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单元综合测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单元综合测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8.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19 17:55: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单元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粟,古农书中称之为粱,糯性,后来人们把其中一种比较细的粱叫做粟。以下远古先民中种植粟的是(  )
A.半坡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元谋人
2.中国拥有悠久的农耕文明,下列关于原始农耕生活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是唯一一个对稻、粟、黍进行人工栽培的国家
B.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
C.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河姆渡人懂得使用天然漆
D.半坡遗址发现的木结构水井是迄今已知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
3.黄帝陵和炎帝陵是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圣地,千百年来到这里扫墓祭奠的人络绎不绝,这是因为(  )
A.炎帝和黄帝发明农耕、历法、船只
B.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C.炎帝、黄帝打败蚩尤后走向联合
D.陵园山环水绕,林木葱郁,风景优美
4.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半坡遗址中发现有公共墓地,河姆渡遗址中发现有木结构水井。这表明当时(  )
A.城市已经开始出现 B.开始养殖家禽家畜
C.国家形态已经产生 D.农业聚落初步形成
5.课本目录,犹如一幅思维导图,张开其思维的翅膀,结合目录的每一个关键词,深度联想其知识体系,理解其内涵,它可以帮助我们学习更高效。关注历史教材的课目标题,可以准确把握所学历史内容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如表教材目录横线处应填(  )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_____ 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第3课远古的传说
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D.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6.考古发现是后人解读远古历史的密码。在大汶口晚期的墓葬中,有的有百余件随葬玉器等精美工艺品和日常器物,有的却一无所有。这表明当时(  )
A.出现了贫富分化 B.国家产生
C.手工业发达 D.饲养家畜
7.如图建筑里居住的应该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8.《航拍中国》第三季第一集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约170万年前,他们生活在这块土地上,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据此判断,这一集介绍的省份是(  )
A.辽宁 B.山西 C.云南 D.山东
9.《唐虞之道》中记载:“尧舜之王,利天下而弗利也。禅而不专,圣之盛也。”这反映的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10.历史刘老师带领同学们开展社会实践调查,如表是同学们拟定的调查报告的标题。据此判断这次实践调查的关注点是(  )
周口店遗址地质灾害区抢险报告 山顶洞人遗址动态信息及监测预警观察 猿人洞保护建筑工程模型展览
A.考古研究 B.文物保护 C.旅游规划 D.科技展览
11.“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远古人类过着群居生活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生产力水平低下 B.自然环境险恶
C.社会习俗落后 D.人口数量极少
12.据考古发现,距今约70﹣20万年的北京人,在其居住的洞穴发现有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这说明他们(  )
A.会使用火,并长时间保存火种
B.有爱美的意识
C.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D.政治上实行禅让制
13.今年的9月23日,我们迎来了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主题是“庆丰收迎盛会”,分享丰收喜悦的节日,也是全国人民国泰民安的节日。中国的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那么我国原始农业兴起于(  )
A.旧石器时代 B.传说时代
C.采猎时代 D.新石器时代
14.下列选项中,研究北京人,山顶洞人等远古人类最可靠的证据是(  )
A.传说 B.文献 C.化石 D.影像
15.余秋雨先生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起源做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尧、舜、禹先后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这说明当时(  )
A.实行民主推选首领制度
B.早期国家形态已形成
C.原始社会已经走向解体
D.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剧
16.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过着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A.学会建造房屋
B.掘井技术的出现
C.自然环境的变化
D.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
17.今河南东南部的淮河上游,有一处距今8000多年的原始村落遗址——舞阳贾湖遗址。遗址中出土了炭化稻粒和家猪骨骼。由此可知当时(  )
A.贾湖居民已使用天然火
B.原始商业和手工业已初具规模
C.农业和畜牧业已初步发展
D.贾湖居民已产生阶级分化
18.良渚遗址中权贵们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器,包括祭祀神灵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这和其他随葬品较少的普通墓葬对比鲜明。这表明当时(  )
A.社会阶级的分化 B.进入奴隶制社会
C.出现了社会分工 D.生产力水平落后
19.它的发现将中国人类历史向前推进到距今170万年前,表明长江流域的云南是人类起源与发展的关键和核心地区。“它”是(  )
A.北京人 B.元谋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
20.“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这是孙中山对“人文初祖”黄帝的评价。与“平定蚩尤乱”有关的战役是(  )
A.牧野之战 B.涿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阪泉之战
二.填空题(共5小题)
21.相传在黄帝时期,仓颉创造    ,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黄帝的妻子    会缫丝,擅长纺织。
22.河姆渡人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   。
23.周口店    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24.观察如图所示,请将下列文物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25.元谋人距今年代为   年,北京人距今年代为   年,山顶洞人距今年代为   年。
三.材料题(共2小题)
26.历史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记录,历史就在我们身边。请结合下列发现历史的途径,回答问题。
材料一 距今约七千年的长江流域,出现了耕地用的耒耜。
材料二 通过1973年和1977年两次科学发掘,出土了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各类质料组成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工艺品以及人工栽培水稻遗物、干栏式建筑构件、捕猎的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骨骸、采集的植物果实及少量的墓葬等文物近7000件。
——摘编自《文明起源》
材料三 在村里,无论是方形的还是圆形的房屋,多为半地穴式。他们已经种植粟、白菜或芥菜等农作物,并在居住区内建起围栏,饲养猪、狗等家畜。此外,他们还经常去打猎,捕鱼,以补充食物。还制作大量彩陶盛放食物。
——据网络资料整理
材料四“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遂禽杀蚩尤。”
——《史记五帝本纪》
材料五“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濒,渔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与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
——《墨子尚贤》
(1)材料一中耒耜的出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是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述,并说出判断的依据。
(3)材料四记述的是哪一场战役?材料五的内容记载了我国原始社会哪一种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4)通过探究我们可以知道,了解历史的途径有很多,请你再举出一例来。
27.材料: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吕氏春秋》
(1)文中所提到的事迹是何人所做?
(2)他所采取的方法是什么?
(3)文中所提到的事迹,体现了此人什么样的精神?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单元综合测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粟,古农书中称之为粱,糯性,后来人们把其中一种比较细的粱叫做粟。以下远古先民中种植粟的是(  )
A.半坡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元谋人
【分析】本题考查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识记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相关知识。
【解答】A.根据题干“远古先民中种植粟”和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的主要粮食作物的是粟,A项正确。
B山顶洞人未掌握种植粮食的技能,B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C.河姆渡人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排除C项。
D.元谋人尚未掌握种植粮食的技能,排除D。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基础知识上的掌握状况,熟记半坡原始居民的主要粮食作物的是粟。
2.中国拥有悠久的农耕文明,下列关于原始农耕生活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是唯一一个对稻、粟、黍进行人工栽培的国家
B.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
C.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河姆渡人懂得使用天然漆
D.半坡遗址发现的木结构水井是迄今已知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
【分析】依据所学知识中,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相关知识推断出答案。
【解答】依所学知识可知,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B项正确。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稻、粟、黍的国家,但不是唯一的国家,排除A项。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C项错误。河姆渡遗址发现了中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D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考点。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决问题,重点掌握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表现。
3.黄帝陵和炎帝陵是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圣地,千百年来到这里扫墓祭奠的人络绎不绝,这是因为(  )
A.炎帝和黄帝发明农耕、历法、船只
B.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C.炎帝、黄帝打败蚩尤后走向联合
D.陵园山环水绕,林木葱郁,风景优美
【分析】本题以黄帝陵和炎帝陵是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圣地为切入点,考查炎帝和黄帝的相关知识。
【解答】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黄帝和炎帝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所以千百年来到黄帝陵和炎帝陵扫墓奠祭的人络绎不绝。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人文初祖”黄帝和炎帝。
4.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半坡遗址中发现有公共墓地,河姆渡遗址中发现有木结构水井。这表明当时(  )
A.城市已经开始出现 B.开始养殖家禽家畜
C.国家形态已经产生 D.农业聚落初步形成
【分析】根据材料,结合河姆渡居民生产和生活情况推断出答案。
【解答】根据材料中“河姆渡遗址中发现有木结构水井”“公共墓地”,结合所学可知,半坡遗址的居住区有房屋、窖穴、壕沟,居住区外有公共墓地和烧制陶器的窑场。在河姆渡遗址,考古学者发发现了木结构水井,这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他们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这表明河姆渡人过着定居生活,农业聚落初步形成,D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涉及城市、养殖家禽家畜、国家等信息,排除A、B、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河姆渡的原始农耕的考点。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
5.课本目录,犹如一幅思维导图,张开其思维的翅膀,结合目录的每一个关键词,深度联想其知识体系,理解其内涵,它可以帮助我们学习更高效。关注历史教材的课目标题,可以准确把握所学历史内容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如表教材目录横线处应填(  )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_____ 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第3课远古的传说
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D.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早期人类产生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解答】A.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排除A。
B.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排除B。
C.夏商周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排除C。
D.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居民和炎黄部落都属于史前时期的史实,史前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中国境 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故这个主题应该是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D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理解中国早期人类产生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6.考古发现是后人解读远古历史的密码。在大汶口晚期的墓葬中,有的有百余件随葬玉器等精美工艺品和日常器物,有的却一无所有。这表明当时(  )
A.出现了贫富分化 B.国家产生
C.手工业发达 D.饲养家畜
【分析】本题考查大汶口原始居民。
【解答】A.依据题干信息“有的(墓葬)有百余件随葬玉器等精美工艺品和日常器物,有的却一无所有”可知,墓葬反映出来的是社会的贫富分化,A项符合题意。
B.题干没有出现国家产生的标志包括政府、军队、监狱、法律等信息,排除B项。
C.题干中虽有“玉器”信息,但题干主旨是随葬品的差异,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
D.“饲养家畜”在题干中没有反映出来,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关键信息是“有的(墓葬)有百余件随葬玉器等精美工艺品和日常器物,有的却一无所有”。
7.如图建筑里居住的应该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分析】本题以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为依托,考查的是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知识.
【解答】题干中的图片是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半坡原始居民国定居生活,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屋内有灶炕,工饮煮和取暖用。
故选:D。
【点评】本题以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8.《航拍中国》第三季第一集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约170万年前,他们生活在这块土地上,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据此判断,这一集介绍的省份是(  )
A.辽宁 B.山西 C.云南 D.山东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元谋人的相关史实,“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在云南省元谋县,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的炭屑、小块烧骨,经专家鉴定,证明他们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了,这一远古人类就是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判断,题干这一集介绍的省份是云南,C项正确;辽宁、山西和山东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元谋人的相关史实。
9.《唐虞之道》中记载:“尧舜之王,利天下而弗利也。禅而不专,圣之盛也。”这反映的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分析】本题考查禅让制相关知识。
【解答】依据题干“尧舜之王,利天下而弗利也。禅而不专,圣之盛也。”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段话的含义是唐尧与虞舜施行的道义,是禅让而不是传位,尧舜做王的时候,是为了有利于天下百姓而不是有利与自己,禅让而不是传位,才会是圣明的盛世啊,由此可知,尧舜时期实行禅让制,A符合题意;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制度,B不符合题意;郡县制是秦朝时期的制度,C不符合题意;科举制是隋朝时期建立的制度,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禅让制的特征。
10.历史刘老师带领同学们开展社会实践调查,如表是同学们拟定的调查报告的标题。据此判断这次实践调查的关注点是(  )
周口店遗址地质灾害区抢险报告 山顶洞人遗址动态信息及监测预警观察 猿人洞保护建筑工程模型展览
A.考古研究 B.文物保护 C.旅游规划 D.科技展览
【分析】本题考查山顶洞人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解答】A.材料未涉及考古发现的信息,排除A。
B.根据材料“周口店遗址地质灾害区抢险报告;山顶洞人遗址动态信息及监测预警观察;猿人洞保护建筑工程模型展览”可知,题干描述的是保护古人类遗址的研究报告,故B正确。
C.材料与旅游规划无关,排除C。
D.科技展览与“周口店遗址地质灾害区抢险报告;山顶洞人遗址动态信息及监测预警观察”不符,排除D。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山顶洞人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1.“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远古人类过着群居生活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生产力水平低下 B.自然环境险恶
C.社会习俗落后 D.人口数量极少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远古人类过着群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要运用唯物史观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角度看问题思考作答。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远古人类只会制作简单的石器等工具,主要靠采集渔猎为生,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较低下。即远古人类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没有稳定的食物来源,只靠单个人的力量,无法生活下去。因此他们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所以过着群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生产力水平低下,故A符合题意;自然环境险恶是客观因素,主要原因还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较低下,B排除;社会习俗落后与题干材料无关,C排除;人口数量极少不是最主要原因,D排除。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远古人类过着群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12.据考古发现,距今约70﹣20万年的北京人,在其居住的洞穴发现有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这说明他们(  )
A.会使用火,并长时间保存火种
B.有爱美的意识
C.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D.政治上实行禅让制
【分析】本题考查北京人,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由题干“距今约70﹣20万年的北京人,在其居住的洞穴发现有四层面积较入的灰烬层”可见,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并长时间保存火种,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了生存条件。故A正确;题干反映的是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没有体现有爱美的意识,排除B;已经懂得人工取火的是山顶洞人,排除C;政治上实行禅让制的是尧舜禹时期,排除D。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北京人,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说明北京人会使用火,并长时间保存火种。
13.今年的9月23日,我们迎来了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主题是“庆丰收迎盛会”,分享丰收喜悦的节日,也是全国人民国泰民安的节日。中国的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那么我国原始农业兴起于(  )
A.旧石器时代 B.传说时代
C.采猎时代 D.新石器时代
【分析】本题考查原始农业的发展,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根据“原始农业兴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原始农业兴起的时间大约在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是农作物的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代表有种植水稻的河姆渡人和种植粟的半坡居民。当时是处在新石器时代,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综合上述分析可排除AB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原始农业的发展,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14.下列选项中,研究北京人,山顶洞人等远古人类最可靠的证据是(  )
A.传说 B.文献 C.化石 D.影像
【分析】本题考查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相关内容,掌握基础知识。
【解答】A.传说的可信度较低,排除A。
B.旧石器时代的内容缺少文献记载的相关资料,排除B。
C.化石属于实物史料,是研究远古人类最可靠的证据,故C正确。
D.影像并不是研究远古人类的可靠证据,排除D。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识记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15.余秋雨先生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起源做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尧、舜、禹先后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这说明当时(  )
A.实行民主推选首领制度
B.早期国家形态已形成
C.原始社会已经走向解体
D.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剧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尧舜禹的“禅让”,要求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材料“他认为尧、舜、禹先后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可知,这说明当时实行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即禅让制,A项正确;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强制性权力和社会的阶级分化是早期国家形成的两个重要标志,材料未体现,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足以证明“原始社会已经走向解体”“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剧”,排除C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尧舜禹的“禅让”,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6.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过着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A.学会建造房屋
B.掘井技术的出现
C.自然环境的变化
D.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
【分析】本题考查半坡人、河姆渡人。掌握半坡人、河姆渡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解答】半坡人是我国黄河流域农耕时代的代表,他们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粟,会饲养家畜;河姆渡人是我国长江流域农耕时代的代表,他们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会饲养家畜。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为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提供了充足的生活来源,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定居生活成为可能。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以半坡人、河姆渡人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7.今河南东南部的淮河上游,有一处距今8000多年的原始村落遗址——舞阳贾湖遗址。遗址中出土了炭化稻粒和家猪骨骼。由此可知当时(  )
A.贾湖居民已使用天然火
B.原始商业和手工业已初具规模
C.农业和畜牧业已初步发展
D.贾湖居民已产生阶级分化
【分析】本题原始农耕生活,识记原始农耕生活相关知识。
【解答】A.材料没有贾湖居民已使用天然火的信息,排除A。
B.材料没有涉及商业和手工业,排除B。
C.根据材料“遗址中出土了炭化稻粒和家猪骨骼”可知,舞阳贾湖遗址的原始居民会种植农作物。会饲养家畜农业和畜牧业已初步发展,C符合题意。
D.材料体现不出贾湖居民已产生阶级分化,排除D。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熟记原始农耕生活相关知识。
18.良渚遗址中权贵们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器,包括祭祀神灵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这和其他随葬品较少的普通墓葬对比鲜明。这表明当时(  )
A.社会阶级的分化 B.进入奴隶制社会
C.出现了社会分工 D.生产力水平落后
【分析】本题考查社会阶级的分化。
【解答】A.根据题干材料中的“权贵们的墓地里,随葬着……精美的玉器”“和其他随葬品较少的普通墓葬对比鲜明”可知,良渚遗址的考古发现表明,当时已经出现了社会阶级的分化,出现了贫富差距,A项正确。
B.陪葬品的多寡反映的是社会阶层的分化,不能说明奴隶制社会开始,排除B项。
C.陪葬品的多寡主要反映了社会阶级的分化,无法表明社会分工的出现,排除C。
D.材料体现不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解读材料能力,考查理解分析能力,关键信息是“权贵们的墓地里,随葬着……精美的玉器”“和其他随葬品较少的普通墓葬对比鲜明”。
19.它的发现将中国人类历史向前推进到距今170万年前,表明长江流域的云南是人类起源与发展的关键和核心地区。“它”是(  )
A.北京人 B.元谋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
【分析】本题考查元谋人,识记元谋人相关知识。
【解答】A.北京人发现于北京西南周口店的龙骨山,与“云南”地点不符,排除A。
B.根据题干材料中的“距今170万年前”,结合所学可知,发现于云南省元谋县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B项正确。
C.蓝田人发现于陕西蓝田,排除C。
D.山顶洞人发现于北京西南周口店的龙骨山,排除D。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状况,熟记元谋人相关知识。
20.“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这是孙中山对“人文初祖”黄帝的评价。与“平定蚩尤乱”有关的战役是(  )
A.牧野之战 B.涿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阪泉之战
【分析】本题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为切入点,考查的是黄帝和炎帝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相传距今约四五千年,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材料中“平定蚩尤乱”的战役是涿鹿之战。涿鹿之战以后,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黄帝和炎帝的有关内容。
二.填空题(共5小题)
21.相传在黄帝时期,仓颉创造  文字 ,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黄帝的妻子  嫘祖 会缫丝,擅长纺织。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黄帝时期的发明创造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黄帝的贡献的相关史实。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相传在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黄帝的妻子嫘祖会缫丝,擅长纺织。
故答案为:
文字;嫘祖。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黄帝时期的发明创造的相关史实。
22.河姆渡人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 水稻 。
【分析】本题以填空方式考查河姆渡原始居民.
【解答】距今7000年生活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的河姆渡人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居民.
故答案为:
水稻.
【点评】本题以河姆渡居民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23.周口店  北京人 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京人遗址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北京人生活生产情况的相关史实。
【解答】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故答案为;
北京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北京人遗址的相关史实。
24.观察如图所示,请将下列文物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填入左框,B填入右框 
【分析】本题考查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陕西西安半坡村,会制造彩陶;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会制造黑陶,猪纹陶钵就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制造的。故A填入左框,B填入右框。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5.元谋人距今年代为 170万 年,北京人距今年代为 70﹣﹣20万 年,山顶洞人距今年代为 3万 年。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远古人类的知识点.
【解答】元谋人生活于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北京人生活于70﹣﹣20万年.山顶洞人生活于距今约3万年.
故答案为:
170万;70﹣﹣20万;3万.
【点评】本题我国远古人类的生活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三.材料题(共2小题)
26.历史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记录,历史就在我们身边。请结合下列发现历史的途径,回答问题。
材料一 距今约七千年的长江流域,出现了耕地用的耒耜。
材料二 通过1973年和1977年两次科学发掘,出土了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各类质料组成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工艺品以及人工栽培水稻遗物、干栏式建筑构件、捕猎的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骨骸、采集的植物果实及少量的墓葬等文物近7000件。
——摘编自《文明起源》
材料三 在村里,无论是方形的还是圆形的房屋,多为半地穴式。他们已经种植粟、白菜或芥菜等农作物,并在居住区内建起围栏,饲养猪、狗等家畜。此外,他们还经常去打猎,捕鱼,以补充食物。还制作大量彩陶盛放食物。
——据网络资料整理
材料四“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遂禽杀蚩尤。”
——《史记五帝本纪》
材料五“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濒,渔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与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
——《墨子尚贤》
(1)材料一中耒耜的出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是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述,并说出判断的依据。
(3)材料四记述的是哪一场战役?材料五的内容记载了我国原始社会哪一种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4)通过探究我们可以知道,了解历史的途径有很多,请你再举出一例来。
【分析】本题考查原始农业的相关内容,禅让制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解答】(1)问题: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耒耜的出现,说明了原始农业的生产水平得到了新的发展。
(2)原始居民:依据材料“出土了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各类质料组成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工艺品以及人工栽培水稻遗物、干栏式建筑构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是对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的描述,依据材料“无论是方形的还是圆形的房屋,多为半地穴式。他们已经种植粟、白菜或芥菜等农作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提到了半地穴式房屋和粟,是对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描述;依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这表明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多用木头作柱子,屋内有灶坑,半坡人还制造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用以开垦土地,从事农业生产,主要种植粟。
(3)战役:依据材料“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遂禽杀蚩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涿鹿之战,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黄帝部落的军队在战鼓的激励下冲锋陷阵,最终打败蚩尤,黄帝部落的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制度:依据材料“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濒,渔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与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禅让制,是尧舜禹时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4)途径: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是开放性题目,了解历史的途径有很多,言之有理即可,如上网查询、阅读书籍、参观博物馆、考古发掘、观看纪录片等。
故答案为:
(1)说明了原始农业生产水平的新发展。(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
(2)材料二是河姆渡原始居民。依据:材料中提到了人工栽培水稻遗物和干栏式建筑。材料三是半坡原始居民。依据:材料中提到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粟等。
(3)涿鹿之战;禅让制。
(4)上网查询、阅读书籍、参观博物馆、考古发掘、观看纪录片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理解原始农业的相关内容,识记禅让制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27.材料: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吕氏春秋》
(1)文中所提到的事迹是何人所做?
(2)他所采取的方法是什么?
(3)文中所提到的事迹,体现了此人什么样的精神?
【分析】本题考查大禹治水,解答本题需要依据材料信息,结合大禹治水的概况、方式以及体现的精神解答。
【解答】(1)人物:依据材料“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大禹治水的概况,因此该人物是大禹。
(2)方法:依据材料“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可知,方法是疏导。
(3)精神:依据材料“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并结合大禹治水的过程和他的品质可知,体现的精神有刻苦耐劳,坚持不懈,大公无私。
故答案为:
(1)大禹。
(2)疏导。
(3)刻苦耐劳,坚持不懈,大公无私。
【点评】本题考查大禹治水的相关知识,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