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电磁波和无线电通信--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下同步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6.2电磁波和无线电通信--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下同步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08.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2-19 16:0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6.2 电磁波和无线电通信
麦克斯韦
麦克斯韦方程组
麦克斯韦创建了电磁场理论,最早预测了电磁波的存在。
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是所有现代电工学的基础,如同
牛顿运动定律在力学中的地位一样。
一、电磁波的发现
一、电磁波的发现
赫兹最早通过实验证实了
电磁波的存在。
马可尼发现更多电磁波,并证明
光也属于电磁波。
二、电磁波的产生
1、电磁波的的产生与电磁场有关,电磁波存在于变化的电流或变化的磁场周围。
三、电磁波的基本概念
1、电磁波是一种波,电磁波可在真空中传播,不需要介质。
2、速度:C=λf = 3×108 m/s
(λ是指波长, f是指频率)。
3、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常用的还有千赫(KHz) 、兆赫( MHz)。
4、电磁波是一种物质,也具有能量。
电磁波家族
无线电波的波段分布(根据:波长/频率)
微波
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
短波(天波)
问题讨论:
为什么不同波段的无线电
电波采用不同的传播方式
长波(地波)
长波容易被电离层吸收;
短波容易被电离层反射;
微波直线传播,容易穿过电离层。
四、电磁波传递声音和图像信号的原理
先将信号载在电磁波上,再把载有信号的电磁波发射出去,到达接收处设法从电磁波上把信号分离出来。
类比:(电磁波发射——汽车运货)
“货物”——要传送的声音、图象等讯号
“汽车”——振荡器产生的高频交变电流(电磁波)
“装货”的过程——调制过程
“卸货”的过程——解调过程
把信息加到载波上,使载波随信号而改变叫调制。
使高频载波的振幅随信号而改变叫做调幅(AM)
使高频载波的频率随信号而改变叫做调频(FM)
调幅广播(AM):中波和短波波段;
调频广播(FM):微波(甚高频和超高频波段)
发射过程:
调制
调频
调幅
信号的调制过程:
(振荡器,话筒,摄像机,调制器,发射天线)
调幅波的形成:
待传递
的信号
高频载
波信号
高频调
幅信号
+

调频波的形成:
待传递
的信号
高频载
波信号
高频调
频信号
+

接收过程:
3)检波:从接收到的高频信号电流中“检”出所携带的信号(音频电流和视频电流),叫做检波,它是调制的逆过程,因此也叫解调。
1)天线接收到的各种频率的电磁波,并把它变成高频电流。
2)调谐器把各种频率的高频电流中选出某一频率的高频电流,送入检波器(解调器),该过程称为“选台”。
调幅信号的解调过程
信号
调制
振荡电流
发射
调谐电路
解调
输出
无线电波发射和接受流程图
无线电波的发射
无线电波的接收
载波电流信号
待传信号
调制后的
电流信号
电磁波形式传递
转化回电
流信号
解调出待
传信号
通信卫星、地面
上的基站都是微
波通信的中继站,
能够扩大通信范
围。尤其是微波
通信,需要中继
站帮助传播。
电磁波练习
1.当空间中存在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时,就会产生电磁波。
2.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______m/s,这个速度与______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3.频率的基本单位是Hz,1MHz=______kHz=______Hz。
变化的电流
变化的磁场
3×108

103
106
4.关于移动电话,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移动电话中的声音信号是靠导线中的电流来传递的
B.移动电话中的声音信号是靠空间的电磁波来传递的
C.移动电话机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收台
D.移动电话间的通话要靠基地台转接
A
5.从广播电台发射出去的电磁波是 ( )
A.振荡器产生的高频电磁波
B.随声音变化的低频电磁波
C.经声音信号调制的高频电磁波
D.经图像信号调制的高频电磁波
6.用收音机收听无线电广播时,收音机中承担选台工作的是 ( )
A.接收天线 B.调谐器 C.检波器 D.扬声器
C
B
8.收音机“收音”的顺序正确的是 ( )
A.调谐——检波——接收天线——喇叭
B.调谐——接收天线——检波——喇叭
C.接收天线——调谐——检波——喇叭
D.接收天线——检波——调谐——喇叭
7.调制器的作用是 ( )
A.把声音信号变为电信号 B.能接收电磁波
C.能制造电磁波 D.把电信号加到高频振荡电流上
9.日光灯启动时,在旁边的半导体收音机中会听到“喀喀”声音,关于其原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日光灯启动器相当于电台,收音机是接收装置
B.日光灯启动时向外发射电磁波,被收音机接收后发出“喀喀”声
C.日光灯启动时,电路中电流迅速变化在周围产生电磁波
D.收音机是一个电台,日光灯启动器是接收装置
D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