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师说》课件(共55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0.2《师说》课件(共55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9 20:4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5张PPT)
1.通过翻译课文,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字词、文言句式等。
2.了解本文的议论结构,学习借鉴“破”“立”结合、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感悟“道”在当今时代的内涵,进一步树立尊师重道的思想,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学习目标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韩昌黎集》。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韩愈、柳宗元
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 苏轼、苏辙。
走近韩愈
韩愈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
祭酒是同列中的首席、主管。主要任务是掌大学之法与教学考试。
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及宋朝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
“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古文”,是对骈文而言的,指的是先秦和汉朝的散文。韩愈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 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文以明道。
除唐代的韩愈、 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
古文运动
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和佛学的兴起,儒学一度衰落,师道也就愈来愈不被重视,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了唐代。当时仍沿袭着一种封建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社会上产生了一种“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求师学道往往会招来路人的讥笑。
背景知识
本文作于公元803年,当时韩愈35岁,在文坛上已有声望。为了学习和宣传儒道,开展古文运动,他广泛结交青年后学,给以帮助和指导,因而遭到一般士大夫攻击,被讥讽为“好为人师”。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韩愈著《师说》,表面上是送给学生李蟠的,实际上针砭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着重闸明教师的作用和从师应采取的态度,这不是一般的论述,而是一部战斗檄文!
解 题
师:名作动,从师学习。
说:是古代议论文的一种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
“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爱莲说》《捕蛇者说》《师说》《马说》等等就属这一文体。
“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
师说:解说关于从师学习的道理。
愚昧 句读
或不焉 相师
谀 郯子
苌弘 老聃
蟠 经传
贻 巫医
(yú)
(dòu)
(yú)
(tán)
(cháng)
(dān)
(pán)
(wū)
(fǒu)
(xiāng)
(zhuàn)
(yí)
正 音
段1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学者:求学的人。
必:一定
所以:表凭借,可翻译为“用来……的”。
受:通假字 同“授” ,传授。
判断句
今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今表因果关系连词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依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
古今异义
咬文嚼字
研读文本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人不是生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困惑?(有了)困惑,却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令人困扰的疑惑,就永远不能解决了。
而:连词。第一个“而”表承接,就;
第二个“而”,表转折,但是
之:指知识和道理
孰:谁
从:跟随,跟从
其:代词,指那些问题
段1
咬文嚼字
段1
乎:介词,在,于。
也:句中表停顿,无义
从而:从,跟从;而,连词,表顺接,并且。
师:意动,以……为师。
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并以他为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并以他为师。
古今异义
今连词,引出结果、目的。
闻:知道,懂得。
固:本来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 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 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咬文嚼字
段1
师:名作动,学习。
之:主谓之间取独。
是故:因此。
所存:所字结构,存在的地方。
我(向他人)学习道理,哪里要管他出生的年份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庸:反问语气,岂,哪。
于:介词,在,比。
无:无论。
改变其后词语的词性
判断句
吾师道也,夫 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咬文嚼字
“所以”的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目的、凭借。
1.表示原因:……的原因。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出师表》)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派遣将士把守关卡的原因,是为了防止其他流寇的出入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2.表示手段、目的、凭借:用来……的。
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
②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用这些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的)性情坚忍,增长(他的)才干。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的句子,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的句子,即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判断句式 例 句
1.用“……者……也” “……者也”“……也”结构表判断。 陈胜者,阳城人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此天子气也。
2.用肯定判断词:为、乃、即、则、皆、必。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3.否定判断词:非、非为、弗、不。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苟非吾之所有。
4.无标志句 臣本布衣。
5.用动词“是”(常见于诗歌) 不知木兰是女郎。
①人为什么要从师?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②作者认为从师的标准是什么?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合作探究
总论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标准
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
提出中心论点:
正面阐述道理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从师的原因: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③从师的标准: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第一段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①教师的职责:
你如何看待教师的“传道、受业、解惑”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综合探究
第一层,授业,即教书。教授学业,解答疑惑。(教书匠)
第二层,传道,即育人。启人心智,导人向好。(教育家)
立德树人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老师,无时无处不在!
学习,随时随地都行!
解读第二段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
师道:从师学习的风尚。
师:动词,从师学习; 道:名词,风尚。
欲:动词,想要。
论证2:批判当时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v,超出
尚且,还,副词
一般人 普通人 \许多的人
n-v,低于,相差。
意动,“以…为耻”
...的原因
语气副词,表揣度,大概
古今——纵向对比:圣益圣,愚益愚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代词,他的
意动
adj,糊涂
古时指文章的断句
有的
(助其)学习
遗漏,舍弃
小的方面学习
“否”
提宾标志,不知句读,不解惑
其子——其身
择师——耻师 对比:未见其明
聪明,明智
自己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的人

如此,这样;表示引文、话结束或有所省略
相似
代词,当老师的(或当学生的)
学问道德水平
足够
地位高
近于阿谀
并列,不屑与之并列
竟然,表转折
比得上
不齿:指不屑与之并列,表示鄙视。
不耻:不顾羞耻不以为有失体面。
地位低
恢复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对比(怪)
宾语前置句
现代汉语中宾语一般处于谓语之后用来回答是“谁”或是“什么”的;而在古代汉语中,却往往出现宾语放置在谓语动词之前的情况,这种现象就叫宾语前置。翻译时需把谓语前面的宾语移到谓语后面。常见的类型有三种:①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
②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③用“之”“是”为标志,强调宾语。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1、纵比: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2、自身
对其子,择师而教;
对其身,耻学于师。
3、横比: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群聚而笑之。
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
自相矛盾的从师态度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
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解读第三段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固定的,永久的。
意动
类,辈
泛指多数。三人成虎、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句末语气词,罢了

研究
学问和技艺
举例论证——以孔子为例,论证从师的正确态度
超过
不一定
孔子事例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三人行,必有我师。”
证明分论点
“学者必有师”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举例论证
孔子语录
“圣人无常师”
证明中心论点
引用论证
正面论证
第三段:以孔子为例,阐述师道、师生关系,从正面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
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年纪十七(岁),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全面学习了,(他)不受(耻于从师的)时俗的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正道,(所以)写(这篇)《师说》送给他。
经传:经,经文;传,传文,解释经书的著作。
通:全面。
嘉:赞许。
行:遵行。
古道:古人的从师之道。
古文:先秦及秦汉散文
以:表目的,来
贻:赠送
段4
被动句
状语后置句
于:介词,第一个,被
第二个,向
六经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咬文嚼字
李蟠“好”怎样的古文?
他不愿被怎样的“时”拘束?
好古文
六艺经传 (先秦两汉)
韩愈为何称赞李蟠?
耻学于师
第四段
小结
不拘于时
明确
嘉其能行古道
鞭辟入里
4.阅读第四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文章思路线索
观点
“古之学者必有师”
三组对比
写作缘由====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文章内容探究
师之责任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求知规律
“人非生而知之”
择师标准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其身耻师、替子择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
古圣人从师,今众人耻学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新师道观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提出中心论点,阐述师的作用和择师的标准
(一段)
(二段)
批判当时的坏风气
(三段)
1、中心论点
2、师的作用
3、择师的标准
1、古今对比(纵比)
2、自己与 孩子对比
3、巫医、乐师等与士大夫对比
(自比)
(横比)
以孔子为例,论证从师的正确态度
(四段)
交代写作的缘由,发出倡议:好古文,行古道!
阐述道理
反面、对比论证
正面、事例论证
修辞探微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②……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③……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④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顶真
作用:前后紧凑,气势通畅,前后事理有机联系,充分阐明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本文的写作特色
1.破立结合,结构严谨,论说结构层次清晰
2.运用对比、举例、引用、道理论证,增强论证力度。
3.运用顶真修辞,前后紧凑,气势通畅,前后事理有机联系。
4.语言平易晓畅,没有承转过渡,气势雄壮,散体中参入对偶于排比句式,使奇偶骈散结合。
文言文知识归纳
知识归纳
总结
1.通假字
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同“授”,传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和肯动词对用时,表示否定。
2.古今异义
①学者
:泛指求学的人。

: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②所以
:“所”与介词“以”结合,译为:用来……(人、办法、工具、依据等);……的原因(或缘由)。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知识归纳
总结
2.古今异义
③小学
①小的方面要学习;
②一般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
古:
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今:
④众人
一般人、普通人。
古:
许多的人。
今:
⑤不必
不一定。
古: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今:
⑥古文
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与骈文相对。
古:
五四以前文言文的统称(一般不包括“”骈文);汉代通行隶书,因此把秦以前的字体叫作古文,特指许慎《说文解字》里的古文。
今:
知识归纳
总结
3.一词多义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实词
名词,老师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名词,指有专门技艺的人。
③吾师道也
动词,学习。
④或师焉,或否焉
动词,从师。
⑤孔子师郯子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知识归纳
总结
3.一词多义
①郯子之徒

虚词
代词,这
(之族、之属、之谋、之伦)
②古之学者
助词,的
③句读之不知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何陋之有)
④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知识归纳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动词,流传
动词,传授
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书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吾师道也
道相似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余嘉其能行古道

道理
道理
道德学问
风尚
从师的风尚
总结
4.词类活用
①吾师道也
②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③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④小学而大遗
⑤而耻学于师
5.文言句式
师、圣、小、大、耻……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判断句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
状语后置句
③句读之不知
宾语前置句
④不拘于时
被动句
知识归纳
杏坛——中国最早的讲堂
“杏坛”的典故最早出自于庄子的一则寓言。庄子在那则寓言里,说孔子到处聚徒授业,每到一处就在杏林里讲学。休息的时候,就坐在杏坛之上。后来人们就根据庄子的这则寓言,把“杏坛”称作孔子讲学的地方,也泛指聚众讲学的场所。
后来,人们在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为之筑坛、建亭、书碑、植杏。北宋时,孔子后代又在曲阜祖庙筑坛,环植杏树,遂以“杏坛”名之。
“杏坛”和“杏林”两者之间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所指却不一样。前者指教育,后者指医道。
提起“杏林”,这里还有一段典故。据晋人葛洪《神仙传·董奉》里说,有一个人叫董奉,平时他不种田,专门给人看病。但是,他从来不收病人的钱,却有一个要求:病重的好了以后种五棵杏树,病轻的好了以后种一棵杏树。几年后,这些杏树都结果了。于是,董奉又对人们说,如果谁要买杏的话,不要钱,只要用谷子换。这样,董奉又有了许多的谷子。他用这些谷子接济穷人和过路者旅资不够的人。后来,人们就用“杏林”来形容董奉为民谋利益的事。再以后,人们又将“杏林”引申为“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等,但都是指那些医道非凡或医德高尚的人。
程门立雪:远在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他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程颢又将杨时推荐到其弟程颐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
杨时那是已经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喜爱,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传。
杨时同一起学习的游酢向程颐请求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一会儿,天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冻的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阻拦了。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众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之后,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
华罗庚成名不忘师恩: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成名之后不止一次说过:“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的教师栽培。1949年,华罗庚从国外回来,马上赶回故乡江苏金坛县,看望发现他数学才能的第一个“伯乐”,王维克老师。他在金坛作数学报告时,特地把王老师请上主席台就座,进会场时让老师走在前面,就座时只肯坐在老师的下首。
毛泽东给徐特立写信:徐特立先生是我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1937年,当徐老60寿辰之际,毛泽东特意写贺信祝寿。他在信的开头说:“徐老同志,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名人说“师”
“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 ——斯大林
“一日之师,终身为父。” ——关汉卿
“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 ——康有为
人的成长是离不开教育的,一个没有教师,没有知识的社会,不过是一片贫瘠的荒漠!
假如我能搏击蓝天,
那是您给了我腾飞的翅膀;
假如我是击浪的勇士,
那是您给了我弄潮的力量;
假如我是不灭的火炬,
那是您给了我青春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