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期末训练题附答案
人教版(五四学制)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一、选择题。(16题)
1、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的读法,错误的是 ( )
A.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B.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体积的磷和5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C.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气分子结合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2、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克) 24.5 5 0.1 0.4
反应后的质量(克) 0 5 15 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是反应物 B.丁是催化剂
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x=10
3、利用催化剂可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如图所示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
B.生成物丙和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C.生成物丙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丁分子个数比为1:1
4、下列微粒模型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
5、在反应A+3B2C+2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 g 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 g D,则生成C的质量为( )
A.9.6 g B.8.8 g C.6.8 g D.2.4 g
6、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氧化物都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B. 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 所以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是碳元素
C. 置换反应必须有单质参与,有单质参与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D. 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就一定是由原子构成
7、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S+O2SO2,从这个化学方程式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该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氧气
C.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硫和氧气
D.该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是点燃
8、在①Cu、Mg、S、HgO;②CO2、CuSO4、P2O5、H2O;③液氧、糖水石灰水、空气;三组物质中,各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组内其它物质不同,这三种物质分别是( )
A.Cu、P2O5、糖水 B.HgO、CuSO4、液氧
C.S、CuSO4、液氧 D.Mg、H2O、空气
9、将洁厕灵和“84消毒液”同时使用,则会发生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生成的有毒气体是ClO
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属于氧化物的有2种
C.生成的有毒气体是Cl2
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10、为防止硝酸厂产生的氮氧化物污染环境,通常用NaOH溶液吸收这些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NOχ+2NaOH=2NaNO2+H2O,方程式中χ的值是( )
A. 1 B. 2 C. 3 D. 5
11、工业上利用下列反应制取金属Hg:4HgS+4CaO=4Hg+3X+CaSO4。该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 )
A.CaS B.SO2 C.CaSO3 D.CaSO3
12、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C.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是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13、用甲烷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制取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C.该反应中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有三种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
14、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12g 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 C和2g D,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
A. 18 g B. 8 g C. 28 g D. 30 g
15、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化学反应的快慢
C.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D.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质量
16、将ag铁和碳的混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灼烧,冷却,称量,发现剩余固体的质量仍为ag,该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
A.30.0% B.22.2% C.27.6% D.10.3%
二、填空题。
17、(1)在A+B===C+D的反应中,如果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为3∶5。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和为160 g,则生成D的质量为 g。
(2)在化学反应3A+2B===2C+3D中,A、B、C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27、16、19,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18、以化合价位纵坐标,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如图为硫的价类图,请分析该图后填空:
(1)E点表示的是二氧化硫,写出它的一条物理性质 ;
(2)如图中可表示K2SO4,这种盐的点是 (填字母);
(3)A点表示的物质类别是 ;
(4)写出由B点表示的化合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9、下列物质:①氢气②硫磺③二氧化碳④液氧⑤氯化钾⑥矿泉水⑦空气⑧四氧化三铁⑨石灰水⑩铜丝 铁粉 水(以下空格填序号)
(1)属于混合物 ;
(2)属于纯净物 ;
(3)属于化合物 ;
(4)属于氧化物 ;
(5)属于单质 。
20、质量守恒定律是一条重要规律,请利用该规律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 (填字母编号)。
A.分子数目 B.元素种类
C.物质种类 D.物质总质量
(2)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只考虑氧气参加反应),若固体质量变化用如图表示,则m2与m1之差表示 的质量。
21、观察、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对于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
2Mg+O22MgO 2H2+O22H2O 2CO+O22CO2
(1)通过比较,发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点,请你写出其中的两点:
① ;
② 。
(2)以上化学方程式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请你写出一点,其中一个与另外两个的不同之处: 。
三、实验题。
22、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甲、乙、丙三位同学各做了一个实验。
(1)甲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木炭和坩埚的总质量m g;其燃烧后灰烬和坩埚的总质量为n g。m和n的关系为:m________n(填“<”“>”或“=”)。
(2)乙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光亮的铁钉的质量为x g;其生锈后的质量为y g。x和y的关系为:x________y(填“<”“>”或“=”)。
(3)丙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锌、硫酸铜溶液和烧杯的总质量为a g;其反应后的混合物和烧杯的总质量为b g。a与b的关系为:a________b(填“<”“>”或“=”)。
(4)通过对三个实验的分析,你认为用有气体参加和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判定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和生成物总质量是否相等
23、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和收集实验,请回答:
(1)图中仪器名称②_____。
(2)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目的是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
(3)若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还需要用到_____(填药品名称),能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固体剩余物代替该物质_____(填“能”或“否”)。
(4)用A,D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当气泡_____ 再开始收集。实验完毕后应先_____再_____,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用_____ 。
(5)若用装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从_____处导管进入(填“b”或“c”)。
(6)若用收集的氧气做铁丝燃烧实验,要在集气瓶底装一些水或铺一层沙目的是_____ 。
四、计算类综合题。
24、甲醇是一种剧毒的、具有酒精气味的液体.现把一定量的甲醇与4.4克氧气混合于一个密封容器内,引燃发生如下反应:8CH3OH+x O2═m CO2+n CO+16H2O.当反应物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后,降至常温常压下、容器内余下的液体为3.6克。求:
(1)系数m与n的和 ,系数x 的值。
(2)该反应生成CO2的质量 克。(精确到0.1)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期末训练题附答案
人教版(五四学制)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一、选择题。(16题)
1、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的读法,错误的是 ( )
A.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B.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体积的磷和5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C.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气分子结合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答案】B
2、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克) 24.5 5 0.1 0.4
反应后的质量(克) 0 5 15 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是反应物 B.丁是催化剂
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x=10
【答案】D
3、利用催化剂可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如图所示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
B.生成物丙和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C.生成物丙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丁分子个数比为1:1
【答案】C
4、下列微粒模型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
【答案】C
5、在反应A+3B2C+2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 g 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 g D,则生成C的质量为( )
A.9.6 g B.8.8 g C.6.8 g D.2.4 g
【答案】B
6、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氧化物都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B. 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 所以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是碳元素
C. 置换反应必须有单质参与,有单质参与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D. 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就一定是由原子构成
【答案】B
7、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S+O2SO2,从这个化学方程式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该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氧气
C.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硫和氧气
D.该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是点燃
【答案】B
8、在①Cu、Mg、S、HgO;②CO2、CuSO4、P2O5、H2O;③液氧、糖水石灰水、空气;三组物质中,各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组内其它物质不同,这三种物质分别是( )
A.Cu、P2O5、糖水 B.HgO、CuSO4、液氧
C.S、CuSO4、液氧 D.Mg、H2O、空气
【答案】B
9、将洁厕灵和“84消毒液”同时使用,则会发生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生成的有毒气体是ClO
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属于氧化物的有2种
C.生成的有毒气体是Cl2
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答案】C
10、为防止硝酸厂产生的氮氧化物污染环境,通常用NaOH溶液吸收这些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NOχ+2NaOH=2NaNO2+H2O,方程式中χ的值是( )
A. 1 B. 2 C. 3 D. 5
【答案】B
11、工业上利用下列反应制取金属Hg:4HgS+4CaO=4Hg+3X+CaSO4。该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 )
A.CaS B.SO2 C.CaSO3 D.CaSO3
【答案】A
12、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C.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是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答案】B
13、用甲烷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制取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C.该反应中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有三种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
【答案】D
14、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12g 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 C和2g D,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
A. 18 g B. 8 g C. 28 g D. 30 g
【答案】A
15、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化学反应的快慢
C.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D.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质量
【答案】B
16、将ag铁和碳的混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灼烧,冷却,称量,发现剩余固体的质量仍为ag,该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
A.30.0% B.22.2% C.27.6% D.10.3%
【答案】C
二、填空题。
17、(1)在A+B===C+D的反应中,如果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为3∶5。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和为160 g,则生成D的质量为 g。
(2)在化学反应3A+2B===2C+3D中,A、B、C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27、16、19,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答案】100 25
18、以化合价位纵坐标,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如图为硫的价类图,请分析该图后填空:
(1)E点表示的是二氧化硫,写出它的一条物理性质 ;
(2)如图中可表示K2SO4,这种盐的点是 (填字母);
(3)A点表示的物质类别是 ;
(4)写出由B点表示的化合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常温下是气体(合理即可); (2)D; (3)单质;
(4)SO3+2NaOH=Na2SO4+H2O
19、下列物质:①氢气②硫磺③二氧化碳④液氧⑤氯化钾⑥矿泉水⑦空气⑧四氧化三铁⑨石灰水⑩铜丝 铁粉 水(以下空格填序号)
(1)属于混合物 ;
(2)属于纯净物 ;
(3)属于化合物 ;
(4)属于氧化物 ;
(5)属于单质 。
【答案】(1)⑥⑦⑨ (2)①②③④⑤⑧⑩
(3)③⑤⑧ (4)③⑧ (5)①②④⑩
20、质量守恒定律是一条重要规律,请利用该规律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 (填字母编号)。
A.分子数目 B.元素种类
C.物质种类 D.物质总质量
(2)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只考虑氧气参加反应),若固体质量变化用如图表示,则m2与m1之差表示 的质量。
【答案】C (2)参加反应的氧气。
21、观察、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对于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
2Mg+O22MgO 2H2+O22H2O 2CO+O22CO2
(1)通过比较,发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点,请你写出其中的两点:
① ;
② 。
(2)以上化学方程式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请你写出一点,其中一个与另外两个的不同之处: 。
,【答案】(1)反应条件都是点燃 都是化合反应
(2)Mg与O2反应是固体与气体间的反应,另外两个是气体与气体间的反应等(合理答案均可)。
三、实验题。
22、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甲、乙、丙三位同学各做了一个实验。
(1)甲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木炭和坩埚的总质量m g;其燃烧后灰烬和坩埚的总质量为n g。m和n的关系为:m________n(填“<”“>”或“=”)。
(2)乙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光亮的铁钉的质量为x g;其生锈后的质量为y g。x和y的关系为:x________y(填“<”“>”或“=”)。
(3)丙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锌、硫酸铜溶液和烧杯的总质量为a g;其反应后的混合物和烧杯的总质量为b g。a与b的关系为:a________b(填“<”“>”或“=”)。
(4)通过对三个实验的分析,你认为用有气体参加和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判定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和生成物总质量是否相等
【答案】(1)> (2)< (3)= (4)在密闭体系中进行
23、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和收集实验,请回答:
(1)图中仪器名称②_____。
(2)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目的是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
(3)若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还需要用到_____(填药品名称),能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固体剩余物代替该物质_____(填“能”或“否”)。
(4)用A,D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当气泡_____ 再开始收集。实验完毕后应先_____再_____,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用_____ 。
(5)若用装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从_____处导管进入(填“b”或“c”)。
(6)若用收集的氧气做铁丝燃烧实验,要在集气瓶底装一些水或铺一层沙目的是_____ 。
【答案】(1)酒精灯 (2)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3)二氧化锰 能 连续均匀冒出 取出导管 熄灭酒精灯
(4)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集满 c
防止生成物炸裂集气瓶底部
四、计算类综合题。
24、甲醇是一种剧毒的、具有酒精气味的液体.现把一定量的甲醇与4.4克氧气混合于一个密封容器内,引燃发生如下反应:8CH3OH+x O2═m CO2+n CO+16H2O.当反应物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后,降至常温常压下、容器内余下的液体为3.6克。求:
(1)系数m与n的和 ,系数x 的值。
(2)该反应生成CO2的质量 克。(精确到0.1)
【详解】(1)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个数不会变化对x、m进行计算;反应前碳原子的个数是8,故反应后碳原子个数也是8,则有m+n=8;
由题意可知:
8CH3OH+xO2═mCO2+nCO+16H2O
32x 288
4.4g 3.6g
解得:x=11
(2)完全反应后至常温常压状况下,容器内余下的液体为3.6g,则可知水的质量是3.6g,设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是y
8CH3OH+11O26CO2+2CO+16H2O
264 288
y 3.6g
y=3.3g
答:(1)系数m与n的和为8;化学计量数x的值为11;(2)该反应生成CO2的质量是3.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