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9月18日晚上10时半……在我满铁铁路,文官屯、虎石台中间一点柳条沟处……大约3000名支那兵安置了强烈的炸弹,爆破了我满铁线的一段。突发这件大事的同时,受到支那兵猛烈攻击的我方所属于满铁守备队的监视兵及时报告虎石台驻屯的河岛中队长……这时粗暴的支那兵向着守备队猛烈开炮。
——1931.9《大阪朝日新闻》
历史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我总是坚信中日两国之间的冲突时所谓“亚洲家庭”兄弟间的争吵。对日本来说通过武力来营救日本侨民,保护我们受到威胁的权利和利益是不可避免的经历。这就像是兄长在长时间忍耐后痛打其年轻而又桀骜不驯的弟弟一样,这一行动是使中国恢复理智,不是出于仇恨而是出于爱。
——《书证第3498号 松井石根宣誓证词》(1946年)
南京大屠杀首犯
松井石根
用虚假的谎言掩盖真相
一
从局部抗战
到全国抗战
勿忘国殇-吾辈自强
九
八
第
22
课
不忘牺牲为国殇,而今民富国强盛
材料一: 1927年6月......被人称之为“东方会议”会议的另一产物就是《田中奏折》。《田中奏折》包括21项内容,确定了“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的战略。 ——《田中奏折》
材料二:帝国内部现正痛切体验:生产力之不足,生产设备之不足,原料之不足及蓄积资本之不足。凡此均需开始新的战争,俾有所补充;而国内不稳势力之高涨,罢工之狂澜,亦需发动内外举国之战争,以期平靖。
——摘自三十年代日本的一秘密文件
材料三: “ 外寇不足虑,内匪实为心腹之患,如不肃清内匪,则决不能御外侮。”
——蒋介石对国民党将领的训话
材料四:1929年欧洲各国忙于应付国内危机,无暇东顾,“九一八”事变前,日本与英美达成秘密谅解,英国支持日本的行动,美国表示“不闻满洲事变”。
————《中国近代通史》
蓄谋已久,既定国策
转嫁危机,摆脱困境
国共内战,可乘之机
西方列强,绥靖政策
根本原因:
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日本侵华不可避免
一、局部抗战
1.日本侵华原因
1932.3 吉林长春
伪满洲国
1931.9.18 沈阳
九一八事变
1933向长城沿线进犯
1932.1.28一二八事变
1935
华北事变
2.日本侵华过程
1935,日本蓄意制造的一连串侵华事件的总称。日本侵略东三省以后,将侵略矛头指向华北,逼迫国民政府签署了一系列协定,实际上控制了热河、河北、察哈尔三省,进而又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一、局部抗战
东北军民
爱国学生
亲爱的全国同胞:
……眼见华北的主权,也要继东三省热河之后而断送了!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感受到难堪的亡国惨痛。……
——《清华大学救国会告全国民众书》
1935.12
一二·九运动
抗日民族救亡运动兴起
东北反日游击队
宣传了中共“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的主张,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抗日救亡运动掀起新高潮。
东北抗日联军
东北人民革命军
共产党
1931.9.18
九·一八事变
1935
华北事变
3.中国各界的反应
赵一曼 杨靖宇 赵尚志
一、局部抗战
国民党方面
“ 攘外必先安内,一统方能御侮,未有国不能一统而能取胜于外者。”
——1931年11月30日,蒋介石
“ 攘外必先安内” 方针
实行不抵抗政策
寄希望于英美调停,幻想依靠国联。
①一二八事变后,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奋起抵抗(史称“ 淞沪抵抗” ),迫使日军四易主帅。
②日军向长城进犯时,国民党二十九军宋哲元、冯玉祥等部英勇抗战,使喜峰口失而复得(史称“ 长城抗战” )
3.中国各界的反应
国民政府:
国民党爱国官兵:
1932年在上海英勇抗敌的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总指挥蒋光鼐和淞沪警备司令戴戟
十九路军在上海街头设防
一、局部抗战
中国共产党
①组建东北人民革命军
东北抗日联军
②1935年8月1日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1935年底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统一了党内思想。
一、局部抗战
(1)背景:在中共抗日统一战线的感召下,张、杨实行联共抗日。1936年10月,蒋介石亲赴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全力“剿共”。
(2)过程:1936.12.12,张、杨发动“兵谏”,以武力逼蒋抗日。
(3)结果:和平解决。
(4)意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枢纽。促进了中共中央联蒋抗日方针的实现,十年内战局面基本结束,全国团结抗战局面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日本
苏联
英美
挑拨国民党内部亲日派扩大内战,以便扩大侵略中国。
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不希望中国爆发大规模内战。
担心国民党亲日派乘机掌权,日本趁机扩大侵华,排挤其在华势力,主张和平解决。
国民党
地方实力派
宋美龄 (亲英美派)
何应钦(亲日派)
主张和平解决
主张军事解决
思考:面对西安事变西方列强、国民党内部不同派别的反应?
4.西安事变 (1936.12.12)
一、局部抗战
问题:西安事变为何能够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多方力量、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请从国内形势、国际形势、广大民众、国共双方、西方列强等角度进行分析。
国内形势:日本加紧侵华,民族矛盾日益上升为主要矛盾
国际形势:经济危机肆虐;法西斯势力抬头
广大民众:希望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国共双方:共产党一直积极提倡联合抗日;国民党的抗日意识不断增强
西方列强:不希望日本独占中国,威胁其在华利益
4.西安事变 (1936.12.12)
一、局部抗战
1、卢沟桥事变
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
中国全国抗战由此开始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7.8)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对于卢沟桥事件之严正表示》(1937.7.17)
二、全国抗战的开始
▲华侨肃丕居之女结婚,将贺礼1.8万元全部捐献给祖国
1935年12月,日本策动“华北自治运动”,12月9日,北平学生掀起大规模的游行示威,即“一二九运动”。
名词解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并不单指国共两党合作抗战,而是以两党合作为基础,包括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的抗战行为。国共两党像两面旗帜,起引领、带头作用。
二、全国抗战的开始
1935.8.1
《八一宣言》
提出:
“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5.12.17
瓦窑堡会议
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36.12.12
西安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7.17
庐山谈话
蒋介石发表了准备抗战的讲话
1937.8.22
洛川会议
中共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
1937.9.22
国民党发表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共合作抗战宣言
1937.9.23
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37.7.15
中共提交合作宣言
1937年8月,两党协议,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二、全国抗战的开始
1937年10月,“蒙汉抗日游击队”成立。
1938年4月,五台山“和尚连”成立。
1937年8月以来,300万川军出川抗日。
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成立。
全民族共同抗战的局面形成
二、全国抗战的开始
全民族抗战: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包括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的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与的抗战行为。
思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建立的原因?
二、全国抗战的开始
决定因素:随着日本侵华的加剧,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
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主导作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争取。
重要因素:中国国民党政策发生转变,由不抵抗政策到不
得不抵抗日本侵略。
推动因素: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转 折 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⑥国际因素:国际社会的支持
项目 第一次国共合作 第二次国共合作
社会背景
政治地位
斗争对象
合作方式
群众基础
结 果
国际环境
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国共都处于发展期,都属于革命政党
国民党是执政党;共产党逐渐成熟
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
日本帝国主义
党内合作
党外合作
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和农民阶级(四大阶级联盟)
具有空前广泛的民族性,包括国内各阶级、各阶层及海外侨胞和其他爱国人士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中途破裂,大革命失败
最终取得抗战胜利
共产国际和苏联支持;帝国主义国家反对
反法西斯国家的支持
党内合作: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可以参与国民党的一些问题讨论并发表个人意见。
党外合作:两党彼此之间是相互独立运作的,不干涉对方党内要务的合作方式
两党关系的演变: 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合作→再对抗
影响国共两党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
(1)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代表工农群众的利益,阶级性质的不同是国共两党关系恶化直至破裂的根本原因。
(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结束对抗走向合作;当阶级矛盾上升时,两党合作关系破裂,走向对抗。
二、全国抗战的开始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进行了持续六周的烧杀劫掠,日军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30万人以上
油画《南京大屠杀》
三、日军的侵华暴行
日本人对大屠杀的刻意隐瞒和遗忘正是对中国人民,特别是对南京幸存者的二次屠杀。
——张纯如
铭记,不是为了延续仇恨……
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 ——习近平
三、日军的侵华暴行
(1)政治:
(2)经济:
“以华制华” ——1940.3 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
“以战养战”
①在占领区:大肆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实行“ 粮食统制”,强行“ 征购”和“ 配给”;强迫青壮年到日本和中国东北做苦力。
②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施“ 三光”政策;在华北连续五次推行“ 治安强化运动”,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
2.日本的殖民统治
杀光——1941年1月,日军在河北丰润制造“ 潘家峪惨案”
抢光——日军在“扫荡”中破门闯入民居,无耻抢掠
烧光——华北大“扫荡”中,日军放火焚烧村庄
三、日军的侵华暴行
街道上张贴的宣传标语:
日支亲善,东洋平和
(3)文化上:在沦陷区进行奴化教育——瓦解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
要求沦陷区中国人学习日语
三、日军的侵华暴行
3.重庆大轰炸
抗日战争期间,1938年2月18日至1943年8月23日期间,日本对中华民国战时首都重庆进行的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
“ 战略攻击的实施,属于破坏要地内中枢机关,并且重要的是直接空袭市民,给国民造成极大恐怖,挫败其意志。”
——1937年11月,日本陆军航空本部通过了《航空部队使用法》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次明文规定可以在战争中直接以平民为目标实施空袭,突破了战争伦理的底线。
目的在于打击中国政府抗战的意志,迫使国民政府投降
三、日军的侵华暴行
731部队用于放人肉的铁槽
731部队用的骨锯
被日军细菌弹杀死的中国青年
细菌实验是侵华日军假借研究内容主要以研究防治疾病与饮水净化为名,实则使用活体中国人、朝鲜人、联军战俘进行生物武器与化学武器的效果实验。
4.反人性暴行:细菌战
三、日军的侵华暴行
5.强征随军性奴隶
慰安妇 篡改史实拒不道歉
违反人道主义、违反国际法则的政府犯罪行为。
1937——1945年,至少20万中国女性被强征为“慰安妇”。到2014年,中国内地仅存“慰安妇”幸存者只剩22人,截止2017年8月,只剩下8人
三、日军的侵华暴行
南京利济巷慰安所
山河已无恙 吾辈当自强
讨论一下,为什么今天我们还需要思考中日关系?
以史为鉴 珍爱和平
战后七十多年里,大公报仍在长期观察与思考中日关系。并组织抗战胜利纪念论坛、展览,为人民提供了鲜活的记忆样本。一份报纸的抗战,记忆历史,影响当代,启迪未来。
——2019年《再读大公报记者永垂史册经典<落日>》
课堂小结
九一八事变
1931
日本侵华
局部抗战开始
中国人民抗战
东北人民革命军
↓
东北抗日联军
国民党
十九路军
一二八事变
1932
一二·九
运动
华北事变
1935
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全国团结抗战局面初步形成
七七事变
1936
1937.7
全面抗战开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37.9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政治:“以华制华”,扶植傀儡政权
经济:“以战养战”,经济掠夺
军事: 屠杀平民、细菌战、无差别轰炸、“三光”政策等
其他:“慰安妇”制度等
日军
侵华暴行
建立伪满洲国
九
一
八
谢
谢
观
看
勿忘国殇-吾辈自强
不忘牺牲为国殇,而今民富国强盛
1894年,《点石斋画报》刊登了描绘甲午海战的时事画。1931年末,上海《良友》画报重刊此画并配文写道:“国难日亟,甲午惨剧重现目前……国人当如何造成光荣之历史,供后世读史者之回忆乎!”《良友》此举意在
A.以史为鉴呼吁和平 B.借助时事鼓动变革
C.抵制战争避免惨剧 D.激励民众共御外侮
D
链接高考(2020·天津高考·5)
【解析】据材料“1931年末”“国难日亟”可知,此事的背景是日本侵华发动九一八事变,再据“甲午惨剧重现目前……国人当如何造成光荣之历史”可知,其意在呼吁民众共同抗日,不要让甲午海战惨剧重现,故选D项;
甲午海战中中国海军的顽强抵抗体现了强烈的民族精神,据材料“国人当如何造成光荣之历史”可知,《良友》此举意在渲染这种民族精神,号召民众积极抵抗,而非呼吁和平,排除A项;
抗战期间中国并未出现变革的思潮,《良友》此举并非鼓动变革,且甲午海战发生于1894年,已不属于时事,排除B项;
“甲午惨剧”出现的原因之一在于清政府的消极抵抗,因此《良友》此举意在呼吁国人只有积极抵抗才能避免惨剧,而非抵制战争,排除C项。
据战犯供词及日方资料,1940年下半年,日军细菌部队所生产的“副伤寒”70公斤“霍乱”50公斤、“鼠疫跳蚤”5公斤,都被运到南京去使用;10月,日军细菌部队在浙江宁波、金华、衢县等地实施细菌攻击,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结合所学,指出下列项中与之相关的是
①日军在中国土地上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 ②731部队是日军侵华的细菌部队
③日军惨无人道地在中国进行活体试验 ④日军所为公然违反国际公法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D
链接高考(2020.1·浙江高考·10)
【解析】材料“副伤寒”等说明日军细菌部队生产细菌和化学武器,故①正确;
依据其生产细菌和化学武器,可知731部队是日军侵华的细菌部队,故②正确;
材料“实施细菌攻击”反映出日军惨无人道地在中国进行活体试验,故③正确;
日军上述行为以平民作为攻击对象,公然违反国际公法,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的一份报告指出:民族资产阶级和地主买办阶级是有区别的,地主买办营垒内部也不是完全统一的,“我们要把敌人营垒中间的一切争斗、缺口、矛盾,统统收集起来,作为反对当前主要敌人之用”。这一报告表明, 当时中国共产党
A.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B.将工作重心转向城市
C.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 D.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C
链接高考(2019·海南高考·10)
【解析】
1935年民族危机加,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提出党的策略任务就在于发动、团结和组织全中国和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的主要敌人日本帝国主义可知是团结力量抗日,故选C项;
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在全面抗战时期,排除A项;
将工作重心转向城市是解放战争后期,排除B项;
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排除D项。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的一份报告指出:民族资产阶级和地主买办阶级是有区别的,地主买办营垒内部也不是完全统一的,“我们要把敌人营垒中间的一切争斗、缺口、矛盾,统统收集起来,作为反对当前主要敌人之用”。这一报告表明, 当时中国共产党
A.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B.将工作重心转向城市
C.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 D.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C
链接高考(2019·海南高考·10)
【解析】
1935年民族危机加,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提出党的策略任务就在于发动、团结和组织全中国和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的主要敌人日本帝国主义可知是团结力量抗日,故选C项;
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在全面抗战时期,排除A项;
将工作重心转向城市是解放战争后期,排除B项;
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