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考点梳理卷-期末复习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考点梳理卷-期末复习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1.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9 20:22: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语文期末复习卷
第七单元考点梳理卷
一、书写展示:请用漂亮的钢笔字默写纳兰性德的《长相思》。(4分)
长相思
二、积累运用。
读拼音写字词。(6分)
(1)我喜欢春天lí míng( )时天边的hóng yùn( ),我喜欢夏
天qī héi( )的夜晚时萤火虫在翩翩飞舞。
(2)这棵róng shù( )的树干被做成了chuán jiǎng( ),shù zhuāng
( )被改造成了座椅。
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江畔(pàn bàn) 瓷器(cí cì) 凛冽(lǐng lǐn)
聒噪(guō guā) 嫉妒(jí jì) 悄然(qiāo qiǎo)
3、在下面的横线上依次填入汉字,正确的是( )。(2分)
村口有棵大树,树 有只黄鹂在歌唱。树下,老木匠边吹口 边锯木
头。他打算明天将加工完的木制品拿到市场 售。
A.销 哨 梢 B.销 梢 哨 C.梢 哨 销 D.梢 销 哨
4、下面对加点词语的使用有错误的句子是( )。(2分)
A.山路两边的美景让人应接不暇。
B.商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真令我心旷神怡。
C.墙外有数十人,面面相觑,人人有惊异之状。
D.桃花香气迷人,成群结队的蝴蝶在花间翩翩飞舞。
5、下列对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随意春芳歇(休息)
B.王孙白可留(贵族子弟)
C.聒碎乡心梦不成(声音哺杂,这里指风雪声)
D.身向榆关那畔行(那边,这里指关外)
6、诗歌与绘画关系密切,人们常说:“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请为下面的图画配上恰当的诗句。(2分)
7、以下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D.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8、下列成语与诗句所表示的时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天高云淡——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B.银装素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莺歌燕舞——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D.骄阳似火——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9、下列句子属于静态描写的一项是( )。(2分)
A.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B.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C.一阵风吹来,柳条儿随风飘扬。
D.鸟儿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10、同学们为元旦联欢会设计宣传语,不恰当的是( )。(2分)
A.欢乐今朝,畅想明天!
B.张灯结彩迎新年,齐心协力谱新篇。
C.激情元旦,绽放活力!
D.同赏天上月,共品人间情!
1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漆黑的夜晚,有无数的萤火虫在飞。(改成拟人句)
(2)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很好听。(改成比喻句)
(3)照例子,将画面写具体。
例:夕阳西下,乌鸦归巢。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巢里飞去。
窗外雨下得很大。
(4)月亮像个淘气的孩子,顺着竹帘格往上爬,竟然跑到穿衣镜里去了。(照
样子,运用动态描写把句子补充完整)
成群结队的大雁,

12、根据所学知识填空。(9分)
(1) ,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 。这首词的作者
是唐代的 。垂钓的地点在季节是 。勾勒了一个优美的垂钓环境。
(2)诗人张继的著名诗句“ , ”勾画出了江南
深夜的秋景,表达了自己的愁苦心境。
(3)巴金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是 去,所以没有看到鸟,
第二次去是 ,所以看到了 的景象。
三、综合实践。(3分)
为庆祝每年6月5日的世界环境保护日,同学们制作了
一张环保海报。请你帮忙设计一条能够打动人的宣传语。
四、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10分)
鸟的天堂(节选)
①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
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shù shǔ)。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
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丛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②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
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fèng féng)隙。那翠绿的颜色,
明亮地(照射 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
动震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用“√”从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和词语。(1分)
2、选文中的“渐渐”可以替换为 ,“似乎”可以替换为 。
(2分)
3、从“ ”一词我知道作者的观察顺序是 ;从“_____”一词
我知道榕树枝干的数目很多,我还知道枝干数目多的原因是
。(2分)
4、读第①段话,我感受到这是一棵榕树,读第②段话,我感受到这是一棵
的榕树,这两段话都是 (静态 动态)描写。(2分)
5、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分)
(1)画“ ”的句子中“卧”字运用了( )的修辞于法,生动形象地
写出了大榕树的特点。①比喻②拟人 ③夸张
(2)对画“ ”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①榕树的叶子绿得发亮,作者的眼睛也给晃花了,因此觉得绿叶上有生命
在颤动。
②榕树的叶子绿得发亮,作者从绿色中感受到有一种生命力在涌动,这句
话赞美了榕树的蓬勃生机。
6、作者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句话直接赞美了榕树,请你也用一句
话来赞美这棵大榕树。(1分)
(二)现代文阅读。(11分)
望月
夜深人静,我悄悄地走到江轮甲板上坐下来。
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酒着它的清辉。月光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
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
偶然回头时,发现身边多了一个人,原来是跟随我出来旅行的小外甥。
“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外甥调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头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和他交谈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我们来背诗好吗?写月亮的,我一句你一句。”小外甥向我挑战了。写月亮的诗多如繁星,眼睛一眨就是一句。
他背:“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我回他:“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
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你说,月亮像什么?”
他瞪大眼睛等我的回答,两个乌黑的瞳仁里,各有一个亮晶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
“你说呢?你觉得月亮像什么?”我笑着反问道。
他瞪大眼睛等我的回答,两个乌黑的瞳仁里,各有一个亮晶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你说呢?你觉得月亮像什么?”我笑着反问道。
“像眼睛,天的眼睛。”小外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他的比喻使我惊讶。我好奇地问:“你说说,这是什么样的眼睛?”
小外甥想了一会儿,说:“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他绘声绘色地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
天边那淡淡的云絮在不知不觉中聚集起来,一会儿,月光就被云层封锁了。“月亮困了,睁不开眼睛了。”小外甥打了个呵欠,摇摇晃晃地走进舱里去了。
甲板上又只留下我一个人。我久久凝视着月亮消失的地方,轻轻地张开了幻想的翅膀……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伸展——( ) 沉醉——( ) 凝视——( )
2、写出文章的主要内容。(1分)
3、用“ ”画出直接描写作者看到的月夜景象的句子。这段描写让你
有什么感受。(2分)
4、作者为什么为小外甥说的话而感到惊奇?(2分)
5、文中引用了许多描写月亮的诗句,用“ ”画出来。你还知道哪些,
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五、习作天地。(25分)
题目: 即景
请你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写下观察所得。注意根据自己的
观察对象,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二、1、黎明 红晕 漆黑 榕树 船桨 树桩
2、pàn cí lǐn guō jí qiǎo
3、C
4、B
5、C
6、
7、B
8、D
9、B
10、D
11、(1)漆黑的夜晚,有无数的萤火虫在翩翩起舞。
(2)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很好听。
(3)窗外雨下得真大,天像裂开了无数道口子,暴雨汇成瀑布,朝大地
倾泻下来。
(4)在高空中比翼而飞,一会儿排成个“一”,一会儿排成个“人”。
2、(1)西塞山前白鹭飞 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 西塞山前 春天
(2)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3)傍晚去 早晨 众鸟纷飞
三、同在蓝天下,共爱一个家。人类靠环境生存,环境靠人类保护。
四、(一)1、shǔ fèng照耀 颤动
2、逐渐 仿佛
3、逼近由远及近 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

4、大 茂盛 静态
5、2.0 ②
6、这生命力旺盛的榕树!
(二)1、舒展 陶醉 注视
2、本文主要讲了舅甥俩在船上看月夜美景,小外甥向舅舅挑战背有关月亮的诗和问月亮像什么的事情。
3、第二自然段。给人一种安详、静谧、美好的感受。
4、因为小外甥绘声绘色地讲起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把月亮的变化说成是一忽儿闭上了,一忽儿又忍不住偷偷睁开的眼睛,而且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可见小外甥对月亮的想象多么丰富,多么有趣!舅舅没有想到他是这样一个爱幻想、聪明好学的孩子,所以感到惊奇。
5、“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还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