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测试卷
一、基础。
1.看拼音,写词语。
àn dào wǎn shàng qiān wàn qián yǐ
sī xiāng jié rì dà dòu yè zi
【答案】看到;晚上;千万;以前;思乡;节日;大豆;叶子
【知识点】拼音;字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看到”的“看”不要写成形近字“着”,“千万”的“千”不要写成形近字“干”,“思乡”的“思”不要写成近字“恩”。书写时还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看到、晚上、千万、以前、思乡、节日、大豆、叶子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把下面的诗句工整地写下来。
【答案】略
【知识点】字形;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诗默写能力,属于直接型默写,结合提示默写即可。书写词语时,要先观察例字的结构特点。然后,一笔写成,不能看一笔,写一笔。特别是“露”和“乡”字的结构,要安排好笔画的书写位置。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点评】针对古诗的背默题目是基础题,我们平时多背诵,多默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的箬竹叶 的糯米 的枣
的桥 的故事 的夜晚
【答案】青青;白白;红红;美丽;勇敢;很黑
【知识点】词语搭配
【解析】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或结合课文找到答案。如: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美丽的桥、勇敢的故事、很黑的夜晚
故答案为:青青、白白、红红、美丽、勇敢、很黑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词语积累。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
句子练习。
4.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①我拿着圆圆的月亮照着你梳头,你高兴吗?
,你高兴吗?
②妈妈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
爸爸把 。
5.天一黑我就不敢往外瞧。(用“一......就......造句”)
①上课铃声一响,我就 。
② 一响, 就 。
6.连词成句。(填序号)
①粽子
②飘出 ③煮熟 ④清香 ⑤一股 ⑥的
【答案】4.我把最美的花儿送给你;汽车擦得亮亮的
5.跑回教室;闹钟;我;马上起床
6.③⑥①②⑤④
【知识点】句子排序、仿写;语言表达
【解析】【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言之有理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用关联词语造句,使句子连贯。
(3)主要测试学生连词组句的能力,要把句子说通顺,合情理。平时注意多读,多练。
4.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①我把最美的花儿送给你,你高兴吗?②爸爸把汽车擦得亮亮的
5.“一......就......”它是条件语句的关联词,表示“一”后面的事件一旦发生,就会导致“就”后面事件的结果.相当于“只要……就……”。①上课铃声一响,我就跑回教室。②闹钟一响,我就马上起床。
6.句子是由词或词组组成,在句子中,词与词之间有一定的组合关系,比如:谁是什么。谁怎么样。谁干什么等。在某处有某物。要把句子说通顺,合情理,要注意对中心语的修饰是否合适,句尾使用标点符号要注意句子的语气,疑问句句尾一般用问号,陈述句句尾一般用句号。如:煮熟的粽子飘出一股清香。
7.读一读,找一找。
小腿 粽子 高兴 哥哥 故事 微笑 高原 月亮
读轻声的字:
【答案】子;哥;事;亮
【知识点】变读音与重读音
8.辨字组词。
午 看 分 我
牛 着 会 成
【答案】中午;看见;分开;我们;水牛;听着;开会;成为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先写出一个形近字,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字义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如:看:kàn,使视线接触人或物。部首:目,组词:看见。着:zhe,表示动作的持续。部首:zhe,组词:听着。我:wǒ,自己。部首:戈,组词:我们。成:chéng 。部首:戈,组词:成为。
故答案为:中午、看见、分开、我们、水牛、听着、开会、成为
【点评】给出的都是形近字,要看清字形,弄清字义,然后再组词。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同学们平时认真学习,多掌握一些汉字,多积累一些词语。
先补充古诗,再完成练习。
( 一 )静夜思
床前__________,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_____,______________。
( 二 )寻隐者不遇
松__________童_____。言师采药_____。
__________此__________,云深不知处。
9.补充诗句。
10.古诗(二)中童子是如何回答诗人的?
【答案】9.明月光;明月;低头思故乡;下;问;子;去;只在;山中
10.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知识点】诗
【解析】【点评】(1)针对古诗的背默题目是基础题,我们平时多背诵,多默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2)此题要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解答,平时要注意识记。
9.本题考查古诗默写能力,属于直接型默写,结合提示默写即可。书写词语时,要先观察例字的结构特点。然后,一笔写成,不能看一笔,写一笔。特别是“疑”和“隐”字的结构,要安排好笔画的书写位置。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0.古诗(二)诗意: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
童子回答诗人: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阅读练习。
天 上 的 云
天刚亮,妈妈就叫我起来看天上的云。
我走出来一看,天上的云可真奇怪。有的像红红的花,有的像白白的羊,有的像力气最大的象。
天上的云可真有趣。
11.第 自然段写云的样子。
12.天上的云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
13.天上的云很 ,也很 。
14.写写你心中云的样子。
【答案】11.2
12.红红的花;白白的羊;力气最大的象
13.奇怪;有趣
14.天上的云像大大的棉花糖。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点评】(1)此题是依据段意找段落的能力,要掌握方法平时多练。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锁定所填的范围第2自然段,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锁定所填的范围第2、3自然段,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想像能力,言之有理即可。
11.此题是依据段意找段落,解答时先整体感知短文内容,看看每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然后再把意思相近的段落合并在一起。第2自然段写云的样子。
12.第2自然段可知答案:天上的云有的像红红的花,有的像白白的羊,有的像力气最大的象。
13.第2自然段第一句、第3自然段第一句可知答案:天上的云很奇怪,也很有趣。
14.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第2自然段,仿写一个相同或相似的句式比喻句,能做到语意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如:天上的云像大大的棉花糖。
15.妙笔生花。
请你仔细观察画面,想一想:画面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用几句话写一写好吗?
【答案】中秋节,我和爷爷奶奶,还有爸爸妈妈围坐在院子里,一起赏月。月儿又圆又大,真是太美了。吃着香甜的月饼,听着爸爸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我觉得这个中秋节过得真快乐!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这是看图写话练习,要仔细观察图画。①画面上有什么人?什么时间?在哪里?她在干什么?②注意观察人物的动作衣着等。③展开想象,人物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故事的结果如何?
故答案为:中秋节,我和爷爷奶奶,还有爸爸妈妈围坐在院子里,一起赏月。月儿又圆又大,真是太美了。吃着香甜的月饼,听着爸爸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我觉得这个中秋节过得真快乐!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发挥合理的想象,运用流畅的语言,写出了图画所展现的中心内容。
1 / 1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测试卷
一、基础。
1.看拼音,写词语。
àn dào wǎn shàng qiān wàn qián yǐ
sī xiāng jié rì dà dòu yè zi
2.把下面的诗句工整地写下来。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的箬竹叶 的糯米 的枣
的桥 的故事 的夜晚
句子练习。
4.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①我拿着圆圆的月亮照着你梳头,你高兴吗?
,你高兴吗?
②妈妈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
爸爸把 。
5.天一黑我就不敢往外瞧。(用“一......就......造句”)
①上课铃声一响,我就 。
② 一响, 就 。
6.连词成句。(填序号)
①粽子
②飘出 ③煮熟 ④清香 ⑤一股 ⑥的
7.读一读,找一找。
小腿 粽子 高兴 哥哥 故事 微笑 高原 月亮
读轻声的字:
8.辨字组词。
午 看 分 我
牛 着 会 成
先补充古诗,再完成练习。
( 一 )静夜思
床前__________,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_____,______________。
( 二 )寻隐者不遇
松__________童_____。言师采药_____。
__________此__________,云深不知处。
9.补充诗句。
10.古诗(二)中童子是如何回答诗人的?
阅读练习。
天 上 的 云
天刚亮,妈妈就叫我起来看天上的云。
我走出来一看,天上的云可真奇怪。有的像红红的花,有的像白白的羊,有的像力气最大的象。
天上的云可真有趣。
11.第 自然段写云的样子。
12.天上的云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
13.天上的云很 ,也很 。
14.写写你心中云的样子。
15.妙笔生花。
请你仔细观察画面,想一想:画面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用几句话写一写好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看到;晚上;千万;以前;思乡;节日;大豆;叶子
【知识点】拼音;字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看到”的“看”不要写成形近字“着”,“千万”的“千”不要写成形近字“干”,“思乡”的“思”不要写成近字“恩”。书写时还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看到、晚上、千万、以前、思乡、节日、大豆、叶子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答案】略
【知识点】字形;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诗默写能力,属于直接型默写,结合提示默写即可。书写词语时,要先观察例字的结构特点。然后,一笔写成,不能看一笔,写一笔。特别是“露”和“乡”字的结构,要安排好笔画的书写位置。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点评】针对古诗的背默题目是基础题,我们平时多背诵,多默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3.【答案】青青;白白;红红;美丽;勇敢;很黑
【知识点】词语搭配
【解析】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或结合课文找到答案。如: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美丽的桥、勇敢的故事、很黑的夜晚
故答案为:青青、白白、红红、美丽、勇敢、很黑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词语积累。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
【答案】4.我把最美的花儿送给你;汽车擦得亮亮的
5.跑回教室;闹钟;我;马上起床
6.③⑥①②⑤④
【知识点】句子排序、仿写;语言表达
【解析】【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言之有理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用关联词语造句,使句子连贯。
(3)主要测试学生连词组句的能力,要把句子说通顺,合情理。平时注意多读,多练。
4.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①我把最美的花儿送给你,你高兴吗?②爸爸把汽车擦得亮亮的
5.“一......就......”它是条件语句的关联词,表示“一”后面的事件一旦发生,就会导致“就”后面事件的结果.相当于“只要……就……”。①上课铃声一响,我就跑回教室。②闹钟一响,我就马上起床。
6.句子是由词或词组组成,在句子中,词与词之间有一定的组合关系,比如:谁是什么。谁怎么样。谁干什么等。在某处有某物。要把句子说通顺,合情理,要注意对中心语的修饰是否合适,句尾使用标点符号要注意句子的语气,疑问句句尾一般用问号,陈述句句尾一般用句号。如:煮熟的粽子飘出一股清香。
7.【答案】子;哥;事;亮
【知识点】变读音与重读音
8.【答案】中午;看见;分开;我们;水牛;听着;开会;成为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先写出一个形近字,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字义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如:看:kàn,使视线接触人或物。部首:目,组词:看见。着:zhe,表示动作的持续。部首:zhe,组词:听着。我:wǒ,自己。部首:戈,组词:我们。成:chéng 。部首:戈,组词:成为。
故答案为:中午、看见、分开、我们、水牛、听着、开会、成为
【点评】给出的都是形近字,要看清字形,弄清字义,然后再组词。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同学们平时认真学习,多掌握一些汉字,多积累一些词语。
【答案】9.明月光;明月;低头思故乡;下;问;子;去;只在;山中
10.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知识点】诗
【解析】【点评】(1)针对古诗的背默题目是基础题,我们平时多背诵,多默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2)此题要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解答,平时要注意识记。
9.本题考查古诗默写能力,属于直接型默写,结合提示默写即可。书写词语时,要先观察例字的结构特点。然后,一笔写成,不能看一笔,写一笔。特别是“疑”和“隐”字的结构,要安排好笔画的书写位置。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0.古诗(二)诗意: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
童子回答诗人: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答案】11.2
12.红红的花;白白的羊;力气最大的象
13.奇怪;有趣
14.天上的云像大大的棉花糖。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点评】(1)此题是依据段意找段落的能力,要掌握方法平时多练。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锁定所填的范围第2自然段,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锁定所填的范围第2、3自然段,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想像能力,言之有理即可。
11.此题是依据段意找段落,解答时先整体感知短文内容,看看每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然后再把意思相近的段落合并在一起。第2自然段写云的样子。
12.第2自然段可知答案:天上的云有的像红红的花,有的像白白的羊,有的像力气最大的象。
13.第2自然段第一句、第3自然段第一句可知答案:天上的云很奇怪,也很有趣。
14.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第2自然段,仿写一个相同或相似的句式比喻句,能做到语意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如:天上的云像大大的棉花糖。
15.【答案】中秋节,我和爷爷奶奶,还有爸爸妈妈围坐在院子里,一起赏月。月儿又圆又大,真是太美了。吃着香甜的月饼,听着爸爸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我觉得这个中秋节过得真快乐!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这是看图写话练习,要仔细观察图画。①画面上有什么人?什么时间?在哪里?她在干什么?②注意观察人物的动作衣着等。③展开想象,人物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故事的结果如何?
故答案为:中秋节,我和爷爷奶奶,还有爸爸妈妈围坐在院子里,一起赏月。月儿又圆又大,真是太美了。吃着香甜的月饼,听着爸爸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我觉得这个中秋节过得真快乐!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发挥合理的想象,运用流畅的语言,写出了图画所展现的中心内容。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