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填空题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填空题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4.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2-19 23:41: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填空题专题训练
1.花生喜欢生长在渗水性、透气性最好的 中,荷花喜欢生长在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好的 中,蚕豆喜欢生长在居于前两者之间的 中。
2.保护土壤的方法有 、 、 等。
3.收集一袋呼出的气体,将澄清石灰水倒入其中并摇晃一下,澄清石灰水会 。
4.空气受冷向 流动。
5.新型抽水马桶能产生 、 的强劲水流。
6.土壤中 含量较多的叫作沙质土,黏粒含量较多的叫作黏质土,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含量差不多的叫作 。
7.肺活量 的人,身体 能力更强。
8.呼吸让我们吸进富有氧气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 等废气。
9.小雅想用土壤做一个泥人,他应该选择 (填土壤类型)。
10.将要称的物体放在 上,读取 即可。
11.糖类可以供给我们能量,支持我们活动,在日常食物:米饭、西红柿、植物油、牛肉这几种食物中, 富含糖量较高。
12.主要来源是一部分雨水或积雪融水的是 水。
13.科学家 用实验证明了空气是有质量的。
14.做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流动实验时,我们要准备两个 的玻璃瓶。
15.不同的固体混合前后重量不变,体积 。
16.气球、玻璃杯并不是真正空的,它里面有( )。
17.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的动植物遗体,它们被称为( )。( )是供植物生长的肥料。
18.黏质土适宜生长的植物有 、 、 等。
19.动植物体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在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中都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
20.在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 克。
21.胃可以储存和搅拌 ,吸收一些 。
22.人们常用 、 和 等方法改良贫瘠的土壤。
23.空气总是在 的,流动的空气就是 。
24.土壤上的 具有防止 流失的作用。
25. 越多,土壤颜色越深,越 。
26. 是我们身体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
27.自然界的地下水总量约占淡水总量的 。由于地表土质疏松多孔,一部分雨水或积雪融水会渗透到 和 的空隙里,它们是地下水的主要来源。
28. 和 连接着喉与肺,有清除异物、调节空气温湿度和防御等功能。
29.一同学用水平仪测试课桌是否水平时,发现气泡向左跑,说明课桌的 (左边、右边)高。
30.使用电子天平称量物体之前要确保数字显示为 。
31.排球、篮球利用了空气 的性质。
32. 与 是重要的淡水资源,也是许多生物的 。
33.我能写出在土壤里发现的两种小动物的名称 、 。
34.肺活量是体能健康测试中的一个测试项目,肺活量是指人一次 的最大气体量。(吸入、呼出、吸入和呼出之和)
35.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将土壤分为三类:含沙多的是 ;含沙少的是黏质土;含沙适中的是壤土。
36.空杯子、空瓶子里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它们里面有
37.若要种植芝麻、花生,可选择透气性最好的土壤是 。
38.空气具有流动性,总是热空气 ,冷空气 。
39.土壤为动物生存提供 。
40. 渗水性、透气性最好,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差; 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好,渗水性、透气性最差; 保水性、保肥能力、渗水性、透气性都较好。
41.人们利用 的原理制作了水平仪。
42.土壤里有 、黏土、空气、 、腐殖质等成分。
43.物质能溶于水的量有一定的 。不同的物质在相同体积的水中溶解量是 的。
44.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
45.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越来越少,人们想出各种办法补充地下水,如铺设透水路面和 可以增加地下水储量。
46.月亮和太阳一样,也是 升 落。
47.通过“体验淡水资源的有限”的模拟实验我们可以知道,地下水、冰川水、河流与湖泊水占地球水资源的总量非常 。
48.食物中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的物质叫 。
49.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吸入的空气导入澄清石灰水,摇晃后,石灰水 ,呼出的空气导入澄清石灰水, 摇晃后,石灰水变 了,说明我们呼出的气体里含有 。
50.在地下水、海水和河流中, 和 属于天然水域,也属于淡水资源。
51.空气具有流动性,总是 空气上升, 空气下降。(均填“热”或“冷”)
52. 、脂肪、 、 、无机盐、水和膳食纤维是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
53.食物中的养分是在 中被消化和吸收的。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 沙质土 黏质土 壤土
【详解】根据土壤的成分,一般把土壤分为壤土、黏质土、沙质土。含沙多的土壤叫做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土壤叫做黏质土,含沙和黏土差不多的土壤叫做壤土。三种土壤渗水能力高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不同的土壤适合不同的植物,花生喜欢生长在渗水性、透气性最好的沙质土中,荷花喜欢生长在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好的黏质土中,蚕豆喜欢生长在居于前两者之间的壤土中。
2. 植树造林 少喷农药 修筑梯田
【详解】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我们要使土壤免受水力、风力等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生产活动破坏,对土壤采取保护措施,如土壤盐渍防治,封山育林和水土流失区植树种草等方法保护土壤。
3.变浑浊
【详解】二氧化碳气体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人类时刻在进行呼吸作用,本质就是气体交换,吸进去氧气,呼出来二氧化碳气体。因此,收集呼出的气体,倒入澄清石灰水,摇晃一下,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
4.下
【解析】略
5. 耗水量少 旋转快
【解析】略
6. 沙粒 壤土
【详解】据渗水、保水等情况,土壤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壤土3类,其中保水性最好的土壤称为黏质土,透气性和透水性都差,渗水能力最好的称为砂质土,容易流失水分,透气性好,壤土透气性好,既保水又保肥。人们根据三种颗粒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为三类:沙粒含量较多的叫作沙质土,黏粒含量较多的叫作黏质土,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含量差不多的叫作壤土。
7. 大 供氧
【解析】略
8.二氧化碳
【详解】人类时刻在进行呼吸作用,本质就是气体交换。呼吸时,我们吸进富有氧气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9.黏质土
【详解】根据土壤的成分,一般把土壤分为壤土、黏质土和砂质土。壤土的沙粒和黏粒比例适中;沙质土沙粒比重大,黏粒比重小,土壤颗粒粗,粘性差,不能成团;黏质土黏粒比重大,沙粒比重小,土壤颗粒细小,粘性强,容易捏成团,不易松散,抛到地上也不会散开,壤土颗粒中等,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会散开。小雅想用土壤做一个泥人,他应该选择黏质土。
10. 电子天平 显示数字
【解析】略
11.米饭
【详解】食物的营养物质主要由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大类,米饭、面条、面包等淀粉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可为我们提供能量。在日常食物:米饭、西红柿、植物油、牛肉这几种食物中,米饭富含糖量较高,主要为人类提供能量;西红柿主要营养成分是维生素和矿物质;植物油属于脂类食物;牛肉主要提供蛋白质养分。
12.地下
【详解】由于地表土质疏松多孔,一部分雨水或积雪融水会渗透到地下土层和岩石的空隙里,它们是地下水的主要来源。
13.伽利略
【详解】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质量,伽利略最先通过实验证明了空气是有质量的。
14.一样大
【解析】略
15.改变
【详解】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固体混合后,重量不变,体积会减少。固体混合后,重量不变,体积减少,因此,体积会改变。
16.空气
【详解】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气球、玻璃杯并不是真正空的,它里面有空气占据着空间。
17. 腐殖质 腐殖质
【详解】土壤里表层土的养分被称为腐殖质。动植物遗体在土壤中腐烂分解后,形成了腐殖质,腐殖质是供植物生长的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颜色越深,越肥沃。
18. 水稻 小麦 高粱
【详解】按土壤质地,土壤一般分为三大类: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类。黏质土的性质:含沙量少,颗粒细腻,渗水速度慢,保水性能好,通气性能差。黏土有较高的保水保肥能力,适合种植稻米、荷花、莲花、芦苇、金银花,当然也合适种植榕树、杨树、紫荆、紫薇、柳树等高大,扎根深远的树木、花卉。
19.水
【解析】略
20.1.29
【详解】空气也有质量,但空气的质量很轻。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处,1 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 克,相当于3枚回形针的质量。
【点睛】本题考查空气具有质量的特点。
21. 食物 营养
【解析】略
22. 种植绿肥 施农家肥 收集落叶沤肥
【解析】略
23. 循环运动 风
【解析】略
24. 植物 水土
【详解】土壤上的植物具有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25. 腐殖质 肥沃
【解析】略
26.肺
【解析】略
27. 30% 地下土层 岩石
【解析】略
28. 气管 支气管
【详解】人体的呼吸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其中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了人体的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连接着喉与肺有清除异物、调节空气温湿度和防御等功能。
29.左边
【详解】因为重力作用,静止条件下,液体表面呈水平状态,水平仪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这一原理制成,把水平仪放在地面上,气泡向哪边偏移,哪边高。一同学用水平仪测试课桌是否水平时,发现气泡向左跑,说明课桌的左边高。
30.0
【详解】使用电子天平时,要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打开电源;准备就绪后,要按一下归零按钮,确保在称量之前显示为“0”;将要称量的物体放在电子天平上,读取显示数字即可。
31.具有弹性
【详解】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的气体。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会发生变化,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排球、篮球利用了空气具有弹性的性质。
32. 河流 湖泊 家园
【详解】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储量为 3500 万立方千米,只占地球上水体总储量的 2.53%,河流和湖泊是重要的淡水资源,也是许多生物的家园。
33. 蚂蚁 蚯蚓
【详解】生物创造土壤: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地衣类、苔藓类以及一些微生物功不可没;土壤养育生物:各种陆地植物生长在土壤上,蜱螨类、多类真菌以及蚯蚓、土鳖等以土土壤为家;生物改造土壤:植物的枯枝落叶形成的腐殖质使土壤变得肥沃。土壤中的小动物除了蚯蚓、屎壳郎、蚂蚁还有蟋蟀、土蟞、田鼠等,它们都生活在土壤的表层。
34.呼出
【详解】肺活量是人体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的量。肺活量是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肺活量是指人一次呼出的最大气体量。
35.沙质土
【详解】土壤中“沙”和“黏土”的含量多少把土壤分成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三种。不同的土壤适合不同的植物。土壤中“沙”和“黏土”的含量多少,可以把土壤分成三类:含沙多的叫砂质土;含黏土多的叫黏质土;沙和黏土含量差不多的叫壤土。
36.空气
【详解】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但不能压缩到0,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像粉笔、水一样,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杯子、空瓶子里都有空气的存在。
37.沙质土
【详解】植物通常生长在土壤中,根据土壤的成分,一般把土壤分为壤土、黏质土和沙质土。沙质土宜种生育期短,耐贫瘠,要求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作物,如薯类、仙人球、花生、芝麻、西瓜、果树等作物。
38. 上升 下降
【详解】空气的循环流动形成了风。风是由于空气受冷或者受热而导致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产生一定的结果。空气的热空气比较轻,容易向高处飞扬,就上升到周围的冷空气之上;而冷空气比较重,会向较轻空气的地方流动,于是空气就发生了流动现象,这样就形成了风。
【点睛】本题考查风,要求学生掌握空气具有流动性,总是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39.栖息地
【详解】土壤为植物提供了养分、水分,为动物提供了生存的栖息地,也为人类提供了住所和制作物品的原料,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40. 沙质土 黏质土 壤土
【详解】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土壤按成分含量不同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类型,沙质土渗水性、透气性最好,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差;黏质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好,渗水性、透气性最差;壤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渗水性、透气性都较好。
41.水平面
【详解】水平仪是人们利用水平面的原理制作了水平仪。测量时,将水平仪紧贴在被测物体表面,待气泡稳定后再作判断。人们利用水平面的原理制作了水平仪,可以用来测量课桌、讲台、窗台等是否水平。
42. 沙 水
【详解】土壤里有沙、黏土、空气、水、腐殖质等成分。土壤的成分中腐殖质和盐分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腐殖质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
43. 限度 不同
【详解】物质能溶于水的量有一定的限度。不同的物质在相同体积的水中溶解量是不同的。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
44.肺
【详解】肺是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通过吸气过程,使外界的空气经由呼吸道进入肺里,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
45.雨水回灌地下
【详解】中国有400多个城市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越来越少,人们想出各种办法补充地下水,以增加地下水储量,铺设透水路面、雨水回流可以补充地下水。
46. 东 西
【详解】地球是自西向东旋转的所以太阳和月亮是从东边升起。白天看到月亮是由于太阳的亮度不是很大,所以造成白天看到月亮。但看到月亮的时候一般都是在早晨和傍晚这时太阳的亮度不是很大。月亮和太阳一样,都是东升西落,
47.少
【解析】
48.营养素
【解析】略
49. 不易变浑浊 浑浊 二氧化碳
【解析】略
50. 地下水 河流
【详解】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和地下暗河。在地下水、海水和河流中,地下水和河流属于天然水域,也属于淡水资源。
51. 热 冷
【详解】空气具有流动性,总是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
52. 糖类 蛋白质 维生素
【解析】略
53.小肠
【详解】消化系统的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部,十二指肠,小肠,大肠,肛门这些器官。食物的消化吸收主要是在胃部,小肠和大肠,之后食物的残渣通过肛门排出体外。食物的养分主要是在人体的小肠里吸收的。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