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保密★启用前
期末高频易错题综合检测卷一
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高频易错题
考试分数: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16分)
1.从630里面连续减去( )个6得0。
A.150 B.3780 C.105
2.一杯橙汁,小米喝了半杯后,连杯子称一共重500克。这个杯子装满橙汁时,连杯子称的质量( )。
A.小于1千克 B.正好1千克 C.大于1千克
3.一满杯水连杯重350克,半杯水连杯重250克,一个空杯重( )克。
A.100 B.150 C.200
4.王叔叔每小时能加工80~100个零件,他9小时能加工完900多个零件吗?( )
A.能 B.不能 C.不一定
5.下面的物体( )的质量最接近1千克。
A.10枚1元的硬币 B.100 粒黄豆 C.16只鸡蛋
6.黄金大道路边种着一排银杏树,每相邻两棵之间的距离是6米.小刚从第1棵跑到第30棵,一共跑了( )米.
A.180 B.174 C.186
7.下面图形中,( )不是轴对称图形。
A. B. C.
8.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是( )。
A. B. C.
二、填空题(共16分)
9.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平移”或“旋转”。
电梯的上下运动( );光盘在电脑里的运动( )。
10.在一个长是10分米,宽是8分米的长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分米。
11.小华家离学校750米。早晨上学,从家出发走了300米时发现忘带数学书,立即原路返回,到家拿了数学书后再上学。今天早晨小华上学一共走了( )米。
12.王大伯一面靠墙围了一个长方形养鸡场,长和宽分别是10米和8米,如果用篱笆围,至少要( )米篱笆。
13.明明抓了一把绿豆,数了一下是198粒,如果他连续抓7把,大约能抓粒。
14.根据“每本练习本的价钱”和“买的本数”,可以求出( )。根据“一共挖的米数”和挖的天数”,可以求出( )。
15.如图,长方形表示78,那么涂色部分表示( )。
16.220×5的积的末尾有( )个0;125×8的积的末尾有( )0。
三、判断题(共8分)
17.9千克棉花比9千克铁轻。( )
18.喜、工、中、田、日。左边这些汉字都是轴对称图形。( )
19.一篇文章有900多字。张叔叔每分钟打个字,9分钟可以打完这篇文章。( )
20.下面两图中,图甲的周长等于图乙的周长。( )
四、计算题(共18分)
21.(12分)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
*
22.(6分)求下面图形的周长。
五、作图题(共6分)
23.(6分)下面每个方格都是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画出一个长方形,使它的周长是20厘米。
六、解答题(共36分)
24.(6分)阿姨用一块布的做上衣,做裤子。
(1)做一套衣服共用去这块布的几分之几?
(2)请先画图表示剩下的布。为了不浪费布料,剩下的布还可以干什么呢?请你给阿姨一个合理的建议。
25.(6分)3月23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实验小学四年级全体学生观看了直播。请你根据下面线段图中的信息,先写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解答。
条件:
问题:
解答:
26.(6分)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一辆汽车行驶了5小时从甲地到乙地。照这样的速度,这辆汽车继续行驶3小时就到达丙地。甲、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7.(6分)王伯伯准备一面靠墙用篱笆围一个宽6米,长是宽的2倍的长方形羊圈,则王伯伯最长需要多少米的篱笆?最短需要多少米的篱笆?
28.(6分)王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4盒铅笔,每盒24支。每个小朋友发一支后,还剩8支。
(1)王老师一共准备了多少支铅笔?
(2)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29.(6分)一个修路队要修800米的路,已经工作了3天,平均每天修180米,还有多少米没有修?
参考答案
1.C
【分析】从630里面连续减去几个6,结果是0,就是求630里面有几个6,用除法计算。
【详解】630÷6=105(个)
从630里面连续减去105个6得0。
故答案为:C
2.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一个杯子与半杯橙汁的质量是500克,则两个杯子与整杯橙汁的质量是1000克,即1千克。这个杯子装满橙汁后,是一个杯子与整杯橙汁的质量,要比两个杯子与整杯橙汁的质量小,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两个杯子与整杯橙汁的质量:500×2=1000(克)=1(千克),一个杯子与整杯橙汁的质量小于两个杯子与整杯橙汁的质量,所以这个杯子装满橙汁时的质量小于1千克。
故答案为:A
3.B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一满杯水连杯的重量减去半杯水连杯的重量,求出半杯水的重量,再用半杯水连杯的重量减去半杯水的重量,即可求出空杯的重量;据此解答。
【详解】250-(350-250)
=250-100
=150(克)
所以一个空杯重150克。
故答案为:B
4.B
【分析】由题意可得,按照王叔叔每小时最多能加工100个零件算,9小时可以加工:100×9=900(个),最后再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100×9=900(个),即最多加工900个,不可能完成900多个。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了乘法的应用,关键是按照每小时最多加工的个数计算。
5.C
【分析】1千克=1000克
A.1枚硬币大约重9克,那么10枚硬币的重量是9的10倍;
B.黄豆比较小,100粒黄豆不足100克;
C.16只鸡蛋的重量相对比较重,大概重1000克。
【详解】A.10枚1元的硬币大约重90克;
B.100 粒黄豆大约重50克;
C.16只鸡蛋大约重1千克;
故答案为:C
【点睛】根据所学对所学重量单位大小的理解来解答,关键是知道1千克大概有多重。
6.B
【详解】由题意可知,从第一棵树到第30棵树之间有30﹣1=29个间隔,所以小刚共跑了29个6米,列式解答即可.
6×(30﹣1)
=6×29
=174(米)
答:一共跑了174米.
故选:B.
【点晴】此题属于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在解答时,运用了下列关系式:路长=每段长×(棵数﹣1).
7.C
【分析】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对称轴就是折痕所在的直线,据此解答。
【详解】据分析,A和B都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图形的判定,熟练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C
【分析】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据此选择。
【详解】A.没有将圆平均分成4份;
B.把五边形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1份,即;
C.把正方形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2份,也可以看成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即=。
故答案为:C
【点睛】分数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1份或几份。
9. 平移 旋转
【分析】根据平移和旋转的判断方法: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直线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旋转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可据此进行判断。
【详解】①电梯是上下运动,所以是平移运动。
②光盘是绕着其中心转动,所以是旋转运动。
【点睛】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而形状、大小不变。区别在于,平移时物体沿直线运动,本身方向不发生改变;旋转是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运动,本身方向发生了变化。
10.8
【分析】已知正方形四条边相等,要在一个长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则长方形最短的一条边为正方形边长,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如分析可得,该正方形的边长为长方形的宽,为8分米。
【点睛】本题考查长方形与正方形之间的关系,重点考查正方形的性质。
11.1350
【分析】早晨上学,从家出发走了300米时发现忘带数学书,立即原路返回,那么比平时多走了(300+300)的路程,再加上750米,即今天早晨小华上学一共走了的路程。
【详解】300+300+750
=600+750
=1350(米)
今天早晨小华上学一共走了1350米。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比平时多走的路程加上750,等于今天早晨小华上学一共走的路程。
12.26
【分析】根据题意,有两种围法。方法一:长边靠墙,则需要篱笆的长度等于一条长加上两条宽;
方法二:宽边靠墙,则需要篱笆的长度等于一条宽加上两条长;据此分别代入数据计算,再作比较即可得解。
【详解】方法一:长边靠墙。
10+8×2
=10+16
=26(米)
方法二:宽边靠墙。
10×2+8
=20+8
=28(米)
26<28
所以至少要26米篱笆。
【点睛】此题不能直接套用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出所围养鸡场的靠墙的长度。
13.1400
【分析】把一把绿豆的粒数看作整百数,乘抓的把数即可解答。
【详解】198×7
≈200×7
=1400(粒)
明明抓了一把绿豆,数了一下是198粒,如果他连续抓7把,大约能抓1400粒。
14. 总钱数 每天挖的米数
【分析】根据题意“每本练习本的价钱”和“买的本数”的积可以求出总钱数;“一共挖的米数”除以“挖的天数”可以求出每天挖的米数,可据此进行解答。
【详解】①根据“每本练习本的价钱”和“买的本数”,可以求出总钱数;
②根据“一共挖的米数”和挖的天数”,可以求出每天挖的米数。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乘法和除法的意义,什么时候用乘法,什么时候用除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5.13
【分析】根据图意,把长方形分了5个相等的大三角形,图左和图右两个小三角形正好可以组成一个大三角形,故图中有6个相等的大三角形,涂色部分表示这6个大三角形中的1个,故涂色部分是这个长方形的。
【详解】78÷6=13;故涂色部分表示13。
【点睛】明确涂色部分占长方形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 2 3
【分析】由题意可得,先分别计算出各算式的结果,再填空。
【详解】220×5=1100
积的末尾有2个0;
125×8=1000
积的末尾有3个0。
【点睛】此题考查了乘法的应用,关键是先算出各算式的结果即可。
17.×
【分析】9千克=9千克,依此判断。
【详解】9千克棉花和9千克铁一样重。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对千克的认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
【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即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都能完全重合,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据此即可进行解答。
【详解】喜、工、中、田、日左边这些汉字都是轴对称图形;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轴对称图形意义的灵活运用。
19.×
【分析】张叔叔每分钟打个字,按最快速度计算,每分钟打100个字,9分钟一共可打9×100个字,再与900多作比较即可。
【详解】(个)
900小于900多
9分钟不可以打完这篇文章,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熟悉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0.×
【分析】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周长。甲的周长是图中红色线段的长度和,乙的周长是图中红色线段的长度和,比较甲和乙的周长即可。
【详解】下面两图中,图甲的周长大于图乙的周长。
故答案为:×
【点睛】熟记周长定义并灵活运用是解题关键。
21.702;2080;78
1854;292;105……5
【分析】三位数乘一位数,把一位数分别与三位数的个位、十位、百位数字相乘;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的首位数字小于除数,商的首位在十位上,被除数的首位数字大于或等于除数,商的首位在百位上。
【详解】702 2080 *78
验算:
1854 292 *105……5
验算:
22.28分米;40厘米;27米
【分析】(1)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3)三角形的周长等于三边之和,据此计算。
【详解】(1)7×4=28(分米)
(2)(12+8)×2
=20×2
=40(厘米)
(3)13+9+5
=22+5
=27(米)
23.见详解
【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20÷2=10(厘米),10=8+2,据此画一个长为8厘米、宽为2厘米的长方形即可。
【详解】作图如下:
(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应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24.(1)
(2)画图见详解
建议:用剩下的布料再做一件上衣。
【分析】(1)用加上,求出做一套衣服共用去这块布的几分之几;
(2)把一块布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3份用来做上衣,其中的4份用来做裤子,据此涂色表示、,没有涂色的有10-3-4=3(份),所以还可以做一件上衣。
【详解】(1)+=
答:做一套衣服共用去这块布的。
(2)
1-=
还剩这块布的,建议:用剩下的布料再做一件上衣。
【点睛】本题重点考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时,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5.条件:男生比女生多26人,男生和女生共208人。
问题:女生和男生分别有多少人?
解答:女生有91人,男生有117人。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男生比女生多26人,用总人数减去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求出2个女生的人数,再除以2,即可求出女生人数。用女生人数加上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求出男生人数。
【详解】条件:男生比女生多26人,男生和女生共208人。
问题:女生和男生分别有多少人?
解答:
(208-26)÷2
=182÷2
=91(人)
91+26=117(人)
答:女生有91人,男生有117人。
【点睛】本题考查和差问题,即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与它们的差,求大、小两个数的问题。解答方法:小数=(和-差)÷2,大数=和-小数=小数+差。
26.480千米
【分析】用300除以5,求出这辆汽车行驶的速度;再用求出的速度乘3,求出这辆汽车行驶3小时的路程;最后用行驶3小时的路程加上300,求出甲、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详解】300÷5=60(千米)
60×3=180(千米)
180+300=480(千米)
答:甲、丙两地相距480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行程问题,熟练掌握速度×时间=路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7.最长30米;最短24米
【分析】王伯伯围成的长方形羊圈的长是(6×2=12)米。如果长边靠墙,如图:,篱笆长度是长方形的2个宽的长度和1个长边的长度和。如果宽边靠墙,如图: ,篱笆长度是长方形的2个长边的长度和1个宽边的长度和。
【详解】6×2+12
=12+12
=24(米)
12×2+6
=24+6
=30(米)
答:王伯伯最长需要30米的篱笆,最短需要24米的篱笆。
【点睛】熟记长方形周长公式并灵活运用是解题关键。
28.(1)96支
(2)88个
【分析】(1)已知王老师准备了4盒铅笔,每盒24支,用4×24即可算出王老师一共准备了多少支铅笔。
(2)每个小朋友发一支后,还剩8支。用王老师准备的铅笔总数减去8求出有多少小朋友。
【详解】(1)4×24=96(支)
答:王老师一共准备了96支铅笔。
(2)96-8=88(个)
答:一共有88个小朋友。
29.260米
【分析】先求出已经修了多少米,再用要修的米数减去已修的米数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列式得:
已修:180×3=540(米)
未修:800-540=260(米)
答:还有260米没有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