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竹影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14 21:3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丰子恺教学目标
1、 反复诵读课文,体会天真烂漫的童心童趣。
2、 反复阅读品味文中优美的景物及人物描写的句子。
3、 了解一些中国画的知识,激发对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 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领会艺术和美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
2、 学习景物及人物描写的方法。
猜谜语
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头,灯前月下跟你走,就是从来不开口。 ——影子作者介绍:
丰子恺(1898—1975),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喜爱。丰子恺的散文,在我国新文学史上也有较大的影响。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甘美的回忆》《艺术趣味》《率真集》等。 整体感知
1、读读写写
撇开   蘸水   惬意

朱砂 水门汀 口头禅
参差不齐 丰硕 piě zhàn qiè

shā tīng chán

cēncī shuò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本文以几个少年月下描竹影的游戏,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获得了艺术美的发现。(主旨)表现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3、中国画和西洋画有什么不同?中国画重神似、神韵;西洋画重形似、写实。
颜色方面:中国画以墨和朱砂为颜料。西洋画则以事
物的本来颜色为颜色。
请同学再读课文,在读中思考
1、在文中划下你喜欢的语句。
2、“我”和小伙伴在乘凉时有哪些发现?
3、 文中写了“我”和小伙伴哪些活动?
4、文章以写什么为重点?
乘凉的发现:
天色的变化
院里的光影
影子
我们眼中的月亮
月亮底下头上冒的烟气
在水门汀上描影
像脱版的印刷
看天
看景
看人影
描人影
看竹影
描竹影
(童心童趣) 本文中除了写人物活动外,还涉及哪一方面的内容?作者在本文中究竟要表现什么样的中心? 本文表现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三、问题探究 课文写“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看竹影,充满童趣,你觉得哪些描写最为生动,为什么?1、“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那光一跳一跳地沉下,非常微弱,但又迅速而不可挽救”。
写红光的消失充满动感,符合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 2、“原来月亮已在东天的竹叶中间放出她的清光,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

用色彩的暖色和寒色来描写日光和月光给人的感受,用音乐的长音阶和短音阶来比喻由日光到月光的变化。 3、门口一个黑影出现,好像一只立起的青蛙,向我们跳将过去。
把人影比作青蛙,充满童趣。研读探究
1、天真烂漫的好奇心和童心是孩子的天性。文中哪些描写生动地展现了童真童趣? 有趣的发现:①细看月光下的人影,头上有烟气。②水门汀上的竹影像中国画。天真烂漫的行为:画人影,画竹影。文中景色描写和人物描写也充满童真童趣。2、文中有不少精彩的写景,写人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一下它的好处。(1)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
(2) 看见那光一跳一跳地沉下去,非常细微,担忧非常迅速而不可挽救。
(3) 竹叶的摇动把她切成许多不规则的小块,闪烁地映入我们的眼中。
(4) 门口一个黑影出现,好像一只立起的青蛙,向我们跳将过来。
(5) 他从身边摸出一枝半寸长的铅笔来,在水门汀上热心地描写自己的影。
(6) 华明难为情似的站了起来,把拿木炭的手藏在背后。
生动形象,充满童真童趣。 当爸爸走出来的时候,华明为什么会难为情? 因为害怕爸爸责备他弄脏了我家的水门汀。 爸爸看见华明难为情,是怎样解围?华明又怎样? 爸爸立刻对他说:“谁想出来的?这画法真好玩呢!我也来描几瓣看。”华明放心了,也更高兴了。3、文中描写父亲的地方有几处?从中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1)第3小节:忽然一个大人的声音在我们头上慢慢地响出来:“这是管夫人的!”……他明明是来得很久了。——父亲早就来了,却耐心地在一旁观察孩子的作为,在合适的时机参与话题,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引导孩子。(2)第3小节:爸爸似乎很理解他的意思,立刻对着他说道:“谁想出来的?这画法真好玩呢!我也来描几瓣看。”——能细心体察孩子的心情,并为他们解围,这真是难能可贵的长者风度。总结:爸爸和蔼可亲,不仅精通艺术更精通教育,尊重孩子的兴趣,从兴趣中进行引导。 爸爸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爸爸是领路人,他给孩子们讲了一番中国画的艺术特征。因势利导地给孩子们上了一堂艺术入门课。五、归纳总结丰子恺的《竹影》是以几个少年描描画画的游戏,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文章写“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亮看人影看竹影,充满儿童情趣。爸爸因势利导,从孩子的游戏引入中国画的艺术教育。文章以小见大,既从游戏中得到艺术的熏陶,又给家长们上了如何尊重孩子,引导孩子的一课。
生活中许多看似平凡微小的事情,但却可以让我们的文章生动有趣,真实感人,稍加提炼,也同样可以寓意深刻,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