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2014版)6.2图形与几何教案(共3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2014版)6.2图形与几何教案(共3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05-15 10:51:46

文档简介

课 题:图形的运动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92页第1、2题和第93页练习十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抽对称、平移、旋转、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等图形的运动,会辨别图形的运动的种类。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和用图形的运动设计图案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感知数学知识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图形的运动的基本形式与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图形的运动的基本形式与特征
教学方法 质疑回顾 小组合作 动手实践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二 质疑回顾图形的运动课件出示问题:我们学过那些关于图形的运动的知识?那些图形的运动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而只改变图形的位置?哪些图形的运动制改变形状?(1)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所学过的图形的运动(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进一步加深对图形的运动概念的理解与记忆。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旋转:物体所有的点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抽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抽对称图形。图形的放大或缩小:根据一定的比例将图形各边的长度放大或缩小。(3)课件展示第92页做一做讨论交流 集体订正图形的设计课件展示教材第92页第2题重的图案(1)这位少先队员采用了什么方法?使学生明确使用轴对称来设计图案。三、应用反馈1、教材第93页练习十九第1-6题四、释义解难刚才复习了图形的运动的有关知识,请同学们相互提问,相互交流五、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本课作业 完成基础训练
PAGE
2课 题:图形与位置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94-95页 练习二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确定物体相对应位置的方法。2、能正确的辨认反方向和使用路线图。
过程与方法:经历理解确定物体相对应位置的两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方向感一距离感,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运动确定无体相对应位置的两种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运动确定无体相对应位置的两种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质疑回顾 引导练习 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教师:接看一在北偏东30度,那么乙看甲在什么方向呢?指名学生说一说,由此引入要复习的内容:图形与位置二,引导回顾我们已经学过哪几种确定无体位置的方法?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想互换交流总结。指名汇报教师板书:确定位置的方法:数对 方向和距离2课件展示教材第94页左下图。(1)引导学生讨论:用数对怎样表示物体的位置呢?是举例说明。组织学生议一议指名学生汇报,引导学生小结:用书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时,必须知道物体在第几列,第几行。然后写成(列,行)的形式。(2)教师组织学生用数对说说其他地方的位置(3)教师:(1,8)和(8,1)表示的是同一个位置吗?组是指学生议一议 并相互交流3、怎样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呢?是举例说明(1)组织学生讨论指名学生汇报 并集体订正(2)课件展示教材第94页右下图提问:怎样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呢?学校距离邮局280米,是怎样测量出来的?组织学生相互交流,汇报集体评议(4)反馈应用教材第95页练习二十第2题三、巩固练习 练习二十第1-3题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复习 你有什么收获?
本课作业 完成基础训练
PAGE
2课 题: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86页第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并且掌握对各种平面图形分类的方法和技巧。2、掌握线、角、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图形的主要特征。
过程与方法:精力复习平面图形的认识过程,体验知识之间的联系。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形成知识网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培养并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2、在整理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形成对平面图形认识的知识网络
教学难点 形成对平面图形认识的知识网络
教学方法 引导 回顾 点拨 分类 比较 辨析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有关平面图形的知识,今天我们来复习并梳理这些知识。(板书课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二、质疑回顾1、教材第86页第一题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你能对学过的图形进行分类吗?组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活动,相互启发,回忆学过的平面图形并分类。2、教材第86页第二题。(1) 提问:直尺、射线和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 哪几类位置关系?先组织学什分组讨论,再指名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总结。(2)我们学过那些角?在放大镜下看角,它的大小会变化吗?学生讨论后回答,集体订正。教师强调:我们学过的有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在放大镜下看角,它的大小不会变化,影响角的大小只有角的两边展开的程度。(3)关于三角形,你知道些什么呢?组织学生说出各类三角形的特点,并讨论:什么时候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什么时候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4)关于平行四边形,你知道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讨论 总结(5)圆与上面的图形有什么不同?圆有哪些特点?组织学生交流后回答。3.教材第86页“做一做”三、释疑较难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本课作业 完成基础训练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