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课程标准
了解20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和成就,认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和教训;理解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
学习目标
1、史料实证:通过图片、教材叙述,归纳总结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经验与教训;
2 、唯物史观: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经验和教训,了解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3、家国情怀: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和感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面貌,培养学生珍惜国家建设成果和爱国情怀。
壹
不断探索,曲折发展之路
贰
不断创造的辉煌成就
叁
不断奋进,自我革新
目录
肆
课堂小结
第一篇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济、政治、外交各个方面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巨大成就,迅速完成了从新民族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到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中国人民以惊人的速度和昂扬的状态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党和人民有哪些新的任务,面临着哪些新的问题?我们又做得怎么样呢?
一、中共八大
(1)时间:1956年。
(2)内容
①主要矛盾: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主要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意义: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考点】理解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1.1956年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背景下,中共中央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首先分析了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指出今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其次,大会为全党全国人民制定了新形势下的总任务,即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以使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针对过渡时期经济发展中的冒进现象,中共八大再次肯定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2.中共八大的召开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适合中国发展状况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制定了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路线和方针。中共八大的主要矛盾理论表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这一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和运用了这一理论。中共八大经济建设方针较好地解决了发展规模、速度与具体国情之间的有机联系。它是中国共产党政治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又一次贡献。虽然中共八大路线在实际工作中未被真正贯彻,但是历史的发展证明了它的正确性,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深远意义。
二、《关于正确处理人们内部矛盾的问题》
1、时间:1957年春。
2、论述:毛泽东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3、意义:这个论述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
接着,全党整风运动和全国反右派斗争开展起来。
三、我国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1、时间:1959~1961年。
2、原因
①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全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②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
③自然灾害等因素。
1、目的:为了克服困难。
2、内容
①从1960年冬开始,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②同时对政治、文化、教育、科研、民族、知识分子等方面的政策进行重要调整。
(3)意义: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
四、国民经济的调整
1、提出: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
2、意义: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积极性。
五、“四个现代化”目标
1、工业的现代化。
2、农业的现代化。
3、国防的现代化。
4、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1.起因: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2.过程
(1)“文化大革命”在1966年春夏全面发动起来后,陈伯达、江青、康生、张春桥等组成的中央文革小组乘机煽动“打倒一切”和“踢开党委闹革命”。
(2)1967年初,“全面夺权”的“一月风暴”发生。
(3)1969年4月,中共九大召开。
(4)1971年9月,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策动武装政变。毛泽东、周恩来粉碎了这次政变。
六、“文化大革命”
(5)整顿
①时间、人物:1972年和1975年,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周恩来、邓小平先后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领导进行了各方面的整顿。
②影响:这些整顿实际上是后来拨乱反正的预演。
(6)结束
①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江青反革命集团加紧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
②同年10月,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毅然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
3.教训: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
六、“文化大革命”
【考点】社会主义建设全面探索中的“左”倾错误的特征、影响
(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特征是多快好省。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忽视客观规律。
(2) “大跃进”:特征是大办工业、大办农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严重破坏。
(3)人民公社化运动:特征是“一大二公”。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4)“文化大革命”:特征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考点】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1)1950~1957年:伴随着“一五”计划的顺利进行,大量农民进入城镇就业推动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2)1958~1960年:由于“大跃进”运动的开展,全民大办工业,“以钢为纲”,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在脱离农业基础上超常规畸形发展。
(3)1961~1965年:国家进行工业调整,精简工业和城市人口,两千多万城市人口下放回乡,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逆城市化时期。
(4)1966~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及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的失误,大批干部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城市化进程停滞不前。
第二篇章
不断创造的辉煌成就
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判断正误的准则——是否符合社会实际,是否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
在20世纪50-70年代,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因为缺乏经验,出现了诸多失误。在这个过程中,党也有许多针对失误的调整。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虽然艰难曲折,但也是一条取得许多辉煌建设成就的道路。
领域 成就 意义
工业 ①步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 ②三线建设 ①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②增强了国防力量,而且改善了工业布局。
国防科技 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氢弹,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导弹和人造卫星 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增强了国防力量,提高了综合国力。
农业 ①兴修水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培育推广良种、提倡科学种田 ②1973年,袁隆平杂交水稻“南优2号”培育成功
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教育医疗 教育事业长足进步,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蓬勃发展。(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青蒿素) 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各方面的骨干力量大批地成长起来
外交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我国外交成就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拓展了外交活动的舞台
影响 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考点】中、美、苏“三角关系”的阶段特征
(1)第一阶段
①美国孤立和敌视中国。原因是美国奉行称霸世界的政策,敌视社会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的成立感到恐惧和不安。
②中苏关系由友好到恶化。新中国成立初期,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后来苏联对中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企图控制中国,造成中苏关系恶化。
(2)第二阶段
①美国同中国的关系实现正常化。原因是这一时期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
②中苏关系严重恶化。出于对外扩张的目的,苏联加紧对中国进行压制和军事威胁,造成中苏边境的武装冲突。
(3)第三阶段
①美国同中国的关系时好时坏,特别是在美国售台武器等问题上双方矛盾突出,其原因是美国仍没有放弃霸权主义政策。
②苏联同中国改善关系。其原因是苏联国民经济军事化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苏联开始放弃同美国争夺军事优势的做法,由对外扩张转为全面收缩。
第三篇章
不断奋进,自我革新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是取得伟大成就的光辉历程,也是不断纠错改错的奋斗历程。在纠错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始终不忘初心的政党。
“地质之光”李四光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
“两弹元勋”邓稼先
“铁人”王进喜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活动:伟大建设成就的取得和亿万中国人民的努力分不开。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峥嵘岁月里,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人物。
请同学们为自己所熟悉的英雄涉及颁奖词。
这是不应该被历史遗忘的名字,正是他们这一群人在一穷二白的新中国,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挺起了中国的脊梁,我们向这些伟人致敬。
第四篇章
课堂小结
阶段特征: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56—1976年)
①政治上:中共八大指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规定了发展生产力的总任务;“左”倾错误的泛滥给我国各项事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②经济上:1958年,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出现了三年严重困难的局面。1960年冬,党开始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经济建设还是取得了一定成就。
③对外关系上: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中苏关系走向恶化;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