作无任何差错,但配制的Ca(ClO)2的浓度总是小于0.1mol/L,原因可能是Ca(ClO)2与空气中的CO2和水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次氯酸和碳酸钙,故答案为:Ca(ClO)2与空气中的CO2和水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次氯酸和碳酸钙。
8.(1) ④⑤⑦ ①③⑨
(2)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得到黄色溶液
(3)2H+ +Fe=H2+ Fe2+
(4)CH3COOH+OH-=CH3COO-+H2O
【详解】(1)④Fe(OH)3胶体、⑤NaHSO4溶液、⑦稀硫酸均为分散系,属于混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符合条件的有①H2O、③BaCO3 、⑨碳酸氢钠;答案为④⑤⑦;①③⑨;
(2)向④Fe(OH)3胶体中逐滴滴加⑦稀硫酸,首先发生胶体的凝聚,然后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所以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得到黄色溶液;答案为: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得到黄色溶液;
(3)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为置换反应;有离子参与或生成的反应为离子反应;符合条件的反应可以为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 +Fe=H2+ Fe2+;
(4)酸和碱中,只要某物质为“弱”,就不可表示为H++OH-=H2O,例如:CH3COOH+OH-=CH3COO-+H2O;答案为:CH3COOH+OH-=CH3COO-+H2O。
9. ① Ba(OH)2=Ba2++2OH- Ba2++2H++2OH-+SO42- = BaSO4↓+2H2O 电流表指针几乎为零,灯泡逐渐熄灭,有白色沉淀生成 2Mn2++5BiO3-+14H+=2MnO4-+5Bi3++7H2O NaBiO3 KMnO4 Cl2 不合理。NaBiO3的氧化性比Cl2强,NaBiO3能将盐酸(Cl-)氧化
【详解】(1)置换反应中有单质参加和生成,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2)①Ba(OH)2是二元强碱,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开始滴加0.05mol·L-1H2SO4时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H++2OH-+SO42-=BaSO4↓+2H2O;
②酚酞由红色变为无色时氢氧化钡恰好反应,由于硫酸钡难溶,因此溶液的导电性很弱,所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还有电流表指针几乎为零,灯泡逐渐熄灭,有白色沉淀生成。(3)①向可溶性盐MnSO4的酸性溶液中加入NaBiO3溶液,溶液变成紫红色,说明有高锰酸根离子生成,且有Bi3+离子生成,即NaBiO3是氧化剂,硫酸锰是还原剂,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反应的方程式为2Mn2++5BiO3-+14H+=2MnO4-+5Bi3++7H2O;
②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固体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氯气,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高锰酸钾的氧化性强于氯气,因此结合a中反应可判断KMnO4、NaBiO3、Cl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NaBiO3>KMnO4>Cl2;
③由于NaBiO3的氧化性比Cl2强,NaBiO3能将盐酸(Cl-)氧化,所以不能用盐酸酸化NaBiO3溶液。
【点睛】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是解答的易错点和难点,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只取决于电子得失的难易,而与电子得失的多少无关,利用比较的思想,结合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性质表现,比较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相对强弱,例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氧化剂>还原剂;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还原剂>氧化剂,因此准确判断氧化剂、还原剂以及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是解答的关键。
10. 氯 K2Cr2O7 Cl2 HCl 3:4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综合应用,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分析。
【详解】(1)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氯元素,被氧化,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为氧化剂,故答案为:氯;K2Cr2O7;
(2)化合价升高的氯元素所在的生成物氯气是氧化产物,HCl做还原剂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故答案为:Cl2;HCl;
(3)起还原剂(被氧化)作用的HCl为6mol,起酸性作用的HCl为8mol,物质的量之比=质量比=3:4,
故答案为:3:4;
(4)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是:,
故答案为:。
11.C
【分析】1 mol磷酸、亚磷酸、次磷酸最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依次为3 mol、2 mol、1 mol,说明磷酸是三元酸、亚磷酸是二元酸、次磷酸是一元酸。
【详解】A.磷酸与氢氧化钠反应能生成Na3PO4、Na2HPO4、NaH2PO4,共3种盐,故A错误;
B.磷酸是三元酸、亚磷酸是二元酸、次磷酸是一元酸,NaH2PO4、NaH2PO3是酸式盐,NaH2PO2是正盐,故B错误;
C.H3PO4是三元酸、H3PO3是二元酸、H3PO2是一元酸,故C正确;
D.H3PO3是二元酸,P显+3价,所以H3PO3是还原性酸,故D错误;
选C。
12.C
【详解】A.高铁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可致蛋白质发生氧化而变性,高铁酸钾被还原生成Fe3+,水解生成具有吸附性的Fe(OH)3胶体而达到净水作用,既能杀菌消毒又能净水,故A正确;
B.导致臭氧空洞的物质主要是氟利昂和一氧化氮等,二氧化氮、碳氢化合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故B正确;
C.使用含12C的产品,减少使用含13C或14C的产品,未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促进低碳经济”宗旨,故C错误;
D.二氧化硅具有对光良好的全反射作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遭遇强碱发生反应SiO2+2OH-=SiO32-+H2O,可发生“断路”,故D正确;
故选C。
13.A
【详解】①用天平(使用游码)称量时,应左物右码,砝码错放在左盘,会导致药品的质量偏小,则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①选;②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会导致溶质的损失,则浓度偏低,②选;③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对溶液浓度无影响,因为只要定容时正确,至于水是原来就有的还是后来加入的,对浓度无影响,③不选;④定容时,俯视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则溶液的体积偏小,浓度偏高,④不选;⑤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是正常的,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则导致浓度偏低,⑤选;答案选A。
14.A
【详解】A、氨气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氨气和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出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而不是氨气本身发生电离,所以氨气是非电解质,故A正确;
B、硫酸铵在水溶液中电离出铵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能够导电,所以硫酸铵是电解质,故B错误;
C、非电解质是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而氯气为单质,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
D、醋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醋酸根离子和氢离子,能够导电,所以醋酸是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把握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定义主要有两点: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就是否能够导电,即是否以离子的形式分散在水中,二是该物质是化合物.
15.B
【详解】A、浓硝酸和稀硝酸都有强氧化性,故A正确;
B、铜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一氧化氮或二氧化氮、水,不属于置换反应,故B错误;
C、浓硝酸性质不稳定,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C正确;
D、常温下铁或铝在浓硝酸中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其继续反应,所以可以用铁或铝制品盛装浓硝酸,故D正确;
答案选B。
16.D
【详解】都含有钠元素,属于钠的化合物;NaCl、Na2SO4与硝酸不反应;熔融或水溶液都能导电,属于电解质;Na2O是氧化物,NaOH是碱;NaCl不含氧元素,故D正确;
答案选D。
17.A
【详解】A、CH4中C形成4个共价键,因此1mol甲烷中含有共价键物质的量为4mol,故A正确;
B、1molD2O中含有质子物质的量为10mol,D2O的摩尔质量为20g·mol-1,18gD2O的物质的量为0.9mol,所以18gD2O中含有质子物质的量为9mol,故B错误;
C、标准状况下,CCl4不是气体,不能直接用22.4L·mol-1,故C错误;
D、28gN2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N2中含有电子物质的量为2×7×1mol=14mol,1mol乙烯中含有电子物质的量为2×6+4×1=16mol,故D错误。
18.C
【详解】A.高铁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可致蛋白质发生氧化而变性,高铁酸钾被还原生成Fe3+,水解生成具有吸附性的Fe(OH)3胶体而达到净水作用,既能杀菌消毒又能净水,故A正确;
B.导致臭氧空洞的物质主要是氟利昂和一氧化氮等,二氧化氮、碳氢化合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故B正确;
C.使用含12C的产品,减少使用含13C或14C的产品,未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促进低碳经济”宗旨,故C错误;
D.二氧化硅具有对光良好的全反射作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遭遇强碱发生反应SiO2+2OH-=SiO32-+H2O,可发生“断路”,故D正确;
故选C。
19.D
【详解】甲中生成硫酸钡沉淀,故错;乙中生成碳酸钙沉淀,故错;丙中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故错。故选D。
20.D
【详解】X中除Fe3+外还可能含有Fe2+,由于存在铁离子,不能使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应该利用亚铁离子的还原性进行检验,检验方法为:取少量溶液,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高锰酸钾溶液溶液颜色变浅或者褪色,证明溶液中存在亚铁离子,所以正确的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答案选D。
21. 圆底烧瓶 除去HCl气体,降低Cl2在水中的溶解度 B中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 c 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 D
【分析】装置A是氯气的发生装置,化学方程式为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生成的氯气中有挥发出来的氯化氢和水蒸气,B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气体,C是氯气的性质检验装置,D是防止尾气泄漏进行尾气处理,B中长颈漏斗的作用是防堵塞安全装置,若出现堵塞,长颈漏斗的液面会高于锥形瓶内的液面。
【详解】(1)装置甲为圆底烧瓶,由分析可知,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HCl气体,降低Cl2在水中的溶解度;故答案为:圆底烧瓶;除去HCl气体,降低Cl2在水中的溶解度;
(2)装置B可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发生堵塞时B的压强增大,气体将溶液压入长颈漏斗B中形成水柱,故答案为:B中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
(3)装置C的作用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要验证干燥氯气无漂白性,则需要通入湿润的有色布条中,使氯气和水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次氯酸。碱石灰可干燥并吸收氯气,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所以C中Ⅰ为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经过Ⅱ无水氯化钙干燥氯气,再经过Ⅲ处干燥的有色布条无变化,可达到实验目的,故选c;故答案为:c;
(4)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故答案为: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
(5)20 mL、10 mol·L-1的浓盐酸与足量次氯酸钙充分反应,n(HCl)=0.02L×10mol/L=0.2mol,若完全反应,则生成氯气的物质的量n(Cl2)=×0.2mol=0.1mol,其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0.1mol×22.4L/mol=2.24L,但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会逐渐变为稀盐酸,不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实际产生的氯气小于2.24L,D符合,故答案为:D。
22.(1)
(2) 检验CO是否转化为CO2 尾气吸收装置
【分析】(1)工业废气中CO2、SO2可被石灰水吸收,生成固体1为生成的CaCO3、CaSO3及过量Ca(OH)2;气体1是不能被过量石灰水吸收的N2、N0、CO;气体l通入气体X,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得到NaNO2,X可为空气,但不能过量,否则NaNO2被氧化得到硝酸钠;NaNO2与含有的溶液反应生成无污染气体,应生成N2,则气体2含有CO、N2,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
(2)CO与NO混台气体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装置Ⅰ进一步将CO转化为CO2,装置Ⅲ检验二氧化碳,整套装置缺少尾气处理中装置。
【详解】(1)①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 ),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气体有SO2、NO、CO,CO2、SO2可被石灰水吸收,生成固体Ⅰ为CaCO3、CaCO3及过量Ca(OH)2混合物;
②NaNO2与含有的溶液反应生成无污染气体,应生成N2,根据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及物质的拆分原则,可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2和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由分析可知: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
(2)①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转化为氮气和二氧化碳,根据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装置Ⅲ的主要作用是:检验CO是否转化为CO2,由于尾气中仍残留未反应的NO和CO,所以该装置的不完善之处是:无尾气处理装置,应该连接一个尾气处理装置。
23.(1)B
(2)(胶体)
(3)胶体先发生聚沉得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得到棕黄色溶液
(4)A
(5)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分析】胶体是分散质粒子大小在 1nm~100nm 的分散系;溶液是分散质粒子大小于1nm的分散系;浊液是分散质粒子大于100nm的分散系;
【详解】(1)在沸腾的蒸馏水中加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当溶液变为红褐色时立即停止加热,即得到氢氧化铁胶体,饱和溶液直接加入浓溶液得到氢氧化铁沉淀,答案选B;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制备胶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胶体);
(3)取少量制得的胶体加入试管中,再加入少量溶液,硫酸破坏了胶体的稳定性,胶体发生聚沉得到氢氧化铁沉淀,然后再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铁,观察到的现象为胶体先发生聚沉得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得到棕黄色溶液;
(4)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不同,胶体的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之间,故答案为:A;
(5)由于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所以取少量半透膜外的液体于试管中,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杂质离子是氯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所以向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再滴加稀硝酸,可观察到的现象为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