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练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鸿门宴练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14 14:5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鸿门宴
一、语基落实。(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 鲰(zhōu)生 参乘(shèng) 玉玦(jué) 飨(xiǎng)士卒
B. 戮(lù)力 彘(zhì)肩 籍(jiè)吏民 按剑而跽(jì)
C. 披帷(wéi) 刀俎(zǔ) 要(yāo)项伯 说(shuì)项羽
D. 目眦(zì) 卮(zhì)酒 樊哙(kuài) 不胜杯杓(sháo)
2.下面各句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君为我呼入 ②君王为人不忍
B.①会其怒,不敢献 ②会天大雨,道不通
C.①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②不如因而善遇之
D.①故遣将守关 ②君安与项伯有故
3.下列句子中通假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
B.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
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德”通“得”)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词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沛公军霸上 ②吾得兄事之 ③项伯杀人,臣活之
④范增数目项王 ⑤常以身翼蔽沛公 ⑥籍吏民,封府库
A.①②④⑥/③⑤ B.①④/②⑤/③⑥
C.①④/②⑤⑥/③ D.①④⑥/②⑤/③
5.找出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若属皆且为所虏 B.行将为人所并
C.吾属今为之虏矣 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6.下列各句子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臣请入,与之同命 则与一生彘肩
B.起,立而饮之 劳苦而功高如此
C.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窃为大王不取也
D.以待大王来 项王未有以应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B.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乃令张良留谢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D.沛公安在 君安与项伯有故
8.句式不相同的一句是( )
A.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B.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C.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D.亚父者,范增也。
9.选出与“籍何以至此”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 )
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B.客何为者?
C.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D.大王来何操?
10.下列对省略句成分的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再拜献(之于)大王足下 B.竖子不足与(之)谋
C.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谢) D.沛公安在(军中)
11.下列两组句子中的“请”字和“举”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请以剑舞 ③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②臣请入,与之同命 ④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通“纳”。接纳) B、故遣将守关者(所以)
C、披帷西向立(掀开)? D、沛公起如厕(往)
13.下列句中词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D.约为婚姻
14.选出“谢”字意义和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A.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B.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
C.乃令张良留谢 D.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
15.选出“去”字意义和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欲呼张良与俱去
A.去村四里有森林 B.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C.相去四十里 D.为汉家除残去秽
二、课内练习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21题。(15分)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固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16.下列两句中加点的字的正确读音是 ( )
①项王默然不应 ②军中无以为乐
A.①yìng ②wèi B.①yìng ②wéi
C.①yīng ②wéi D.①yīng ②wèi
17.下列句子,“然”的意义、用法与例句中的“然”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A.沛公默然 B.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C.父利其然也 D.輮使之然也
18.下列句子,“数”的意义是“屡次”的句子有( )
A.范增数目项王 B.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
C.扶苏以数谏故 D.若印数十百千本
E.夹岸数百步 F.几死者数矣
19.比较下面“以”的意义和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②.军中无以为乐
③.寿毕,请以剑舞 ④.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D.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20.选出上面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 )
A.玉玦是半圆形的佩玉。“玦”与“决”同音。范增以此暗示项羽要下决心杀刘邦。
B.刘邦为自己开脱责任,其表明产生矛盾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二是有小人之言。
C.“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是项羽无意中失言,表明其性格的粗率。
D.项庄拔剑起舞是听从范增安排要杀刘邦;项伯拔剑起舞是自觉行动,要保护刘邦。
21.(1)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3)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惟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4)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三、课外文言文翻译
优化设计:课时训练P9钜鹿之战(5—9题)
9、(1)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2)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

(3)当时是,楚兵冠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