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化学  第一部分 成都中考考点研究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件(共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中考化学  第一部分 成都中考考点研究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件(共4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20 21:43: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考点特训营
2
纵横过实验 · 纵向实验逐个过
3
1
成都10年真题子母题+2年诊断检测
成都10年真题子母题+2年诊断检测
命题点
1
燃烧与灭火(10年5考)
1. (2017成都3题3分)下列物质能发生燃烧的是(  )
A. 棉花  B. 黄金  C. 食盐  D. 大理石
2. (2019成都4题3分)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其对应原理错误的是(  )
A. 扇灭——隔绝氧气
B. 剪掉烛芯——隔离可燃物
C. 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
D. 水浇灭——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A
A
3. (2015成都7题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B. 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
C. 图书档案起火宜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
D. 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
A
4. [2020成都17(4)题3分]酒精(C2H5OH)可作燃料,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酒精燃烧失火,可用干粉灭火器灭火。NaHCO3是干粉的主要成分,俗称是________。用干粉灭火器灭火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 → (填序号)。
C2H5OH+3O2 2CO2+3H2O
小苏打
c b a
燃烧条件的探究(10年3考)
命题点
2
5. (2022成都12题3分)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 ℃,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如图1实验,三支试管里面充满氮气,初始温度25 ℃,升温至60 ℃后,用注射器同时向②③试管中迅速注入足量氧气。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 只有②中有燃烧现象
B. 由①②现象说明可燃物达着火点未必燃烧
C. 若继续水浴升温,则③中一定会燃烧
D. 该实验能总结出燃烧的条件
图1
C
6. (2020成都5题3分)有关如图2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红磷会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 向水中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
C. 热水的作用只是提供热量
D. 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
图2
B
7. (2023成都6题3分)有关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 ℃和240 ℃)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②处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
B. ③④处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C. ①③处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D. ①④处燃烧时都能有效避免空气污染
B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0年5考)
命题点
3
8. (2019成都2题3分)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随身携带的物品是(  )
A. 食盐 B. 烟花爆竹
C. 汽油 D. 罐装液化石油气
9. (2018成都4题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油站严禁烟火
B. 高层楼房着火乘电梯逃生
C. 燃气泄漏关闭阀门打开排气扇
D. 灭火要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
A
A
10. (2021成都4题3分)有关粉尘爆炸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 剧烈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B. 燃着的蜡烛可升高面粉着火点
C. 鼓空气是为了增大氧气的含量
D. 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
D
能源与环境(10年10考)
命题点
4
11. (2015成都3题3分)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是(  )
A
12. (2021成都2题3分)成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下列举措有误的是
(  )
A. 水更清——防治水体污染
B. 土更净——填埋废弃电池
C. 天更蓝——加强大气治理
D. 景更美——提高绿化覆盖
B
13. (2020成都2题3分)成都围绕“人、城、境、业”开展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相关举措有误的是(  )
A. 简约适度、低碳生活
B. 城园相融、人城和谐
C. 水润天府、绿满蓉城
D. 减少污染、关停企业
D
14. (2018成都2题3分)成都将建设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下列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  )
A. 推广燃煤锅炉   B. 建设天府绿道
C. 关停高污染企业 D. 严控车辆任意鸣笛
15. (2023成都2题改编3分)下列做法不符合新时代成都发展理念的是(  )
A. 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
B. 减少公园绿地增加住宅建设
C. 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协同立法
D. 降低PM2.5,做靓“雪山下的公园城市”
A
B
16. (2021成都15题节选4分)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器主要材料是铜,利用铜的_______性。
(2)风能属于_____(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沼气的主要成分属于__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3)除图中所示能源外,再写
一种新能源______________
_______。
导热

有机物
核能(或潮汐
能等)
17. [2018成都15(1)题2分]烹调食物所用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填化学式),观察到火焰呈黄色或橙色时,需将灶具的空气进风口调____(填“大”或“小”)。
18. [2020成都15(4)题2分]氢燃料电池把______能转化为电能。氢燃料电池的优点是______(填序号)。
a. 产物是水,不污染空气
b. 氢能源成本低
CH4

化学
a
19. (2016成都16题10分)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
(1)化石燃料有煤、________和天然气等,它们是________(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2)某工厂每天燃烧的煤含硫0.16 t,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工厂每天产生的二氧化硫的质量是多少?
不可
石油
(2)解:设该工厂每天产生二氧化硫的质量是x
S+O2 SO2
32 64
0.16 t x
x=0.32 t
答:该工厂每天产生二氧化硫的质量是0.32 t。
(3)二氧化硫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若遇降雨会形成______,取这种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在一段时间内每隔几分钟测一次pH,其pH会逐渐减小,这说明雨水水样在测定期间酸性会________。
酸雨
增强
燃料及其利用
生活中的安全常识
与燃烧、爆炸有关的图标
易燃、易爆的安全知识
燃烧与灭火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思维导图
化学发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化石燃料的利用
灭火
燃烧条件
燃烧条件的探究
燃烧
原理
方法
常见灭火器
考点特训营
一、燃烧与灭火
燃烧
条件
物质必须为_______
与____________接触
达到燃烧所需的_________(即可燃物的_______)
可燃物
氧气(或空气)
最低温度
着火点
三者缺一不可
燃烧条件的探究(详见纵横过实验)
一、燃烧与灭火
灭火
方法
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破坏其中一个即可)
清除_______或使_______与其他物品隔离;如:森林着火设置隔离带等
隔绝____________;如: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使温度降到_______________以下;如:衣物着火用水浇灭等
可燃物
可燃物
氧气(或空气)
可燃物的着火点
常见
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适用于一般失火及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CO2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
水基型灭火器——适用于汽油、柴油及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二、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与燃烧、
爆炸有关
的图标
________
禁止烟火
________
禁止吸烟
二、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生活中的
安全常识
a. 发生火灾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蹲下沿墙壁或靠近地面沿楼梯
逃生
b. 室内着火,不能立即打开窗户,否则会提供充足的空气使燃烧更旺
c. 家用电器着火时,应___________,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d. 加油站、面粉厂应标有“严禁烟火”等字样或图标
e. 燃气泄漏时切不可开灯检查,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 进入枯井、菜窖或深洞时应做_________
先切断电源
先关闭阀门并轻轻打开门窗通风
灯火试验
三、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化学反应中
的能量变化
放出热量:物质的燃烧,金属与酸反应,氧化钙与水反应等
吸收热量:如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等
化石燃料
的利用
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均属于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
可再生”)能源
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a.有足够的空气;b.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
接触面积
不可再生
三、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化石燃料对
环境的影响
及防治措施
对环境
的影响
a.产生空气污染物,如______________等
b.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________________等
c.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形成浮尘
SO2(或NO2等)
CO(或一氧化碳) 
防治措施
a.使用脱硫煤(防治酸雨)
b.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和柴油充分燃烧
c.汽车尾气排放处设置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成无害气体
d.推广使用新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等
e.工厂废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三、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新能源
的开发
与利用
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属于混合物,具有能量高、燃烧热值大等
优点
乙醇
化学式为_________,俗称______,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途:常用作酒精灯的燃料,可制作乙醇汽油;医用消毒等
C2H5OH
酒精
C2H5OH+3O2 2CO2+3H2O
氢气
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取,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
优点:热值高,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
未被广泛使用的原因: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
三、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新能源
的开发
与利用
2H2+O2 2H2O
其他新能源:核能、_____、地热能、潮汐能等
风能
纵横过实验 · 纵向实验逐个过
小实验满分练
实验
1
灭火原理的探究[2020.17(3)]
(1)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图1中燃着的蜡烛熄灭,图2中蜡烛继续燃烧,由此推知灭火原理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试举一例生活中应用此原理灭火的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
隔绝空气(或氧气)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人教上P130 图7-8和图7-9
(2)图3中观察到蜡烛熄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可隔绝空气
(3)图4是根据图3的反应原理设计的灭火器,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灭火时,将装置倒置,浓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装置内压强______ (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喷射在可燃物的表面,起到__________________及降温的作用。
Na2CO3+2HCl=== 2NaCl+H2O+CO2↑
隔绝空气(或氧气)
增大
人教上P130 图7-8和图7-9
重难实验突破
实验
2
燃烧条件的探究(10年3考)
如图1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
【实验现象及分析】
(1)实验甲,棉球上蘸有的酒精能燃烧,而棉球上蘸有的水不能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
(2)实验乙,观察到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达到
可燃物的着火点。
需要可燃物
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图1
(3)实验丙,水中的白磷能否燃烧与鼓入的气体有关,当鼓入的气体X为____________时,水中的白磷燃烧,通过与实验乙水中的白磷对比,证明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乙中________________
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对比,也能验证该燃烧条件。
氧气(或空气)
需要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
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图1
【实验结论】
(4)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三者缺一不可。
【实验拓展】
(5)若要选取另一种物品替换实验乙中的薄铜片,该物品应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6)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有良好的导热性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隔绝空气(或氧气)
提供热量
图1
新考法
(7)[设问创新]若要使实验甲中蘸水的棉球燃烧,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
(8)[意外现象分析]进行实验乙的过程中,发现有火星飞溅到红磷上,引起红磷燃烧,证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持续加热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图1
(9)[装置改进]小明认为上述实验乙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于是对装置进行如下改进:
①对比图2、图3两套装置,你认为图______(填“2”或“3”)装置改进得更合理。
图2
图3
3
图1
②[结合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实验结束后,待图2装置中试管a冷却后,若将试管口朝下垂直伸入水面下(室温),并取下橡胶塞(不考虑橡胶塞及白磷所占的容积,且实验所用白磷足量),则进入试管a中液体的体
积约占试管容积的_______。
图2
(10)[装置创新](2023自贡)小萱同学设计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为:a.在有空气的试管内放入白磷,关闭弹簧夹,白磷不燃烧(如图4);b.将装置放到热水中(如图5),白磷剧烈燃烧,气球胀大。
①图5实验中白磷剧烈燃烧时,试管内气体压强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图5
图4
增大
②对比图4、5实验,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③图5实验后试管内还有白磷残留,打开弹簧夹,通入氧气,白磷复燃,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另一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
图5
图4
温度达到可燃物
的着火点
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11)[实验方案设计]有同学想利用蜡烛和烧杯(或选择其他用品)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燃烧的条件之一:需要有氧气(或空气)。请你帮他设计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蜡烛点燃,待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一会儿后,再用一个烧杯将燃烧的蜡烛罩住,观察现象
横向实验归类练——与磷有关的实验
实验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探究燃烧的条件
装置
红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化学反应 与铜片上白磷对比得出“可燃物燃烧需温度达到其着火点”
消耗集气瓶内的氧气
实验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探究燃烧的条件
能否 替代 可替代,只与________ ____反应、不生成气体或生成的气体可被吸收 可替代,能发生____反应且现象明显,可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可替代,可燃且_______明显高于白磷和水的沸点
量有无要求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与白磷形状、质量相等
氧气(或O2)
红磷需足量
化学
没有要求
着火点
实验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探究燃烧的条件
缺陷及改进 点燃红磷后再伸入集气瓶造成误差:可改变红磷点燃方式 生成物有污染:可替换为现象明显,节能环保的化学反应 生成的P2O5会污染空气:可在________中进行
密闭装置
请完成精练本习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