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7课《故事二则》同步练习
一、基础达标
1.看拼音,写词语。
shè jiàn cì shā bǎng jià biǎn què
lǐ cǎi cháng wèi gǔn tàng yào jì
2.形近字组词。
候 标 扶 绩 髓
侯 示 肤 责 随
3.查字典填空。
(1)“敷”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再查音节 ,组词
(2)“酿”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再查音节 ,组词
4.选词填空。
拜别 拜托 拜访
①回乡的几日,他 了一些亲友。
②叔叔 我爸爸帮他把信邮出去。
③哥哥 了父母,离开家,去国外参加维和任务。
5.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即使……也……
如果……就……
不但……而且……
只有……才……
①蔡桓公 不听扁鹊的劝告, 还在背后说扁鹊的坏话。
② 纪昌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飞卫还觉得他的眼力不行。
③扁鹊告诉蔡桓公, 蔡桓公的病不治, 会愈来愈重。
④ 纪昌勤学苦练, 他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⑤病已入蔡桓公骨髓, 扁鹊不逃往秦国, 治不了他的病。
6.按课文内容填空
(1)《纪昌学射》选自《 》,相传作者是 ,名 ,思想家和 家。
(2)《扁鹊治病》是 。(A童话 B寓言 C神话)。扁鹊是 时期的名医,他 次要给 治病。
7.翻译下列句子。
(1)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2)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
(3)亚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二、现代文阅读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又过了十几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蔡桓公觉得(奇异 奇怪),派人去问他:“扁鹊,你这次见了大王,为什么一声不响,就悄悄地跑掉了?”扁鹊解释道:“皮肤病用热水敷烫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请求 要求)给他医治!”
(1)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
觉得 (奇异 奇怪) 不再 (请求 要求)
(2)这是扁鹊第 次看见蔡桓公,他为什么掉头就跑?
(3)联系上下文说说扁鹊几次指出蔡桓公病时,蔡桓公态度的变化。
A皮肤: ;B皮肉之间 ;C肠胃里: 。
(4)《扁鹊治病》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要 。
9.阅读《纪昌学射》,完成问题。
纪昌学箭
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开始练习的时候,飞卫对纪昌说:“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死死盯住织布机的踏板。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锋利的锥尖要刺到眼角了,他的眼睛也不能眨一下。
纪昌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很满意,以为练得差不多了,就再次去拜见飞卫。飞卫对他说:“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你要练到把极小的东西,看得很大,把模糊难辨的东西看得很清楚,那时候再来见我。”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他用一根牛尾毛拴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取得了这样大的进步,纪昌赶紧跑到飞卫那里,报告了这个好消息。飞卫高兴地拍拍他的肩头,说:“你就要成功了!”于是,飞卫开始教他怎样开弓,怎样放箭。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1)写出词语的近义词。
牢牢—
聚精会神—
(2)依照词语“百发百中”的结构形式,写出两个词语。 。
(3)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纪昌学射的过程,这个词语是 ,跟这个词意相反的词语是 。
(4)飞卫为什么先要纪昌练习眼力呢?
(5)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发是什么?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诸葛亮勤奋好学
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非常(克
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受到司马徽的赏识,就连司马徽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的少年。
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但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记时,司马徽便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
订)时喂食。诸葛亮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便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这该怎么办才好呢 忽然,诸葛亮(铃 灵)机一动,考虑到“若把公鸡鸣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
于是在随后的日子里,适逢上学时就(带 戴)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过了一段日子,司马先生很是感到奇怪,为什么鸡不按时叫了呢
经过细心观(察 查),才发现诸葛亮在鸡快叫时给鸡喂食。先生开始很生气,但不久还是被诸葛亮的好学精神所感动,对他更关心、更器重,对他的教育也就更毫无保留了,而诸葛亮也就更勤奋了。通过诸葛亮自己的努力,他终于成为了一个上知天文,下识地理的饱学之人。
(1)从文章括号中选择正确的字。
(2)请写出形容人勤奋好学的成语。 、 、
(3)下列选项对短文内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诸葛亮学习非常刻苦,爱动脑筋。
B.诸葛亮为了学到更多知识,想办法延长先生讲课时间。
C.诸葛亮勤奋好学,先生对他十分器重。
D.司马徽不如他的妻子器重诸葛亮。
(4)少年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
(5)诸葛亮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以聪明、机智而闻名,善于用兵。你知道哪些有关诸葛亮的著名典故,把它们写下来吧。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射箭;刺杀;绑架;扁鹊;理睬;肠胃;滚烫;药剂
【知识点】拼音;词形;纪昌学射;扁鹊治病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汉字)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箭;刺、绑、鹊、睬、滚、烫”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射箭;刺杀;绑架;扁鹊;理睬;肠胃;滚烫;药剂。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答案】时候;标准;扶持;成绩;骨髓;王侯;指示;皮肤;责任;随后
【知识点】字形;字义;词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形近字的特点:①笔画相同,位置不同。②字形相近,笔形不同。③字形相近,偏旁不同。④字形相近,笔画不同。⑤字形相近,读音相同。⑥字形相近,读音不同。⑦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故答案为:时候、标准、扶持、成绩、骨髓、王侯、指示、皮肤、责任、随后
【点评】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给出的都是形近字,要看清字形,弄清字义,然后再组词。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同学们平时认真学习,多掌握一些汉字,多积累一些词语。
3.【答案】(1)攵;11;F;fū;水敷
(2)酉;7;N;niàng;酿成
【知识点】纪昌学射;扁鹊治病;汉字查字典
【解析】【分析】此题不仅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同时对汉语拼音、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组词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考查。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
4.【答案】拜访;拜托;拜别
【知识点】词形;词义;纪昌学射
【解析】【分析】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拜访:敬词,看望并谈话;短时间看望。
拜托:敬词,委托人办某事。
拜别:行礼告别--用作敬词。
故答案为:①拜访;②拜托;③拜别
【点评】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5.【答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如果;就;因为;所以;即使;也
【知识点】句式衔接;纪昌学射
【解析】【分析】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①分句前后是递进关系。故选“不但……而且…… ”;②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故选“虽然……但是……”;③分句之间是假设关系。故选“如果……就……””④分句前后是因果关系。故选“因为……所以……”⑤分句前后是转折关系。故选“即使……也…… ”
故答案为:①不但、而且;②虽然、但是;③如果、就;④因为、所以;⑤即使、也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6.【答案】(1)列子汤问;列子;御寇;寓言文学
(2)C;春秋战国;4;蔡桓公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扁鹊治病
【解析】【分析】(1)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依据题目的要求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1)列子汤问;列子;御寇;寓言文学
(2)C;春秋战国;4;蔡桓公
【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7.【答案】(1)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我们再谈射箭。
(2)仰面倒下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注视着牵挺练习不眨眼睛。
(3)接着要学会视物才行。要练到看小物体像看大东西一样清晰,看细微的东西像大物体一样容易。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纪昌学射
【解析】【分析】这是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要注意句子中关键性词语,了解句子间隐含的语意关系、有关的指代以及与本句有关的文中的其他信息。翻译力求表达准确为好。
⑴尔:你。不瞬:不眨眼睛。而后:然后。可言射矣再谈射箭。
⑵偃卧:仰面倒下,其妻:他的妻子。以:用。
⑶亚:接着。如:像。视:看。微:小。著:大。
故答案为:⑴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我们再谈射箭。
⑵仰面倒下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注视着牵挺练习不眨眼睛。
⑶接着要学会视物才行。要练到看小物体像看大东西一样清晰,看细微的东西像大物体一样容易。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句的翻译。
8.【答案】(1)奇怪;请求
(2)4;因为扁鹊知道,蔡恒公不肯治病,现在病已经深入骨髓了,名医也无能为力。
(3)不相信;不理睬;非常不高兴
(4)要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不能讳疾忌医
【知识点】语段阅读;扁鹊治病
【解析】【分析】(1)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奇怪: 稀奇特异;不寻常的人或事物;觉得奇异;惊奇。奇异: 奇特,特别。
请求:处于被动地位,希望别人能按自己的意思办。要求:处于主动地位,带有命令似的口吻。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奇怪;请求(2)4;因为扁鹊知道,蔡恒公不肯治病,现在病已经深入骨髓了,名医也无能为力。(3)不相信、不理睬、非常不高兴 (4)要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不能讳疾忌医
【点评】(1)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9.【答案】(1)紧紧;目不转睛
(2)一心一意;一板一眼
(3)持之以恒;半途而废
(4)因为做事要从基本功练起。
(5)学习要持之以恒,刻苦学习才能学友所成。但学习也要采用科学的方法。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牢牢—稳妥;牢固。 聚精会神—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从给出的词语“百发百中”来看,是ABAC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
(3)评价人物精神或品质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5)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紧紧、目不转睛
(2)一心一意、一板一眼
(3)持之以恒、半途而废
(4)因为做事要从基本功练起。
(5)学习要持之以恒,刻苦学习才能学友所成。但学习也要采用科学的方法。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3)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精神或品质。考查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10.【答案】(1)刻;定;灵;带;察
(2)学而不厌;牛角挂书;悬梁刺股
(3)D
(4)少年诸葛亮是个学习勤奋、刻苦,爱动脑筋的人。
(5)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空城计。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能力。同音字音同,形、意不同,组词不同。解答时要依据字义注意比较。
(2)本题考查分类掌握成语的能力。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评价人物精神或品质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5)本题考查对有关诸葛亮的著名典故的掌握能力。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
故答案为:(1)刻;定;灵;带;察
(2)学而不厌、牛角挂书、悬梁刺股
(3)D
(4)少年诸葛亮是个学习勤奋、刻苦,爱动脑筋的人。
(5)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空城计。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同音字的掌握,从结构、字义两方面加以区别,然后再选词填空。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4)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精神或品质。
(5)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著名典故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此题会迎刃而解。
1 / 1人教统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7课《故事二则》同步练习
一、基础达标
1.看拼音,写词语。
shè jiàn cì shā bǎng jià biǎn què
lǐ cǎi cháng wèi gǔn tàng yào jì
【答案】射箭;刺杀;绑架;扁鹊;理睬;肠胃;滚烫;药剂
【知识点】拼音;词形;纪昌学射;扁鹊治病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汉字)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箭;刺、绑、鹊、睬、滚、烫”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射箭;刺杀;绑架;扁鹊;理睬;肠胃;滚烫;药剂。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形近字组词。
候 标 扶 绩 髓
侯 示 肤 责 随
【答案】时候;标准;扶持;成绩;骨髓;王侯;指示;皮肤;责任;随后
【知识点】字形;字义;词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形近字的特点:①笔画相同,位置不同。②字形相近,笔形不同。③字形相近,偏旁不同。④字形相近,笔画不同。⑤字形相近,读音相同。⑥字形相近,读音不同。⑦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故答案为:时候、标准、扶持、成绩、骨髓、王侯、指示、皮肤、责任、随后
【点评】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给出的都是形近字,要看清字形,弄清字义,然后再组词。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同学们平时认真学习,多掌握一些汉字,多积累一些词语。
3.查字典填空。
(1)“敷”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再查音节 ,组词
(2)“酿”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再查音节 ,组词
【答案】(1)攵;11;F;fū;水敷
(2)酉;7;N;niàng;酿成
【知识点】纪昌学射;扁鹊治病;汉字查字典
【解析】【分析】此题不仅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同时对汉语拼音、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组词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考查。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
4.选词填空。
拜别 拜托 拜访
①回乡的几日,他 了一些亲友。
②叔叔 我爸爸帮他把信邮出去。
③哥哥 了父母,离开家,去国外参加维和任务。
【答案】拜访;拜托;拜别
【知识点】词形;词义;纪昌学射
【解析】【分析】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拜访:敬词,看望并谈话;短时间看望。
拜托:敬词,委托人办某事。
拜别:行礼告别--用作敬词。
故答案为:①拜访;②拜托;③拜别
【点评】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5.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即使……也……
如果……就……
不但……而且……
只有……才……
①蔡桓公 不听扁鹊的劝告, 还在背后说扁鹊的坏话。
② 纪昌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飞卫还觉得他的眼力不行。
③扁鹊告诉蔡桓公, 蔡桓公的病不治, 会愈来愈重。
④ 纪昌勤学苦练, 他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⑤病已入蔡桓公骨髓, 扁鹊不逃往秦国, 治不了他的病。
【答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如果;就;因为;所以;即使;也
【知识点】句式衔接;纪昌学射
【解析】【分析】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①分句前后是递进关系。故选“不但……而且…… ”;②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故选“虽然……但是……”;③分句之间是假设关系。故选“如果……就……””④分句前后是因果关系。故选“因为……所以……”⑤分句前后是转折关系。故选“即使……也…… ”
故答案为:①不但、而且;②虽然、但是;③如果、就;④因为、所以;⑤即使、也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6.按课文内容填空
(1)《纪昌学射》选自《 》,相传作者是 ,名 ,思想家和 家。
(2)《扁鹊治病》是 。(A童话 B寓言 C神话)。扁鹊是 时期的名医,他 次要给 治病。
【答案】(1)列子汤问;列子;御寇;寓言文学
(2)C;春秋战国;4;蔡桓公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扁鹊治病
【解析】【分析】(1)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依据题目的要求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1)列子汤问;列子;御寇;寓言文学
(2)C;春秋战国;4;蔡桓公
【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7.翻译下列句子。
(1)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2)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
(3)亚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答案】(1)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我们再谈射箭。
(2)仰面倒下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注视着牵挺练习不眨眼睛。
(3)接着要学会视物才行。要练到看小物体像看大东西一样清晰,看细微的东西像大物体一样容易。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纪昌学射
【解析】【分析】这是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要注意句子中关键性词语,了解句子间隐含的语意关系、有关的指代以及与本句有关的文中的其他信息。翻译力求表达准确为好。
⑴尔:你。不瞬:不眨眼睛。而后:然后。可言射矣再谈射箭。
⑵偃卧:仰面倒下,其妻:他的妻子。以:用。
⑶亚:接着。如:像。视:看。微:小。著:大。
故答案为:⑴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我们再谈射箭。
⑵仰面倒下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注视着牵挺练习不眨眼睛。
⑶接着要学会视物才行。要练到看小物体像看大东西一样清晰,看细微的东西像大物体一样容易。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句的翻译。
二、现代文阅读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又过了十几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蔡桓公觉得(奇异 奇怪),派人去问他:“扁鹊,你这次见了大王,为什么一声不响,就悄悄地跑掉了?”扁鹊解释道:“皮肤病用热水敷烫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请求 要求)给他医治!”
(1)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
觉得 (奇异 奇怪) 不再 (请求 要求)
(2)这是扁鹊第 次看见蔡桓公,他为什么掉头就跑?
(3)联系上下文说说扁鹊几次指出蔡桓公病时,蔡桓公态度的变化。
A皮肤: ;B皮肉之间 ;C肠胃里: 。
(4)《扁鹊治病》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要 。
【答案】(1)奇怪;请求
(2)4;因为扁鹊知道,蔡恒公不肯治病,现在病已经深入骨髓了,名医也无能为力。
(3)不相信;不理睬;非常不高兴
(4)要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不能讳疾忌医
【知识点】语段阅读;扁鹊治病
【解析】【分析】(1)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奇怪: 稀奇特异;不寻常的人或事物;觉得奇异;惊奇。奇异: 奇特,特别。
请求:处于被动地位,希望别人能按自己的意思办。要求:处于主动地位,带有命令似的口吻。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奇怪;请求(2)4;因为扁鹊知道,蔡恒公不肯治病,现在病已经深入骨髓了,名医也无能为力。(3)不相信、不理睬、非常不高兴 (4)要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不能讳疾忌医
【点评】(1)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9.阅读《纪昌学射》,完成问题。
纪昌学箭
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开始练习的时候,飞卫对纪昌说:“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死死盯住织布机的踏板。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锋利的锥尖要刺到眼角了,他的眼睛也不能眨一下。
纪昌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很满意,以为练得差不多了,就再次去拜见飞卫。飞卫对他说:“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你要练到把极小的东西,看得很大,把模糊难辨的东西看得很清楚,那时候再来见我。”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他用一根牛尾毛拴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取得了这样大的进步,纪昌赶紧跑到飞卫那里,报告了这个好消息。飞卫高兴地拍拍他的肩头,说:“你就要成功了!”于是,飞卫开始教他怎样开弓,怎样放箭。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1)写出词语的近义词。
牢牢—
聚精会神—
(2)依照词语“百发百中”的结构形式,写出两个词语。 。
(3)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纪昌学射的过程,这个词语是 ,跟这个词意相反的词语是 。
(4)飞卫为什么先要纪昌练习眼力呢?
(5)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发是什么?
【答案】(1)紧紧;目不转睛
(2)一心一意;一板一眼
(3)持之以恒;半途而废
(4)因为做事要从基本功练起。
(5)学习要持之以恒,刻苦学习才能学友所成。但学习也要采用科学的方法。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牢牢—稳妥;牢固。 聚精会神—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从给出的词语“百发百中”来看,是ABAC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
(3)评价人物精神或品质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5)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紧紧、目不转睛
(2)一心一意、一板一眼
(3)持之以恒、半途而废
(4)因为做事要从基本功练起。
(5)学习要持之以恒,刻苦学习才能学友所成。但学习也要采用科学的方法。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3)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精神或品质。考查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诸葛亮勤奋好学
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非常(克
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受到司马徽的赏识,就连司马徽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的少年。
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但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记时,司马徽便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
订)时喂食。诸葛亮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便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这该怎么办才好呢 忽然,诸葛亮(铃 灵)机一动,考虑到“若把公鸡鸣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
于是在随后的日子里,适逢上学时就(带 戴)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过了一段日子,司马先生很是感到奇怪,为什么鸡不按时叫了呢
经过细心观(察 查),才发现诸葛亮在鸡快叫时给鸡喂食。先生开始很生气,但不久还是被诸葛亮的好学精神所感动,对他更关心、更器重,对他的教育也就更毫无保留了,而诸葛亮也就更勤奋了。通过诸葛亮自己的努力,他终于成为了一个上知天文,下识地理的饱学之人。
(1)从文章括号中选择正确的字。
(2)请写出形容人勤奋好学的成语。 、 、
(3)下列选项对短文内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诸葛亮学习非常刻苦,爱动脑筋。
B.诸葛亮为了学到更多知识,想办法延长先生讲课时间。
C.诸葛亮勤奋好学,先生对他十分器重。
D.司马徽不如他的妻子器重诸葛亮。
(4)少年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
(5)诸葛亮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以聪明、机智而闻名,善于用兵。你知道哪些有关诸葛亮的著名典故,把它们写下来吧。
【答案】(1)刻;定;灵;带;察
(2)学而不厌;牛角挂书;悬梁刺股
(3)D
(4)少年诸葛亮是个学习勤奋、刻苦,爱动脑筋的人。
(5)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空城计。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能力。同音字音同,形、意不同,组词不同。解答时要依据字义注意比较。
(2)本题考查分类掌握成语的能力。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评价人物精神或品质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5)本题考查对有关诸葛亮的著名典故的掌握能力。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
故答案为:(1)刻;定;灵;带;察
(2)学而不厌、牛角挂书、悬梁刺股
(3)D
(4)少年诸葛亮是个学习勤奋、刻苦,爱动脑筋的人。
(5)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空城计。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同音字的掌握,从结构、字义两方面加以区别,然后再选词填空。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4)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精神或品质。
(5)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著名典故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此题会迎刃而解。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