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课件(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课件(共3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5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9 21:08: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本九年级下册《语文》
第一单元
生活咏叹
人教部编本九年级下册《语文》
本单元学习诗歌。我们可以领略诗人的情思,触摸时代的脉搏,受到精神的感染和美的熏陶。
第一单元学法指导:
学习本单元,要在反复朗读、感受诗歌韵律的基础上,把握诗歌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
1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作者名片
舒婷,1952年生于福建。原名龚佩瑜,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
朦胧诗
诗歌流派
朦胧诗,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朦胧诗的特点,可概括为: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
代表诗人:北岛、舒婷、顾城、食指、梁小斌、杨炼、江河。
这首诗获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作品奖,发表于1979年。
从十年浩劫中生活过来,有着太多的坎坷经历的青年诗人舒婷,面对凝聚着深重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很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为个人的不幸而哀伤,为祖国的不幸而忧虑,同时又对个人与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忧患意识与历史责任感。
写作背景
这首诗有着沉重的历史感,表达了一种希冀光明的痛苦与信念。
写作背景
隧洞
蜗行
淤滩
驳船
簇新
笑涡
喷薄
伤痕累累
(suì)
(wō)
(yū)
(bó)
(cù)
(wō)
(bó)
  (lěi)
课本4页
读读写写
疲惫
熏黑
干瘪
纤绳
胚芽
绯红
迷惘
(bèi)
(xūn)
(biě)
(qiàn)
(pēi)
(fēi)
(wǎng)
补充
多音字
qiàn
xiān

纤绳、纤夫
纤维

lěi
lèi
léi
积累、伤痕累累
劳累
累赘、果实累累
读读写写
词语解释
簇新:极新,全新。
胚芽:植物胚的组成部分,比喻刚萌生的事物。
迷惘:迷惑、失意的样子。
蜗行:像蜗牛那样慢行,比喻行动迟缓。
朗读课文
1.听读课文。
2.朗读课文,注意节奏、重音和语气语调。
第1节:长句式,多节拍,仿佛是一首从低音缓慢升起的乐曲,给人一种沉重感。
向祖国的深情诉说,节奏舒缓,语调深沉。
第2节:诗句简短急促,情绪强化深切。
表达的是一种祈愿,节奏比第一节稍快。
朗读指导
朗读课文
第3节:诗句拉长,节拍增多,造成反复回旋抑扬顿挫。
显示祖国蒸蒸日上的状态,节奏明快。
第4节:节奏更快,运用排比,增强力度。
诗人的宣言, 声调铿锵,激情昂扬。
朗读指导
朗读课文
注意节奏 红色重读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朗读课文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朗读课文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朗读课文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1.第一节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象征意义?
作者创造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五个意象。
这些意象唤起了人们对往事的痛苦回忆,说明祖国长期以来处于贫困和落后的状态。
品读诗歌
第一节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在你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农业:原始落后
工业:落后艰难
经济:贫弱破败
局面:困境不屈
品读诗歌
2.诗人用这些带有感彩的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深沉而悲痛。
3.这一节诗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沉重、缓慢、低沉。
品读诗歌
4.破折号有什么作用?
最后一句的破折号表示语意转折。由前面对祖国形象的描绘,转而直接表达对祖国的真挚热爱之情。
品读诗歌
5.朗读第二节,说说本节诗在全诗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第二节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这两句承上,概括上节中五个意象的象征意义。
此句启下,中华民族灾难深重,但中国人民灵魂深处的理想和希望从未消失过。
品读诗歌
品读诗歌
5.朗读第二节,说说本节诗在全诗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本节为全诗情感的转折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以下的诗句开始出现亮色与激情。
6.第二节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飞天”是宗教传说中在天空飞舞的神,在民间备受尊崇,寄托着淳朴百姓对生活的祈愿。
“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比喻(象征)人民千百年来未能实现的又从未消失的希望。
品读诗歌
7.朗读第三节,本节感情有什么变化?
由悲哀愁苦变为欣喜亢奋。与上节形成鲜明的对比。
8.诗人创造了哪些意象来表达这种感情?这些意象有些什么共同特点?
第三节
品读诗歌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意象: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
特点:充满生机和活力。





品读诗歌
9.如何理解“神话的蛛网”呢?
“簇新的理想”指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祖国对明天有着与以往不同的希冀。“神话的蛛网”喻指“文革”对人们精神的禁锢。
品读诗歌
10.朗读第四节,这一节写了什么内容?
第四节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微小的我是祖国的一部分。
诗人把自己完全融入祖国和人民之中。
祖国

品读诗歌
10.朗读第四节,这一节写了什么内容?
再次强调了我与祖国的唇齿相依,不可分割的关系。
品读诗歌
11.如何理解“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这句话?
从个体上说,“我”是中国十亿人中的一个,是祖国的一分子;但从“我”的使命上来说,“我”要承担起振兴中华的重任,“我”要与祖国融为一体,因而是“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这里突出了“我”与祖国的血肉相连。
品读诗歌
疑难解析
1.诗中的“我”仅仅指诗人自己吗?
诗中的“我”不是仅指作者一个人,而是代表着与祖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代表了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承担重任的一代人。
“我”和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我”的形象是和祖国的形象熔铸在一起的。
2.诗歌中每一节诗末尾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
诗歌中四句“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并不一样。第一句抒发了诗人难以言状的悲哀之情;第二句蕴涵着诗人的痛苦和希望;第三句是诗人对祖国母亲的誓言;第四句是诗人为祖国的美好未来感到无比自豪时抑制不住的深情呼唤。可见,诗人的感情由低沉叹息逐渐转向亢奋热烈。
疑难解析
2.诗歌中每一节诗末尾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
这种变化是历史发展在诗人心灵中折射的必然。“文革”浩劫之苦造就了舒婷这一代人富有时代特征的迷惘、困惑、怀疑、失落的情绪,也引发了他们严峻的思考、深刻的反省和顽强的追求。
疑难解析
破旧的老水车
熏黑的矿灯
干瘪的稻穗
失修的路基
淤滩上的驳船
贫困
悲哀
痛苦的希望
未落地的花朵
簇新的理想
古莲的胚芽
挂眼泪的笑涡
雪白的起跑线
绯红的黎明
你“我”血肉相连
从“我”这取得:
富饶、荣光、自由
回溯祖国贫困落后的历史
写出人民长期企盼的渺茫
描绘祖国转折时期的形象
倾吐诗人献身祖国的热望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第一、二节抒发悲哀低沉之情 悲
第三、四节抒发欣喜高昂之情 喜
四个意象群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我”
历史转折时期的祖国
人民的痛苦与希望
献身祖国的热望
回溯历史贫困落后
欣喜高昂
悲哀低沉
这是一首深情的爱国之歌。诗中将个体的自我放在祖国的大形象里,并承担起使祖国繁荣富强的重任,抒发了诗人与祖国荣辱与共、血肉相连的感情,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深沉的历史责任感。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远和近
作者:顾城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朦胧诗选读
1.抄写并背诵课文。
2.补充作业第1课。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