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化学 第一部分 成都中考考点研究 微专题2 常见气体的制取及净化 课件 (共5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中考化学 第一部分 成都中考考点研究 微专题2 常见气体的制取及净化 课件 (共5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20 21:3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8张PPT)
微专题2 常见气体的
制取及净化
跟踪训练
2
1
专题精讲
考情分析
考情分析 年份 原理 (10年6考) 发生与收集装置(10年9考) 操作及过程 (10年6考) 性质(含性质实验)
(10年3考)
2023 / / / 17(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水的作用及产生异常现象的原因
考情分析 年份 原理 (10年6考) 发生与收集装置 (10年9考) 操作及过程 (10年6考) 性质(含性质实验)(10年3考)
2023 19(4),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19(1),观察窗的作用;19(2),加湿仓的作用;19(9),自制简易供氧器与真实产品的对比 / /
2022 / 16(1),棉花的作用; 16(2),检验氧气集满的方法(排空气法) 16(3),制取操作顺序 16(4),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考情分析 年份 原理 (10年6考) 发生与收集装置 (10年9考) 操作及过程 (10年6考) 性质(含性质实验)(10年3考)
2021 17(1)第一空,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17(1)第二空,单一仪器的选择(组合装置) 17(2),排水法收集氧气,水排完后的具体操作 /
2020 16(1),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16(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不需要用到的仪器 / /
考情分析 年份 原理 (10年6考) 发生与收集装置 (10年9考) 操作及过程 (10年6考) 性质(含性质实验)(10年3考)
2019 17(2),用固液常温型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17(3),分析创新装置判断收集氧气的方法 17(4),O2验满的方法 17(5),红磷燃烧实验(燃烧现象,反应前后依据气压分析现象)
2018 17(4),用固液常温型装置可制取的气体 / / /
考情分析 年份 原理 (10年6考) 发生与收集装置 (10年9考) 操作及过程 (10年6考) 性质(含性质实验)(10年3考)
2017 17(1),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17(2),用针筒加入过氧化氢的优点 17(5),二氧化锰可反复使用的原因 /
2016 / 17(2)第一空,单一仪器的选择(组合装置) 17(2)第二空,二氧化锰的作用 /
考情分析 年份 原理 (10年6考) 发生与收集装置 (10年9考) 操作及过程 (10年6考) 性质(含性质实验)(10年3考)
2015 / 5BD,用氯酸钾与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装置相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5AC,二氧化锰是反应物、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
2014 / 10,发生与收集装置的判断(四图:固固加热、固液常温、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 / /
考情分析
【考情总结】
1.题位特点:2023年在17、19题中考查,2016年~2022年在16或17题中考查,2014年、2015年在选择题中考查。
2.考查特点:2023年首次结合跨学科实践活动进行考查,首次考查氧气性质实验的意外现象原因分析,其余年份均结合教材实验进行考查。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10年5考)
考情分析 年份 原理(10年2考) 发生与收集装置(10年2考) 实验操作 性质(含性质实验)(10年3考)
2023 / / / 16(4),判断实验能否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并说明理由
2021 / / / 18(2)③,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的颜色变化及加热该溶液后pH变化曲线的绘制
考情分析 年份 原理(10年2考) 发生与收集装置(10年2考) 实验操作 性质(含性质实验)(10年3考)
2017 / 5AC,发生与收集装置的选择 / /
2016 17(3)第一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 17(3)第二空,收集装置的补画;17(4),不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原因分析 / /
考情分析 年份 原理(10年2考) 发生与收集装置(10年2考) 实验操作 性质(含性质实验)
(10年3考)
2015 19(1),根据装置及药品书写化学方程式 / 19(2)第三空,检验装置中空气已排尽的方法 19(5)(6),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性的分析
混合气体的净化(10年3考)
考情分析 混合气体 年份 题号 分值 目的 装置 考查内容
CO2中混有H2O 2022 19(5) 1 测定碳酸钾含重 装置B的作用
H2中混有H2O 2021 19(7) 2 测定铁锈的质量 分数 结果偏小原因及解决方法(加干燥装置)
考情分析 混合气体 年份 题号 分值 目的 装置 考查内容
CO中混有HCl 2015 19(4) 2 判断CO2在水中溶解的体积 乙装置的作用
2022课标·实验探究思路与方法
命题点1 反应原理(10年6考)
1. 实验室制取氧气:
(1)高锰酸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写化学方程式,后同)。
(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实验室制取氢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KMnO4 K2MnO4+MnO2+O2↑
2KClO3 2KCl+3O2↑
2H2O2 2H2O+O2↑
CaCO3+2HCl=== CaCl2+H2O+CO2↑
Zn+H2SO4=== ZnSO4+H2↑
命题点2 发生装置(10年7考)
选择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类型 固体加热型 固液常温型 装置图 A B C D
E
反应物状态
反应条件
装置类型 固体加热型 固液常温型 装置图 A B C D
E
适用范围 反应物为固体,反应条件为加热 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为常温 装置类型 固体加热型 固液常温型 装置图 A B C D
E
适用范围 制取氧气:高锰酸钾:____(从A~E中选择,后同)、氯酸钾和二氧化锰:____、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__________;制取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 制取氢气:_______________。 A
A
B(或C或D)
B(或C或D或E)
B(或C或D或E)
装置类型 固体加热型 固液常温型 装置图 A B C D
E
装置优点 简单易操作 可以随时添加液体药品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装置类型 固体加热型 固液常温型
装置图 A
B
注意事项 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入药品不宜过多,理由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防止产生气体的速度过快,使液体溢出试管或橡胶塞迸出
装置类型 固液常温型 装置图 C D
E
注意事项 长颈漏斗下端应___________ ___防止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固体药品为块状或大颗粒
伸入液面以下
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拓展补充】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检查时机:一般在装置连接好之后,装入药品之前。
(2)检查步骤:形成密闭装置→改变压强→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3)检查方法:
①图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一段时间后,导管内液面上升,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
②图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先关闭弹簧夹,再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至形成液封,继续加水,一段时间后,若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
将注射器的活塞向外拉出一段距离,一段时间后观察其是否回到原位,若活塞回到原处
③图C:先将分液漏斗的活塞关闭,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命题点3 收集装置(10年7考)
选择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能否与空气成分或水发生反应
收集方法 排水法 排空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收集装置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气体的密度
收集方法 排水法 排空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收集装置
适用范围 不与水反应,难溶或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如O2、H2、CH4等 a.无毒、无害、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b.密度与空气相差较大(即相对分子质量与29相差较大) 密度比空气_____的气体,如O2、CO2 密度比空气_____的气体,如H2、CH4


收集方法 排水法 排空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收集装置
优缺点 优点: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缺点:收集的气体较潮湿 优点:收集的气体较干燥,操作 简便 缺点:收集的气体可能混有空气 收集的气体较纯净,便于观察是否集满
收集方法 排水法 排空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收集装置
注意事项 a.最佳收集时间: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b.导管伸至集气瓶瓶口即可; c.气体收集完毕后,要在_____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瓶口 导管应伸到接近集气瓶底部,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时
水中
排尽集气瓶内的空气
检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现象及结论,后同)
验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点4 气体的检验与验满(10年3考)
1. O2的检验与验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氧气已集满
2. CO2的检验与验满
检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为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瓶口,若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已集满
3. 氢气的检验
方法 现象 装置图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气体必须干燥,可在点燃前将气体通过干燥装置) 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__________ ________生成
无色液滴(或水雾)
命题点5 气体的除杂与干燥
1. 气体的除杂
(1)原则:所选试剂只与气体中的杂质反应,不与被提纯物质反应,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气体(括号内为杂质气体) CO2 (HCl) H2(HCl)CO(CO2)等 CO2 (CO) N2
(O2)
除杂试剂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________________溶液 碱石灰(氢氧化钠、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装置 氢氧化钠(或NaOH)
灼热的氧化铜
灼热的铜网
(2)常见气体的除杂
2. 气体的干燥
(1)原则:干燥剂只能吸收气体中的水,不能与被干燥气体发生反应。
(2)常见气体的干燥
需要干燥的气体 O2、CO2、H2、CO等 O2、H2、CO、NH3等
干燥装置
命题点6 多功能瓶的其他用途(10年6考)
用途 图示 气体进出口方向(填字母编号) 举例
收集气体 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待收集气体通入最下方,即从______端通入 收集______、_____等
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待收集气体通入最上方,即从______端通入 收集_____、CH4等
a或c
CO2
O2
b或d
H2
用途 图示 气体进出口方向(填字母编号) 举例
收集气体 收集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气体应从____端通入 收集_____、_____等
检验气体 气体须与液体试剂充分接触,即气体应从____端通入 检验CO2,X为____________
b
H2
O2
a
澄清石灰水
用途 图示 气体进出口方向(填字母编号) 举例
除杂与收集组合装置 除去______,收集____,瓶中X为澄清石灰水或NaOH溶液(后者吸收效果更好)
测量气体体积 短进长出,水被压入量筒 CO2等能溶于水或能与水反应的气体需在水面上方加一层植物油,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CO2
CO
防止气体和水接触
跟踪训练
1. (2017成都改编)关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装置①可用于制氢气
B. 装置②可用于制氧气
C. 装置③可用于收集二氧化碳
D. 装置④可用于收集氢气
C
2. (2023随州改编)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
问题:
(1)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CO2,为防止气体逸出,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取CO2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CO3+2HCl === CaCl2+H2O+CO2↑
长颈漏斗下端伸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
(2)收集CO2时,应选择的装置为______(填字母序号),验满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得到干燥、纯净的CO2,产生的气流应依次通过装置____、____。
将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瓶口,若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已集满
E
C
D
(4)若要检验CO2,则选择的试剂为____________,其反应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达)。
(5)若用G装置收集气体,该气体应满足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澄清石灰水
Ca(OH)2+CO2=== CaCO3↓+H2O
不与水反应,难溶或不易溶于水
3. (2023成都定心卷节选)如图1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用到的器材,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要完成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还缺少一种仪器,该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
图1
酒精灯
(2)某同学连接的装置如图2,该装置容易造成安全事故,改正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用仪器③④⑥收集氧气时,当气泡从瓶口逸出时,在水下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把集气瓶移出水槽,________(填操作)在桌面上。
正放
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图1
图2
(4) 学完实验室制取氧气,某同学设计了一台简易制氧机如图3,在瓶2中加入适量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瓶1盛半瓶水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瓶2上安装气球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润湿氧气(或便于监测氧气产生的速率)
图3
2H2O2 2H2O+O2↑
缓冲作用(或调节内外压强,防止瓶盖迸出)
4. (2023锦江区二诊改编)下图是实验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1)某同学欲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O2进行铁丝燃烧实验,要在集气瓶内预留一些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应选用____(填字母序号)装置组合进行制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防止溅落的高温熔融物炸裂瓶底 
AE
2KMnO4 K2MnO4+MnO2+O2↑
(2)图D中仪器①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D装置与B装置比较,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22课标·作图]若用H装置收集氧气,请在图中将导管补画完整。
添加液体药品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4)图甲中的活塞k处于关闭状态,据图判断装置甲________(填“漏气”或“不漏气”)。甲中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应处于塑料板之下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图乙制取氢气,使反应发生的
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漏气
形成液封、便于使固液分离
倾斜试管使锌粒与稀硫酸接触
Zn+H2SO4=== ZnSO4+H2↑
5. [2022课标·撰写实验报告]实验课上小组同学进行了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探究活动,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练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
【实验用品】试管、酒精灯、铁架台、水槽、集气瓶、玻璃导管、氯酸钾、二氧化锰等。
图1
图2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过程】①仪器组装时应按照_________(填“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的顺序。在调整试管的倾斜角度时,可松开图2中____(填“K1”“K2”或“K3”)处的螺丝,待调整后再拧紧。
图1
图2
2KClO3 2KCl+3O2↑
K2
从左到右
②装置组装好后,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讨论】集气瓶收集氧气的最佳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当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时
图1
图2
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若导管口冒出气泡,松开手一段时间后,导管内液面上升,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6. (2023衡阳改编)下图是实验室的部分实验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__。
(2)某同学在实验室用A、E装置制取氧气,通过检测发现用E装置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任写一条)。
水槽
集气瓶中未装满水(或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就立即收集等)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为了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填字母序号);如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_____(填“b”或“c”)端通入。
(4)实验室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OH)2+CO2=== CaCO3↓+H2O
C
b
7. (2023云南节选)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结合图示回答
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
试管
2KMnO4 K2MnO4+MnO2+O2↑
BD(或BE)
(3)利用如图装置制取并研究CO2的性质。将Y形管倾斜,使N中试剂流入M中至CaCO3完全反应,然后向M中注入足量NaOH溶液。
①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
②注入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M中的现象
是_______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
描述)。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先变大后变小
产生白色沉淀
命题趋势·新考法分析 撰写实验报告 2023岳阳43题(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见《名校命制模拟必备》册、山西晋中19题(二氧化碳制取及性质实验)
请完成精练本习题
作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