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第2课时 
1.经历从图象中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变量之间的关系.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图象上的点所表示的意义. 
3.能从图象中获取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感受几何直观的作用,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 
1、上节课我们学了哪种方法来表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图象法,即用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 
2、图象法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有什么特点? 
它的特点是非常直观,通过结合横纵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我们能够很直观的感受到数据的意义. 
下表所列为一商店薄利多销的情况,某种商品的原价为450元,随着降价的幅度变化,日销量(单位:件)随之发生变化: 
降价(元) 
5 
10 
15 
20 
25 
30 
30 
日销量(件) 
718 
787 
845 
895 
937 
973 
1000 
在这个表中反映了  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是自变量,    是因变量. 
2 
每件商品的降价 
日销量 
1.列表法 
某出租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若 t 小时行驶 S 千米,则自变量是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s 与 t 的关系式是_________. 
行驶时间 
行驶路程 
S = 60t 
2.关系式法 
3.图象法(曲线型图象) 
下图表示了某港口某日从0时到6时水深变化的情况. 
(1)大约什么时刻港口的水最深?约是多少? 
0 
5 
6 
4 
3 
2 
1 
1 
2 
3 
4 
8 
7 
6 
5 
水深/米 
时间/时 
A 
(2)A点表示什么? 
(3)说说这个港口从0时到6时的水位是怎样变化的? 
用折线型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每一辆汽车上都有一个时速表用来指示汽车当时的速度. 你知道现在汽车的速度是多少吗? 
约为50km/h 
下面三个图分别表示了汽车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根据图象: 
表示汽车是在匀速运动的是_____ 
表示汽车是在加速运动的是______ 
表示汽车是在减速运动的是______ 
A 
B 
C 
t 
t 
v 
v 
v 
o 
o 
o 
A 
B 
C 
 t 
 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速度往往是变化的,下面的图象表示一辆汽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0 
4 
8 
12 
16 
20 
24 
90 
60 
30 
时间/分 
速度/(km/h) 
(1)汽车从出发到最后停止共经过了   时间.它的最高时速是      . 
(2)汽车在         时间段保持匀速行驶.时速分别是      和      . 
90千米/时 
24分 
2至6分和18至22分 
30千米/时 
90千米/时 
0 
4 
8 
12 
16 
20 
24 
90 
60 
30 
时间/分 
速度/(千米/时) 
(3)出发后8分到10分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情况? 
0 
4 
8 
12 
16 
20 
24 
90 
60 
30 
时间/分 
速度/(km/h) 
遇到红灯 
(4)用自己的语言大致描述这辆汽车的行驶情况. 
先加速行驶至30千米/小时,然后匀速行驶,再减速行驶至0千米/小时,然后停车休息2分钟,然后加速行驶至90千米/小时,然后匀速行驶,再减速行驶至0千米/小时 
如何判断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0 
4 
8 
12 
16 
20 
24 
90 
60 
30 
时间/分 
速度/(km/h) 
从左往右若图象上升,表明速度在增大; 
若图象下降,表明速度减小; 
若图象与横轴平行;则表明速度保持不变. 
根据图象读取信息时要注意: 
(1)横轴和纵轴的意义. 
(2)对于某个具体点,可向横、纵轴作垂线,从而求得具体的值; 
(3)在实际问题中,要注意图象与横、纵轴的交点代表的实际意义.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有时随着自变量的变化,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反映在图象上就是分段图象. 
加速 
速度v 
时间t 
速度v 
时间t 
减速 
速度v 
时间t 
匀速 
速度v 
时间t 
停止 
速度v 
时间t 
减速 
加速 
0 
0 
0 
0 
0 
变化速率相同 
变化速率不同 
速度v 
时间t 
0 
探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例1.一辆公共汽车从车站开出,加速行驶一段后开始匀速行驶.汽车到达下一个车站,乘客上下车后汽车开始加速,一段时间后又开始匀速行驶.下面的那一幅图可以近似地刻画出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变化情况? 
时间 
时间 
时间 
速度 
速度 
0 
时间 
0 
0 
0 
速度 
速度 
A 
B 
C 
D 
(B) 
例2.某年初,我国西南部分省市遭遇了严重干旱.某水库的蓄水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干旱持续时间 t(天)与蓄水量V(万立方米)的变化情况如图,根据图象回答问题: 
(1)这个图象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图象反映了干旱持续时间与水库蓄水量之间的关系. 
(2)根据图象填表: 
(3)当t取0至60天之间的任一值时,对应几个V值? 
(4)写出V和t之间的关系式? 
干旱持续时间t/天 
0 
10 
20 
30 
40 
50 
60 
蓄水量V/万立方米 
? 
? 
? 
? 
? 
? 
? 
解:(2)填表如下: 
  
(3)当t取0至60天之间的任一值时,对应着一个V值. 
(4)根据图象可知,该水库初始蓄水量为1 200万立方米,干旱每持续10天,蓄水量相应减少200万立方米,所以V和t之间的关系式为V=1 200- =-20t+1 200(0≤t≤60).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干旱持续时间t/天2 
0 
10 
20 
30 
40 
50 
60 
蓄水量V/万立方米 
1 200 
1 000 
800 
600 
400 
200 
0 
做一做:星期天,玲玲骑自行车到郊外游玩,她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玲玲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花了多少时间?离家多远? 
(2)她何时开始第一次休息?休息了多 
长时间? 
解:观察图象可知:玲玲到离家最远的地方花了3小时,此时离家30千米; 
10点半时开始第一次休息,休息了半小时; 
(3)她骑车速度最快是在什么时候?车速是多少? 
解:玲玲郊游过程中, 
9时~10时,速度为1010?9=10(千米/时); 
10时~10时30分,速度约为17.5?1010.5?10=15(千米/时); 
10时30分~11时,速度为0; 
11时~12时,速度为30?17.512?11=12.5(千米/时); 
12时~13时,速度为0; 
13时~15时,速度为3015?13=15(千米/时); 
可见骑行最快有两段时间:10时~10时30分;13时~15时.两段时间的速度都是15千米/时. 
? 
(4)玲玲全程骑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李明骑车上学,一开始以某一速度行进,途中车子发生故障,只好停下来修车,车修好后,因怕耽误上学时间,于是加快马加鞭车速,在下图中给出的示意图中(s为距离,t为时间)符合以上情况的是 ( ) 
O 
B 
s 
t 
O 
A 
s 
t 
O 
D 
s 
t 
O 
C 
s 
t 
D 
2. 如图. 
(1)小明离开家去图书 
馆每小时行驶________km, 
用了________min; 
(2)他在图书馆用去________min; 
(3)小明从图书馆返回家中的速度是每小时________km,用了________min. 
8 
30 
60 
12 
20 
3.如图,折线图描述了某地某日的气温变化情况,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4:00气温最低   B.6:00气温为24 ℃ 
C.14:00气温最高   D.气温是30 ℃的时刻为16:00 
4. 小华骑电动车从家出发去西安交大,当他骑了一段路时,想起要买一本书,于是原路返回刚经过的新华书店,买到书后继续前往交大,如图3-25-5是他离家的距离 
与时间的关系示意图, 
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回答下列问题: 
(1)小华家离西安交大的距离是多少? 
(2)买到书后,小华从新华书店去西安交大骑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本次去西安交大途中,小华一共行驶了多少米? 
解:(1)根据图象可知,小华家离西安交大的距离是4 800 m. 
(2)小华从新华书店去西安交大骑车的平均速度为(4 800-3 000)÷(28-24)=450(m/min). 
(3)根据图象,小华一共行驶了4 000+(4 000-3 000)+(4 800-3 000)=6 800(m). 
5.端午节至,甲、乙两队举行了一年一度的赛龙舟比赛,两队在比赛时的路程s(米)与时间t(分钟)之间的图象如图所示,请你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这次龙舟赛的全程是多少米?哪队先到达终点? 
(2)求乙与甲相遇时乙的速度. 
1.一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象法来表示。它形象、直观,便于探索趋势。 
2.学会分析图象,要从图象中获得信息并有条理地用语言表达出来。 
3.在观察图象时要注意它两轴上的名称与单位。 
习题3.4 
第3、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